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求求您別秀了太子殿下,我們服了!【求月票】

字數:9136   加入書籤

A+A-


    為天地立心!
    為生民立命!
    為往聖繼絕學!
    為萬世開太平!
    無論是朝中大臣,還是李世民,都沒有料到李承乾會說出如此振聾發聵,氣勢磅礴的言辭。
    雖然這段言辭隻有短短的四句,但每一句都包含深意,仿佛能夠穿透人心,觸及靈魂深處。
    什麽是為天地立心?
    張載在《正蒙》中曾言:‘天地之塞吾其體,天地之帥吾其性’。將人類的道德意識提升為了宇宙精神。
    說白了就是,讀書人應該通曉萬物造化之理,使天道彰顯。
    雖然這句話表麵上聽起來沒什麽,但結合李承乾想要改革的決心,不難想到,他這是把改革的高度提到了天道的水平。
    你們不同意我的改革,就是逆天而行。
    那什麽是為生民立命?
    其實也不難理解,就是為百姓安身立命,從物質上豐衣足食,到精神上倫理正教。
    妥妥的流露出對百姓福祉的深沉牽掛。
    如果說上麵一句,是站在道德的最高點發號施令,那這一句,無疑是在行動上定下目標。
    哪個當皇帝的,哪個當官的,敢說自己不為百姓謀福祉?
    你若敢說,那百姓可就‘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了?
    所以,為生民立命,絕對是改革的一大殺手鐧!
    至於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同樣不簡單。
    意思是,我替曆代先賢延續即將絕傳的不朽學說,改革科舉怎麽了?
    我要為我的國家開創千秋萬代的太平盛世,你們也敢阻我?
    很明顯,隨著李承乾說出這‘橫渠四句’,無論是李世民,還是朝中的其他大臣,都沒有理由再阻止李承乾改革了。
    但李承乾是準備封聖嗎?當然不是!
    他隻是想用這四句,鞭策所有人。
    隻見他深吸一口氣,又一步一步的走下台階,來到大殿中央,環顧眾臣道:
    “自古以來,治亂循環,朝代不斷更替,一代之興,一代之亡,有帝王將相得意者,也有帝王將相失意者。”
    “惟百姓隻有一個‘苦’字。”
    “所以,世人常說,寧為太平犬,不為亂世人。”
    “我唐朝經曆了隋朝末年的大亂,從亂世中拚殺出來,建立了這煌煌帝國。”
    “以上萬枯骨而換一將功成,用萬千百姓的生命和鮮血換取一姓之權力,或者某種誌向。”
    “表麵上說起來,人人都是冠冕堂皇,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但是,又有多少人做到了?誰還記得犧牲的那些百姓?究其本質,誰不想在功成之後,滿足自己的私欲呢?”
    “包括我皇爺爺都在說,得天下之前,想要榮華富貴,得天下之後,難道就不想了嗎?”
    “這是不可能的!”
    “可孤在這裏卻想問問在場的每位大臣,你們每次站到太極殿之前,是否想過為天下盡一點綿薄之力,是否想過為百姓謀一點福祉?”
    “如果你們隻是為了升官發財,那就當孤沒問過,因為這已經不配做我大唐的官了。”
    “如果你們想過,為何孤現在要做的事,你們卻百般阻止?什麽天下大亂,什麽分裂國家,你們聽聽自己在說什麽?”
    “孤不過是想讓大唐脫離這個治亂的怪圈,使大唐的百姓少流點血,多太平一些時間,難道有錯嗎?”
    話到這裏,在場的文武百官,無不動容。
    隻見一直沉默不語的魏征,深吸一口氣,眼神複雜的看著李承乾,讚道:“太子殿下之宏願,非賢者不能及也。”
    李承乾苦笑搖頭,再次環顧眾臣道:“其實以孤的手段,完全沒必要在這裏跟你們爭辯,哪怕是強行推行改革,會遇到不小的阻礙,孤也有辦法讓這些阻礙消失。”
    “但孤最後還是選擇在這裏倡導改革,這是為什麽呢?”
    “因為孤想要給諸位大臣一個體麵!”
    說到這裏,又抬頭看向皇帝寶座上的李世民,道:“我父皇因為玄武門之事,無形中給自己增加了很多掣肘,但我父皇一直有一顆進取之心!”
    “他想要建立一個史無前例的大唐盛世!”
    “所以,他虛心納諫,廣開言路,給予大臣們足夠的尊重,但反過來看,他的行為卻助長了像張玄素,權萬紀這樣的偽忠臣!”
    “是我父皇的錯嗎?”
    “孤不這麽覺得!”
    “因為孤父皇已經做得夠好了,隻是人心不古而已!”
