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三大重磅消息!轟動整個天下!【求月票】

字數:10522   加入書籤

A+A-


    貞觀四年初,長安城外。
    無數長安百姓,匯聚在城外一處臨時搭建的高台之下。
    因為大唐朝廷從前幾天就通知他們,今天有一個大消息要宣布。
    而習慣了看熱鬧的他們,也早早起了床,紛紛匯聚在高台之下。
    畢竟長安這幾年,什麽都缺,唯一不缺的就是大消息。
    且每一個大消息都夠他們吃瓜一整年。
    此時此刻,在他們麵前,是三百九十名身穿囚衣的死囚。
    卻聽高台上的孫伏珈朗聲宣布道:
    “大唐皇帝陛下寬容,太子殿下仁德,今,傳國玉璽重歸我大唐,普天同慶。皇帝陛下念我大唐這幾年災禍不斷,特準許太子殿下諫言,釋放爾等三百九十名死囚,回鄉探親一年,待到明年,再回來受刑。”
    嘩!
    全場嘩然!
    混亂,無比的混亂,仿佛快要控製不住局麵了。
    不光那三百九十名死囚滿臉震驚,就連圍觀的長安百姓,都吃驚得滿臉不可置信。
    很快,就有長安百姓義憤填膺的站出來,怒道:“大人!他們都是罪該萬死的死囚!朝廷憑什麽放他們回家?!”
    “是啊大人!他們禍害鄉鄰,為非作歹,罪不容恕,朝廷不能放他們回家啊!”
    “大人!他們都是亡命之徒,不會信守承諾的!千萬別放了他們,趕緊行刑吧!”
    聽到周圍百姓義憤填膺的聲音,有囚犯滿臉羞愧,也有囚犯怒目而視,企圖恐嚇他們閉嘴。
    但是,他們越是這樣,周圍的百姓就越憎恨他們,特別是那些曾經被他們禍害過的百姓,更是跪地哭喊。
    “劉麻子殺了我家耕牛,大人千萬別讓他回鄉省親啊!他就是個無賴!他不會回來的!”
    “大人!求您為我主持公道,不要放過他們.”
    “蒼天啊!快懲罰這些罪人吧!”
    聽到這些哭喊聲,孫伏珈不禁一臉唏噓,但這是李承乾定下的計劃,他也隻能按照李承乾的計劃進行。
    卻見他立刻正色道:“上天有好生之德,陛下有仁愛之心,太子此舉,也是為了給天下人一個機會。”
    “況且,朝廷也不是說要放了他們,隻是暫緩他們的刑期,等他們從家鄉歸來,該行刑的還是會行刑。殺人償命,天經地義,鄉親們也不用擔心!”
    “更何況,如果他們真能如約歸來,是不是證明他們已經有了改過之心呢?
    如果有改過之心,是不是應該給他們一個機會呢?”
    “你們想想,如果你們以後不小心犯了罪,你們希不希望朝廷給你們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
    “這”
    孫伏珈這話說得十分動容,讓不少原本哭訴的百姓,一時竟無言以對。
    是啊!
    將心比心,如果自己哪天不小心犯了罪,難道不希望朝廷給自己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嗎?
    很明顯,在場的每個百姓都是希望的。
    所以,隨著孫伏珈的話音落點,周圍立刻變得鴉雀無聲。
    但囚犯中卻有人有了意見。
    卻聽那人冷冷道:“早死晚死都是死,有什麽好回家的,還不如現在就把我殺了,給我個痛快!”
    “是啊!反正都是一死,我也懶得回家了,快殺了我吧!”
    隨著那人的話音落下,立刻就有人附和。
    周圍的百姓見狀,無不麵麵相覷。
    似乎沒想到這些死囚會是這種反應,難道多活一年不好嗎?
    卻聽孫伏珈笑道:“你們想死,本官可以成全你們,但這是陛下的旨意,本官必須得遵從。”
    “所以,就算你們想死,本官也得上奏陛下。另外,你們現在的行為,應該屬於抗旨不遵。按照我大唐的律法,抗旨不遵形同謀反,所以,你們的家人,也會受到牽連!”
    “什麽!?”
    眾死囚聞言,大吃一驚。
    他們怎麽也想不到,會是這樣一種情況。
    但孫伏珈明顯沒有跟他們開玩笑的意思,又收斂笑容道;“現在本官再問你們一句,是否要遵旨?”
