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我孫兒有大帝之姿!【求訂閱啊】
字數:6448 加入書籤
“太太太太上皇???”
鄧戎看到李淵出來的一刹那,魂都差點嚇飛了。
要知道,在他的印象中,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就已經被囚禁了。
雖然囚禁這件事,沒有人敢明說,但也是人所共知的事情。
至少對他們這些官員來說,絕對不是什麽秘密。
可如今,李淵竟真真切切的出現在了他麵前,讓他不禁一時有些恍惚,以為自己眼花了。
然而,就在他驚疑不定的時候,李淵已經走到了距離他半米左右的位置,沉沉地問道:“朕狂妄嗎?”
“狂”
鄧戎反應了一瞬,連忙跪伏在地,語無倫次地道:“臣拜見太上皇!請太上皇恕罪,臣不知太上皇駕臨,臣知罪.”
“哼!”
李淵冷哼一聲,麵色肅然地道:“你剛才懷疑朕的孫兒是假太子,對麽?”
“罪在臣,罪在臣”
鄧戎連忙叩首,惶恐不安。
雖然他不知道李淵為何會出宮,又為何會來南陽,但李淵的出現,預示著一個信號,大唐的天,恐怕又要變了。
要知道,李淵是被李世民逼著退位的,一旦他想要複位,大唐恐怕又要燃起戰火,而自己,說不定會成為他奪權的第一個刀下亡魂。
畢竟自己最開始是前太子李建成的人,現在卻為李世民盡心盡力,對李淵來說,自己絕對是牆頭草無疑。
而牆頭草的下場,不用說也知道。
唉,自己這是中計了啊!
要是早知道李淵在這裏,自己說什麽也不會貿然上樓。
現在樓上全是李淵的人,自己就算突出重圍,也不是那杜才幹的對手!
更何況,樓下那群人已經深信了陛下的手敕.
想到這裏,鄧戎心中不禁升起一股悲涼,連帶叩首的動作都加重了幾分,看得李承乾,李淵,杜才幹一臉茫然。
腦子裏隻盤旋著一個疑問。
這貨也能當刺史?
“呃,那個,鄧刺史,不必如此,咱們還是先說正事吧”
李承乾有些尷尬地咧了咧嘴。
他不知道玄武門之變對鄧戎的影響,以為鄧戎是被李淵的話嚇到了,這才幫鄧戎轉移話題。
而鄧戎聽到李承乾的話,則連忙抬起頭,全然不顧滋滋流血的額頭,拱手道:“太子有什麽吩咐,盡管說,隻要留臣一條性命,臣都答應您!”
聽到這話,李承乾與李淵麵麵相覷,而後有些鬱悶地道:“你想什麽呢,我什麽時候說要你的命了?”
“啊?”
鄧戎一臉詫異,而後看向李淵。
卻見李淵麵色陰沉地道:“朕也沒說過要你的命!”
“啊?這”
鄧戎大腦都有些萎縮了,心說這到底是什麽情況?!
太上皇李淵出來,不是為了奪權的?
那他出來幹嘛?!
然而,還沒等鄧戎想明白,李承乾就擺手打斷了他,道:“我之前說的四個辦法,你再考慮一下,對災情絕對有用!”
“可是.”
鄧戎有些遲疑的看了眼李承乾,又看了眼李淵,小心翼翼地道:“太子說的四個辦法,未免有些匪夷所思,不知太子能否告知詳情,讓臣再斟酌一二?”
“你在南陽的政績不是很好嗎?怎麽這都想不明白?”
“我”
鄧戎語塞,心說你那些辦法,但凡是個正常人都想不出來。
但李承乾卻沒有跟他廢話,直接解釋道:
“開倉放糧,是救災的首選,這個沒什麽好說的,至於為何不向關中供糧,這個其實更沒什麽好說的,因為遠水救不了近火,關中缺糧的問題,是打壓糧價造成的,隻要南陽這邊作出示範,關中的問題自然迎刃而解!”
“那敢問太子,為何要提高糧價?”
這是鄧戎最百思不得其解的。
明明現在的百姓就因為糧價過高,買不起糧食了,還提高糧價,這不是將百姓們往絕路上逼嗎?
然而,李承乾卻不以為然:“關中的情況你也看到了,打壓糧價,最終的結果會導致外地糧商不願供給關中糧食,沒有糧食進來,再低的價格又有什麽用?百姓的日子隻會更苦!”
“這”
鄧戎語塞,不禁陷入沉思。
原本以關中的耕地,是不需要太多糧食供給的,但因為災民的流入,導致關中自給自足的糧食也不夠吃了。
再加上糧商惡意抬價,導致許多百姓吃不上飯,李二陛下才打壓糧商的價格,希望百姓能買得起糧食。
沒想到,結果卻適得其反。
但是,南陽的情況又與關中不同。
南陽的糧食價格,並沒有遭到打壓,依舊沒有糧商往南陽運糧,這是為什麽?
