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告訴二郎,再犯蠢!回去幹他!【求訂閱啊】
字數:6173 加入書籤
反應過來是一場誤會。
又有了解決災情的辦法。
鄧戎整個人都輕鬆了不少。
於是,開始在李承乾身上打起了心思。
卻聽他訕笑道:“太子殿下,能否在南陽多留幾日,臣也好盡盡地主之誼?”
李承乾看了他一眼,哪裏不明白他的心思,委婉拒絕道:“不是我不願在南陽多留幾日,而是陛下的命令不可違,他讓我去江陵受封,我就必須得去。”
聽到這話,李淵氣就不打一處來,頓時冷哼道:“我們才剛出長安多久?他又犯蠢了,早知如此,那晚就該廢了他!立我孫兒!”
“呃,”
鄧戎鬢角的冷汗,瞬間就滲了出來,心說這也是我能聽的?!
你們在長安都幹了什麽啊!
還廢了李二陛下,我滴個乖乖,你們該不會是政變失敗,被李二陛下趕出長安的吧?
想到這個可能,鄧戎又為自己剛才的擔憂,捏了一把冷汗。
幸虧自己沒有反抗,否則這對政變失敗的爺孫,還真有可能殺了自己泄憤!
我的天呐,李二陛下居然還讓他們去江陵!
這不是放虎歸山嗎?!
似乎是察覺到了鄧戎臉色的變化,李淵的眼睛微微眯起,直勾勾地盯著他:“南陽這邊的情況,你應該會上奏二郎吧?”
“這”
鄧戎遲疑了一下,有些為難地道:“臣來驛館的事,瞞不住人的,請太上皇體諒臣的苦衷”
“誰說要你瞞著二郎了?”
還沒等鄧戎把話說完,李淵就厲聲打斷了他:“朕的意思是,讓你將今天的事,詳詳細細的記錄下來,一並上奏給二郎,告訴他,再犯蠢,朕回去再收拾他!”
“啊?”
鄧戎滿臉懵逼。
意思是,太上皇已經收拾過陛下了?!
另一邊。
長安皇宮,麗正殿。
李世民在殿內來回踱步,眉頭緊鎖,一副煩躁得不能再煩躁的樣子。
他萬萬沒想到,打壓幾個惡意抬價的糧商,會造成這麽嚴重的後果。
如今關中集體缺糧,連長安的糧食供應都受到了影響。
雖然他第一時間就做出應對措施,讓長安周邊,乃至長安更遠的州縣,趕緊運送糧食過來,但依舊是遠水解不了近渴。
畢竟關中需要的糧食體量太大了。
而那些坐擁無數糧食的本地富戶,乃至世家大族,一個個都囤積糧食,不願拿出來售賣。
這讓本就陷入糧食荒的關中,更加雪上加霜。
而一旦關中的災民變亂民,後果不堪設想。
“陛下,您別轉了行嗎?臣妾被你轉得頭都暈了!”長孫皇後無奈地勸說李世民道。
李世民腳步一頓,有些不悅地道:“當初若不是你告訴朕那些糧商的可惡,朕也不會打壓那些惡意抬價的糧商,現在好了,捅了馬蜂窩了,你可害苦了朕了!”
“不是,陛下怎麽還怪臣妾了?臣妾隻是告訴你,糧商在災荒年做的那些天怒人怨的事,卻沒想到,你會在這時候打壓他們啊!”長孫皇後有些委屈的說道。
“朕不管那麽多,你得給朕想個辦法,弄些糧食來,你不是對商事很了解嗎?讓皇家製造局的人,籌集糧食!”
“這”
長孫皇後聽到李二陛下近乎無理的要求,有些為難地道:“皇家製造局這段時間,雖然賺了不少錢,但也僅夠皇宮的開銷,若是都拿來買糧食,也買不了整個關中需要的糧食!”
“那你說怎麽辦?”
李世民沒好氣地道。
長孫皇後想了想,道:“要不,讓人去聯係五姓七望的人,讓他們將糧食運出來,以解朝廷燃眉之急?”
“說得倒是容易,他們巴不得朕向他們低頭,但朕能低頭嗎?朕若低頭了,以後不知道受他們多少掣肘!”
“那要不讓無忌去聯係太原,隴西那邊的”
“算了,他們都是一丘之貉!”
還沒等長孫皇後說完,李世民就擺手打斷了她:“無論是世家大族,還是關隴門閥,都是懸在朕麵前的一把利劍,朕不會讓他們將劍架在朕脖子上的!”
“可是,現在的情況,若不用他們,又用誰呢?”長孫皇後的眉頭也皺了起來。
李世民看了她一眼,道:“這件事,你就不用操心了,朕會想辦法解決的。”
說著,上前摸了摸長孫皇後的臉頰,柔聲道:“剛才是朕失禮了,還請觀音婢原諒朕。”
“陛下憂國憂民,臣妾自當理解,不礙事的.”