    “這”
    眾死囚驚疑不定,再次麵麵相覷。
    半晌,那位第一個叫囂快殺了我的死囚,也第一個開始認慫。
    “我已經是個死人了,我不想再連累家人了,我母親都八十多了,能在死之前陪陪她,也算是盡孝了!好!我答應履行這一年之約!”
    “我也答應!一年之後,再來長安赴死!”
    “殺人償命!我這一條命先欠著父老鄉親的!”
    隨著越來越多的死囚跪地履約,周圍的百姓,一個個神色複雜到了極致。
    他們怎麽也想不到,這些死囚會有這樣的一麵。
    當然,他們也有不少人表示懷疑,覺得這些死囚絕不會歸來,甚至會在家鄉為非作歹。
    但不管怎麽說,這一則重磅消息,必將隨著其他消息,轟動全國。
    ………
    “號外!號外!驚天大消息!傳國玉璽,天命歸唐!”
    “號外!號外!科舉大改革!全民教育!愛國從我做起!!!”
    “大家快來買報啊!還有重磅消息!千萬不要錯過啊!”
    聽到報童猶如晨起的麻雀一般,在街道上嘰嘰喳喳的叫賣報紙,百姓們雖然有些反感,但也已經習慣了。
    畢竟從貞觀二年到貞觀四年,也已經兩年了,報紙從最開始的人人新奇,到現在的習以為常,甚至有的家庭,不看報紙都覺得每天少了點什麽。
    所以,在報童叫賣的同時,不少百姓都習慣性的朝他招手。
    “喂,小蔡,給我來兩份報紙!”
    “好嘞!劉大善人,您兒子今年也會參加科舉吧!!”
    一名叫小蔡的報童,笑嘻嘻的來到叫買報紙的中年麵前,一邊遞給他報紙,一邊朝他詢問。
    這位叫‘劉大善人’的買報人,是沿街一糧店的老板,平時待人和善,對待鄉鄰也友好。
    哪怕是鬧災荒那兩年,他的糧店也沒有大漲糧價,坑害百姓。
    所以,周圍的街坊鄰居都親切的稱呼他為劉大善人。
    “嗬嗬.”
    劉大善人一聽報童提起自己兒子,就笑開了花,一邊數著銅錢給報童,一邊接過報紙道:“是啊!小軒再過兩個月就要參加科舉考試了,希望這次科舉,能給我考個秀才回來,這樣我們老劉家也就光宗耀祖了!”
    “可是,我聽說軒哥不是不喜歡讀書嗎?他武藝那麽好,幹嘛不去參軍,興許能當個將軍!”
    “將軍哪有那麽好當,武藝再好,能考科舉嗎?讀書才是正途!”
    劉大善人笑罵了句報童,也不跟他一般見識,然後便拿起報紙,笑嗬嗬地轉身進了門店。
    而報童則撓頭嘟囔了一句:“可我聽報社裏的大人說,朝廷好像出了武科啊.”
    “喂!小蔡!你在那愣著幹嘛呢!快來我這裏,我也要買兩份報紙!”
    “哦哦,來了來了!兩份是吧,來,給您”
    很快,報童帶來的報紙就被街道兩側的店家老板,走過路過的行人,以及豪門大院的管家仆人,叫買一空了。
    而同樣的情況,在大唐三百六十多個州,都在發生。
    但更令人驚奇的事,也在接連發生。
    比如之前那個買了兩份報紙回去的劉大善人。
    當他帶著報紙前往自己兒子的書房時,他兒子正在書房裏舞刀弄槍,沒有一點讀書的樣子。
    直到他扣響書房的房門,他兒子才慌張的將刀槍藏起來,裝作一副潛心學習的樣子,不耐煩地道:“爹!你怎麽又來了?不是給你說了我要考試了嗎?叫你別來打擾我!”
    “嗬嗬,軒兒勿怪,是爹的不是,就是爹剛才聽報童叫賣報紙,說什麽科舉大改革,爹想著應該對你有用,就買了兩份,你看爹也不識字,你就幫爹看看.”
    “不過你放心,爹下次絕不再打擾你,讓你好好讀書,爭取考個秀才,為咱們家光宗耀祖.”
    “行了爹,你有完沒完!”