    聽到這話,李世民看著李承乾,神情恍惚,目光木然,恍若失去了思考能力。
    此時他的心頭處於震撼和反思之中。
    他嘴裏呢喃著:“這還是朕認識的那個逆子嗎?”
    細數他登基這幾年做的事,好像確實在為玄武門那件事增加掣肘。
    倒不是說他覺得自己發動玄武門之變錯了,而是覺得自己不該因為玄武門那件事,強行讓自己去接受所謂的忠耿直臣。
    因為不是每個忠耿直臣都是為他著想的,也可能是為了一己私欲。
    如果采用這種臣子的諫言,那後果可能是無數冤死的張蘊古。
    “呼”
    李世民深吸一口氣,旋即從皇帝寶座上站了起來,平靜地說道:“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太子這四句話,朕深有感觸,豁然開朗,這才是我大唐真正的新學!”
    “如果朕的臣子,隻顧著自己家族的利益,或者自身的利益,輕視江山社稷,天下百姓,那他就不配站在這太極殿上!”
    此言一出,全場劇震。
    雖然李世民這番話的語氣非常平靜,但一些熟悉他的臣子,還是能聽出他語氣中帶著的一絲殺意。
    要知道,李世民自登基稱帝以來,很少在群臣麵前表露過殺意。
    因為他要顧及自己的明君形象,因為他要為玄武門之變證明自己。
    所以,他必須得寬容大度,虛心納諫,對待臣子比對待親爹還要尊重。
    而正是因為這樣,李世民現在的心態轉變,才讓熟悉他的臣子,噤若寒蟬。
    “陛下!”
    就在眾臣都被李世民這番話震懾到了的時候,一直處在觀望狀態的弘文館學士褚亮,突然站出來問道:“臣雖不反對太子殿下推行的三項改革,但對於這三項改革的深意,還是有不解之處,能否請太子殿下為臣解惑?”
    “父親.”
    一直負責記錄朝堂之事的褚遂良,在看到自己父親站出來的瞬間,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他怎麽也想不到,自己父親會在這時候站出來。
    因為這件事跟他父親並沒有多大的關係。
    卻聽李世民依舊平靜地道:“太子,你如何看?”
    “回父皇,是兒臣考慮不周,沒有將改革的深意傳達到位.”
    李承乾躬身朝李世民行了個禮,然後轉身回望褚亮道;“褚學士有什麽地方不解,但說無妨!”
    “謝太子殿下寬容。”
    褚亮笑著行了個禮,然後收斂笑容道:“太子殿下提議的科舉改革,新增工科,醫科,廢除以明經,進士為主的儒學取士標準,以新學作為科舉取士的標準。”
    “臣想問太子殿下,能否詳細說明一下這新學?”
    “可以。”
    李承乾直接了當的答應道:“剛才孤說新學是符合大唐發展需要的新學問。那什麽是符合大唐發展的新學問呢?”
    “其實很簡單。”
    “以往的科舉考試科目,如進士科,主要考詩賦,策論。”
    “何謂詩賦?就是寫詩作賦!”
    “何謂策論?就是針對時政提出對策!”
    “當然,這其中還有貼經,就是隨機抽背儒家經典!”
    “而明經科,則是進一步熟悉儒家經典,比如《論語》,隨機抽取其中的段落填空。再比如明法科,以《唐律疏議》進行司法案列分析,還有明算科,以《九章算術》來演算天文曆法。”
    “但科舉取士卻以進士科,明經科為主,從這裏麵,褚學士看出了什麽問題嗎?”
    “這”
    褚亮愣了一下,依舊不解的搖了搖頭。
    卻聽李承乾又道:“褚學士沒有看出其中的問題,那是因為當局者迷。其實,孤想說的是,無論是寫詩作賦,還是貼經,亦或是明經,都把儒學看得太重了!”
    “治國之道,要以務實為主,空談儒家經典,熟悉儒家經典,真能治理好國家嗎?”
    “太子殿下這是什麽意思?!”
    還沒等李承乾的話音落點,孔家後世子孫孔穎達就憤然站了出來,道;
    “我儒家經典怎麽就不能治理好國家了?你剛才不是鼓吹‘強漢’,鼓吹‘漢武帝’嗎?‘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難道不是漢武帝?漢朝難道不是從‘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開始強盛的嗎?”
    “太子殿下如此言論,當真滑天下之大稽!”
    轟!
    此言一出,全場轟動。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向了孔穎達,就連李世民都冷冷看向了他。
    但李承乾卻啞然一笑,平靜而淡淡地道:“孔師這番話,倒是讓孤刮目相看啊!”
    “當然,孤也承認漢武帝確實采用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策。但孤想問孔師一句話,漢朝真的是靠你們的儒學強盛起來的嗎?”
    “怎麽不是?”
