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天子門生,階級鬥爭的本質!【求月票】
字數:11041 加入書籤
“那些逆臣已經死了!!”
一名因為五姓七望而受牽連的世家官吏,一邊捂著熊貓眼,一邊朝混亂的人群呐喊:“都住手啊!此事與我們無關!”
“快!快離開他們!都是他們惹的禍!!”
其餘因此受牽連的世家官吏也紛紛與五姓七望的幾位家主隔開。
而李承乾看到這一幕,也連忙招呼混亂的人群。
“諸位都冷靜點,你們是讀書人,君子動口不動手!”
“喂喂喂,那位兄台,把磚頭放下,就算動手也不能抄家夥啊!”
“還有那大姐!對!就是你!,臭雞蛋砸準點啊,別往人臉上懟!”
“陛下!您看這.”
長孫無忌與房玄齡等人,連忙來到李世民身邊,想要讓李世民下令阻止眼前的混亂。
原本他們以為五姓七望能靠家族的力量,威脅李世民父子。
沒想到,李世民父子竟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直接就將五姓七望建立的統一陣線給攻破了。
讓寒門子弟和百姓跟所有世家大族幹了起來。
這是一場打得天昏地暗的混戰,各種爛菜葉子臭雞蛋往世家大族官吏的臉上狂懟。
唐朝寒門子弟和百姓的戰鬥力,那是空前的彪悍,發起瘋來甚至都可以硬剛禁軍,很快就有世家大族的官吏被活活打死。
爽!
李世民見狀,心中手舞足蹈的大笑。
作為皇帝,他擁有了一切,甚至連嫂子和弟妹都有了。
唯獨讓他意難平的就是,世家大族。
因為玄武門之變,因為殺兄弑弟,因為逼父退位,因為霸占嫂子和弟妹,他沒少被世家大族的官吏指著鼻子罵,還無法反駁。
這讓他一度差點抑鬱。
幸虧多年的軍旅生活,讓他擁有了一顆強大的內心,才讓他沒有走向毀滅。
然而,凡事都有利弊,過度的壓抑,遲早會出現問題。
比如晚年的李世民,昏招頻出,特別是魏征死了之後,徹底放飛自我了。
所以,現在的李世民在得知李承乾要打壓世家大族的時候,毫不猶豫的就答應了他。
因為李世民想出這口氣已經很久了,隻是一直沒有找到機會。
而如今,既然有這樣的機會,他自然不會放過。
反觀崔仁師等人,在見到自己子侄被李承乾下令處死之後,依舊沒有平息周遭的混亂,氣得渾身發抖,指著那些寒門子弟和百姓,破口大罵:“爾等刁民!有辱斯文,有辱斯文啊!”
雖然他們的罵聲,不僅沒有平息混亂,還讓場麵越來越混亂,但他們的待遇,要比其他世家大族的官吏好很多。
因為李世民還不想他們被活活打死,所以讓禁軍將他們與寒門子弟和百姓隔開了。
隻見李世民笑著看了眼長孫無忌與房玄齡等人,然後朝不遠處的雲端揮了揮手。
很快,一陣金戈敲擊盾牌的聲音,驟然響起。
“鐺——!鐺——!”
隨著這陣金戈之聲響起,周圍的混亂猶如秋風掃落葉一般,瞬間寂靜無聲。
就連那些將世家大族官吏按在地上的寒門子弟和百姓,都停下了手中的動作。
卻聽李世民板著臉道:“諸位,大家都是讀書人,怎麽能隨便打人呢?要以德服人!”
“陛下!讀書人的事能叫打人嗎?我們這是在誅逆臣同黨!”
人群中一名李承乾的托,高聲應了一句。
周圍頓時義憤填膺,熱血激昂。
李世民聞言,嘴角抽了抽,然後沒好氣的瞪了眼李承乾。
很明顯,這句話肯定是李承乾教他說的。
但現在也不是跟李承乾計較的時候,卻聽李世民又語重心長地道:“逆臣已死,他們都是忠臣,你們不要被人挑撥離間,冤枉了好人!”
寒門子弟們聞言,一個個急的不行。
有寒門子弟捶胸頓足道:“陛下!您不能被他們蒙蔽啊,他們代表不了所有讀書人!我們願意參加科舉!我們願意為朝廷效力!”
