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李世民:朕心裏有點慌了!【求月票啊】

字數:10644   加入書籤

A+A-


    “陛下!朔方傳來消息,劉旻,劉蘭成上奏彈劾長孫無忌延誤戰機!請陛下另擇大將,出兵剿滅梁師都!”
    兩儀殿內,李世民正在與杜如晦,李靖,侯君集等人研究攻打突厥的方案。
    這時,房玄齡快步走了進來。
    李世民等人微微一愣,而後便聽李世民疑惑地詢問道:“這是怎麽回事?無忌在朔方不是做得挺好的嗎?”
    房玄齡敘述道:“回陛下,據劉旻,劉蘭成二人所奏,他們已經對梁師都用了很多計謀了,比如,不斷派遣騎兵,深入梁國境內,踐踏梁國境內的農田莊稼,使其人心惶惶!”
    “再比如,派出大量的細作,潛入梁國國內造謠生事,上下攛掇,讓梁國國內一片混亂!”
    “可長孫大人卻依舊覺得不夠,還要想更多陰謀詭計對付梁國,要不費一兵一卒的滅掉梁師都!”
    “這讓他們十分不解,覺得長孫大人是在延誤戰機,在好大喜功,請陛下明察!”
    “呃”
    李世民聽完房玄齡的稟報,不禁滿臉古怪,然後扭頭看向李靖,侯君集等人,道:“你們覺得此事如何?”
    “回陛下,依臣之見,梁師都能從隋末存活到現在,肯定不是泛泛之輩!”
    侯君集蹙眉道;“雖然他現在與突厥產生了矛盾,加之大雪封路的情況,突厥暫時還不知道他的處境,但梁國對突厥的重要性,相信陛下也知道。”
    “所以,無論是從梁師都的個人能力上來說,還是突厥對梁國的看重,滅掉梁師都這件事,宜早不宜遲!”
    “嗯!”
    李世民點了點頭,卻沒有直接表態,而是轉頭看向李靖,又蹙眉道:“藥師,你如何看這件事?”
    “這”
    李靖遲疑了一下,然後拿起朔方的地圖,仔細觀察了一番,才若有所思地道:“其實,我覺得長孫無忌的做法沒有問題,甚至,如果是我領兵,我也會這樣做!”
    “哦?”
    李世民眼睛一亮,不由來了興趣:“你且說來聽聽!”
    “陛下你請看!”
    說著,李靖就伸手指著地圖,朝李世民道:“梁師都占據的統萬城左上三裏處,有一個峽穀,此峽穀成立弧形,當年段德操曾利用過它圍點打援,如果我們繼續設計禍害梁國,梁師都一定會瘋狂派人去求援突厥。”
    “如今,冬天已過,雖然突厥那邊還是大雪連連,但如果突厥得到消息,派兵來援,我們正好可以在這裏殲滅援軍,讓梁師都孤立無援,活活困死在統萬城!”
    “可是,陛下此前已經決定,瞞著突厥滅掉梁師都,然後再利用信息差設計突厥,如果這樣做,豈不是要改變原來的計劃?”杜如晦有些猶豫地說道。
    李靖笑著搖了搖頭,道:“正所謂,水無常勢,兵無常法,若一直按一個計劃去執行,如何確保計劃就一定能成功?”
    “更何況,陛下已經在突厥使用了離間計,若我們能重創突厥的援軍,相信依附突厥的那些部落,肯定會做出明智的選擇,何樂而不為呢?”
    “這”
    聽到李靖這話,眾人不由紛紛看向李世民。
    隻見李世民略微思忖,便深以為然地點頭道:“藥師說的不錯,打仗沒有固定的戰法,得按照當前的形勢來做出調整!”
    “既然無忌有自己的想法,這次朕就信他一次,讓他自己決定,如何剿滅梁師都!”
    說到這裏,頓了頓,而後看向房玄齡,又道:“另外,李靖將軍的戰略,也一並告訴他!”
    “那劉旻,劉蘭成二人,該如何回複?”房玄齡追問道。
    李世民皺眉看了他一眼,道:“賞賜他們一人五百絹,讓他們繼續協助長孫無忌。待平定梁師都之後,朕重重有賞!”
    “諾!”
    房玄齡應諾一聲,正打算退離兩儀殿,卻聽李世民又道:“突利那邊,可有消息傳回來?”
