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朔方大捷!震驚滿朝一整年!【求月票】
字數:11141 加入書籤
太極宮,太極殿內。
文武百官們麵麵相覷。
雖然李世民登基以來,也不是沒有召開過這種臨時朝會,但每次召開這種臨時朝會,總有一些預兆。
可今日這場臨時朝會,卻是沒有任何預兆。
這讓很多不知詳情的大臣,一個個如坐針氈。
特別是以裴寂為首的武德老臣,仿佛禍事臨頭的樣子,紛紛朝裴寂靠攏,小心詢問。
“裴司空,您看陛下突然召開朝會,是衝著我們來的嗎?”
“是啊裴司空,我們最近又沒有犯錯,陛下不應該如此針對我們啊!”
“裴司空”
“好了!”
裴寂聞言,有些不耐煩地打斷了眾人,壓低聲音道:“沒犯錯你們在擔心什麽?都給老夫回去坐好!”
“可是.”
“別可是了,有老夫在,你們在怕什麽!?”
“對對對,我們可都仰仗裴司空您呢”
“是啊,裴司空是我們的主心骨,裴司空不怕,我們也不怕!”
說笑著,眾武德老臣又紛紛回到了自己的座位。
而與此同時,裴寂的目光落在了對麵那些五姓七望官吏身上。
隻見他們一個個談笑風生,仿佛此事跟他們沒有一點關係,甚至有官吏在與裴寂對視的時候,還禮貌的微笑點頭。
如此一幕,讓裴寂不禁滿心疑惑,暗忖他們真沒有對李承乾下手?
要知道,前段時間,他們可是在裴寂麵前表露了打壓李承乾的心思。
如今,李世民突然召開朝會,裴寂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李承乾出事了。
可看五姓七望官吏的樣子,似乎並不是。
這就讓裴寂心裏有些犯嘀咕了。
既然不是自己的人犯錯,也不是五姓七望的人作死,那就是別的什麽原因了。
但不管什麽原因,隻要不牽連到自己,就不用擔心。
想到這裏,裴寂立刻端正身形,眼觀鼻,鼻觀心,穩如泰山。
而與之相對的秦王府,天策府官吏,則時不時的看向孫伏珈的位置,對他評頭論足。
“今天這一出,嚇我一身汗啊!”侯君集忍不住感慨道。
旁邊的杜如晦看了他一眼,冷笑道:“嗬,今天算是他走運!”
“不過,這也讓陛下徹底記住他了!”
房玄齡有些好笑地道:“還記得上次嗎?太子殿下大鬧朝會的時候,孫伏珈也站了出來,如今,太子殿下不在,他又長進了!”
“哦?此話何解啊?”褚亮忍不住好奇地道。
房玄齡瞟了他一眼,笑著朝其他人說道:“你們看呐,今天雖然是直諫,但他這話裏,是不是隱含了一絲阿諛奉承之意?你們聽出來了嗎?”
“我們當然聽出來了!”
段誌玄昂首挺胸的說了一句,忽又話鋒一轉:“不過,陛下聽出來了沒有呢?”
“陛下是何等人啊!”
房玄齡笑著道:“他能聽不出來嗎?”
“那既然如此,陛下為什麽還要重用此等投機小人呢?”褚亮再次好奇地追問道。
杜如晦冷冷看了他一眼,沉聲道:“陛下的心思,豈是吾等能琢磨透的?”
“這”
褚亮語塞,不禁訕訕的退到了一邊。
雖然同為秦王府,天策府臣子,地位還是有很大差別的。
比如褚亮這種弘文館出身的臣子,在杜如晦他們這些核心臣子麵前,明顯是受排擠的對象。
而如此一幕,正好看在角落裏的褚遂良眼中。
他不由得握緊了手中的筆杆子,對父親的遭遇,很是不忿。
然而,他隻是一個小小的起居郎,什麽也做不了。
但見此一幕,一個想要進步的種子,深深的埋進了他的心裏。
“本來有一個魏征就夠了,現在又來了一個比魏征還厲害的孫伏珈,他是真不要命啊!”
侯君集再次感慨出聲。
房玄齡笑著拍了拍笏板,幽幽道:“這個皇帝喜歡什麽,就有人出來做什麽,偏偏咱們陛下就喜歡聽反話,自然就有魏征,孫伏珈這樣的人出來說反話!”