長孫皇後伸手按在李世民的手上,用臉湊了湊,呢喃道:“若是承乾在,或許.”
“行了!”
李世民一聽到長孫皇後提及李承乾,臉色就有些不好看的抽回了手,沉沉地道:“朕要去召集眾臣商議,就不在皇後這裏逗留了.”
說完,二話不說的就離開了麗正殿。
“唉。”
目送李世民離開的長孫皇後,不由黯然神傷的歎了口氣。
她知道,那晚的事,李世民直到現在都有些耿耿於懷。
畢竟兒子跟爺爺,聯合起來坑親爹的事,怎麽想都讓人鬱悶難堪。
“或許得找個合適的時機,才能解開父子倆的心結吧.”
長孫皇後喃喃自語著,看向門外的天空:“也不知道承乾現在如何了”
與此同時。
剛剛離開麗正殿的李世民,又將房玄齡,杜如晦,蕭瑀,魏征等人叫到了兩儀殿。
“現在關中的情況,已經造成這樣了,談論過錯,並沒有什麽必要,你們都是朕的肱骨,有什麽辦法,都提出來吧!”
李世民坐在皇帝寶座上,環顧四人道。
“回陛下,依臣之見,既然造成關中缺糧的原因是之前抓的那些糧商,不如就將那些糧商放了,並誠心安撫他們,讓他們繼續組織供糧,您看如何?”蕭瑀率先站出來拱手道。
李世民瞥了他一眼,並未說話。
這時,房玄齡站了出來,沉沉地道:“朝廷處理不法,是按照朝廷的規矩來辦的,若輕易就放了那些不法的糧商,朝廷的威嚴何在?”
“是啊,如此做法,以後再出現類似的事情,朝廷豈不是輕易被人裹挾?”杜如晦也附和說道。
“可是,若沒有糧商繼續供糧,一旦關中的存糧吃完了,不僅災民容易亂,關中百姓也會跟著亂啊!”
“這”
房玄齡與杜如晦互相對視,麵麵相覷。
李世民眉頭微皺,然後將目光落到了魏征身上,道:“魏征,你有什麽辦法嗎?”
魏征聞言,想了想,道:“臣記得,漢朝時期,用常平倉來解決糧食危機,就是市場價格高的時候,朝廷利用常平倉裏的糧食,降低市場價格,減輕百姓負擔,防止穀貴傷民。”
“而如今,常平倉糧食儲備不足,又是關中糧價高的時候,不如開放戰時儲備糧倉,讓百姓們挺過這段時間,待各地糧食運抵關中,再將過剩的糧食儲存起來,以備戰時所用。”
“不行!”
魏征的話音剛剛落下,兵部尚書杜如晦就站出來反對道:“陛下!絕不能動戰時儲備糧倉,那些糧食是我大唐最後的底線,不到萬不得已,絕不能動那些糧食!”
“是啊陛下!萬一我們動用戰時儲備糧的消息,被東突厥知曉了,後果不堪設想!”房玄齡也隨聲附和道。
“嗯,你們說得有理!”
李世民自然明白戰時儲備糧的重要,所以否決了魏征這個提議,然後追問蕭瑀:“左仆射,各州運送的糧食,多久能抵達長安?”
“回陛下,如今已有十個州已經響應了朝廷的調令,最快十天之內,能運達第一批糧食到長安,後續還有兩批,都在半個月之內,能運達長安!”
“十天,半個月,嗯,也不是很久嘛!”
李世民展顏一笑,隨後拍板道:“那就再堅持十天半個月!”
“報——”
還沒有等眾臣回應李世民的決斷,殿外就響起了一道稟報聲。
李世民與眾臣微微一愣,而後冷聲問道:“何事?”
“啟稟陛下!藍田縣發生災民哄搶義倉之事,萬年縣也發生了數起災民鬧事的情況,藍田縣令與萬年縣令擔心事情鬧大,請陛下出兵鎮壓.”
嘩!
眾臣嘩然!
真是怕什麽來什麽!
本以為能熬過十天半個月的李世民,豁然從皇帝寶座上站了起來。
然而,還沒等他對此事表態。
一道道稟報聲,又接踵而來。
“啟稟陛下,長安城中的糧商,宣稱糧食已經賣完,從明日起,不再售賣糧食.”
“啟稟陛下”
聽到這些如同雪花般落下的稟報聲,李世民腦袋一陣眩暈,一種深深的無力感,油然而生。
他不明白,這到底是怎麽一回事。
明明隻是打壓幾個糧商的小事,怎麽會演變成這樣的大事?
自己這個皇帝當得不好嗎?
為什麽老天爺要把自己逼入絕境?!
“陛下!南陽,太子急報——”
就在李世民陷入自我懷疑,怨天尤人的時候,一道與眾不同的稟報聲,驟然傳來。
那逆子又折騰出什麽事了?
是要氣死朕嗎?!
Ps:最後兩天,有月票的記得投我喲。
【求月票,推薦票,追訂,全訂,自動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