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李世民:那逆子是要逼死朕嗎?!【求月票】
字數:12186 加入書籤
陛下的玄甲軍,三千對十萬。
太子的鐵浮屠,五百對四萬。
玄甲軍對付的是竇建德步騎混合軍隊。
鐵浮屠對付的是頡利親率的突厥騎兵。
雖然這兩支軍隊在數量上,在數量上沒有任何可比性,但在其他方麵,好像也沒有任何可比性。
不知怎麽的,眾臣回過神來的第一時間,都紛紛看向了李世民。
或許,在他們心中,應該沒人能比李世民更能感受這種對比。
畢竟是李世民的兒子。
都說虎父無犬子,如果不是犬子,也不是虎子呢?
這.
真是一個讓人既震驚又古怪的父子關係啊!
就在眾臣不由生出這種感慨的時候,李世民也從震驚中回過了神來。
隻見他先是深深的吸了一口氣,然後才聲音沉悶的追問房玄齡:“還有嗎?”
“這”
房玄齡遲疑了一下,又定睛看了眼手中的捷報,堅定道:“隻有一份請功名單,其他的就沒有了!”
李世民聞言,暗舒了一口氣,然後點頭道:“既然如此,那請功名單你先整理一下,再上奏給朕!”
“是,陛下!”房玄齡恭敬領命。
緊接著,他便準備退回自己的座位。
就在這時,一道略顯突兀的聲音,忽然響起:“陛下,臣有一事不明,還請陛下解惑!”
李世民微微一愣,旋即將目光落在了聲音傳來的方向,皺眉道:“孫伏珈,你想問什麽?”
“回陛下,如果臣耳朵沒有聽錯的話,捷報上說,朔方大軍曾孤立無援,這到底是怎麽一回事?”
孫伏珈正色問道:“是陛下的命令,還是兵部的不作為?”
嘩!
全場嘩然!
什麽是一石激起千層浪!
這句話,直接在朝堂上掀起了軒然大波。
特別是兵部尚書杜如晦,臉色唰的一下就白了,不由扭頭看向李世民。
而李世民則冷冷地反問道:“你想說什麽?”
“回陛下,不是臣想說什麽,而是陛下想做什麽?太子前往朔方,協助行軍道大總管長孫無忌剿滅梁師都,這是為國著想,這是好事,陛下為何不派兵援助?”
“你怎麽知道朕沒有派兵援助?”
“那敢問陛下,援兵在哪?”
孫伏珈道:“從捷報上來看,好像並沒有提到援兵!”
“哼!”
李世民冷哼一聲,沉沉地道:“沒有提到,並不能說明沒有,可能是頡利去得太突然,我們援軍還沒有到!”
“可是,若臣記得不錯,長孫大人好像在兩個月前就請命江陵協助他剿滅梁師都了!”
說到這裏,孫伏珈又扭頭看向杜如晦,道:“敢問兵部尚書,荊州兵馬去哪了?”
杜如晦遲疑了一下,然後扭頭看向李世民,見李世民默然不語,便硬著頭皮答道:“因為要防備突厥生亂,我奉陛下之命,將荊州兵馬調往了馬邑郡,協助李靖將軍駐守馬邑郡了!”
“也就是說,朔方的援軍就這樣沒了是麽?”
“不不不!”
杜如晦連忙解釋道:“不是沒了,是換了一支軍隊,陛下命霍國公柴紹,殿中少監薛萬均率領本部兵馬,前去協助朔方了!”
“哦,原來是因為這裏耽擱了,朔方的援軍才遲遲沒有抵達朔方,對嗎?”孫伏珈恍然似的問道。
“這個.”
杜如晦略微猶豫,而後有些含糊地說道:“應該是吧.”
孫伏珈冷哼一聲,隨後朝李世民持笏說道:“陛下!臣彈劾兵部尚書杜如晦,屍位素餐,假傳聖旨,有謀害太子之嫌!”
“什麽!?”
杜如晦臉色巨變,滿臉的不可置信。
其餘眾臣也震驚得麵麵相覷。
卻聽李世民冷聲道:“你這是什麽意思?”
“敢問陛下,如果這真是陛下的命令,您不覺得奇怪嗎?”
“有何奇怪?”
“回陛下!”
孫伏珈傲然挺身道:“依臣之見,奇怪有二,一,既然改調荊州兵馬是為了防備突厥生亂,那突厥生亂的源頭是誰?肯定是突厥大可汗頡利!
那麽,頡利已經率領四萬突厥騎兵,援助梁師都了,那駐軍馬邑郡的意義在哪?”