    “呃,”
    房玄齡遲疑了一下,搖頭道:“暫時還沒有!”
    “為什麽?”
    李世民有些不解地道:“他們還沒有收到朕送過去的物資和糧食嗎?”
    “據押運糧食和物資的官吏回來稟報,他們已經收到了,而且很開心,對陛下歌功頌德,感激不盡!”房玄齡笑道。
    “那頡利可知道此事?”
    “雖然臣沒有收到頡利那邊的消息,但據臣所知,頡利在突利那邊,一直都安插著眼線,不可能不知道的。更何況還是那麽大一批糧食和物資,應該瞞不過頡利的!”
    “這就奇了怪了!”
    李世民眉頭大皺:“既然頡利已經知道突利向我大唐求援了,那依頡利的性格,應該不會容忍這種背叛,為什麽兩人還沒有發生衝突?”
    “這”
    房玄齡等人聞言,也覺得此事有些蹊蹺,不由麵麵相覷。
    隔了片刻,卻聽杜如晦若有所思地道:“會不會是,他們已經發生衝突了,隻是因為大雪封路的原因,消息還沒傳出來?”
    “嗯,有這個可能!”
    房玄齡附和道:“此前那名突利使者告訴我,頡利在草原各部橫征暴斂,就是突利的部落也不例外!”
    “本來他們是存儲了不少食物的,結果都被頡利征收走了,這才導致他們不得不向我大唐求援!”
    “也就是說,突利與頡利在我們送糧食之前,就已經產生矛盾了!”
    “不錯!”
    房玄齡點頭道;“而且,突利不光與頡利產生了矛盾,跟很多依附突厥的部落,國家,都產生了矛盾!”
    “如此說來,我們的計策是沒有問題的,應該是消息延後了,再等等吧,等著突利背叛頡利,投奔朕!”
    李世民鬆了一口氣似的說道,然後從座位上站起來,背負著雙手,又沉沉地道;“有了突利的背叛,有了梁師都援軍的失敗,相信會有更多的部落酋長,背叛頡利,到那時,便是咱們剿滅頡利,一雪前恥的時候!”
    “陛下英明!”
    房玄齡等人聞言,齊齊恭維。
    李世民淡淡一笑,而後又想起什麽似的,看向杜如晦:“杜愛卿,朕讓你研製的火雷,現在有新的進展了嗎?”
    “嗯?”
    杜如晦微微一愣,而後掃了眼李靖等人投過來的興奮目光,笑著朝李世民拱手道:“回陛下,臣剛好想跟您說這事!咱們已經成功仿製出火雷了,而且還研究出了多種新戰法!”
    “哦?”
    李世民眼睛大亮,不由三步並做兩步的來到杜如晦麵前,詢問道:“什麽新戰法?”
    杜如晦想了想,笑道:“目前已經試驗成功的,是火雷箭,就是將火雷綁在弓箭上,將火雷射出去攻擊敵人的戰法!”
    “嗯,不錯!”
    李靖聞言,率先表示認可地道:“火雷的威力巨大,若加上弓箭的射程,確實是一種新穎的戰法!”
    “若是將火雷做大,咱們還可以用在投石車上,進行攻城戰!”侯君集笑著附和道。
    “哈哈哈!”
    李世民朗聲大笑:“真是一法通,萬法可行!妙不可言啊!”
    “嗬嗬,其實除了火雷箭,還有一種比較實用的戰法!”
    杜如晦聽到李世民的笑聲,也跟著笑道:“就是在地下預埋火雷,加長引線,等敵人進入埋伏圈,再點燃引線,炸敵人一個措手不及,俗稱地火雷!”
    “好好好!”
    李世民聞言,忍不住拍手叫好:“這種戰法好!以後若運用在實戰中,絕對能讓我唐軍無往不利!”
    說到這裏,忽又想起什麽似的,道:“不過,除夕那晚的動靜,你們聽到了嗎?”
    “陛下說的是,天空中的煙花?”房玄齡試探著問道。
    “不錯!就是煙花!那小子又研製出新東西了!”
    “唉!太子殿下真是大才,比起我們對火藥的了解,太子殿下更甚.”
    “哼!”
    李世民聽到杜如晦的歎息聲,當即冷哼打斷了他,沉聲道:“那小子就是不學無術,有腦子不用在正途,別看那煙花好看,但實際沒有一點用處!”