    孔穎達梗著脖子反問道。
    李承乾唏噓著搖了搖頭,道:“看來孔師作為孔家子孫,有點丟祖宗的臉啊!連祖宗學問的本質都忘了!”
    “什麽本質?”孔穎達不解的追問道。
    李承乾笑道:“敢問孔師,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你作何解釋?”
    “這還不簡單?人將要死的時候,所說的話定是善良的!”
    “你看,這就是你不了解儒學的本質了!”
    “什麽意思?”
    孔穎達一臉懵逼,心說我特麽讀了一輩子的先祖真傳,還理解錯了?這不開玩笑嗎?!
    卻聽李承乾又笑著道:“所謂人性本惡,人在生下來的時候,本來就是惡的。那麽,人在死的時候,處於生死交接的臨界點,那麽死的時候也應該和生的時候一樣,所以,人之將死,其言怎麽可能善呢?”
    “比如,你被你的仇敵殺了,臨死的時候,你會說,你殺的真好嗎?我謝謝你殺我這句話嗎?”
    “啊,這”
    孔穎達一臉懵逼。
    朝堂上頓時響起一陣大笑聲;“哈哈哈!如果是我死的時候,我肯定要大罵賊老天,你他娘的怎麽不讓我多活幾年!”
    此話一出,眾臣不用望去也知道,肯定是程咬金那個老匹夫。
    而隨著程咬金的笑聲響起,原本處於懵逼的孔穎達,頓時惱羞成怒:“太子殿下這是在胡扯!孟子說,人之初,性本善,哪有什麽人性本惡!”
    “你看你,又沒學到本質了吧?孔子說,克己複禮,意思是要克製自己的欲望,要言行合於禮乎,如果人性本善,那為什麽要克製自己呢?隻需要開心就好了呀!”
    “你你你”
    孔穎達被李承乾這番話,再次整懵逼了。
    但李承乾卻沒有跟他多廢話,又看向褚亮道:“所以,褚學士看到問題的關鍵了嗎?”
    “現在流行的儒學,其實都是錯誤的,比如,子不語,怪力亂神,這是什麽意思呢?”
    “意思是,孔子不喜歡廢話,喜歡用武力征服叛亂,鬼神!”
    “漢朝為什麽會強盛呢,其實是他們掌握了儒學的核心本質!”
    “人狠話不多,就是幹仗!”
    褚亮:“???”
    李世民:“???”
    在場的所有文武百官:“???”
    太子到底在說什麽鬼東西?
    要說之前的‘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還有點理論依據,這什麽‘子不語,怪力亂神’的解釋,完全就是胡說八道。
    孔子那麽一個德高望重的聖人,怎麽會如此粗鄙?
    但李承乾卻根本不管他們,又自顧自的道:“所以,咱們要透過現象看本質,比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什麽意思,我喜歡你的錢,所以我拿走是有道理的!”
    “再比如,既來之,則安之,意思是,你來都來了,就安葬在這裏吧!”
    “夠了太子殿下!你休得再毀我儒家經典!”
    孔穎達聽到李承乾這番話,直接破了大防。
    而李承乾則砸吧砸吧嘴,意猶未盡的道:“好吧,孤的意思其實很簡單,就是現在的科舉考試,儒學太多了,而且很多都是廢學,不宜再多增科目,一科足以。
    其餘像法學,算學,可以單獨列出來,作為其中兩科,而工科,主要是數學,化學,物理學,醫科則是醫藥,醫術,手術三類醫學。”
    “至於,武舉,主要是騎馬射箭,以及軍事理論!”
    說到這裏,李承乾又看向褚亮,道:“褚學士還有什麽不解的嗎?”
    “沒,沒有了”
    褚亮神色複雜的搖了搖頭。
    李承乾淡淡一笑:“既然沒有了,那就散朝吧,孤也累了!”
    說完這話,李承乾便徑直朝殿外走去,是那麽的毅然決然。
    看得在場的所有人,包括李世民在內,都不由得啞口無言。
    而就在李承乾即將跨出大殿門口的時候,禮部尚書楊師道,又滿臉不甘地開口道:“太子殿下說男女平等,老臣還是不太認同,自古以來,男尊女卑”
    “楊尚書!”
    還沒等楊師道把話說完,李承乾就回首打斷了他:“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孟子的意思是,人人皆可成堯舜,這難道不是人人平等的意思嗎?”
    “既然人人平等,又何必分男女尊卑,你說是不是呢?”
    “這!”
    楊師道聽到這話,瞳孔猛地一縮,猶如九級地震。
    而房玄齡,高士廉,長孫無忌,褚亮,魏征,包括孔穎達,虞世南,褚遂良都驚愣在了原地,頭皮發麻。
    不是吧太子殿下!
    您這也太秀了吧?我們真是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