難道提高價格,就有糧商運糧來嗎?
想到這裏,鄧戎便從沉思中回過神來,疑惑道:“南陽的糧價已經漲到了120文每鬥,正常年份的糧價在50文到80文,這麽高的價格,為何沒有糧商蜂擁運糧過來?”
“那是因為還不夠高!”
“啊?這還不夠高?”
“暴利才是驅使商人追逐的動力,如果你將糧價提高到180文,我敢保證,周邊的糧食會爭先恐後的進來!”
“什麽!?”
鄧戎大吃一驚。
就連李淵也被李承乾這話驚到了。
180文每鬥的糧食,有多少百姓能吃得起?
這真的會有效果嗎?
似乎是看穿了他們的疑惑,李承乾又耐著性子解釋道:
“如果不以這種高價的方式,盡快吸引周邊的糧食進入南陽,一旦南陽的糧食吃完,本地坐擁大批糧食的富戶,就會挾持百姓的性命,待價而沽,結果將是更多的百姓被活活餓死!”
“啊!這這這”
鄧戎嚇得話都說不出來了,同時額頭冷汗直冒。
他怎麽也沒想到,情況會這麽嚴重。
卻聽李承乾接著道: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官府提高糧價,吸引外地的糧食進入市場,與本地富戶手中的糧食對衝價格,屆時,糧食總量上來了,再由官府調控糧價到一個正常的價格就行了。”
“嘶”
鄧戎與李淵聞言,不由倒吸一口涼氣。
天才!
真是天才啊!
先設高價,讓糧食進來,再用這些糧食去平價,一環扣一環,妙不可言!
“厲害!太厲害了!”
那些本地糧商此時屯糧是為了什麽,有的甚至還在高價收糧,不就是等著百姓手中的糧食吃完,外麵又沒有糧食進來的時候,待價而沽嗎?
這時候,官府提高糧食價格,吸引大批糧食入場,那他們手中的糧食,就成了競品。
同樣高的價格,為什麽要買你的呢?
如果這時候,大家都賣不出去,那隻有一個結果,就是爭相降價!
如此一來,漁翁得利的反而是百姓!
就算他們想要將糧食運出去,也是不可能的了。
因為官府絕對不會坐視到手的糧食再流出去.
真特麽絕了!
一係列的算計,簡直令人毛發皆立!
他算計的不僅僅是某一家糧商,而是把整個糧食市場都算計進去了。
話說回來,這招真夠狠的。
就這一兩下子,那些外地糧商和本地糧商哪個不吐血,又有多少高價收糧的人會傾家蕩產?
“呼”
李淵與鄧戎消化了好一會兒,卻依然覺得腦瓜子嗡嗡的。
心中的震驚,猶如滔滔江水,不僅沒有減少,反而細細品味之後,更加猛烈了。
李承乾提高糧價這一招,堪稱神來之筆也不為過。
賑災糧,這個困擾整個大唐百官的難題,如今在李承乾這裏也不過如此。
哈哈哈,我孫兒可比肩三皇五帝!
現在最開心的莫過於李淵了。
雖然他早就知道,李承乾有解決災情的辦法,但聽到李承乾親口說出來,還是震撼的無以複加。
“利用朝廷最近召回寺廟的僧人,鼓勵地方富商舉辦競賽娛樂活動,又是為何?”
想通了提高糧價的目的,鄧戎對李承乾已經刮目相看,連忙再次追問其他辦法的目的。
畢竟,隻有知曉李承乾的目的,他才能更好的執行李承乾的命令。
卻聽李承乾淡淡道:“競渡比賽需要雇傭人力,佛事活動有慈善義舉,可以解決部分饑民的工作和吃飯問題。”
“哦,原來如此。”
鄧戎恍然點頭,繼續道:“那在南陽大興土木呢?”
“跟上一條辦法的目的是一樣的,你可以勸說周邊寺廟,道觀的住持,觀主,稱災荒年的勞動力成本最低,正是拿出廟產,觀產來雇工修建寺院,道觀的好時機!”
“另外,你自己的刺史府,其他衙門的官舍,庫房,宿舍,也可以趁此機會修建一番,為災民提供各種工作崗位。”
“如此一來,民心安定,也不至於將災民變亂民。”
聽到這裏,鄧戎雙目圓睜,對李承乾佩服得五體投地。
什麽是以小見大,方顯真英雄?
這就是!
“請太子殿下,受臣一拜!”
鄧戎心服口服的朝李承乾恭恭敬敬行了一禮。
而李承乾則麵帶微笑的受了這一禮,全當他剛才對自己無禮的補償。
至於李淵,則滿懷欣慰的看著這一幕。
頗有種,孫兒在手,天下我有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