“是啊陛下!身為大唐百姓,我們是有尊嚴的!我們可以做我們的主,我們不需要別人為我們做主!”
“他們世家大族,隻為自己家族的利益,不顧朝廷的利益!不顧國家的利益!他們這是叛國!這是不忠啊!”
“崔仁師!你妄為崔家家主!竟然為了你那罪該萬死的子侄,威脅陛下取消科舉!還有你們五姓七望的家主!真該死啊!”
“你們詩書傳家數百年!簡直替祖宗蒙羞!你們這是不孝!”
“五姓七望的官吏,蠱惑災民鬧事,刺殺太子!不忠不孝,不仁不義,怎麽能代表我們天下讀書人!?”
“沒錯!他們就是社稷之賊!國家敗類!”
寒門子弟們對五姓七望口誅筆伐,直接將他們的罪名給定了下來,跟之前維護他們的情況截然相反。
“請陛下,誅殺國家敗類!”
寒門子弟們一個個跪拜在地,高聲疾呼,要是李世民不伸張正義,他們就碰死在這裏。
“請陛下誅殺國家敗類!”
百姓們也嘩啦啦的跪下,他們聽到寒門子弟們一頓分析,瞬間就覺得自己受到了欺騙。
“你!你們!”
崔仁師等人指著台下的眾人,氣得臉紅脖子粗。
他們怎麽也沒想到,剛剛還準備為他們立牌坊的人,此刻竟把他們罵成了婊子。
人生大起大落實在是太快了,他們都有點受不了了。
而且,整個狗脊嶺刑場,烏泱泱的全是人。
他們此刻算是明白了,就算他們渾身長滿嘴也解釋不清了。
正所謂,防民之口甚於防川,他們家族在長安的名聲算是臭大街了。
李世民見狀,心裏樂開了花。
特別是看著那些被打得鼻青臉腫的世家官吏,一輩子都沒有這麽開心過。
但開心歸開心,皇帝威嚴還是不能少的。
隻見他強壓下心中的喜色,平靜而威嚴的看向李承乾,道:“太子覺得,此情此景,朕該如何決斷啊?你給朕說說!”
眾臣聽到李世民讓李承乾發表意見,頓時心頭一緊。
特別是那些世家官吏,他們早就在心中將李承乾認作了生死大敵,如今竟要讓這位生死大敵決定他們的命運,怎叫他們心裏不七上八下,忐忑不安。
然而,李承乾聽到李世民的話,表情也十分淡然,既沒有看那些世家大族的官吏,也沒有看崔仁師幾人,而是緩緩走向那些寒門子弟與百姓,道:
“國家正值危難之際,想必你們應該都清楚,蝗災來了,災區的百姓還在水深火熱之中。我,大唐太子,李承乾,不想看到不團結的場麵,所以,我在這裏懇求你們,將你們的愛國之心,奉獻給災區的百姓,而不是浪費在國家敗類身上!”
說完,扭頭看向李世民,又道:“父皇,我大唐需要人才,需要他們的愛國之心,能否為他們加開恩科,由父皇親自擔任主考,科舉及第,皆為天子門生,為我大唐,牧守一方!?”
嘩!
全場嘩然!
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包括崔仁師等人,震驚得雙目圓睜,仿佛失去了思考能力。
這所謂的‘天子門生’,直接將科舉製的名利提到了巔峰高位。
因為這個時代還沒有‘天子門生’的概念。
但這所謂的‘天子門生’,光聽名頭就是無上榮光。
這可比世家大族給的名利高多了。
畢竟是史上第一批‘天子門生’。
隻見李承乾的話音剛剛落下,所有人都鴉雀無聲,一個個不由自主的看向李世民。
而李世民此刻卻滿臉懵逼。
因為他也是第一次聽說‘天子門生’這個名頭。
不過,既然是李承乾整出來的,而且又與他有關,想來不是什麽壞事。
於是稍微遲疑,他便收斂了心中的詫異情緒,平靜道:“科舉乃社稷安危之本,士子百姓如此愛國,朕自然不能辜負他們!”
說完,扭頭朝房玄齡,又道:“中書令,傳朕旨意,加開恩科,朕親自擔任主考,科舉及第,皆為天子門生!”
“臣,遵旨!”
