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李淵:孫兒!反了吧!!【求月票】
字數:6601 加入書籤
“狄知遜!你在胡說八道什麽!?”
“來人!快來人給我將他拿下!”
隨著那名年輕官吏衝出來阻止李承乾接旨,江陵府的其他官吏瞬間炸了鍋。
有官吏還沒等李承乾發話,就自作主張的命人將對方拿下。
有官吏連忙向李承乾進言,說對方妄揣聖意,大逆不道。
更有甚者,直接衝上去將對方撲倒在地,阻止對方說話。
而麵對眼前的一片混亂,李承乾則充耳不聞,視而不見。
隻在心中不斷思考一件事。
李二陛下為什麽要這樣做?
難道他真信了自己會謀反?
可是,他怎麽會這麽無情?
就因為一個沒有證據的密奏,他就想弄死自己?這也太草率了吧!
曆史上的李承乾,就算真的謀反,他都沒有下這種狠心,為什麽會對自己這樣?
難道他也被魂穿了?!
想不明白,李承乾怎麽也想不明白,這到底是怎麽一回事。
於是,他的目光冷冷移向宣旨的高要,一字一句地問:“你是真不知道,還是假不知道?”
高要臉色‘唰’的一下就白了,緊接著‘噗通’一聲跪在了地上,滿眼惶恐地道:
“奴婢是真不知道啊太子殿下!奴婢就是負責宣旨的,其他的什麽也不知道!”
“這聖旨是尚書省的大人送過來的,在宣讀之前,奴婢連聖旨的內容都不知道,請太子殿下明察啊!”
在唐朝,皇帝的聖旨一般由中書省擬定,然後交給皇帝審閱,皇帝同意後,再發給門下省核定,門下省核定完後,再交給皇帝蓋玉璽,發給尚書省執行。
一般有兩種情況,關內的聖旨,尚書省會自己派人去宣旨,關外的聖旨,則交給內侍省派宦官去宣旨。
畢竟關外需要舟車勞頓,尚書省的老爺們也怕麻煩。
交給宦官,既可以完成任務,也可以避免某些危險。
想到這裏,李承乾的眉頭,微微皺了一下,又將目光落在那名年輕的江陵府官吏身上,平靜地問:“你知道自己在說什麽嗎?”
“太子殿下!”
李承乾的話音剛剛落點,劉洎就憤然站了出來:“此人妄揣聖意,離間太子殿下與陛下的父子親情”
“夠了!”
還沒等劉洎把話說完,李承乾就冷喝打斷了他,沉聲道:“孤問的是他,而不是你!”
“我”
劉洎張了張嘴,欲言又止。
李承乾卻沒有理他,而是環顧眾官吏,沉沉地道:“孤不管你們心裏是怎麽想的,也不管你們想做什麽,現在,孤隻想知道,事情的真相!”
說完,直接轉身走進大堂高位,緩緩坐下,平靜而威嚴地吩咐道:“來福!將人帶進來,孤要親自審問!”
“諾!”
來福應諾一聲,麵無表情地走向那位被按在地上的江陵府年輕官吏,淡淡地道:“起來吧,跟我進去好好回話!”
“嗚嗚嗚”
“嗯?”
眼見對方還被人按在地上,捂著嘴巴,來福一個冷眼掃了過去。
“大人,此人”
“嘭!”
還沒等那名官吏把話說完,來福一腳就將他踢出了半米。
嘩!
全場一片嘩然!
唯獨那名被按壓的官吏,連忙從地上爬起來,朝來福拱手謝禮,然後二話不說的衝進了大堂。
“這位大人,你無故毆打朝廷命官,意欲何為?”劉洎黑著臉質問來福道。
來福看都沒看他一眼,依舊淡淡地道:“奉皇後之命,伺候太子,保護太子,聽命太子,就這個意思。”
“這”
眾官吏聞言,麵麵相覷。
有人幸災樂禍。
有人念頭通達。
也有人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而與此同時,大堂之內。
李承乾看著眼前的年輕官吏,平靜地問道:“你叫什麽名字?”
“臣,江陵府監察禦史狄知遜,負責監察地方官吏,監閱牲牢,省器服,不敬則彈劾祭官。”
“你說祈雨會死人,是怎麽回事?”
“這”
狄知遜遲疑了一下,道:“回太子殿下,臣不是妄揣聖意,而是就祈雨本身來阻止太子殿下,有危險!”
“嗯,我明白。”李承乾點了點頭,然後抬手示意:“你繼續說!”
“是!”
狄知遜應了一聲,又道:“按照地方祈雨的習慣,一般是地方縣令,刺史,派人去尋找通靈的異人,進行祈雨祭祀,由監察禦史負責監管,故而,監察禦史一人為之蒞祭祀,兼任監祭使!”
“照你這麽說,好像祭祀祈雨也沒有多大危險啊?”李承乾有些不解地問道。
狄知遜卻搖頭道:“我剛才說的是地方祈雨,而非朝廷祈雨!”
