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李承乾:李二要搞死我?!【求月票】
字數:8926 加入書籤
希爾德的出現,對李承乾來說,是一個意外。
先不管希爾德的真實目的如何,就他手中那份海圖,對大唐來說,就是無價之寶。
因為相比陸路的麻煩不斷,關卡不斷,海路似乎更安全,且運量更大,運價更低。
如果大唐能掌握一條通往歐洲的海上絲綢之路,那就省去了中間商賺差價的環節,讓東方的商品,源源不斷的賺取西方的財富,進而擴展軍備,征服西方世界。
所以,這個希爾德既是意外,也是機會。
李承乾自然要好好把握這個機會。
當然,以大唐目前的情況,還不具備拓展海外業務的條件。
但磨刀不誤砍柴工,機會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
既然有希爾德這個探路先鋒,李承乾自然要為大航海做準備。
隻見他稍微沉吟,就朗聲朝外麵喊了一句:“來人!備馬!”
大概過了半個時辰,他就來到了‘興唐商會’的私兵器作坊。
雖然這個作坊名義上是鍛造‘私兵器’的作坊,但實際上,它是一個綜合性作坊。
裏麵不僅有鍛造‘私兵器’的作坊,還有各種各樣的研究性作坊,實驗性作坊。
就是把它形容成一個古代版‘科學研究院’也不為過。
“太子殿下,您怎麽來了?”
李承乾剛剛從馬車上下來,張鐵就三步並做兩步的迎了上來。
“張鐵?”
李承乾看到張鐵,先是微微一愣,而後有些疑惑地道:“你不是在臨江樓嗎?怎麽來這裏了?”
“呃,”
張鐵有些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道:“不瞞太子殿下,臣不太適合那裏,所以就提前離開了.”
李承乾笑了:“想不到我們張坊主還是一位好男人!”
“太子殿下過獎了,其實臣回來的原因,除了不適合那裏之外,還有一件事,臣不得不回來!”
“什麽事?”
“太子殿下請看!”
說著,張鐵就從身後的下屬手裏接過一張紙,遞給李承乾道:“這是我們按照太子殿下的辦法,做出來的銀票紙!”
李承乾聞言,疑惑的拿起紙認真查看,隔了片刻,才蹙眉說道:“這跟青藤紙,好像也沒多大區別啊!”
“是的太子殿下,我們也不知道哪個環節出了問題,但確實是按照您說的辦法造紙的!”
說完這話,張鐵又伸手指了指造紙作坊。
李承乾順著他的手指看去。
隻見工匠們正在用刀,仔細的將幹枯的樹皮刮去外層,就連麻稈藤之類的東西也是一樣的操作。
然後進行浸泡,蒸煮,捶打,擠壓,再用水和石灰稀釋。
跟自己的造紙辦法並沒有什麽出入。
但李承乾總覺得,好像少了樣東西,不由道:“這裏的東西,都是造紙用的原材料嗎?”
“是的,這裏的都是!”
“不對!”
李承乾搖頭道:“我記得造紙得用竹子,你這裏沒有竹子!”
“啊?”
張鐵直接愣住。
其實,竹子作為生產紙的原料,正式出現在唐朝中期。
用竹子造紙,也是古代造紙技術的一項重大突破。
而如今,大唐使用的青藤紙,是用麻類、褚皮、桑皮、藤皮、瑞香皮、木芙蓉皮等原材料製作的。
因為青藤紙的質量好,又輕薄,不僅民間喜愛,就連朝廷也將青藤紙作為公文用紙。
李肇曾在《翰林誌》中寫道:“凡賜與、征召、宣索、處分曰詔,用白藤紙凡慰軍旅用黃麻紙凡太清宮、道觀薦告詞文,用青藤紙。”
由於市場上的不斷吹捧,讓本就價格不菲的青藤紙更加昂貴。
造紙人為了造出更多的青藤紙,大量砍伐古藤,導致藤的數量下降,原材料越來越少。
而到了中唐之後,青藤紙的數量更是供不應求,導致唐朝出現了紙荒的局麵。
這才有竹子代替藤的造紙術。
但是,李承乾的目的不是想革新大唐的造紙術,而是用竹子造出來的紙,更有韌性,更符合他的需求。
於是朝張鐵道:“我還有個辦法,就是以竹子作為主料,以其他的造紙原料作為輔料,你們試試這個辦法,看看能不能將我需要的紙造出來!”
