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唐高宗出生了?人頭也湊齊了!【求月票】

字數:11112   加入書籤

A+A-


    李世民為什麽能打造名震曆史的貞觀之治?
    因為大唐的底子並不差,差的是大唐國庫。
    這句話說起來可能有些荒唐,因為讀過曆史的都知道,大唐初期並不富裕。
    其實,這裏有個很重要的問題,那就是,大唐誰不富裕?
    縱觀史料記載,我們可以得知,大唐不富裕的是朝廷。
    那麽,誰又富裕呢?
    自然是掌控大唐錢糧的世家門閥。
    這也是李世民最憋屈的地方。
    表麵上是李唐皇室統治天下,實際上卻掣肘於世家門閥,不得不仰仗世家門閥的鼻息。
    所以,李承乾要想有效的施行自己的策略,首先要做的就是打破這種局麵。
    否則就算再好的計劃,底下人不配合你,甚至給你搗亂,也無法有效實施。
    而如今,通過馬周在河南道搞的分流策略,河南道的災情很快便得到了緩解。
    至於那些準備發國難財的世家大族,一個個都因為糧價大跳水,賠得血本無歸。
    有些家族,甚至連家底都賠光了。
    沒辦法,原來幾錢一鬥的糧食,被炒到了幾百錢一鬥,是個人都會瘋狂。
    更何況那些世家大族。
    他們家中的糧食,本來就多,再加上有錢,可以收購更多的糧食,層層加碼,成本一下子就上去了。
    如果糧價持續上漲,他們可以說穩賺不賠。
    但馬周這樣搞,他們連反應的時間都沒有,一下子從幾百錢又掉到了幾錢,直接讓他們收購的糧食,砸在了自己手裏。
    而且,隨著災情的緩解,糧食幾乎不可能漲到原來的高價了。
    如此一來,他們隻有兩個選擇,要麽不計成本的出售手裏糧食,要麽將糧食存起來。
    但這麽多的糧食,存起來也是個麻煩事。
    因為糧食存儲的條件非常特殊,稍有不慎,就會受潮,生蟲,變成一文不值的腐糧。
    所以,絕大多數的世家大族,隻能選擇斷臂求生,不計成本的出售糧食。
    而馬周則在這時候瘋狂抄底,讓這些世家大族欲哭無淚。
    當消息傳到長安的時候,不僅崔仁師等人懵了,就連其他世家大族的官吏也都懵了。
    家族積累數代才有的家業,不到半個月的時間,竟然損失了大半,甚至有的家底都賠光了。
    這讓他們如何接受得了?
    於是,今日早朝,他們抱著必死的決心,準備在朝堂上彈劾太子李承乾。
    因為他們都知道,馬周是李承乾的人。
    沒有李承乾的授意,馬周是絕不可能做到如此地步的。
    所以,他們覺得,隻有彈劾李承乾才能阻止馬周。
    可讓他們萬萬沒想到的是,當他們義憤填膺的匯聚一堂的時候,李世民竟突然宣布,今日不早朝了。
    因為長孫皇後馬上要臨盆了,他得去陪長孫皇後。
    而得到消息的眾世家官吏,整個人都崩潰了。
    我們家族都特麽要完了!
    你居然還念著你的老婆孩子,連朝政都不管了?!
    次奧!!
    “崔大人,你快想想辦法啊!再這樣下去,我們都快賠死了!”
    “是啊鄭大人,當初我們也是聽你們的,運糧去災區賺錢,現在賠得我們血本無歸,你可要想想辦法啊!”
    “李大人”
    沒有彈劾成李承乾的世家官吏,終於將矛盾轉向了五姓七望的幾位家主。
    而五姓七望的幾位家主,則始終保持沉默。
    漸漸的,隨著沉默開始持續,矛盾也逐漸激化。
    “崔仁師!你妄為崔家家主,害得我們好苦啊!”
    “盧承慶!我們幾十年的好友,我就不該相信你!”
    “王禦史,我們可是姻親啊!你怎麽連我也騙”
    “李震!你個畜生!枉我當年在戰場上救你!”
    “.”