“二,突厥援助梁師都的事,並不是什麽秘密,誰都能想到,突厥的重心在梁師都那邊,又為何改調荊州兵馬,前往馬邑郡,這不是本末倒置嗎?”
“綜上兩點,臣覺得兵部尚書有不軌之心,就算是陛下的命令,也是被其蒙騙下的令!”
“誹謗!!”
杜如晦聽到這話,氣得臉紅脖子粗,連忙抬手指著孫伏珈,喝道:“他誹謗我啊!!”
眾臣見狀,互相對視,不由一陣唏噓。
卻聽孫伏珈冷笑道:“兵部尚書說我誹謗你,得有證據,請問兵部尚書,你能為我解釋這兩點疑惑嗎?”
“我”
杜如晦張了張嘴,欲言又止。
不是他不能為孫伏珈解惑,而是他根本不敢說。
因為這命令確實是李世民下的,但下這命令的根本原因,是為了奪取李承乾的兵權,不讓他利用荊州兵馬,組建自己的東宮衛率。
但是,誰也沒想到,李承乾竟然利用東宮衛率,立了這麽大的功勞。
你不成的時候,你做什麽都是錯的,你若成了的話,阻礙你的人都錯了。
這就是現實。
所以,孫伏珈才能將杜如晦,李世民給問得啞口無言。
但孫伏珈的輸出不止於李世民,杜如晦,還有剛才嘲諷他的五姓七望官吏。
卻聽他又接著道:“我隻是一名文官,我不懂軍事,連我都能想到的事情,諸位大臣,諸位將軍,應該都能想到吧?”
“這”
眾文武大臣聞言,一個個不由紛紛低下了頭。
隻見孫伏珈緩緩走到那位李家官吏麵前,淡笑著道:“李禦史,我記得你剛才說,我這是個人崇拜,對嗎?”
“孫大人,我沒,我沒有.”
李家官吏額頭上冷汗直冒,訕笑著想要否認。
但孫伏珈根本不給他機會,當即收斂笑容:“如果希望自己國家能贏,希望太子殿下能贏,是個人崇拜,那我孫伏珈就個人崇拜了!”
說著,又環顧其他五姓七望的官吏,冷冷道:“你們說我孫伏珈讀書讀到狗肚子裏去了,但我孫伏珈告訴你們,我讀的書裏,狗是最忠誠的,因為它知道守護自己主人和家園!”
唰唰唰!
眾五姓七望官吏聞言,一個個臉色瞬間漲紅。
什麽叫騎臉輸出!
什麽叫貼臉開大!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他們連狗都不如!
而且,這句話也揭露了他們世家大族存在的本質。
在他們心裏,自己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什麽忠誠,根本不存在。
反正就沒有永遠的帝國,隻有永遠的世家。
皇帝也不過是一個過客。
所以,孫伏珈的話音剛剛落下,他們就集體破防了。
卻聽崔家官吏怒不可遏地道;“孫伏珈!我們並非不信太子,隻是覺得事關國家,不能太草率!”
“是啊孫伏珈,你這是誹謗我們!”
“陛下!請為我們做主啊!”
其他世家官吏紛紛站出來,跪地朝李世民哭訴。
李世民見狀,一陣頭疼,不由抬手扶額。
早知道會這樣,他覺得自己就不該升任孫伏珈為諫議大夫。
這不是給自己添麻煩嗎?!
然而,麵對朝堂上混亂不堪的局麵,他也不好放任不管,於是各打五十大板,準備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隻見他略微思忖,便擺手道:“好了孫伏珈!兵部尚書的事,是朕下的命令!”
“但是。”
說著,他話鋒一轉,又接著道:“調兵也不是完全為了防備頡利,而是草原其他部落也有混戰,朕怕他們趁頡利不在的時候,劫掠我大唐邊境。畢竟頡利才是他們的盟主,沒有頡利管束,朕也擔心他們違背盟約!”
“所以,駐軍馬邑郡,沒有任何問題。”
“至於援軍遲緩的事,兵部尚書確實失職,那就罰俸半年,以儆效尤!”
聽到這話,杜如晦長舒了一口氣,同時心有餘悸的看了眼孫伏珈,暗道這是個狠人,不僅對自己狠,對別人也狠,以後還是少招惹為妙。
“當然,李禦史他們之言,也確實有不妥之處,大家都是同僚,又是讀書人,怎麽能如此粗鄙呢?”
說完這話,李世民又沒好氣地瞪了眼五姓七望的官吏,低聲嗬斥道:“什麽狗啊狗的,多難聽!這是朕的朝堂,不是集市!”
“陛下,我們”
“好了,此事就這麽定了!朕也罰你們半年俸祿,三個月內不能上朝!回去好好反省!”