“這”
張鐵遲疑了一下,不由有些好奇地道:“太子殿下這辦法,工序和之前一樣嗎?”
李承乾想了想,道:“有些地方一樣,有些不太一樣,具體工序,我會寫下來讓人交給你!”
“好!那我就照著太子殿下的辦法,讓他們重新造紙!”
張鐵點頭應了一聲,又接著道:“不知太子殿下來這裏,所為何事?”
“哦!”
李承乾一拍額頭,恍然道:“你不說,我都差點忘了,我來這裏是找人幫我打造一樣東西的!”
“什麽東西?”張鐵眼睛一亮,不由連忙追問李承乾。
他知道,李承乾每次打造的東西,都是世上罕見,甚至從未聽說過的東西。
而且,每次幫李承乾打造東西,都能收獲滿滿。
所以一聽到李承乾說要打造東西,他就興趣十足。
卻聽李承乾笑道:“這是我在馬車上畫的圖紙,你看看,能不能打造出來!”
說著,就從懷中摸出一張紙遞給張平道:“這東西叫火炮,你也可以叫它真理!”
“真理?”
“對!隻要有它在,真理就掌握在我大唐手中!”
張鐵滿臉古怪,又忍不住好奇地接過李承乾手中的圖紙,仔細研究,然後若有所思地道:“看它的發射原理,應該與火槍差不多,但看起來很笨重,應該要費不少的鐵吧?”
“嗯,是挺費鐵的,但也值!”
李承乾點頭道:“你可以把它想象成大號的火槍,裏麵發射的炮彈,就是大號的火槍彈!”
“這”
張鐵驚訝了一瞬,忍不住嘟囔道:“這威力肯定很嚇人.”
“嗬嗬.”
李承乾不置可否的笑了笑,然後又囑咐道:“火炮的試驗要更加小心,澆鑄還是用之前的辦法,沙土建模澆鑄,如果鐵水不夠量,就多鑄造石墨坩堝,或者將石墨坩堝造大一點,用聚少成多的方式,一次性澆鑄!”
“這個我知道!”
張鐵點頭應了一句,然後小心翼翼地收起火炮圖紙,又好奇的問道:“太子殿下為何想造威力更大的火炮?是準備讓我弟弟帶著去平定梁師都嗎?”
“那倒不是,平定梁師都還用不著火炮,我隻是想讓你們現在練習鑄造火炮的技術,以後再改進火炮,放到海船上!”
“海船?”
張鐵再次一驚:“太子殿下要出海?”
“是啊!我大唐以後的出路,就是星辰大海!但海上不比陸上,在陸上我們有最強大的騎兵軍團,到了海上,騎兵軍團可沒用,所以,火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哦,我明白了!”
張平恍然大悟,隨後又有些疑惑地道:“就算是海船,這火炮也裝不了多少吧?還不如咱們的弩箭,又輕,又射得遠!”
“不是啊老鐵,你要打開格局,弩箭的威力能與火炮比嗎?”
“也是.”
張鐵下意識點了點頭,然後接著道:“不瞞太子殿下,我已經通過商會的途徑,在各地高價招攬能工巧匠了,相信用不了多久,全國各地的能工巧匠都會來咱們江陵。”
“到時候,咱們一定能造出太子殿下需要的火炮!”
”那感情好!”
李承乾微微一笑,而後不忘提醒地說道:“造出來是一回事,造不出來又是另一回事,但技術一定要保密,你可明白?”
“太子殿下放心,有你製定的保密措施,我相信沒人可以泄露國家機密!就是有!他也會是個死人!”
“哈哈哈!”
李承乾開心大笑,而後滿臉稱讚地道:“你有信心就好!反正你辦事,我放心!”
說著,抬頭看了眼天色,又道:“就這樣吧,我該回去了!”
“臣送送太子殿下!”
“好!”
正當李承乾二人走到馬車旁邊,準備迎來送往的時候,遠處忽地傳來一道稟報聲。
“太子殿下,陛下有旨,請您去江陵府衙接旨!”
“嗯?”
李承乾眉頭大皺。
多新鮮啊!
自己都來江陵大半年了,那位便宜老爹才想起自己!
真是小刀拉屁股,開眼了。
雖然李承乾實際上也不希望李二陛下來打擾自己,但自己不希望,不代表別人就可以無視自己。
有時候,人就是這麽矛盾。
而李承乾現在,心裏就有一種說不出來的矛盾。
隔了片刻,才見他神色複雜的詢問稟報之人:“你知道是什麽事嗎?”