“也是。”
眾人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正準備繼續討論。
就在這時,殿外忽地傳來一道尖銳的嗓音:“陛下駕到!”
“臣等參見陛下!”
眾臣紛紛回到自己的座位,朝李世民行禮。
隻見李世民大步流星的走向皇帝寶座,二話不說的直接坐下,旋即看向一旁的無舌。
卻聽無舌朗聲高喊:“傳古兒汗國使者覲見——!”
古兒汗國?
這是什麽國家?
怎麽沒聽說過呢?
眾臣聞言,一個個莫名其妙。
很快,古兒汗國的使者就從門外走了進來。
眾臣看到這名使者,不由滿臉詫異。
因為這名使者,他們太熟悉了。
卻聽這名使者朗聲行禮道:“古兒汗國使者,執失思力,拜見唐朝皇帝陛下!”
“執失思力,我們又見麵了!”
李世民目光平靜地盯著執失思力,看不出喜怒地道:“如果朕沒記錯的話,你上次來見朕,是代表頡利可汗來的吧!”
“嗬嗬.”
執失思力淡淡一笑,旋即點頭道:“陛下的記性真好,不錯,我上次來見陛下,確實是代表頡利可汗來的!”
“但是。”
說著,話鋒一轉,又正色道:“我這次是代表古兒汗國,突利可汗來見陛下的!”
什麽!?
古兒汗國的大可汗是突利?!
這又是怎麽回事?!
他不是頡利的屬下嗎?
他們怎麽敢自己成立汗國?!
就在眾臣驚疑不定的時候,李世民又平靜地問道:“能告訴朕,突利派你來,所為何事嗎?”
“回陛下,突利可汗派我來,有兩個目的,一個是代表他,感謝陛下您的幫助,他與陛下的結盟友誼,永遠存在。二個是希望陛下與他合作,共同討伐頡利可汗!”執失思力恭敬行禮道。
李世民心頭一動,但很快又壓住了自己的情緒,依舊平靜地問道:“頡利與朕剛簽訂了盟約,朕有何理由討伐他?”
“再說,你們這所謂的古兒汗國,得到頡利承認了嗎?如果朕記得不錯,他才是你們草原的大可汗!”
執失思力聞言,義正言辭地道:“頡利在草原橫征暴斂,早就讓各部落苦不堪言了,包括薛延陀,回紇,契丹在內的諸多部落,已經脫離了與頡利的聯盟,而我們突利可汗的部落,也被頡利毫無理由的進攻,損失了家園!”
“所以,我們突利可汗才聯絡各部,建立新的聯盟,共同討伐頡利的不仁!”
“而如今,加入我們聯盟的部落,已經有十二個了,相信以後會更多。”
“由此可見,頡利在草原已經不得人心了。”
“你們中原不是有句古話嗎?叫得人心者得天下!現在應該是我們偉大的突利可汗的天下了!”
“這”
眾臣聞言,不由互相對視,對執失思力有些刮目相看。
就連李世民,都忍不住仔細打量了一眼執失思力,道:“執失思力,你比上次進步了。”
“多謝陛下讚賞,我永遠不會忘記陛下的教誨!”執失思力笑著說道。
李世民冷冷一笑,旋即平靜而淡漠地道:“合作的事,朕還要跟大臣們商議一番,你先下去吧!”
“是!”
執失思力恭敬的應聲而退。
直到他遠遠離開太極殿,李世民才環顧眾臣道:“諸位愛卿以為如何?”
“這”
眾臣再次互相對視,麵麵相覷。
卻聽杜如晦率先開口道:“陛下,依臣之見,我們倒是可以與突利合作,不管他什麽古兒汗國,隻要有十多個部落反抗頡利,再加上我們大唐,勝算足有八成以上!”
“沒錯!這麽高的勝算,不打白不打!”尉遲恭隨聲附和道。
其餘眾臣也紛紛發表自己的意見。
有讚成打的,也有不讚成打的。
但讚成的終歸是大多數。
可是,麵對從未有過的讚成多數,李世民卻顯得有些猶豫。
雖然他也很想打突厥,但他總覺得哪裏不對勁。
就在這時,一直沉默不語的裴寂,忽然開口了:“陛下,依老臣之見,還是不打為好!”