王家官吏原本想要出言狡辯,卻被李世民不容置疑的打斷了。
眾五姓七望官吏聞言,互相對視,隻能打碎牙齒往肚子裏咽,恭敬領罰:“臣等遵旨!”
話音落下,其餘眾臣不由麵麵相覷。
他們怎麽也沒想到,孫伏珈這麽猛,不僅皇帝主動認錯了,連不可一世的五姓七望都敗北了。
這簡直是絕地翻盤啊!
而造成孫伏珈絕地翻盤的機會,僅僅是一份突如其來的捷報。
可以說,孫伏珈是靠著李承乾,才能以一人之力,對抗整個朝堂的。
如果幻想一下,今天站在這裏的不是孫伏珈,而是李承乾本人,他們真不敢想象,那是怎樣的一副局麵。
別的先不說,五姓七望的官吏,肯定不會是現在這種下場。
而就在眾臣幻想連篇的時候,孫伏珈的聲音又再次響了起來:“陛下,既然朔方取得了如此大的勝利,那我大唐是不是應該趁勝追擊,聯合胡兒汗國,出兵討伐頡利?”
“對啊陛下!頡利損失了四萬突厥騎兵,這可是天大的機會啊!”尉遲恭隨聲附和道。
“陛下!這種機會若錯過了,等頡利恢複過來,也一定會找我們報仇的!”秦瓊持笏說道。
程咬金也站出來說道:“陛下!依臣之見,太子能在朔方扭轉乾坤,當由太子統領全軍,出兵討伐頡利!”
“沒錯!頡利出兵與我軍作戰,應該是率先違反盟約,我們理應對他反擊!”
“陛下!咱們跟突厥開戰吧!”
其餘武將也紛紛出言附和。
李世民心頭大動,不由扭頭看向李績道:“懋功,你覺得如何?”
“這”
李績猶豫了一下,然後環顧眾武將,若有所思地道:“既然我軍在朔方贏得了勝利,並順利平定了梁師都,說明我大唐在河套地區已經占據了主動地位!”
“按理來說,確實應該趁勝追擊!”
“但是。”
話音落下,他話鋒一轉,又接著道;“對於朔方的勝利,我目前還有些疑惑,需要朔方那邊更詳細的消息。”
“什麽疑惑啊?不是太子殿下贏了嗎?難道捷報還有假?”程咬金直接拋出一個靈魂三問。
李績當即有些哭笑不得的搖頭道:“我並不是懷疑這場勝利,而是不明白怎麽勝利的!”
“不錯!我也搞不明白這場勝利是如何來的!”
常何隨聲附和了一句,忽又想起什麽似的,連忙朝孫伏珈道:“但我相信太子殿下!”
“呃,”
李世民嘴角一抽,頓時有些無語。
就在這時,一直沉默不語的侯君集,突然開口道:“如果我沒聽錯的話,捷報上說了這麽一句話,太子召集五千降軍,誓師與梁軍決一死戰!”
“而這個時候,太子派去援救朔方軍的鐵浮屠,正在被頡利大軍圍困!”
“至於前來護駕的黑甲衛,好像還沒來!”
“也就是說,太子之所以取得勝利的轉折點,在召集五千降軍的時候!”
聽到這話,眾臣不由紛紛回想,然後扭頭看向房玄齡,向他求證。
隻見房玄齡下意識看向李世民,發現李世民也在看著自己,於是再次拿起那份捷報,仔細查看,然後點頭道:“裴司空說的不錯,轉折點確實是太子召集五千降軍之後!”
“那麽,我們不妨試想一下,到底是什麽情況,能讓太子誓師與梁軍決一死戰呢?”侯君集繼續說道。
眾臣互相對視,麵麵相覷。
卻聽孫伏珈冷不防地道:“不是因為陛下決策失誤,導致援軍遲遲不到,被包圍了嗎?”
我尼瑪!
你夠了啊孫伏珈!
李世民臉色瞬間就黑了。
其餘眾臣一個個抬頭看天,仿佛什麽都沒聽到,什麽都沒看到。
畢竟都是專業的演員,遇到再好笑的事情,也不會笑。
而侯君集則若有所思的道:“就算被包圍了,以長孫無忌的性格,肯定會想辦法幫太子突圍,而不是讓太子召集降軍,與梁軍決一死戰!”
“這”
聽到這話,孫伏珈頓時語塞。
因為他也覺得此事有些不合理。
就在二人都陷入沉默的時候,李世民冷不防的問了一句:“太子誓師的時候,說了什麽?”
這話剛一出口,房玄齡就渾身一顫,忍不住將手中的捷報,藏在背後。
然而,他的動作很快就被後方的尉遲恭發現了,不禁有些好笑地道:“中書令!你幹嘛呢,鬼鬼祟祟的?”
