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一個無解的陽謀,牢籠治世!【求月票】
字數:8309 加入書籤
眾所周知的是,唐朝是古代科學發展的一個分水嶺。
我們比較熟悉的冷兵器巔峰,基本都出自唐朝。
所以,在這個時代發展科學,其實是有一定優勢的。
但怎麽去利用這個優勢,其實也是一個比較大的難題。
畢竟這個時代還是以科舉為主。
特別是士農工商的觀念,依舊深入人心。
當然,李承乾也不會盲目的去發展科學。
他最開始的打算是,利用江陵的小商品經濟,讓人們看到科學帶來的各種新奇商品,以及科學發展帶來的各種便利。
隻有當科學真正普惠到百姓,才能讓他們認識到科學的前途。
這個作用跟考科舉是一樣的。
當人們認識到可以通過科舉當官,才會去學習知識,然後參加科舉考試。
同樣的道理。
當人們認識到科學可以改變生活,也可以改變命運的時候,他們才會去學習科學,然後進入科學院。
而如今,通過江陵這兩年的發展,人們對新鮮事物已經沒有了最開始的那種吃驚,不可置信。
這說明人們已經開始漸漸接受改變了。
在這種時候建立科學院,推廣科學,其實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所以,李承乾才會在這時候向李世民表達自己的意願。
但當房玄齡他們得知是誤會一場,在看了李世民輕鬆用一把匕首劈斷軍刀之後,又提出了新的疑問。
“敢問太子殿下,您這科學院隻做研究嗎?朝廷的事情他們會參與嗎?”房玄齡小心翼翼地問道。
李世民看了他一眼,卻沒有說話。
雖然他對李承乾說的科學院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但這麽多奇人異士一起搞研究,若製造出了什麽了不得的東西,那可是叛亂的源泉。
比如長孫安業他們,為什麽敢反叛?不就是因為手裏有火雷嗎?
若沒有火雷,他們能成功嗎?
很明顯不能。
所以,不是李世民不想答應李承乾建立科學院,而是真的有點怕李承乾弄出來的東西。
卻聽李承乾笑道:“我覺得,科學研究是一件很純粹的事,若是被權力汙染了,科學研究的意義就沒有了。”
“所以,我的建議是,科學院的所有研究人員,隻有榮譽官職,享受一切榮譽官職的待遇,但不參政,議政,沒有任何朝廷官吏的權力。”
“嗯?”
李世民微微一詫,似乎沒想到李承乾答應得這麽幹脆。
這不僅讓他刮目相看,就連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等人,都有點不認識眼前這個太子了。
畢竟這個太子當初為了權力,可是拿槍威脅過皇帝的。
但是,當李承乾確認科學院不會參政,議政的時候,他們心裏都同時落下了一塊石頭。
因為朝廷的權力就那麽大,這邊分一點,那邊分一點,到最後肯定不夠分。
而不夠分的結果,絕對是一片混亂。
所以,李承乾主動讓步,對他們來說是一件好事,對李世民來說也是如此。
隻見李世民微微一笑,旋即把玩了一下手中的匕首,道:“這件事朕準了,不過,招收科學院人才的事,得你自己去辦!”
“父皇放心,此事兒臣心裏有數,一定會辦好的!”
李承乾開心的朝李世民行了一禮。
卻聽李世民又道:“既然你說科學院不參政,議政,那就隸屬於太子府。包括官職俸祿,也由你太子府製定。”
“啊?俸祿也由我太子府出嗎?”
“朝廷的情況,你又不是不清楚,現在蝗災還等著朝廷救濟呢,哪有錢糧供你建科學院?”
“可是.”
李承乾有些不情不願地道:“招募科研人才,需要很大的開支.”
“這個朕不管!”
還沒等李承乾把話說完,李世民就揮手打斷了他:“科學院是你主張建立的,自然由你全權負責!”
“好吧.”
李承乾故作委屈的撇了撇嘴,忽又想起什麽似的,道:“那我可不可以利用這次增開恩科,招募科研人才?”
李世民眉頭一皺,不由扭頭看了眼房玄齡等人,沉聲道:“科學研究不是招募那些能工巧匠嗎?怎麽用科舉招募人才?”
