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李承乾:隻要時機合適,皆有可能!【求月票】
字數:8843 加入書籤
人為滅災,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沒想到,現在不僅成功阻擋了蝗蟲帶來的災害,甚至連蝗蟲都吃上了。
真的匪夷所思,讓人難以置信。
雖然人為捕殺蝗蟲,很難完全戰勝蝗蟲帶來的侵襲,但通過人為的幹預,降低蝗災帶來的影響,可以消除人們對於蝗蟲的恐懼,這才是最重要的。
而這,也是李承乾,李世民想要灌輸給百姓的精神思想。
人能勝天。
反之。
那些深信上天主導一切的孔家子弟,儒門官吏,一個個仿佛失了魂一般,不知所措。
因為今日的所見所聞,給他們一直以來的認知,造成了極大的顛覆。
曾經,他們認為君主是連接上天與百姓的橋梁,其行為受到上天的監督。
若不服從上天的指示,將會遭到上天降下災害或異象發出警告。
而天人感應下的災異說,不僅讓皇權在道德上得到了一定的約束,同時也為儒生參政議政提供了基礎理論。
所以,他們始終致力於災異說的解讀。
隻有這樣,他們才能夠為他們各自的利益集團服務。
然而,被他們鼓吹為‘神蟲’的蝗蟲,不僅被一群鴨子消滅了,而且還被人們爭先恐後的吃進了肚子裏。
哪裏還有什麽上天的敬畏?
沒有了對上天的敬畏,自己這些負責解讀災異的儒生,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想到這裏,身為大儒的孔穎達,不禁渾身發抖,臉色煞白。
“孔師!”
看到孔穎達搖搖晃晃的快要摔倒,周圍的儒生連忙上前扶住他。
隔了好半晌,他才從虛弱無力的情況中,勉強緩過來。
但是,他的狀態,依舊令人十分擔憂。
“孔師,我們以後該怎麽辦啊?”一名儒生滿臉苦澀的問道。孔穎達苦笑著看了他一眼,又看了眼李世民等人,歎息著說道:“神蟲之論,今後將不複存在,我儒學從今日起,土崩瓦解了!”
“可是孔師.”
“走吧,別說了,再待在這裏就是自取其辱!”
孔穎達有氣無力的擺手打斷了一名想說話的儒生,然後在家族子弟的攙扶下,緩緩朝人群外走去。
其實,從鴨子大軍出現的那一刻起,災異說就被打斷了脊梁。
他知道,從此以後,他們這些儒家子弟,將很難對皇帝說什麽,此乃天災,你應該下罪己詔之類的話。
而隨著孔穎達帶領儒家子弟,灰溜溜的離開人群,那些原本站在遠處看好戲的世家大族,一個個麵色難看到了極致。
因為這不僅是儒家子弟的敗北,也是他們失去話語權的開端。
一旦儒家子弟,不再成為他們攻訐皇帝的利劍,他們以後在朝中的影響力,將會越來越低。
這可不是一個好苗頭。
“崔大人,你怎麽看?”李震臉色鐵青的湊到了崔仁師身邊,低聲詢問道。
崔仁師眼神淩厲的掃了眼人群中的李承乾,皺眉道:“派個人去太子府,就說我們想跟他談談!”
“啊?”
李震頓時瞪大眼睛,疑惑的目光反複在崔仁師身上打量。
他唏噓不已,為崔仁師的決定感到十分詫異:“我沒聽錯吧?你要跟太子和談!?”
崔仁師有些不以為然的笑了:“其實仔細想想,我們與太子的爭鬥,沒必要這麽你死我活,而且,太子很聰明,遠超我們想象的聰明,如果能與之和談,對我們也不是沒有好處!”
李震臉色有些不自然了,頓時不悅的問道:“那我們的子侄呢?豈不是白死了?”
“我五姓七望能存在數百上千年,從來靠的就不是意氣用事,有時候站隊也很重要,特別是明知不能力敵的時候,該妥協的時候就要妥協,這才是我們的生存之道。”
崔仁師說罷,然後又不容置疑的道:“你若不願派人去求和,我自己派人去!”
“不是,我不是不願派人去求和,我是在想,太子會同意跟我們和談嗎?”
“同不同意,先談了再說!”
“這”
李震遲疑了一下,然後無奈的點頭道:“好吧,我這就派人去通知太子府!”