    他們覺得自己家族的遭遇,都是五姓七望害的,於是紛紛討伐五姓七望的幾位家主。
    而五姓七望的幾位家主,麵對世家官吏的破口大罵,隻能打碎了牙齒往肚子裏咽,有苦說不出。
    直到房玄齡等人,實在看不下去他們的鬧騰,才站出來製止他們。
    卻聽房玄齡率先開口道:“諸位大臣!都冷靜點!這裏是太極殿,不是西市,東市,有什麽話出去說!”
    “房公!您可要為我們做主啊!”有世家官吏湊上去哀求道。
    “做什麽主!?”
    房玄齡沒好氣的拂袖道:“能做主的隻有陛下!都出去吧!”
    “不!我不出去!我要見陛下!”
    “沒錯!我們要在這裏向陛下討說法!”
    “豈有此理!你們哪還像一個朝廷大臣的樣子!”不遠處的杜如晦,氣得臉色鐵青。
    但世家官吏卻不以為然,紛紛回懟。
    “杜大人,你有家嗎?”
    “是啊!我們家都沒有了,當朝廷大臣有什麽用?”
    “都讓一讓,我要躺下了!”
    聽到這些撒潑打滾的言語,魏征的火氣蹭的就冒了起來,當即朝殿外的雲端呐喊:“雲統領何在!?”
    “末將在!”
    雲端聞言,立刻帶人衝了進來。
    那些原本還想撒潑打滾的世家官吏,頓時鴉雀無聲,然後滿臉不甘的離開了。
    而走在最後的五姓七望,雖然同樣心有不甘,卻沒有多說一句抱怨之言。
    因為李世民選擇在這時候不上朝,明顯是縱容李承乾,讓他們自食惡果。
    所以,與其抱怨不休,還不如想想接下來的應對之策。
    畢竟李承乾的目的,可不止是讓他們虧得血本無歸,而是徹底拆分他們這些世家大族。
    所以,他們接下來要麵對的是,生死存亡的無硝煙之戰。
    而就在眾世家官吏,五姓七望,悻悻而歸的同時,李世民正帶著李承乾,接見太子少師李綱。
    雖然李承乾早就跟李世民表明了自己不想讀書的意願,但李世民還是堅持讓他拜師學藝,否則以後不讓他插手政事。
    即使他現在已經加冕成了真正的太子,也建立了太子府,但皇帝的權力依舊比太子大。
    隻要皇帝不讓你插手政事,你就算私自插手也會被掣肘。
    所以,他隻能硬著頭皮,會一會這個‘太子殺手’,李綱。
    那麽李綱,為什麽會被稱為‘太子殺手’呢?
    因為他輔佐的三位太子,有兩位被廢黜,一位被射殺。
    李綱在隋朝時擔任太子楊勇的太子洗馬,後來楊勇因驕奢被廢黜。
    再後來,隋朝滅亡,李綱進入唐朝,先後輔佐太子李建成和太子李承乾。
    結果李建成在玄武門之變中被李世民射殺,李承乾又因謀反失敗被廢為庶民。
    可以說,李綱這位‘太子殺手’,名副其實。
    卻聽李綱歎息道:“陛下應該知道,自古陪太子讀書,都是難事啊.”
    李世民輕咳了一聲,然後笑著朝李綱道:“托六尺之孤,寄百裏之命,古人做起來難,少師做起來就不難啦!”
    說完,看了眼李承乾,又道:“今後,太子讀書的事,就拜托少師了!”
    李綱歎了口氣,依舊語氣為難的道:“老臣怕是有心無力啊!”
    李世民笑了,旋即扭頭看向不遠處的李承乾,悠悠道:“太子若不好好讀書,少師可以打!”
    “嗬嗬!”
    李綱展顏一笑,連忙朝李世民拱手:“那我就不向陛下討手敕了”
    “嘭!”
    李綱的話音剛剛落下,一道膝蓋撞地的聲音就驟然響起。
    他不由循聲望去,隻見李承乾一臉嚴肅的看著他,大有一副,你打我一下試試的架勢。
    看得李綱不由眼皮一抖,連忙改口:“但是要打,老臣也打不動了,頂多是勸一勸.”
