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土司

字數:3643   加入書籤

A+A-




    最新網址:..    林澤雲一行五人懷著無比崇敬與期待的心情,首先踏入了卓尼縣這片充滿曆史韻味的土地。這裏,有一位備受尊崇的紅色土司,他們此行的目的便是專程前來拜謁這位令人心生敬仰的傳奇人物。
    楊積慶,於 1889 年誕生在這片土地上,卻在 1937 年不幸離世。他是一位英勇豪邁的藏族男子,藏名羅桑丹增南傑道吉。他的家鄉甘肅省卓尼縣,因他的存在而增添了許多傳奇色彩。
    身為第 19 代卓尼土司,楊積慶肩負著重大的責任與使命。他所管轄的領地遼闊廣袤,涵蓋了卓尼、迭部、舟曲等地,麵積多達 2 萬多平方公裏。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生活著 10 餘萬勤勞善良的人民。其轄地細致地劃分為 48 旗,相當於鄉的行政建製,此外還有 16 個被稱為“掌尕”的行政村。
    楊土司在治理轄區時,推行了一係列獨特而有效的製度。其中,“兵馬田地”和寺院“僧田”製度是他治理策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土司衙門注冊的步騎兵數量眾多,達到了 2000 人。這些英勇的士兵被精心編為 3 個團,他們時刻保持著高度的警惕,隨時準備聽從楊土司的調遣,以保衛這片土地和人民的安寧。
    時間回溯到 1935 年 9 月初,紅一方麵軍開始了艱苦卓絕的長征之旅。當他們的腳步逐漸接近甘南藏區的前夕,局勢變得異常緊張。蔣介石得知這一情況後,心急如焚,他迅速發出緊急電令給洮岷路保安司令楊積慶。蔣介石要求楊積慶出動他手下的全部藏兵,迅速趕赴岷縣、迭部一帶,與魯大昌所率領的國民黨軍隊聯合設防,妄圖堵截並阻擊紅軍前進的步伐。
    一封接一封的電令如雪片般飛向楊積慶,然而,楊土司在接到這些電令時,並未被蔣介石等人的急切要求所左右。因為楊土司對國民黨政府的本質有著清醒的認識,他深知國民黨政府的腐敗和不可信任。而且,他與國民黨軍閥魯大昌之間長期存在著難以調和的矛盾,彼此之間的嫌隙頗深。
    所以,在紅軍進入甘肅這片土地之時,楊積慶經過深思熟慮,果斷地采取了“守土自保”的方針。他內心堅定,沒有盲目地響應國民黨政府的出兵要求。他堅決不讓自己的 2000 名藏兵踏出卓尼一步,更堅決地拒絕向岷縣、臘子口一帶派遣哪怕一兵一卒。他的這一決策,無疑給了蔣介石等人沉重的一擊。對於蔣介石來說,他原本把最後消滅紅軍的希望寄托在楊土司的藏兵身上,然而楊土司的拒絕出兵讓他的計劃瞬間落空。
    楊積慶在政治立場上始終保持著明智的“中立”態度。在軍事行動上,他堅決執行“守土自保”的方針。對於魯大昌的命令,他隻是表麵上應付,實際上並未真正執行。在暗中,他悄悄下達了不與紅軍為敵的命令,要求部下對紅軍采取寬容和友善的態度。他的行動不僅沒有對紅軍構成任何實質性的威脅,反而在某種程度上為紅軍北出甘肅開辟了道路,提供了一種變相的援助。這種援助雖然並非直接的軍事支持,但在當時複雜的局勢下,對於紅軍來說卻是至關重要的。
    1935 年 9 月 16 日,這是一個具有特殊意義的日子。紅一方麵軍的大部隊從迭部縣旺藏鄉出發,他們的步伐堅定而有力。經過麻牙寺,進入然尕溝,一路跋涉,最終來到了崔古倉村紅軍稱穀卡)。在這個村莊裏,紅軍發現了一個寶貴的資源——一個儲藏著 20 萬斤陳糧的小糧倉。
    當時的紅軍,正麵臨著極度缺乏糧食的困境。這些糧食對於他們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於是,經過慎重的考慮,紅軍決定自行開倉分糧。這是一個充滿希望和決心的行動,每一個參與其中的紅軍戰士都深知糧食對於他們繼續前進、完成偉大使命的重要性。
