第一卷 第235章 李善長與江臨之間的談心!

字數:5404   加入書籤

A+A-


    李善長繼續說道:“陛下他,還喜好權謀。
    他善於利用人心,將眾人玩弄於股掌之間。
    這或許是因為他早年曆經風雨,深知權力的重要性。
    但這也導致了他對權力的過度追求,甚至不惜犧牲他人。”
    “再者,陛下他喜怒無常。
    有時對臣子賞識有加,賜爵封賞;有時卻因小事而動怒,嚴懲不貸。
    這種性格使得朝臣們在麵對陛下時總是小心翼翼,生怕觸怒龍顏。”
    江臨微微皺眉,“那依韓國公之見,陛下這樣的性格,對大明江山有何影響?”
    李善長歎了口氣,目光再次投向遠方:“影響嘛,自然是有的。
    陛下的多疑與喜怒無常,使得朝臣們難以形成穩定的政治聯盟,朝局因此動蕩不安。
    但另一方麵,這種性格也促使臣子們更加勤勉謹慎,不敢有絲毫懈怠。
    大明江山能夠穩固至今,與這種性格也不無關係。”
    江臨開口道:“韓國公所言極是。陛下性格複雜多變,既有雄才大略的一麵,也有多疑善變的一麵。
    我們作為臣子,隻能盡力適應這種性格,為朝廷盡忠職守。”
    李善長微微一笑,拍了拍江臨的肩膀:“江大人能有此認識,老夫甚感欣慰。
    老夫一生曆經風雨,深知處世之道。
    今日,老夫便以這西湖之水,為江大人傳授一番處世哲學。
    以免,我這一生所悟的道理,帶去墳墓,化為黃土。”
    江臨躬身行禮道:“晚輩洗耳恭聽。”
    李善長停下腳步,目光深邃地望著湖麵,緩緩開口:“江大人,你看這西湖之水,時而平靜如鏡,時而波瀾壯闊。
    人生在世,亦如這湖水,起伏跌宕,難以預料。為官之道,亦在於此。”
    江臨聞言,目光轉向湖麵,若有所思。
    李善長繼續說道:“為官者,需如這湖水般深沉,不可輕易表露心意。
    麵對朝廷的風雲變幻,要有足夠的耐心與智慧,方能立於不敗之地。
    再者,為官者需懂得審時度勢,如湖水順應季節變化,或豐盈或幹涸,皆能自如應對。
    朝廷局勢亦是如此,需隨機應變,方能保全身家性命。”
    江臨點頭稱是,心中對李善長的處世之道有了更深的理解。
    李善長繼續說道:“再者,為官者需有容人之量,如這西湖容納百川,方能成就其大。朝廷之中,人才濟濟,各有千秋。
    需學會欣賞他人之長,包容他人之短,方能團結一心,共謀大事。”
    江臨拱手行禮,恭敬地說道:“晚輩受教了。
    韓國公所言極是,為官之道,確實在於深沉、應變與包容。
    晚輩定當銘記在心,努力踐行。”
    李善長微微一笑,拍了拍江臨的肩膀:“江大人能有此悟性,老夫甚感欣慰。
    為官之路漫長且艱難,需時刻保持清醒與謹慎。
    願你能在朝廷中闖出一番天地。”
    二人繼續前行,話題逐漸轉向眼前的局勢。
    李善長忽然開口問道:“江大人,胡惟庸臨死之前,可曾說過什麽?”
    江臨微微一愣,隨即回答道:“回韓國公,胡惟庸臨死之前,確實說過一些大逆不道的話。
    他對陛下怨氣頗重,還出言詛咒陛下。”
    李善長聞言,歎了口氣,眼中閃過一絲哀傷:“老夫猜到了。
    胡惟庸此人,自負甚高,從不聽取他人意見。
    老夫曾多次勸告他不要作亂,可他卻一意孤行,最終落得如此下場。”
    江臨聞言,心中不禁對李善長的遭遇感到同情。
    他開口說道:“韓國公無需過於憂慮,您並未參與謀反,隻需麵見陛下說明情況即可。”
    李善長卻搖了搖頭,目光深邃地望著遠方:
    “事實並不重要,甚至陛下心裏比誰都清楚事實,他需要的事實,是他想要的事實。
    他此次派你前來,便是要拿老夫祭旗,以震懾朝中那些心懷異誌之人。”
    “陛下想要的,是我死。”