“嗯?”
李世民眉頭一皺,旋即朝裴寂抬手示意:“裴司空且說說你的理由!”
“回陛下,臣的理由有三,一,突利與頡利的戰爭,屬於草原內部的爭鬥,我大唐沒理由參加。二,大唐各地的旱災,日益嚴重,我們的國力應該拿來應對災情。三,我大唐正在對梁師都作戰,且現在還沒有剿滅梁師都,不利於再開辟新的戰場!”裴寂正色說道。
眾臣聞言,互相對視,紛紛點頭。
特別是那些武德老臣,一個個站出來,隨聲附和:“陛下,臣等附議!”
“陛下!臣不敢苟同裴司空的意見!”
就在眾武德老臣隨聲附和的下一刻,孫伏珈突然站了出來。
嘩!
全場嘩然!
包括房玄齡在內的所有秦王府,天策府官吏,都不由滿臉詫異。
這孫伏珈怎麽不按套路出牌了?
他不是應該跟陛下唱反調,博取忠心之名嗎?
怎麽開始順從陛下的心思了?
就在他們疑惑不解的時候,李世民微微一笑,隨即朝孫伏珈道:“你也說說你的理由!”
“回陛下,臣覺得,如果古兒汗國與我大唐合作,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至於裴司空說的三點理由,臣覺得根本不是理由。”
孫伏珈正色道:“其一,頡利隨意撕毀盟約,南下渭水,本就是不義之舉。再加上頡利肆意欺壓聯盟部落,實乃不仁之舉,我大唐作為中原正統,與草原部落結盟,本就是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如今,頡利不仁不義,我大唐自然有理由討伐他!”
“其二,就國力來說,臣以為,有古兒汗國作為盟友,我們討伐頡利,消耗不了多少國力。至於旱情的事,太子殿下早就言明,他會祈雨,難道我們不應該相信太子殿下嗎?”
“其三,同樣的道理,太子殿下已經在朔方協助齊國公平定梁師都了,我相信以太子殿下的能力,平定梁師都並不是什麽難事!”
說到這裏,頓了頓,然後環顧眾臣,又沉沉的問:“你們難道不相信太子殿下嗎?”
“這”
眾臣聞言,再次麵麵相覷。
這孫伏珈是瘋了嗎?!
居然為了迎合陛下,拿太子殿下當槍使?
他難道不知道,他這樣說,萬一太子殿下失敗了,可就成了眾矢之的了!
“荒謬!”
還沒等李世民發話,五姓七望的李家官吏就站出來嗬斥道:“這是國事,不是私事!你把個人崇拜與國事混為一談,簡直可笑至極!”
“不錯!照孫大人這麽說,太子殿下就跟神人差不多!我們什麽都信他!那跟信神有什麽區別!”王家官吏也冷笑著說道。
很快,其餘五姓七望的官吏也紛紛對孫伏珈口誅筆伐。
“就是嘛!孫大人所謂的理由,毫無根據,完全是個人崇拜!以我之見,孫大人幹脆不用當官了,去信佛修道吧!”
“就這還狀元呢!我看是將書讀到狗肚子去了!”
“哈哈哈!”
眾臣轟然大笑。
李世民的臉色變了又變,也顯得有些不悅。
原本他還以為孫伏珈有什麽高論的,沒想到竟然句句推崇那逆子,都快將那逆子神話了!
現在他真有點後悔給孫伏珈升官了。
但是,即使他對孫伏珈有諸多不滿,也沒有當場發作出來,隻當他是一個笑話,直接無視了他,朝房玄齡問道:“房愛卿,你可有意見?”
“臣”
房玄齡聞言,神色複雜的看了眼像個小醜一般的孫伏珈,暗歎了口氣,旋即持笏道:“回陛下,臣也不讚同討伐頡利!”
“你的理由是什麽?”李世民追問道。
房玄齡想了想,言簡意賅道:“攘外必先安內!”
“嗯?”
李世民微微一愣,旋即點頭表示認可的道:“房卿說的不錯,攘外必先安內,如今國內的情況,不容樂觀,還是先解決完國內的災情吧”
“陛下!”
“好了,就這麽決定了!”