說完,他便轉身就離開了。
而另一邊。
聽取完孫伏珈主導的滅蝗計劃後,李世民當即就決定,讓孫伏珈推廣‘滅蝗’辦法,並且成立‘滅蝗司’,由孫伏珈擔任司長。
雖然如此草率的決定,依舊遭到有些大臣的反對,但沒有儒家子弟的災異說支持,反對者的聲音猶如蚊蠅嗡鳴,何其的單薄。
其結果自然是以慘淡收場。
而其他的政事,也不適合在這裏討論,於是很快,李世民就帶著房玄齡,杜如晦等大臣,心滿意足的回到了宮中。
至於李承乾,在李世民走後不久,也回到了自己太子府。
雖然長安的蝗災,因為早有準備,得到了有效的控製,但並不是說,災情已經得到緩解了。
特別是那些早就遭遇過蝗災的地區,糧食問題依舊十分嚴峻。
而且,據馬周那邊傳來的消息,五姓七望的糧商正在惡意抬高糧價,讓災區的百姓怨聲載道。
之前還在大肆運糧過來售賣的其他世家大族,此時也突然開始不再對外售賣糧食。
這就造成了有價無市的局麵。
長此以往下去,百姓肯定會生亂。
而且生亂的規模,遠超之前的旱災。
“太子殿下,咱們還不對他們出手嗎?再這樣拖下去,臣擔心之後無法收拾!”岑文本有些擔憂的說道。
李承乾皺眉看了他一眼,然後語氣沉沉的道:“正所謂,打蛇打七寸,如果我們不能一擊必勝,我們兩年的努力就白費了,你明白嗎?”
“回太子殿下,臣明白,臣隻是擔心”
“啟稟太子殿下,李震將軍派人來求見!”
還沒等岑文本把話說完,門外就傳來了一道稟報聲。
他微微一愣,然後下意識看向李承乾。
隻見李承乾也有些意外,於是皺眉道:“李震是隴西李氏的家主,他這時候派人來求見太子,是不是有所圖謀?”
“嗬!”
李承乾笑了:“他若是有所圖謀,我倒是想看看,究竟圖謀的什麽!”
“那依太子的意思?”
“先讓他的人進來,聽聽什麽個意思!”
“是!”
岑文本應了一聲,很快就將李震派的人帶了進來。
“小人李富貴,參見太子殿下!”
“免禮!”
李承乾擺了擺手,然後直接了當的道:“說吧,李震將軍讓你來,所為何事?”
“這”
李富貴遲疑了一瞬,然後訕笑著從懷中摸出一張請帖,遞給李承乾道:“這是我們老爺讓我送來的,請太子殿下明日到府中一敘!”
“哦對了。”說著,忽又想起什麽似的,補充道:“我們老爺除了邀請太子殿下,還邀請了崔大人,王大人,鄭大人,李大人,盧大人等幾位!”
“這麽說,你們五姓七望的家主,都到齊了?”
李承乾沒有去接那張請帖,而是饒有趣味的道:“看來,是有重要的事跟孤談啊!”
李富貴訕訕的陪笑了幾聲,然後將姿態壓得很低的道:“不瞞太子殿下,幾位家主確實有重要的事跟您談,還請太子殿下賞光一敘!”
“嗬!”
李承乾笑了,旋即端起桌上的茶,抿了一口,然後平靜而冷漠的道:“如果孤不願意賞光呢?你們又當如何?”
“啊?這”
李富貴一臉尷尬,不知所措。
以往他們五姓七望在長安,不說隻手遮天,至少其他權貴都給他們五姓七望一些麵子。
雖然他不明白自己家主為何懼怕一個乳臭未幹的小太子,但在他來之前,李震就千叮嚀萬囑咐,讓他一定要放下家族的聲望,盡量讓太子滿意。
卻聽他討好似的道:“太子殿下,我們老爺是誠心誠意邀請您的,您看您有什麽要求,小人可以代為轉達”
“不用了,你立刻回去通知李震將軍,最好連其餘幾位大人都請過來,就說孤現在要跟他們聊聊!”
李承乾擺手打斷了李富貴的話,沉沉的說道:“如果他們不來,那以後就別來找孤了!”
“這”
李富貴聞言,不禁麵露難色。
卻聽岑文本突然開口道:“太子殿下讓你去,你就去,還在這裏磨蹭什麽?”
“是是是”
李富貴小雞啄米似的連連點頭,然後灰溜溜的離開了。
而目送他離開的岑文本,又一臉疑惑的看向李承乾,道:“太子殿下,他們為何突然找您商談,是不是咱們在災區的布局,被他們發現了?”