“一般地方祈雨無效,災情又得不到緩解的時候,百姓會生出許多問題,這時候,朝廷就會想辦法,主持大祭。”
“那依你之見,陛下召我回長安主持大祭,是什麽意思?”
“回太子殿下,臣剛才已經說了,臣不是妄揣聖意,而是就祭祀本身,勸阻太子殿下。”
李承乾笑了:“好好好,你就說大祭的危險!”
“是!”
狄知遜應了一聲,再次道:“朝廷大祭,是由太常卿主持的,而主祭者,按照祭禮,應該由天子主祭。”
“咦!不對啊!既然主祭者是天子,為何我父皇會讓我主祭?這不符合祭禮啊!”
“回太子殿下,按照祭禮,主祭者確實應該是陛下,但特殊情況除外,比如天子明知有缺,恐無法感動上天,故而選任合格的主祭者,也是可以的!”
“啊?”
李承乾一臉懵逼,心說還有這種操作,也太雞賊了吧!
卻聽狄知遜又道:“其實,朝廷大祭有很多種,並非所有祭祀都有危險!”
“這麽說,祈雨是少有的危險祭祀?”
“是的太子殿下!旱災是天譴,何謂天譴?指的是上天對人間的懲罰,既然是懲罰,肯定要付出慘痛的代價,才能讓上天平息怒火!”
“荒謬!”
李承乾聞言,不由嗤之以鼻:“什麽天譴!那曆史上出了多少昏君,暴君,怎麽沒聽說有人被天雷劈死啊!再說,水災,旱災都是相連的,雨水過度下完了,剩下的不就是旱災嗎?扯什麽天譴!簡直可笑!”
“沒聽過一句話嗎?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真要有上天,他俯瞰眾生,哪會在意弱小的凡人,我們在他眼裏,和地上的螞蟻差不多,甚至連螞蟻都不如,你覺得一隻螞蟻能惹人生氣嗎?”
狄知遜被李承乾這話,直接說得愣在了當場。
隔了好半晌,才從震驚中反應過來,躬身行禮道:“臣能得太子教誨,不枉此生!”
李承乾擺了擺手,道:“別的不用多說,你就告訴我,祭祀祈雨的危險在哪,我再決定,要不要接旨,或者.”
說到這裏,頓了頓,又意味深長地看著狄知遜,道:“或者怎麽接旨!”
狄知遜愣了一下,旋即點頭道:“臣明白了。”
“其實祭祀祈雨,並不會直接造成主祭之人死亡,而是祭祀的過程十分慘烈,往往主祭之人,祭祀之後,活不過數日。”
“嘶!”
李承乾聞言,不由倒吸一口涼氣。
但是很快,他又有些疑惑:“你說,我父皇知道此事嗎?”
“朝廷祭祀是太常寺負責的,他們不可能不告訴陛下危險!”
“也就是說,我父皇真打算弄死我?”
“呃,這個.”
狄知遜有些為難地搖了搖頭:“臣不敢妄揣聖意!”
“好吧,我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是!”
狄知遜應了一聲,很快便離開了大堂。
而目送他離開的李承乾,則微微眯上了眼。
按照狄知遜的說法,李二陛下明知道祈雨有危險,卻讓自己幫他祈雨,應該是另有深意。
反正不可能是搞死自己!
因為搞死自己,不符合李二陛下的人設。
也不會被朝中大臣支持。
畢竟中書省,尚書省,門下省,都有自己的關係。
李二陛下真想搞死自己,他這道聖旨都發不出來。
所以,李二陛下的真正目的是什麽呢?
“承乾!我的乖孫兒!”
就在李承乾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堂外忽地傳來李淵的聲音。
與此同時,他的身後還有無數‘嘩啦啦’的金屬碰撞的聲音。
“嗯?”
李承乾微微一愣,不由循聲望去。
隻見李淵一臉鐵青的衝進來,一點也不像六十多歲的老頭,走起路來,虎虎生風,就像一頭即將暴怒的老獅子。
“爺爺,您怎麽回來了?您不是.”
“承乾!咱們反了吧!”
還沒等李承乾把話說完,李淵就無比憤慨的打斷了他。
那眼神,猶如刀子一般,看得人不寒而栗。
就算是李承乾,也第一次見到李淵這樣的眼神,不禁有些失神。
而這時,跟在李淵身後的蘇定方,薛仁貴,馬周,岑文本,張平,包括裴宣,都露出一副義憤填膺的表情。
很明顯,他們應該是知道了李二陛下的聖旨。
單從聖旨的內容來說,別說他們會誤會,就連李承乾自己,剛開始都差點誤會了。
也幸虧那名叫狄知遜的監察禦史,告知了自己真相。
所以,李承乾在看到他們這幅表情之後,先是啞然一笑,而後神色一正:“好!咱們就反了他!”
【求月票,推薦票,追訂,全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