    “哼!”
    李世民聞言,冷哼一聲,旋即沉沉的道:“犯了錯,就該挨打,少師打不動,朕派人幫你打!”
    “呃,這個.”
    李綱滿臉尷尬,欲言又止。
    卻聽李世民接著道:“以後太子聽政,少師也要陪在身邊,隨時糾正太子的錯誤!”
    “是!”
    李綱無奈的應了一聲,而後想起什麽似的,看向李承乾,歎息道:“雖然太子拜師,乃君命,但作為太子少師,老臣還是想先問太子幾句,看看太子的學識,不知太子可否願意?”
    “少師想問什麽,盡管問吧!”李承乾表情平靜的說道。
    李綱笑了笑,旋即捋著胡須道:“都說太子聰明絕頂,老臣也不為難太子,就問問政典吧!”
    “這”
    李世民心頭一詫,不由有些擔心李承乾會出糗。
    因為李承乾雖然已經加冕成了真正的太子,但卻沒有正式接觸過朝廷政事。
    若答不上來,那就有些丟人了。
    畢竟李綱之前教的太子,可都是反麵教材,如果連他們都不如,所謂的完美太子,可就成了一個笑話了。
    卻聽李綱似笑非笑的道:“先時者殺無赦,不及時者殺無赦,何也?”
    “嗯?”
    李世民心頭一沉,暗道完了,這可不是一個好回答的問題。
    因為這個問題,涉及了對製度和命令的理解。
    什麽是‘先時者殺無赦’?
    意思是在日食發生之前,如果預報的時間過早,預報者也會被處死,不予赦免。
    那什麽是‘不及時者殺無赦’?
    指的是在日食發生之後,如果預報的時間過晚,預報者也會被處死,不予赦免。
    看似是對天象的預報和管理,實際是對製度和命令的規範。
    李承乾沒有接觸過真正的政治教育,一般來說,很難回答好這個問題。
    但李承乾聽到這個問題,卻十分從容的答道:“帝柔懷天下,所以用殺者,非好殺,而不能不殺。”
    “用殺以嚇天下,是帝德。”
    “哦?”
    李綱聞言,渾濁的老眼頓時一亮,又接著道:“兵殺者,陰堅之氣,治國者,陽合之道,以殺為德,不亦謬乎?”
    李承乾想了想,道:“孤曾聞,大鵬愛子,長而逐之,不許歸巢。健者展雛翅而飛天,贏者落土而死,是以得骨傳血。”
    “大鵬驅逐親子,莫非酷也?然非如此,何得唳天之材?父心拳拳也。”
    “帝以兵殺之氣立威,而欲天下安睦,同此道也!”
    李世民:“.”
    好一個父心拳拳!
    你個逆子!
    說的比唱的好聽!
    你忘了之前是怎麽對朕的嗎?!
    虛偽!
    太虛偽了!
    李世民聽到李承乾這些話,嗤之以鼻,悲憤交加。
    但李綱卻滿臉興奮:“果然果然,太子之名,果然名不虛傳!”
    “謝老師誇讚!”
    李承乾淡淡一笑。
    李綱又捋著胡須道:“能教太子這樣的大才,老臣此生之幸也!”
    說完,朝李世民躬身道:“敢請陛下為太子主持拜師禮!”
    “這”
    李世民遲疑了一下,然後有些不情不願的看了李承乾一眼,蹙眉道:“太子,從今以後,對待少師要像對待朕一樣,知書達理,不可驕縱,不可妄為,聽清楚了嗎?”
    “回父皇,兒臣聽清楚了!”
    “那好,給少師倒一杯茶,敬禮,叩拜!”
    “是!”
    李承乾恭敬的應了一聲,然後拿起茶壺,小心翼翼的給李綱倒了一杯茶,然後又給李世民倒了一杯。
    緊接著,拿起木盤,將茶杯送到李綱麵前。
    隻見李綱接過茶杯,滿意的點了點頭,然後笑道:“太子聰慧,老臣應該鮮少勸誡,望太子以後,自勤自勉,勿辜負陛下所期!”
    “謝老師教誨!”