    “可是,能讓火藥飛上天,也是不錯的辦法啊!若我們能掌握這種辦法,就不用弓箭綁定火雷進行攻擊了,直接用火藥將火雷送出去,或許能飛得更遠!”
    “這”
    聽到杜如晦這話,李世民瞬間回過神來,覺得他說的非常有道理,於是沉吟著道:“你的意思是,製作煙花的辦法,對我們有大用?”
    “是的陛下!絕對有大用!”
    “那依你之見,咱們怎麽才能將這個辦法弄到手?”
    “呃,”
    杜如晦嘴角一抽,不由扭頭看向房玄齡。
    隻見房玄齡滿臉尷尬,竟不與自己對視。
    而李靖與侯君集等人,則滿臉古怪,眼觀鼻鼻觀心,默然不語。
    大唐有一個奇觀,這個明眼人都知道。
    那就是,皇帝與太子不是正常的君臣父子。
    按照常理來說,太子弄出了新東西,皇帝隻需要一句話,一道聖旨,就能搞到手。
    但經曆了那晚那件事,所有人都明白,皇帝用強的辦法,根本不好使,甚至有可能適得其反。
    所以,誰都不會慫恿皇帝去弄太子的東西。
    似乎也意識到了自己的問題有些奇怪,李世民也有些尷尬的咧了咧嘴,道:“這件事,朕會想辦法解決,你們都下去吧!”
    “諾!”
    眾臣互相對視一眼,然後齊聲應諾,退出了兩儀殿。
    而目送他們離開的李世民,則靜靜的站在原地,眼神逐漸迷離。
    雖然房玄齡他們分析得句句在理,也不排除消息滯後的原因。
    但不知怎麽的,他心裏依舊有些發慌。
    總覺得哪裏不對勁。
    畢竟按照突利的情況,應該早就來投奔他,合夥幹掉頡利了。
    可是現在,突利那邊一點消息都沒有,著實有些古怪。
    “唉,希望真的是因為大雪封路的原因吧”
    李世民不禁暗歎了口氣。
    而另一邊,江湖別院,偏廳。
    李承乾有些古怪的看著眼前這名西方商人。
    他怎麽也沒想到,這位隻有一麵之緣,甚至沒有任何交流的西方商人,會冒死攔住自己的馬車。
    要知道,雖然他沒有帶任何護衛,就在江陵城中,一人乘坐一輛馬車,隨意穿梭。
    但暗中至少有幾十上百人保護他。
    這些人,有一部分是李淵帶來的黑衣護衛,有一部分則是李二陛下派來監視他和李淵的。
    雖然這些人,平時都不會輕易露麵,但若他和李淵遇到危險,他們肯定是會出來救援的。
    所以,這名西方商人的行為,不可謂不膽大。
    “說吧,你到底找我有什麽事?”
    仔細打量了一陣這名西方商人,李承乾便直接開口詢問道。
    隻見那名西方商人,滑稽的給他行了一個唐朝禮,然後用別扭的唐朝話跟他說:“尊貴的大唐太子殿下,我叫希爾德,是來自墨洛溫國的一名探險家,商人,我想跟您合作,不知您能否給我這個機會?”
    “墨洛溫國?”
    李承乾微微一愣,似乎第一次聽說這個國家,不由道:“你們國家在哪裏?有地圖嗎?”
    “有,但是很遙遠,在海的另一邊!”
    希爾德答道:“我們曆經了千辛萬苦,才抵達你們唐朝的,這真是一個美麗又富饒的國家!”
    “把你的地圖,拿來我看看先!”
    “沒問題!”
    說著,希爾德就爽快的拿出自己的皮革地圖,恭恭敬敬地遞到了李承乾麵前。
    李承乾拿出一張手絹,覆蓋在地圖邊緣,然後接過來仔細查看。
    這地圖是用他看不懂的文字標注的,但看到地圖繪製的形狀,以及他們經曆的路線,可以推斷,他們應該是從西方來的,而西方與大唐同時期的國家,又隔海的,好像有兩個比較出名,一個是法蘭克王國,一個是拜占庭帝國。
    看這人的長相,以及滑稽的模樣,倒有點像無害的法國人。
    稍微沉默,李承乾便將地圖放在桌案上,平靜而淡漠地問道:“你既然知道我的身份,那就應該知道,普通的生意,我是不會做的,不賺大錢的生意,我更不會做,你明白嗎?”
