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有朝一日刀在手!【求訂閱啊】

字數:6279   加入書籤

A+A-


    “你哪位?”
    愣神之後,李承乾忍不住問了一句。
    說話之人,有些不好意思地笑道:“太子就別打趣我了,我是馬周!”
    “馬周?”
    岑文本詫異了一瞬,不由感慨道:“脫了衣服,差點沒認出來!”
    “呃,”
    李承乾嘴角一抽,暗道不愧是讀書人,說起話來果然夠牛盲。
    不過,馬周這洗漱之後,簡直跟換了個人似的。
    若非他自己承認自己是馬周,李承乾差點將他認成那位‘對你愛愛愛不完’的天王。
    難怪李二陛下會說:我於馬周,暫不見則便思之。
    就這顏值,李承乾感覺自己身體裏的血脈都快覺醒了。
    “咳咳.”
    輕咳兩聲,李承乾打破了尷尬,然後好奇地看向馬周道:“你對土地之事,也有見解?”
    “回太子,小人從博州出來後,輾轉了數地,深知民間的情況,所以,對此有一些薄略的見解,讓太子見笑了!”馬周躬身說道。
    “不不不,不見笑,你繼續說!”
    李承乾連連擺手,然後示意來福給馬周拿來一個軟墊。
    李淵看了馬周一眼,又看了李承乾一眼,不知怎麽的,他感覺自己正在經曆一個極為重要的事件。
    而這個事件,有可能是千百年來,無人勘破的東西,一個自漢開始,國運隻有幾十年,甚至兩三百年都無法打破的魔咒。
    卻聽馬周若有所思地道:“正如太子所言,王朝到了末年,百姓是沒有土地的,而王朝初期,百姓手裏都是有土地的。”
    “但是,百姓畢竟是小家小戶,他們抵禦天災人禍的能力極差!”
    “所以,一般遇到天災人禍,他們無法抵禦的時候,就會將手中的土地賣掉,比如家人患了重病,或者遭遇什麽重大變故之類的。”
    “而不管什麽時候,幾乎所有的達官貴人,世家大族,都會收購他們的土地。”
    “這”
    李淵與李承乾對視一眼,不禁對這個馬周刮目相看。
    而岑文本,此刻也反應過來了似的,露出凝重的表情。
    因為馬周說的這個,對他來說,並不陌生,因為他在江南的家族,就是這樣做的。
    隋朝末年,達官貴人,世家大族的確是在不停的收購土地。
    可是,他不明白,這跟王朝衰亡有什麽關係?
    曆朝曆代,都有這樣的事發生,就算是盛世,也有土地買賣。
    如果土地買賣會導致亡國,為何曆朝曆代不禁止?
    似乎是看穿了岑文本的想法,李承乾笑著接口道:
    “土地兼並,在曆朝曆代,確實不是一個新鮮事,而且,曆朝曆代的皇帝,也不是沒有禁止過土地兼並,但是,為什麽依舊會有呢?”
    “原因很簡單,暴利!”
    “沒錯,秦朝商人丞相呂不韋就曾說過,經商有三倍之利,土地有十倍之利,如此暴利,豈能不讓那些達官貴人,世家大族,趨之若鶩?”馬周附和著說道。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李淵臉色一沉:“難道他們就不知道這對天下的危害嗎?他們享受朝廷給予的一切,卻又做著傷害朝廷的事,簡直豈有此理!”
    “嗬嗬.”
    李承乾與馬周相視一笑。
    所謂家國天下,在那些達官貴人,世家大族的心裏,哪個不是先有家,再有國的?
    他們隻會關心自己家族的利益,哪裏會關心國家的利益?
    反正在他們心中,隻有千年的世家,沒有千年的國家!
    眼見李淵的怒氣稍微平複了一些,李承乾才繼續道:“爺爺,不管他們知不知道,他們都會這樣做的。因為這裏麵的利益太大了,大到他們足以無所顧忌。”
    “而且,人都是存在僥幸心理的,總覺得自己是最幸運的那個,最不會被人發現的那個。”
    “就好比塞外的漫天雪花,他們明明知道,雪下大了會凍死人的,但在他們真正麵對的時候,也總會認為,凍死的不是自己,反而饒有興趣的欣賞雪景,覺得很美。”
    “這”
    李淵語塞,但卻不是不明白這個道理,禁不住呢喃道:“莫非此事,真的就沒有辦法解決了?”
    李承乾搖了搖頭,接口道:
    “以我大唐現在的環境來說,確實沒有很好的辦法解決,因為十倍的利太大了。大到足以讓人踐踏任何嚴刑峻法。”
    “況且,有能力這麽做的達官貴人,世家大族,法律對他們的效果,遠遠達不到對升鬥小民的效果。”
    “比如說,我之前跟爺爺提到的五姓七望,他們在當地擁有極大的影響力,就算法律限製他們隻能擁有多少土地,他們也會變著法的多占多吃。”
    “或者仗著人多,將土地分到宗族每一個人的頭上,統一管理。或者跟百姓利益交換,讓百姓名義上擁有土地,實際由他們調用。”