唰!
眾臣的目光,‘唰’的一下就看向了房玄齡。
隻見房玄齡臉色瞬變,不由驚慌失措的道;“我我沒有幹嘛啊!”
“嗬!”
尉遲恭笑了:“你沒幹嘛,為什麽將捷報藏起來?”
“我哪有藏起來,我就是.”
“誒!我看看!”
還沒等房玄齡辯解完,程咬金就眼疾手快的奪走了他手中的捷報,展開查看:“喲,這後麵還有這麽多字呢!我怎麽沒聽幾句,就被中書令念完了!”
此言一出,眾臣的臉色也跟著變了。
特別是李世民,心裏一咯噔,隱隱有種不好的預感。
卻聽房玄齡沉聲嗬斥道:“程將軍!不許胡鬧!快還給我!”
“哎呀!你著什麽急嘛!我就看看而已,我也想知道太子是怎麽打勝仗的!學習學習!”
程咬金打著哈哈地說道,然後仔細查看上麵的文字,結果看了片刻,不禁滿臉鬱悶:“這都寫的啥啊!我怎麽看不懂呢?”
“哈哈哈!”
眾臣轟然大笑。
特別是尉遲恭,笑得前仰後翻,完全不顧形象的嘲諷程咬金:“我說老程啊!你大字不識幾個,就別學人家看捷報了,省得丟人顯眼,惹人笑話!”
“哼!我大字不識幾個,你老尉遲就識得幾個了?有本事,你給大家讀來聽聽!”
“這有何難?!”
尉遲恭滿臉鄙夷的看了程咬金一眼,旋即從座位上站起來,就要去奪過程咬金手中的捷報。
哪知程咬金給他耍了一個花招,直接隨手一扔捷報,然後笑嗬嗬的衝上前,將他按倒在地。
就在這時,房玄齡急忙衝上前,想要拿回捷報。
然而,不知道哪裏吹來一股風,竟將捷報吹向了孫伏珈。
完了!
房玄齡看到捷報吹向孫伏珈,頓時心若死灰。
而這時,孫伏珈正滿臉懵逼的從臉上揭下捷報,扭頭看向癱軟在地的房玄齡。
他不知道,房玄齡為何會這樣,不禁好奇的看向手中的捷報。
哪曾想,這不看還好,一看臉色巨變,胸膛漸漸開始起伏,仿佛有一股衝天怒火在心中升騰。
“哈哈哈——”
隻見他忽地仰頭大笑,怒極反笑:“好好好!好你個中書令!竟敢當著滿朝文武的麵欺君!”
“什麽!?”
全場震驚!
卻聽房玄齡急忙道:“陛下!快阻止孫伏珈!”
此言一出,大殿更是一片嘩然。
就連李世民都有些不知所措。
然而,孫伏珈此刻就像一個無畏的鬥士。
隻見他‘嘶啦’一下就扯掉了身上的官袍,憤然高喝道:“就算今天被陛下罷官!就算是死,我也要告訴諸位大臣,太子是如何取勝的!”
“因為太子殿下告訴那些投降的梁軍!我們中原漢人是有尊嚴的!”
“我們就算是死,也不會丟棄國之尊嚴!”
“孫伏珈——!”
房玄齡連滾帶爬的衝上去,近乎哀求的道:“別說了!”
“哈哈哈!”
孫伏珈狂笑一陣,然後盯著房玄齡,一字一頓地道:“中書令大人,你在怕什麽?”
“我”
房玄齡愣在了原地,不知該如何應對。
眾臣見狀,唏噓不已。
這時,卻聽孫伏珈又沉沉地道:“我覺得太子殿下說的不錯!也做的不錯!我大唐就該如此!”
“何謂國之尊嚴?”
“.不割地,不賠款!”
“.不納貢,不和親!”
“.以血還血,以牙還牙!”
“.寇可往,我亦可往!”
“.太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犯我大唐者,雖遠必誅!”
轟隆!
整個大殿一片巨震,眾臣無不臉色巨變。
我擦!
這是要將大唐的天給捅破了嗎?!
他們現在終於明白了,為什麽房玄齡會挑重點念,為什麽房玄齡會如此反常?!
因為捷報裏的其他內容,每一字,每一句,都是將陛下按在恥辱柱上反複摩擦!!
他敢念嗎?!
借他一百個膽子,他都不敢啊!
但是他不敢,不代表別人不敢!
然而,就在孫伏珈念完的刹那,皇帝寶座方向就傳來了一道驚呼聲:“陛下!陛下您怎麽了?!快傳太醫!!”
【求月票,求月票,求月票,滿1000加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