    李承乾笑著點了點頭,旋即將木盤送到李世民麵前。
    李世民神色複雜的看了眼他,然後拿起茶杯,平靜道:“朕聽說,你最近在練武?”
    “回父皇,確有其事。在兒臣看來,練武修文,都是不可或缺的。”
    “話雖如此,但你要明白,練武不過是為了強身健體,武藝上切不可與人爭高下!”
    “這”
    李承乾遲疑了一下,有些不解的道:“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不爭高下,如何成就自我?”
    “那朕問你,市場上殺雞宰羊的屠夫,用刀如何?難道你也要跟他們比嗎?”李世民板著臉說道。
    李承乾微微愣了一下,隨即恍然道:“兒臣明白了!”
    “嗬嗬!”
    李綱會心一笑,似乎對李承乾滿意得不行,當即朝李世民又道:“陛下,老臣今日就不教太子了,要回去整理一下教學內容,因為老臣發現,之前準備的教學內容,有些淺薄了”
    “呃,”
    李世民嘴角一抽,心說你怕是高估這小子了吧?
    但別人高看自己兒子,對他來說,也是一件好事。
    所以,李世民很爽快的就同意了。
    而目送李綱離開的李世民,並沒有讓李承乾也跟著離開。
    卻聽李世民若有所思的問道:“你剛才說的那些話,是你的真心話嗎?”
    “什麽真心話?”
    李承乾故作不知的眨了眨眼睛,笑著反問道:“在父皇這裏,兒臣有真心嗎?”
    “你!”
    李世民氣得抬手一指,然後憤然拂袖道:“你有這等才能,那是你的本事,但恃才自傲,並非什麽好事!”
    “謝父皇教誨!若沒其他事的話,兒臣先告退了!”
    “等等!”
    李承乾剛想告辭離開,就聽李世民叫住了他:“那些世家大族,你打算怎麽解決?”
    李承乾沉吟了一下,答道:“隻要他們不反,一切都好解決,但他們若反了,那就更好解決了,殺光就行了!”
    “糊塗!”
    李世民沒好氣的道:“殺光了他們,以後誰來做官?誰來治理國家?”
    “嗬!”
    李承乾笑了:“父皇難道還沒明白嗎?最近發生的這些事,包括災情,包括戰爭,他們在中間辦好了什麽事?還有殺他們家族子弟那天,父皇看得還不明白嗎?”
    “這個世上,離開了誰照樣轉,你害怕的無非是他們控製的錢糧,害怕他們會影響社會穩定!”
    “可現在呢?他們還有之前的影響力嗎?他們快完了!”
    “我現在不殺他們,是因為我有更好的辦法消弱他們,等他們虛弱無力的時候,殺他們就跟踩死螞蟻一樣無足輕重!”
    說到這裏,轉身朝門外走去,邊走邊道:“我才不在乎什麽名聲不名聲,我也不需要別人為我歌功頌德,是非功過,當由後人評說!”
    “而如今,我隻想做我自己!”
    “因為,用殺以嚇天下,是帝德。”
    “你!”
    李世民聽到這番話,整個都驚呆了,不由眼睛瞪得滾圓。
    原來他在乎的一切,在這個兒子心中,如此的一文不值。
    原來是非功過,當由後人評說,是這個兒子說的。
    之前,他還以為是李淵告訴他的。
    現在想來,李淵哪有這樣的覺悟
    “哈哈哈!”
    李世民冷不防的仰頭大笑;“好一個以殺證道!”
    “陛下!”
    就在李世民覺得自己越來越懂李承乾的時候,門外忽地傳來一道稟報聲:“皇後生了,是皇子!”
    “嗯?”
    李世民的笑聲戛然而止,旋即驚喜交加的道:“皇後可還安好?!”
    “回陛下!母子平安!”
    “好好好!母子平安好!快引朕去見皇後!”
    “諾!”
    宮侍應諾一聲,當即帶著李世民,前往了後宮。
    而與此同時,還沒走遠的李承乾,聽到這個消息,也是腳步一頓,一陣恍惚。
    長孫皇後生了?
    唐高宗李治誕生了?
    我擦!
    人頭湊齊了啊!
    【求月票,求月票,求月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