    李善長望著遠方,眼神中透露出一抹深沉的無奈與決絕:
    “我李善長一生功過,任由後人評說,隻是這最後的結局,未免讓人唏噓。”
    江臨聞言,神色複雜,沉默不語。
    他望著這位曾經權傾一時,如今卻即將走向生命盡頭的老者,心中五味雜陳。
    李善長似乎看穿了江臨的心思,微微一笑,開口說道:
    “江大人,你無需為我感到惋惜,畢竟人生在世,總有一死。
    我隻是沒想到,這一天竟然會來得如此突然,如此決絕。”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其實,我聽過你的一些事情。
    老夫雖然隱居杭州,但消息還算是靈通。
    你很不同,江大人,你的出現,就像是一股清流,給這渾濁的朝堂帶來了一絲新意。
    你的那些新奇玩意,你的見解,都讓人眼前一亮,老夫甚至覺得,你未來或許會成為權傾朝野的人物,被陛下委以重任。”
    江臨聞言,連忙拱手行禮,道:
    “韓國公過譽了,權傾朝野,根本不敢奢望。
    晚輩不過是一介書生,初入朝堂,還有很多需要學習的地方。”
    李善長擺了擺手,道:“江大人,你無需自謙。
    老夫一生閱人無數,很少看錯人。
    你身上的那股子韌勁和智慧,是別人沒有的。
    老夫跟你說這麽多,並不是因為我李善長是個好人。
    相反,我是一個醉心權術的壞人,我這一生,都在與人鬥,與鬼鬥,與天鬥。
    但我一直記得,我出身貧寒,我曾也立誌要讓天下太平,讓百姓過上好日子。”
    他歎了口氣,繼續說道:“隻是這世事無常,人心難測。
    我李善長雖然曾位居高位,卻也難免被卷入這權力的漩渦之中。
    我跟你說這麽多,是因為我覺得你並非常人。
    你和你的那些新奇玩意,或許未來能夠改變這天下,讓百姓的生活變得更好。”
    江臨聞言,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暖流。
    他望著李善長那充滿期望的眼神,鄭重地點了點頭,道:
    “韓國公放心,晚輩定當竭盡全力,不負所望。”
    李善長微微一笑,拍了拍江臨的肩膀,道:
    “好好好!有你這句話,老夫就放心了。
    江大人,你記住,權力是一把雙刃劍。
    它既能讓你站在巔峰,也能讓你跌入穀底。
    你一定要時刻保持清醒和謹慎,切莫被權力所迷惑。”
    江臨拱手行禮,道:“晚輩謹記在心。”
    二人繼續沿著西湖邊漫步,話題也逐漸深入。
    李善長開始講述自己一生的經曆,從滁州起義到建立大明王朝,再到如今的落魄境地。
    他的語氣平靜而淡然,仿佛是在講述別人的故事。
    江臨靜靜地聽著,李善長雖然曾犯過錯,但他的一生也充滿了傳奇色彩。
    “江大人,你知道嗎?我其實很羨慕你。”
    李善長突然開口說道。
    江臨聞言一愣,道:“韓國公何出此言?”
    李善長微微一笑,道:“因為你年輕,有朝氣,有無限的可能。
    而我,卻已經老了。我的一生,仿佛已經走到了盡頭。
    我雖然曾位居高位,但也難免被權力所累。
    我失去了很多,親人、朋友,甚至是自己的初心。”
    他歎了口氣,繼續說道:“我現在才明白,權力其實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你能夠用自己的力量,為這個世界帶來一些改變。
    哪怕隻是一點點,也是值得的。”
    “韓國公,你放心,我一定會盡我所能,為這個世界帶來一些改變,讓天下百姓過上好日子。”江臨鄭重地說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