“回太子殿下,屬下不知,那位傳旨的宦官,屬下也不認識!”
“好吧,我知道了,咱們先回去吧!”
“是!”
沒過多久,李承乾就坐著馬車,來到了江陵府衙。
此時,除了在臨江樓的那些官吏,其餘官吏都被叫到江陵府大堂候旨了。
“奴婢見過太子殿下!”
那名負責宣旨的宦官,一見到李承乾,就滿臉諂媚的迎了上來,笑嗬嗬地行了個禮。
李承乾顯然也不認識他,但看到他這幅樣子,卻有些古怪。
因為李承乾在宮中的時候,很少接觸宦官,就是李二陛下身邊的宦官,也就跟無舌比較熟悉。
至於其他宦官,以他的身份來說,真沒興趣接觸。
隻見他收拾了一下情緒,便平靜地擺手道:“平身吧!”
“謝太子殿下!奴婢名叫高要,代知事大人向您問好!”
說著,這名宦官又朝李承乾恭敬行了一個禮。
知事大人?
李承乾反應了一瞬,很快就明白了過來,這名宦官是無舌的人。
難怪對自己畢恭畢敬。
看來無舌還是懂得感恩的。
想到這裏,李承乾會心一笑,而後再次擺手:“都是自己人,沒必要這麽客氣!”
“是,太子殿下。”
高要笑著站直身體,而後朝李承乾做了一個請的手勢:“太子殿下移步正堂,奴婢這就宣旨!”
“好!”
李承乾簡單應了一聲,便直接照做了。
全程沒有任何不和諧的氣氛。
就連那些將這一幕看在眼裏的江陵府官吏,都認為這是一次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宣旨儀式了。
然而,接下來發生的事,直接讓他們嚇得臉色發白,差點魂飛魄散。
隻見李承乾來到正堂後,江陵府眾官吏立刻神情嚴肅地站直了身體,仔細聆聽大唐皇帝的聖旨。
“宣旨!”
高要沉聲一喊,全場寂靜。
李承乾也跟著認真聆聽了起來。
很快,一名小宮侍就端著托盤,來到了高要身邊。
高要環顧了一圈眾人,便拿起聖旨,緩緩展開,朗聲念道:
“大唐皇帝製曰:朕聞聖人畏天命,帝者奉天時,惟天生人,牧以元後,維皇立國,副以儲君,今天下多災,尤以旱災之最,朕不忍百姓磨難,告以上天明示.”
“皇太子承乾,溫恭成德,深達理體,忠孝仁義,朕心感甚慰,而今,百官諫言,各地祈雨無效,當以朝廷之名,為百姓祈雨,以解旱災.”
“朕上順天意,下順百姓,故命皇太子承乾返回長安,主持祈雨大祭”
聖旨念到這裏的時候,堂內的江陵府官吏,一片嘩然,唯獨李承乾愣在原地,滿臉茫然。
他不知道李二陛下是什麽意思,隻知道李二陛下讓自己返回長安,主持什麽祈雨。
可是,自己哪會什麽祈雨?
這種事不是那些巫師,法師,道士之類的工作嗎?
怎麽就輪到自己了?
還是說,太子祈雨有什麽buff加成?
想到這裏,李承乾不由有些疑惑的看向身後的江陵府官吏。
隻見他們一個個都神色複雜的看著自己,欲言又止。
“太子殿下,接旨吧?”
就在李承乾不知所措的下一刻,高要笑嗬嗬地走了過來,將聖旨遞給他道:“半年多不見,整個長安都想太子殿下了!”
“呃,”
李承乾遲疑了一下,卻沒有去接那道聖旨,而是有些不解地問道:“不知這祈雨的事,具體需要做什麽呢?”
“這個奴婢就不知道了,祈雨的事乃太常卿負責的,您得回長安後問他!”
“哦,好吧。”
李承乾恍然點頭,正欲接旨。
就在這時,一名江陵府年輕官吏衝了出來:“太子殿下不能接這旨!會死人的.”
“轟隆!”
全場震動。
李承乾臉色巨變。
什麽情況這是?
祈雨會死人?
李二這是要搞死我了?!
我祈特麽賣麻灰兒的雨啊!!
【求月票,推薦票,追訂,全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