    還沒等劉大善人把話說完,他兒子劉軒就沒好氣的打斷了他,然後推開房門道:“什麽報紙,我看看!”
    “嘿嘿,你看,你看.”
    劉大善人連忙笑著遞過去報紙。
    劉軒也沒多在意,拿起報紙就張開查看。
    而這不看還好,一看嚇一跳。
    “天呐!!”
    劉軒驚呼出聲:“怎麽會這樣!!”
    “怎麽啦軒兒!是不是利好啊!”
    劉大善人是做生意的,一般有什麽好消息,都會習慣性的說‘利好’,也有商人典型的一麵。
    隻見劉軒驚疑不定的看了眼劉大善人,又滿臉不可置信的看了眼報紙,隔了半晌才喃喃道:“完了,完了”
    “啊?”
    劉大善人也嚇了一跳,連忙道:“什麽完了啊軒兒!你把話說清楚!可別嚇你爹!是不是科舉改革對你不利啊?!”
    “也,也不是對我不利”
    劉軒有些古怪的道:“就是我可能不用讀書了.”
    “不用讀書?什麽意思.”
    “哎呀爹!就是咱們現在學的這些書沒用了!這一次如果考不上,以後就不用考了。因為朝廷要實行新的科舉考試,書也是新的書,不再是以前那些儒家經典之類的書了!”
    “啊?”
    劉大善人被兒子這番話弄糊塗了:“那不是天塌了嗎?怎麽也不是對你不利?”
    “呃,因為科舉出了武科,如果我今年考不上秀才,可以報名武科考試,照樣能光宗耀祖!”
    “武科?”
    劉大善人一臉詫異:“你的意思是,練武也能考科舉,也能當官?”
    “能啊!”
    劉軒興奮道:“武狀元起步就是六品高官!一點也不輸給文狀元!而且,還能同時參加文科考試,可謂文武雙全!”
    劉大善人總算是反應了過來,也跟著兒子滿臉興奮:“好好好!能當官就好!”
    “哈哈哈!”
    父子倆開懷大笑,就像武狀元被他們收入囊中了一般。
    另一邊,江南道,揚州。
    南方素有‘科舉之鄉’的美名,不少文人墨客,都喜歡遊離到南方,進行文學創作。
    因此,南方的文化氣息非常濃鬱。
    乃至到了幾百年後的明朝,南方士子的科舉能力,都要遠高於北方。
    故而,明朝建立之初,還鬧了個轟動一時的南北科舉案。
    “今年這科舉,吾必及第!”
    一場酒會上,一名狀態微醺的白袍士子,手拿酒壺,豪氣幹雲的向周圍的士子發表宣言。
    其中一名身穿青袍的士子,則笑嗬嗬地打趣他道:“以岑兄之家世,還需要考科舉嗎?本公子可聽說,你大哥在東宮可非常得寵啊!”
    周圍的士子聞言,也戲謔著紛紛附和。
    “是啊!有你大哥這層人脈,怕是不用考了吧!”
    “就是就是,有人脈就不要跟我們搶了嘛”
    “你們在胡說什麽!”
    白袍士子顯然有些生氣,然後怒視眾人道:“我大哥說了,以後朝廷的官吏,逢進必考,不再像以前那樣,靠家族名望就能當官了!”
    “啊?真的嗎?”
    有士子驚詫道:“那豈不是說,我們也有機會當官了?”
    “切!你就聽他胡扯嘛!我就不信朝中那些大臣的子嗣會參加科舉!”有士子一臉不屑的說道。
    “是啊!科舉也就我們這些寒門參加,那些貴公子怎麽可能參加!”
    “就算參加,他們能考過我們嗎?還不是要靠人脈.”
    “是啊!別的不能跟他們比,讀聖賢書我還沒怕過誰,隻可惜,考科舉容易,當官難啊”
    漸漸地,話題開始變了。
    “對了,我最近聽說了一個消息,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據說五姓七望被滅族的原因是,他們找到了傳國玉璽,想造反!”
    “啊?真的嗎?傳國玉璽竟落到了他們手中,不是在李唐手中嗎?”
    “誒,你這就不知道了吧,我告訴你,李唐沒有傳國玉璽,根本不算正統王朝”
    “難怪,難怪李唐建國不到十二年,就出了這麽多事,原來是得不到天佑啊!”