    “尊敬的太子殿下,我自然明白您的尊貴,所以,這個生意,我才敢跟您合作!”希爾德訕笑道。
    李承乾眉毛一挑:“什麽生意?說來聽聽!”
    “海上生意!”
    李承乾神色一怔,不由有些詫異地看著希爾德:“你說什麽?”
    “不瞞太子殿下,我有一條較為安全的海上航道,但沒人敢跟我合作!”
    希爾德歎息著說道:“其實大唐的這些商品,如果能從海上運到我們國家,能夠賣出很高的價錢!”
    “不是,你確定你不是在跟我開玩笑?你掌握了一條到歐洲的海上絲綢之路?!”
    希爾德的話,由不得李承乾不震驚。
    要知道,海上絲綢之路,雖然是漢武帝時期開辟的,但航線頂多到印度洋。
    而到歐洲的海上絲綢之路,就算是明朝時期,鄭和下西洋都沒有到歐洲。
    現在才唐朝初年,一個來自法蘭克王國的人,說他掌握了一條大唐到歐洲的海上絲綢之路,這也太不可思議了。
    卻聽希爾德滿臉懵逼地道:“什麽海上絲綢之路,什麽歐洲,我聽不懂,太子殿下能否說明白一點?”
    “呃,”
    李承乾遲疑了一下,然後強壓下自己的情緒,滿臉古怪地道:“這個你不需要懂,你就告訴我,怎麽才能安全返回你們的國家?”
    希爾德有些猶豫,又有些害怕地說道:“不瞞太子殿下,我們出國後,還沒有返回過我們的國家.因為我們是在海上迷路了,才意外來到你們大唐的”
    “你竟敢戲弄我?!”
    還沒等希爾德把話說完,李承乾就沉聲打斷了他的話。
    “不不不!我沒有欺騙太子殿下!我說的是真的!我真的能找到一條通往我們國家的路,隻需要太子殿下的幫助!”
    希爾德一臉惶恐,又十分篤定地說道:“我保證!你們國家的商品運到我們國家,能賺很多很多的錢,我們那裏的貴族,很有錢!”
    李承乾聞言,不由直勾勾地盯著希爾德,冷冷道:“你需要我什麽幫助?”
    “人手!糧食!還有你們的航海地圖!隻要有這三樣東西!我就能結合我的航海地圖,為太子殿下探索一條通往歐洲的航道!”希爾德連忙說道。
    “嗬!”
    李承乾聽到這話,頓時笑了:“我看你是想利用我,找到回家的路,對吧?”
    “這”
    希爾德語塞,因為他確實是這樣想的。
    但是他也知道,李承乾說出這話,肯定是不會幫自己了。
    甚至還會因為自己的卑鄙想法,從而怪罪自己,處罰自己。
    畢竟這位太子殿下,對待他們這些外國人,並不怎麽友好。
    而他之所以來求李承乾,也是沒辦法的孤注一擲。
    因為他太想回到自己家鄉了。
    然而,李承乾接下來的話,卻讓他大感意外。
    “我可以答應你,甚至幫你組建一支新的探險隊!”
    “啊?”
    希爾德再次懵逼。
    李承乾則微微一笑。
    不知怎麽的,希爾德感覺李承乾這笑,是如此的瘮人。
    就好像,自己打開了潘多拉的魔盒。
    “那個,太子殿下,我”
    “好了,就這麽決定了!你先下去吧!來福,帶他下去!”
    “是!”
    很快,來福就將希爾德‘請’出了偏廳。
    而目送他離開之後,李承乾終於忍不住朗聲大笑起來。
    “哈哈哈!”
    如果希爾德真能找到一條通往歐洲的海上通道,大唐就能夠征服歐洲。
    如果歐洲成為大唐的殖民地
    就好像.
    金蓮不開窗戶,撐杆就不會打到西門慶,大郎就不會死,武鬆就不會上梁山。
    武鬆不上梁山,方臘就不會被擒,方臘不被擒,就會得宋家天下。
    沒有大宋,就沒有靖康恥,金兵不會入關,慈禧就不會垂簾聽政,也就沒有割地賠款,火燒圓明園!
    “根源就在潘金蓮!”
    李承乾笑完之後,眼睛微微眯起:“希爾德就是潘金蓮!”
    【求月票,推薦票,追訂,全訂】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