李承乾想了想,沉吟道:“不排除這種可能,但也可能是別的原因,但不管是什麽原因,他們既然主動找到我,肯定是有目的的!”
“還是那句話,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你派人去通知馬周,災區的一切事務,全權由他負責。幹好了,我提名他當戶部尚書!”
“嘶!“
岑文本聞言,不由倒吸一口涼氣。
雖然他一直都知道李承乾的野心,但這麽快就開始掠奪朝中的權力,還是讓他有些震驚不已。
要知道,戶部尚書可是二品大員,掌控的是一個國家的財政。
如果讓太子府的人掌控了國家財政,那東宮節製天下的目標,可不就是說說而已了。
“怎麽,有問題嗎?”
眼見岑文本愣在原地,驚異不定的看著自己,李承乾有些好笑的問道:“你不相信我可以幫他坐上戶部尚書之職?”
“不是的太子殿下,我就是覺得,陛下恐怕不會輕易答應.”
“我當然知道他不會輕易答應,但凡事沒有絕對,隻要時機合適,一切皆有可能!”
“更何況。”
說著,李承乾抬手指了指桌上那份請帖,又意味深長道:“這難道不是一個好時機嗎?”
“嗯?”
岑文本下意識的看向那份請帖,微微一愣,旋即仿佛明白了什麽似的,恍然道:“原來如此,太子殿下是想借力打力!”
“嗬嗬.”
李承乾不置可否的笑了笑,然後擺手道:“下去吧。”
“諾!”
岑文本應諾而退,很快就將李承乾打了雞血的指令,發往了災區最嚴重的河南道。
與此同時,皇宮,甘露殿。
解決了蝗災影響的李世民,心情大好。
不僅開始與眾臣大談治國安邦的重要舉措,還關心起了突厥的戰事。
雖然前段時間,頡利派使者來求和,他讓頡利的使者告訴頡利,要想求和,必須頡利親自來長安,跪在他麵前求和,但那名使者回去之後,就了無音訊了。
甚至連他派去草原打探消息的唐儉,都沒有任何消息傳來。
這讓他不禁有些擔憂突厥的戰事。
於是,在大談治國安邦的重要舉措後,他便主動詢問起了杜如晦,李靖那邊的情況如何。
卻聽杜如晦深思熟慮的道:“據臣目前得到的消息,是半個月之前,李靖將軍在陰山伏擊頡利,被頡利僥幸逃走的消息,而從這個消息來看,頡利投降的態度,並沒有他使者說的那般絕對,甚至,臣都懷疑,頡利這樣做,有緩兵之計的意思!”
“這是肯定的,他肯定是在用緩兵之計!”
房玄齡十分篤定的說道:“如今已經快到八月了,草原的雪應該化了一些。隻要有草料,他的部族將會得到很大的補給,如此一來,再跟我們作戰,又能展現出他的優勢!”
“嗯,中書令說的有理,我們不能再給他機會了,要乘勝追擊,絕不能給他喘息的機會!”
李世民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然後朝房玄齡下令道:“這樣,中書令,你給朕擬一道聖旨,讓李靖.”
“陛下!”
李世民的話還沒有說完,殿外就傳來了一道稟報聲。
“何事?”李世民有些不悅的問道。
卻聽殿外稟報道:“鴻臚寺卿唐儉求見!”
“嗯?”
李世民與眾臣麵麵相覷,旋即滿臉欣喜的從皇帝寶座上站起來,道:“快讓他進來!”
“是!”
門外應了一聲。
很快,唐儉就笑著走了進來,躬身行禮道:“臣,唐儉,參見陛下!”
“嗬嗬,賜坐!”
李世民笑著擺了擺手,然後迫不及待的追問道:“草原現在的情況如何?”
“回陛下,好消息,頡利已經答應了陛下的條件,親自來長安與陛下求和!”
唐儉笑著說道。
李世民眼睛一亮:“此言當真?”
“絕無虛言!這是臣親自與頡利商談的!”
“好好好!”
李世民連聲道好。
以大唐目前的處境,確實不宜持久戰,如果能兵不下血刃的拿下頡利,對大唐來說,是一件好事。
畢竟大唐國內的災情,還沒有解決。
卻聽李世民又追問唐儉道:“他打算什麽時候來長安?”
“說是元日之前!”
此言一出,李世民臉上的笑容瞬間就消失了。
其餘眾臣也是滿臉的鐵青。
這尼瑪的!真當我們是傻子嗎?!
求月票,明天萬字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