孫伏珈本打算再說兩句,卻被李世民不容置疑的打斷了。
然而,就在李世民的話音剛剛落點的下一刻,殿外忽地傳來一道嘹亮的稟報聲:“陛下!朔方大捷!朔方大捷!!”
“轟!”
此言一出,全場轟動。
一個個不由側目而視,紛紛看向了殿外。
隻見一名侍者,滿臉興奮的高舉捷報,邁著輕快的步伐,快速來到殿中,單膝跪地道:“陛下!朔方大捷!我軍大破突厥四萬援軍,剿滅梁師都叛軍,一舉收複偽梁國!”
嘩!
全場嘩然!
亂了,亂了,全場已經亂得有些控製不住局麵了。
有人振臂高呼,興奮得跳腳。
有人臉色煞白,愣在原地不知所措。
有人滿臉不可置信,欲言又止。
直到李世民從震驚中回過神來,扭頭看向無舌,才聽無舌一聲尖銳高喊:“肅靜——!”
嘩啦啦!
無數聲音如潮水般退去。
整個大殿落針可聞。
隻見李世民深吸一口氣,緩緩從皇帝寶座上站了起來,目光如電的看著那名侍者,居高臨下地道:“把你說的話,再說一遍!詳細說出來!”
“回陛下,詳細內容在捷報裏,奴婢不敢擅拆捷報!”
侍者連忙答道。
李世民眉頭一皺,旋即看向房玄齡。
隻見房玄齡二話不說的,直接就走向了那名侍者,當著眾臣的麵,熟練的拆開捷報,然後緩緩展開。
入目所見的第一時間,他就被捷報上麵的內容驚得說不出話來了。
“中書令!你快念啊!可急死我了!”
眼見房玄齡遲遲不念,尉遲恭連忙朝他催促:“你該不會不識字了吧?”
“是啊中書令,我們都想知道,那四萬突厥騎兵是怎麽敗的!是不是霍國公幹的?!”程咬金也隨聲附和,急不可耐。
但他的話音剛剛落下,就遭到其餘武將的駁斥:“你以為四萬突厥騎兵是烏合之眾嗎?那麽容易被打敗!”
“就是嘛!不是我不相信霍國公的能力,但那可是四萬突厥騎兵啊!還有梁師都作為策應!除了陛下和李靖將軍,我真不信誰能輕易打敗!”
“可捷報上說了啊,是打敗了啊!”
“那是誰打敗的?!哎呀房公!你快念啊!”
“夠了!”
李世民聽到眾武將一個個越來越不成樣子,當即暴喝出聲。
緊接著,眾武將便猶如秋風掃落葉一般,安靜得像個鵪鶉一樣,老實巴交的坐回了原位。
卻聽李世民又平靜而威嚴地道:“玄齡,你念吧!”
“是!”
房玄齡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恭敬地應了一聲,然後一字一句的念道:“貞觀二年,四月十五,行軍大總管長孫無忌下令,攻打梁師都,大破偽梁國六城!四月二十日,頡利可汗親率突厥騎兵,援助梁師都,詐我軍一萬,實則五萬,我軍陷入包圍!”
“當日,太子下令東宮六率之一的鐵浮屠前去營救,以五百之軍硬扛突厥四萬騎兵,與我軍合兵一處,斬殺突厥兩萬騎兵,然,不敵對方人多勢眾,被困於烏爾特山穀!”
“四月二十三日,梁師都繞過我軍防線,率三萬大軍圍困我軍大營,我軍孤立無援,太子召集五千降軍,誓師與梁軍決一死戰!”
“當日,東宮六率之一的黑甲衛前來護駕,與五千降軍合力大破梁師都三萬大軍!”
“四月二十四日,黑甲衛與鐵浮屠合兵一處,再次大破突厥騎兵,殺敵兩萬,生擒頡利之子那燕!”
“四月二十五日,偽梁國開城投降,偽梁國覆滅。”
轟隆!
眾臣聽完房玄齡念的捷報,一個個下巴都差點掉地下了。
特別是朝堂上那些武將,一個個眼珠子瞪得滾圓。
這尼瑪!
太子的實力,簡直震驚我們一整年!!
別說眾臣震驚得無以複加,就連李世民都驚得愣在了原地。
這怎麽可能!?
【感謝亂世應熊300賞。另外,求月票,求月票,求月票,滿1000加更。今天更新了一萬多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