房玄齡躬身領命。
台下瞬間一片轟動。
無數百姓和士子都高興得快瘋了。
原本以為還要再等一年的,沒想到皇帝竟然直接加開恩科,而且科舉及第,還能成為天子門生。
這莫大的殊榮,意味著他們很快就能走向人生巔峰。
最重要的是,他們還打了一頓那些平日裏看不起他們的世家大族子弟。
真是可喜可賀!百感交集!
“太子殿下千歲!吾皇萬歲!”
“大唐萬年!大唐萬年!”
“太子殿下千歲!吾皇萬歲!”
“大唐萬年!大唐萬年!”
歌功頌德的聲音,不絕於耳,無數寒門子弟,百姓都在稱讚李世民父子,都在為大唐而自豪。
此刻,李世民才明白自己這個兒子的可怕。
他不僅借著這次機會,打壓了世家大族,還逼得他們不敢動用自己家族的影響力,逼迫地方辭官。
因為一旦他們這樣做了,瞬間就有大批‘天子門生’取代那些地方官,進一步對他們家族造成毀滅性打擊。
畢竟官位就那麽多,失去了可不一定能拿回來。
這才是最狠的。
回宮的馬車上,李世民特意讓李承乾跟自己乘坐同一駕馬車。
倒不是他想讓李承乾回宮,而是對李承乾今日的做法,感到十分好奇。
雖然李承乾今日的做法,讓他爽了又爽,但也徹底跟世家大族撕破了臉。
接下來要如何應對他們,李世民心裏還沒有底。
所以,他才想找李承乾商議一番。
卻聽他好奇似的道:“你怎麽篤定那些人敢與世家大族做對?”
“不,不是我篤定那些人敢於世家大族做對,而是篤定父皇會跟我站在一起!”李承乾搖頭道。
李世民眉毛一挑,有些不悅的道:“這意思是,你吃定朕了?”
“呃,”
李承乾嘴角一抽,旋即笑著解釋道:“那倒不是!我可沒有吃定父皇的意思,隻是我與父皇身處同一個階級,自然而然的就會站到一起!”
“階級?”
李世民越聽越糊塗:“什麽階級?”
李承乾想了想,道:“封建社會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而地主階級的代表,是那些世家大族的官吏。”
“皇帝則代表的農民階級!”
“胡說八道!”
李世民當即就不開心了:“朕怎麽會代表農民階級?朕是天子!”
“是是是,您是天子。那敢問父皇,您收的一切賦稅,您指揮的所有軍隊,都來自哪裏?”
“這”
李世民頓時語塞,不禁滿臉尷尬。
“說不出話來了吧?”
李承乾又擠眉弄眼道:“父皇的一切,都來自農民,而不是地主。所以,父皇是農民階級的代表,農民是天子最為寶貴的資產!”
“可是,天子沒辦法直接管理土地和農民,所以,天子需要大臣,而大臣為了獲取最大的利益,便會選擇架空皇權。”
“那麽站在天子的角度來看,封建社會的最大矛盾就是,天子和大臣的矛盾。”
“所以天子的行為,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皇權與臣權的爭端!”
“而我與父皇都是皇權的代表,所以我們要打壓大臣,那就得借用誰的力量?”
“農民階級的力量!”李世民脫口而出道。
但是很快,他就被自己這話驚到了。
因為李承乾的說法,簡直不亞於平地一聲驚雷,炸在了他的腦海中。
隔了半晌,他才用力的一拍馬車軟墊,狂呼道:“原來是這樣!原來是這樣啊!”
“怪不得朕當了皇帝之後,那些原本支持朕的世家大族會百般刁難朕,甚至連關隴門閥都跟他們勾結起來,處處給朕找不自在!”
“原來他們是想打壓皇權!”
“對了!父皇說的對!”
李承乾一拍巴掌,然後露出一副孺子可教的表情。
大臣們喜歡把天子當豬養,大臣眼中的明君,應該是無為而治,善於納諫,不能有自己的喜好,不能乾綱獨斷的完美形象。
可是,一個沒有自己思想的天子,怎麽可能成為一個有所作為的明君?