    唐朝末期的土地兼並有多瘋狂?
    例如唐朝名將郭子儀,他的田產在陝西西部,自黃風嶺至河池關,方圓達百餘裏。
    此外,唐朝末年還出現了大量的皇莊,官莊,私莊和寺院莊田,遍布全國各地。
    形成了‘富者有連阡之田,貧者無立錐之地’的局麵。
    可以說,唐朝短短兩百多年便走向滅亡,除了安史之亂,與土地兼並的瘋狂速度,不無關係。
    李淵聽得心神劇震。
    盡管他現在已經不是執政皇帝了,但大唐也是他一手建立的。
    就跟他的孩子一樣。
    他怎麽可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孩子走向滅亡?
    他執政的時候,雖然也重視土地,但從來沒有深思過土地兼並的問題,會給大唐帶來什麽樣的後果。
    他也相信,即使是現在的執政皇帝李世民,也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
    因為正如李承乾之前說的那般,一個王朝開國的幾十年,會走向盛世,至於幾十年後的事情,很難有皇帝會考慮這麽遠。
    所以,李淵此時不禁想,如果李世民知道土地兼並的後果這麽嚴重,不知道還會不會隨意賞賜他那幫玄武門功臣土地?
    好在此時的李淵,已經不是執政皇帝了,所以麵對土地兼並的嚴重後果,也能坦然地跟李承乾他們討論。
    “既然沒有很好的辦法,那就是有辦法,對嗎?”
    “呃,”
    李承乾嘴角一抽,心說老李的角度挺刁鑽的啊!難怪長孫皇後會說老李家,總愛不走尋常路。
    “辦法是有,但咱們現在沒權力這麽做!”
    “先不管權力的問題,你直接說辦法!”
    “好吧。”
    李承乾無奈地撇了撇嘴,然後看了眼露出好奇目光的馬周和岑文本,道:“我想的辦法有兩個,一個是,當人口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果斷選擇開疆拓土,隻要土地夠多,百姓有土地種,自然不會有問題。”
    “咦?”
    李淵輕咦了一下,麵色大喜;“這倒是個好辦法!”
    “辦法雖好,但開疆拓土,難免會發生戰爭,屆時,又要死很多人。那死的人多了,土地不就也空下來了嗎?又何必開疆拓土?”岑文本不以為然地搖頭道。
    馬周則若有所思地道:“如果能以少量的代價,換取長遠的利益,我倒覺得,這是個好辦法。”
    “畢竟,人口容易增加,開疆拓土難。”
    “嗬!”
    李承乾笑了:“你這角度也是夠刁鑽的。”
    “不過。”
    說著,他話鋒一轉,又接著道:“還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土地改革,以變求治,不再固步自封,才能解決問題。”
    “怎麽變?”
    李淵頓時來了興趣,相對於窮兵黷武,他倒覺得,這個明顯比較靠譜一點。
    畢竟打仗不僅耗人,還耗錢,實在有些不劃算。
    李承乾想了片刻,便侃侃而談道:
    “一,采用兩稅法,將所有的稅收合並,分春秋兩次征收。”
    “二,采用攤丁入畝,改丁稅為田稅,清丈全國土地。”
    “兩種稅製,選其一,優缺點也很明顯。”
    “攤丁入畝徹底廢除了人頭稅,田賦成為賦稅征收的唯一依據。而兩稅法則按資產等級和田畝數量征稅,同時對行商征稅,稅源更多。”
    “但我更傾向於攤丁入畝,因為它能避免土地兼並嚴重。”
    說到這裏,又想起什麽似的,補充道:
    “哦對了,更狠一點的還有,官紳一體當差納糧,開源節流,避免國家矛盾激化,長痛不如短痛。”
    “嘶”
    李淵三人聞言,不由同時倒吸一口涼氣。
    若按照這麽變法,變不好,就是國破家亡啊!
    卻聽李承乾又道:
    “我其實很明白,變法肯定會損害官紳的利益,因而阻力很大,異常艱難,但若這麽實施,絕對乃長遠之策!”
    “隻可惜,咱們手中沒有權力,無法實施這種長遠之策。”
    聽到這話,馬周二人麵麵相覷。
    真有一種,他日若是刀在手,定將大唐改日月的感覺。
    不過,這種危險的想法,他們也隻能在心中想想。
    但太上皇李淵,卻是心頭大動。
    一個大唐的明君。
    一個大唐的未來。
    對他來說,似乎並不難做選擇。
    所以.
    “二郎,昏君亡國,明君興國,關係不大,有沒有你,大唐照樣轉!”
    【求月票,推薦票,追訂,全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