“是啊太子殿下,科舉是讀書人參加的,一般都是文人士子,沒有能工巧匠!”杜如晦有些好笑的說道。
房玄齡與長孫無忌也覺得李承乾這個要求很奇怪。
但李承乾卻不疾不徐的反問他們:“那請問諸位大臣,你們知道科舉真正的目的是什麽嗎?”
“科舉真正的目的?”
房玄齡等人麵麵相覷。
李世民也不禁有些疑惑,然後沉吟著道:“科舉真正的目的是為朝廷選拔有用的人才。”
“嗯,還有化育天下的作用!”長孫無忌附和著點頭道。
李承乾笑著看了他們一眼,侃侃而談道:“在我看來,科舉真正的目的,既不是選才,也不是化育天下。”
“那是為什麽?”房玄齡忍不住追問道。
李承乾擲地有聲的吐出四個字:“牢籠治世!”
李世民四人聞言,不由滿臉詫異。
卻聽李承乾又意味深長地道:“隻有科舉,才能讓天下的聰明人,全都進到科舉的牢籠裏,讓他們鑽研學問,白首窮經,這樣的話,這些人就不會異想天開的去造反!”
“隻要讀書人安定了,天下即使還有人想造反,也不過是些草寇之流,成不了什麽大事!”
“這”
李世民四人被李承乾這話驚呆了。
他們怎麽也沒想到,科舉真正的目的是這樣。
其實,科舉從一開始就是單純的為了選舉人才。
隋朝時期,科舉製出現,唐朝完善將其發揚光大。
明經,進士是唐朝科舉考試的主要科目,其中進士考的是時務策和詩賦,文章,明經考的是時務策與經義。
進士考得要比明經難一些。
李世民對這套政策非常自豪,曾說天下英雄皆入我手。
然而,科舉製的真正作用,卻不是為了選拔人才。
隋唐繼承南北朝遺產,關隴貴族成為朝堂上的主力,宰相大將基本都是北周八柱國後裔,再加上流傳上數百年的五姓七望,將整個朝堂都把控了。
連皇帝都不得不在意他們的意見。
麵對這種情況,從楊堅開始就在想辦法對付這群貴族,這就是科舉製的真正目的。
但為了隱藏這個真正的目的,當時還充滿了妥協。
比如參加科舉,需要由貴族提名。
直到李世民時期,科舉製才達到由底層人可以自己報名參加的程度。
而武則天時期,武術科舉的出現,標誌著科舉製度的基本完成。
但貴族勢力實在是太大了。
很快,底層人就無法自己報名參加科舉考試了,又回到了最開始的由貴族提名參加。
直到黃巢起義,將五姓七望和關隴貴族殺了個幹幹淨淨,科舉製才真正麵向底層。
“那些世家大族為什麽能與我父皇叫板,就是因為他們掌控了絕大多數的讀書人!”
眼見李世民四人被自己的話,震驚得說不出話來,李承乾又笑著道:“父皇與諸位大臣想想,如果這些讀書人是布衣百姓,他們一無所有,是不是就能為所欲為?是不是就能想幹什麽就幹什麽,想寫什麽就寫什麽,簡直令人討厭至極!”
“對對對!”
李世民深以為然的連連點頭:“確實令人討厭!”
但說完這話,他又覺得自己的身份不應該這樣說,於是沒好氣的瞪了李承乾一眼,默然不語。
這時,長孫無忌卻沒有那麽多顧慮。
隻聽他沉吟似的道:“那依太子的意思,他們若參加了科舉,就老實本分了?”
“嗬嗬.”
李承乾笑了笑,旋即反問道:“那依舅舅之見,他們為什麽要參加科舉?”
“自然是為了做官!”長孫無忌脫口而出道。
李承乾又笑了:“那他們做了官之後呢?會怎麽樣?”
“這”
長孫無忌語塞,不由扭頭看向房玄齡與杜如晦。
隻見他們也一臉茫然,不知所謂。
卻聽李承乾又有些好笑的道:“他們若做了官,就會患得患失,畏首畏尾,舍不得頭頂上的官帽啊!”
“什麽!?”