說到底,大臣們需要的隻是一個傀儡。
隻有一個任由他們擺布的傀儡皇帝,才符合他們的利益。
想到這裏,李世民眼中精光一閃,渾身透露出無比的冷意,自言自語道:“難怪大臣與朕不一條心,原來皇權與臣權是對立的!”
說完,又滿臉驚喜的看著自己兒子,猶如醍醐灌頂一般,伸手拍著兒子的肩膀,讚歎道:“好小子!果然不愧仙人之徒!”
“仙人之徒?”
這下子輪到李承乾懵逼了,心說這都什麽跟什麽啊?自己什麽時候成了仙人之徒了!?
然而,還沒等李承乾反應過來,李世民又笑著問道:“你接下來有什麽打算?”
“接下來的打算?”
李承乾聞言,表情有些複雜的看了李世民一眼,心說我接下來把你推到太上皇的位置,可以嗎?
但這麽危險的發言,肯定是不能說的!
卻聽他訕笑道:“父皇,那個劉仁軌,我調查了,是冤枉的,能不能將他放了,我想讓他當我的科學院院長!”
“什麽科學院院長?”
李世民皺眉問道。
“呃,這個.”
李承乾撓了撓頭,然後盡量用李世民能聽懂的話術,耐心解釋道:“自古以來,我華夏文化都是博大精深的,特別是春秋戰國時期,以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名家,陰陽家,縱橫家,雜家,家,方技家為代表,開創了一個思想爭鳴的時代。”
“就算是到了咱們唐朝,這些思想也依舊影響著咱們,而科學院的建立,其實就是讓這些思想,有一個清晰的傳承。”
“這”
李世民詫異了一下,然後略微思忖了片刻,又道:“你這科學院與弘文館,好像也沒多少區別!那弘文館編纂的經史子集,也是將古代先賢的思想傳承下來。”
“不,不一樣的父皇,弘文館編纂的經史子集,隻是將古代先賢的著作統一整理,並不能推陳出新!”
李承乾搖頭說道:“我建立的科學院,是在古代先賢的基礎上,研究出事物的真理,讓大唐變得更加強大!”
“哦?”
李世民聽到能讓大唐變強,頓時來了興趣:“那這科學院研究的方向是什麽?”
李承乾看了他一眼,旋即從懷中拿出三張紙,擺在他麵前。
隻見上麵分別寫著《數學》,《物理》,《化學》六個字。
“這是什麽意思?”
李世民低頭看去,不由眉頭微蹙。
卻聽李承乾又笑著解釋道:“這是科學!而科學院的研究方向,就是科學發展!”
“科學發展?”
李世民越聽越糊塗。
但李承乾的思路卻無比清晰。
因為以他目前的勢力,就算挑明了皇權與臣權的對立,也無法成為一個真正的棋手。
他必須要借用李世民的力量來壯大自己,從而鏟除世家大族。
比如科舉考試。
看似是幫了李世民,實際上是在幫他自己。
因為這是他插手科舉考試的重要一步。
而接下來的科學思想,又是新的一步。
但無論是哪一步,都需要李世民的幫助。
所以,他並沒有直接給李世民講解科學發展的深層次含義,而是用事實來說服李世民。
卻聽他笑著道:“想必父皇應該清楚,我這兩年創造了很多稀奇古怪的東西,現在我可以明確的告訴你,我創造的那些東西,都是在科學的基礎上創造的!”
“比如那些火雷,屬於化學的範疇,還有那把火槍,它包含了數,理,化這三個學科。而科學的發展,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或許隻是輕微的挪動一步,就能產生巨大的改變!”
說完這話,當即拔出腰間的佩刀,遞給李世民道:“父皇您看,這是我江陵‘私兵器’作坊鍛造的匕首!”
李世民看到李承乾遞來的匕首,眼睛就不由自主的亮了:“這把匕首,看起來非同凡響啊!”
李承乾笑了一下,然後又道:“父皇慧眼如炬,這是一把合金匕首,銷鐵如泥!”
“哦?合金匕首?”
雖然這個名詞聽起來有些莫名其妙,但李世民依舊興趣十足,不禁朝外麵大喊:“來人!拿刀來!”
“陛下息怒——!”
車外跟隨李世民馬車的房玄齡,長孫無忌等人,聽到李世民要拿刀,頓時嚇了一跳,一個個翻身下馬,紛紛衝向馬車。
【求月票,求月票,求月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