    但凡從倉裏領取糧食的單位,都懷著無比的認真和負責的態度,將自己所屬部隊的番號以及所領取的糧食數量,工工整整地寫在糧倉的門板上。他們用這種方式表達對紀律的尊重和對當地人民的誠信。有的甚至還留下了少量的銀元,以表示他們的感激和補償之意。
    紅軍離開崔古倉之後,時間悄然流逝。然而,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楊積慶始終未對開倉分糧之事進行追查詢問,也沒有追究倉官和守倉藏兵的任何責任。這並非是他的疏忽,而是因為在此之前,楊積慶就已經明確下達了命令,要求對紅軍不要進行阻攔。他深知紅軍的困境,也理解他們為了革命事業所付出的艱辛和努力。
    1936 年 8 月 20 日,陽光灑在臨潭縣新城的土地上,帶來了一絲溫暖和希望。就在這一天,紅四方麵軍 32 軍 12 師在長征的漫漫征途中抵達了毗鄰的臨潭縣新城。
    楊土司在得知紅軍到達的消息後,展現出了非凡的智慧和勇氣。在一個寂靜的夤夜,他秘密派遣使者趕到新城的紅軍總部。使者懷揣著楊土司的書信,帶著他的誠摯問候和深切關懷。同時,楊土司還慷慨地饋贈了 2 匹馬、7 隻羊,以此表達他對紅軍的親善之意和慰問之情。實際上,這一係列舉動意味著楊土司與紅軍之間達成了一項心照不宣、互不侵擾的默契。
    然而,局勢的險惡並未因此而停止。在臨潭,反動勢力拚湊的“商團”和馬步芳第一騎兵師馬得勝團心懷不軌,他們對紅軍進行了進犯和圍攻。在這危急時刻,他們曾派人向楊土司傳令,命令其出兵助戰,試圖襲擊紅軍。
    但是,楊土司以堅定的決心和非凡的智慧應對。他以各種合理的理由為借口,不斷地推諉、拖延。他深知紅軍的正義和革命的意義,也明白反動勢力的邪惡本質。因此,他始終沒有出動藏兵,也沒有和紅軍發生過一次槍戰。他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地支持著紅軍的正義事業。
    紅軍離開之後,魯大昌卻露出了他那猙獰的麵目,開始了喪心病狂地“清鄉”行動,楊土司和迭部地區的一些開明人士及土官頭人堅守著人性的善良和正義。他們沒有被魯大昌的惡行所嚇倒,他們沒有對流落紅軍采取任何迫害措施,反而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給予了這些紅軍戰士幫助和庇護。
    特別是楊積慶,他展現出了非凡的勇氣和慈悲。為了不讓大批流落紅軍落入魯大昌的毒手,他想盡辦法,將失散在迭部溝的部分紅軍先集中起來。他安排有的紅軍挖沙淘金,以維持生計;有的在崔古倉整修了一段時間的糧倉,為當地的農業生產做出貢獻。之後,他又分別讓當地的藏民領去撫養那些紅軍戰士;有的被收為養子、養女,有的與當地藏族青年婚配聯姻。他用這種特殊的方式,為紅軍戰士提供了生存的機會和溫暖的家庭。
    紅軍兩次長征經過甘南藏區之後,魯大昌卻將臘子口戰役失利的責任,毫無根據地推卸到楊土司未出動藏兵的身上。他心懷叵測,以莫須有的罪名向蔣介石反告一狀,誣陷楊土司曾“開倉應糧,私通紅軍”。最終,在 1937 年 8 月 25 日,一場慘絕人寰的“博峪事變”發生了。楊積慶土司及其家屬共 7 人,在這場變故中不幸遇難。
    斯人已去,生者已矣,林澤雲一行懷著無比沉痛及敬仰的複雜心情拜謁楊積慶陵墓,開始下一段旅程。
    親,點擊進去,給個好評唄,分數越高更新越快,據說給香書小說打滿分的最後都找到了漂亮的老婆哦!
    :httpap..,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