房玄齡三人瞳孔一縮,猶如醍醐灌頂,如夢初醒一般看著李承乾。
就連李世民都滿臉不可思議的看著他。
因為李承乾的這番話,簡直刷新了他們的三觀。
其實科舉製的真正巔峰,並不在唐朝,而在宋朝。
唐朝通過科舉製做官的,連兩成都不到,而宋朝卻有四成。
究其原因就是,唐朝的世家大族把控了絕大多數的官位。
要想徹底改變這種現狀,除了要鏟除世家大族的荼毒,還有就是對科舉製的改革。
“那麽,我為什麽要讓我父皇加開恩科呢?”
“這其實是一個無解的陽謀!”
李承乾又自顧自的道:“何謂恩科?乃施恩於天下士子,結天下讀書人以歡心的科舉。但恩科是為了選才嗎?並不是!而是將世家大族掌控的讀書人,困在牢籠裏,讓他們進來容易出去難。”
“這”
聽到這話,李世民眼睛瞬間變得大亮,激動得呼吸都有些急促,隔了片刻才強壓下心頭的激動,鄭重其事道:“好!恩科的事,朕就交給你了!”
“父皇放心,兒臣絕不會讓父皇失望!”
李承乾微微一笑,心裏不禁長舒了一口氣。
而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三人,看向他的目光,都不約而同的開始複雜起來。
雖然他們之中,隻有長孫無忌是關隴貴族,但他們也算是新貴。
他們的家族,如果順利的話,也有可能發展成新的世家大族。
若恩科的目的是為了限製世家大族的發展,那他們家族的未來,恐怕也很難成為新的世家大族。
所以,從心裏來講,他們與皇權還是對立的,但現在這種情況,李世民父子才是主導,他們也無可奈何。
與此同時。
裴寂府邸。
崔仁師,李震,李叔慎,鄭善果,盧承慶,王珪幾人,正一臉狼狽的坐在裴寂府邸,義憤填膺。
“陛下與太子簡直欺人太甚!殺了我們家族的子弟,還敗壞我們家族的名聲,這豈是明君所為?!”崔仁師一臉鐵青的抱怨道。
李震憤憤不平的附和道:“那些該死的田舍郎,簡直無法無天!他們以為陛下加開恩科,他們就能科舉入仕嗎?簡直癡人說夢!”
“沒錯!老夫絕不會讓他們成功!”鄭善果也吹胡子瞪眼的說道。
王珪雖然沒有跟著他們抱怨今日之事,但看裴寂仿佛事不關己的喝茶品茶,又不禁無奈地朝他問道:“裴司空,您對此事如何看啊?”
“之前你們子侄做那些事的時候,我就警告過他們,不要跟太子作對,他們不聽,現在成了這樣,那是咎由自取,怪得了誰?”裴寂毫不客氣的嘲諷道。
眾家主聞言,臉色更加難看了。
但他們這次是來找裴寂商議的,自然不會輕易於裴寂翻臉。
於是,在強壓下心頭的不滿之後,崔仁師主動示好似的道:“裴司空,其實我們也知道他們是咎由自取,隻是咽不下這口氣!”
說完這話,看了眼其餘家主,又試探性的問:“難道裴司空就咽得下這口氣?”
“嗬!”
裴寂冷笑一聲,而後再次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淡笑著道:“這不是很輕鬆就咽下去了嗎?”
“呃”
崔仁師嘴角一抽,一時竟不知道該如何接口。
卻聽盧承慶又賠笑似的道:“裴司空是太上皇的老臣,如今太上皇被陛下趕到了太原,您難道就不想將他迎回來嗎?”
“哦?”裴寂眉毛一挑,然後依舊淡笑著道:“你們有辦法?”
“這”
盧承慶麵露遲疑之色,旋即扭頭看向崔仁師。
隻見崔仁師麵色陰翳的道:“如果裴司空能幫我們,事成之後,我們跟你一起迎接太上皇歸位!”
“此言當真!?”
裴寂聽到這話,瞬間就來了精神。
眾家主見狀,一個個麵帶微笑,他也忍不住會心一笑。
緊接著,就見他將茶杯往桌上一頓,低喝道:“大師,你可以進來了!”
此言一出,門外驟然響起一道聲音:“阿彌陀佛!”
求月票,求月票,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