    “噓——你不要命了啊,這話都敢說.”
    “哼!怕什麽,子不語,怪力亂神。我讀聖賢書的,我怕什麽!是他李唐怕我們才對!”
    “沒錯!殺一人容易,殺天下人難,當初那隋煬帝如何?殺了多少人,還是堵不住天下悠悠眾口”
    聽到這些話,那名白袍士子臉色鐵青,當即一摔手上的酒壺,便要發怒。
    就在這時,一陣報童的叫賣聲,驟然傳來。
    “賣報!賣報!前隋蕭皇後攜傳國玉璽歸來,敬獻我大唐皇帝陛下!天佑我大唐!!”
    “走過路過不要錯過,朝廷科舉大改革!新增武科!練武也能考武狀元囉——!”
    聽到這陣叫賣聲,周圍的士子無不臉色驚變。
    什麽蕭皇後敬獻傳國玉璽?
    什麽武狀元?
    這都什麽跟什麽啊!
    來不及半點遲疑,當即就有士子高聲呼喊:“喂!報童!快過來,我們要買你的報紙!”
    “好的好的,馬上就來了!”
    很快,報童包包裏的報紙就被此地的士子叫買一空,蹦蹦跳跳的離開了。
    而此地的士子則迫不及待的開始查看報紙的內容。
    這不看還好,一看眼睛瞪得滾圓。
    “怎麽會這樣,怎麽會這樣啊!”青袍士子顫抖著雙手,臉色煞白的盯著報紙,滿臉不可置信。
    雖然他剛才嘲諷那名白袍士子不用參加科舉,也可以當官,但其實,他的家世也不比白袍青年差多少。
    因為他爹是揚州刺史。
    而他之所以跟白袍士子不對付,是因為白袍士子他大哥岑文本,比他爹更有前途,讓他非常嫉妒。
    然而,報紙上的內容正如白袍士子剛才所言,以後朝廷的官吏,無論大小,一律都要通過科舉考試,才能入職。
    否則,誰提拔他入仕,誰就被罷免官職,連帶家族十年內都不能有人考科舉,或者入仕途。
    不可謂不嚴格。
    “哈哈哈!我就是說嘛!朝廷以後的官吏,逢進必考!你們還不信!現在知道了吧!”
    白袍士子看完報紙,當即朗聲大笑。
    他的笑聲,是那麽的刺耳,那麽的打臉,讓不少士子臉頰微紅,羞愧難當。
    不過,也有士子表示義憤填膺。
    “什麽科舉改革!這是在胡鬧!我們學了一輩子的儒家經典,怎麽能說舍棄就舍棄!還增設什麽武科!那些武夫,也配參加科舉考試?!”
    “就是啊!我們寒窗苦讀十幾年!他們憑什麽跟我們比!”
    “有辱斯文!簡直有辱斯文啊!李唐天下離亡.”
    “砰——”
    還沒等這位士子詛咒李唐天下亡國,那名白袍士子一腳就踢在了他的肚子上,怒道:“你想死嗎?!真當陛下寬仁,你就可以胡言亂語嗎?
    我大唐有傳國玉璽!還是前朝皇後敬獻的!是正統王朝!你再敢胡言亂語,信不信本公子馬上叫人將你送官!”
    說完,又環顧在場的士子,一臉厭惡地道:“今日我岑文昭與你們聚會,本是想跟你們這些寒門親近親近,看看能不能為太子發掘些人才,沒想到,全是一些蠅營狗苟之輩,看得本公子犯惡心!”
    “從今以後,你們別再聯係本公子!本公子也不會再搭理你們!本公子要準備科舉考試了!”
    說到這裏,頓了頓,又看向那名青袍士子,冷笑道:“劉元,本公子知道你看本公子不爽,但本公子把話放在這裏,今年的科舉,本公子必進前三甲,憑實力進,你最好把握住這次機會,不然明年的科舉,你怕是一點機會都沒有了!”
    “哈哈哈!考九科新學啊!到時候你爹,還能撈你當官嗎?”
    “你!”
    青袍士子聞言,臉色鐵青,卻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而白袍士子則不屑的撇了撇嘴,揚長而去。
    至於其他士子,則一個個麵麵相覷,不知所措。
    心想,大唐怎麽突然就變得不認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