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歡迎打官司
字數:6994 加入書籤
這天,陳光良帶著郭德明來到一家律師事務館,並見到了滬市的知名律師吳凱聲。
吳凱聲在1924年在法國裏昂大學法律係獲得法學博士學位,1926年歸國,吳凱聲為開業律師,成為上海法租界第一個用英語、法語辯護的華夏律師。
1927年又開始從政,如今擔任外交部、中央銀行的法律顧問,仍在上海執行律師事務。
“吳律師,久仰大名!”陳光良見麵便客氣的伸出手,招呼道。
實際上,吳凱聲的名氣還沒有達到頂峰,後世他還出任過民國外交部的瑞典公使之類的官員,回到滬市後成立最大的律師館,自己擔任明星電影公司法律顧問以及胡蝶等著名演員的私人法律顧問,他的名字不斷隨明星的緋聞、離異之類案件而見諸媒體,而名氣逐漸達到頂峰。
吳凱聲出生1900年,如今也才29歲,也算年輕有為。
但當他看到如今聲名鵲起的‘地產新貴’、‘報業大亨’陳光良,居然是一個二十歲出頭的年輕人(19),就更加的驚訝了!
“陳老板才是威名遠揚,你最近可是風頭無倆!”
雙方都是一番客氣後,隨後在沙發上坐下,有助理為大家泡茶。
陳光良幽默的說道:“吳律師可以計時了”
吳凱聲一愣,隨即恍然笑道:“陳老板可真是風趣幽默,就是不知道陳老板覺得我該怎麽計時收費?”
陳光良笑道:“我覺得兩小時一個大黃魚(312.5克黃金)總是值的,畢竟你懂法語、英語,又有不錯的案例代表!”
“哈哈”吳凱聲爽朗的說道:“承蒙閣下看得起,不過我收費可沒有這麽貴。倒是忘了,陳老板是為何而來?”
不管怎麽說,他已經新生好感。
畢竟他現在的身價,還沒有如此高,回國才三年時間,名聲是要一點點積累起來的。
陳光良也不再廢話,律師費多高他都出得起,便主動說道:“吳律師,目前滬市的房子是按幢買賣,地稅和房稅也是按幢收取。我是想問一下,能不能將房屋買賣按層來交易,這裏麵有沒有違法?”
有沒有違法是關鍵!
倘若沒有相關的律師來保駕護航,又沒有得到房屋署或土地署的認可,就公然按層買賣,怕是要吃官司的。
長江地產前麵三個項目,業主隻是拿的‘租賃權’,而非‘產權’,所以不存在問題。
吳凱聲聞言後,理所當然的說道:“房子當然不能按層買賣,最大的問題就是一幢樓,隻發一張房契,政府按照這個房契收取地稅、房稅。”
這是正常人的反應!
陳光良說道:“那比如一幢樓有三層,隻需要房屋署在發房契的時候,標注占1/3房權,頒發三本房契,一層一個業主,事情不久可以解決了嘛?這樣一來,一些中層階級的購房壓力大減,政府亦沒有吃虧,此舉應該是可以考慮的。”
吳凱聲這下認真起來,再也不敢理所當然了!
他了解過陳光良,知道其在去年憑借‘租地造房,分室出售,到期還本,屋歸地主’這個創新模式下,修建了上百幢洋樓。
地稅,既然能分割成按‘幢’收取,例如法國開發商的‘步高裏’總計78幢樓;那麽,同樣也可以分割成按‘層’收取。
房稅,那就更簡單了,隻需要分割一層而已,畢竟現在滬市不太可能按‘單元’出售。
“陳老板的話倒是有些道理,房屋如果能分層出售,對整個社會是一件好事,這樣房屋不可能集中在巨商手裏,也加快了地產的發展;另外一方麵,這裏麵違不違法,我需要先查閱一些法律資料,我相信是沒有具體的條款。那麽最後就是,去政府的職能部門進行谘詢,是否能按層頒發房契,其它就沒有什麽大問題了!”
陳光良點點頭,說道:“就是如此,那麻煩吳律師幫我們公司解決這樣的麻煩,律師費不是問題。”
吳凱聲笑道:“這事我也非常感興趣,覺得如果真能成功,對我也有一定的好處。所以陳老板盡管放心,我先研究一下,再給你具體的答複!”
“好,那就麻煩吳律師了!”
確實如此,如果真的成功,那麽吳凱聲的名氣也會增加。
待陳光良帶著人離開後,吳凱聲在辦公室喃喃自語道:“若是成功,長江地產莫非準備分層出售,這樣的話,這個年輕人可不得了了!”
最近,陳光良在上海灘可謂聲名鵲起,主要是旗下的《東方日報》,從一份新報,直接銷量達到三萬以上,一舉成為‘報業大亨’。
其實吳凱聲還是低估了陳光良,畢竟如果隻是‘分層出售’,似乎也沒有釋放太大的購買力。
例如一層樓售價4000~5000大洋,但很多人還是不能一口氣拿出這麽多來!
這時候,陳光良自然準備了‘分期付款’方式,這才是真正的殺手鐧!
如今陳光良的事業,包括:長江地產(長江物業)、長江車行(長江出租)、東方報社(《東方日報》、《商報》)、維他奶、同昌車行製造廠,可謂已經多元化發展。
旗下的公司也是眾多,但整體來說,細分為四大產業:地產、車行、報業、實業。
陳光良來到東方報社辦公。
東方報社,在《申報》和《新聞報》眼裏,依舊隻算是一家‘小報’,特別是如今的《申報》真是實力很足。
不僅僅是《申報》銷量最高,達14萬多,更重要的是《申報》的史量才辦報多年,積累了相當的資金實力;早年,《申報》便自行投資了一幢三層樓的物業作為總部大廈,這筆投資就比其它報社實力大的多。
也正因為如此,史量才還有實力購入《新聞報》的半數股權!
另外一方麵,其實這個時代的報業不值錢,在1925年,張竹平購入《時事新報》才花六萬大洋,當時《時事新報》銷量有一萬多(後來增長一倍),也算是全國十二家銷量過萬的報紙之一。
所以這一次陳光良將《東方日報》開價30萬大洋,是明擺著要宰杜月笙、虞洽卿一筆,意思就是你們不僅僅是投資《東方日報》,也是在投資他陳光良。
願者上鉤!
“陳經理,阮玲玉的老公張達民揚言要告我們!”黃春蓀笑著走進來,談起一件事。
他的笑容當中,自然是輕蔑的笑,畢竟張達民能告倒報社,那才有鬼了。
而且報社是什麽?
最喜歡的就是新聞了!
陳光良也笑道:“這是好事啊,我們正缺點炒作的輿論呢!”
黃春蓀點點頭,隨後他匯報了報社的工作,如今他這個‘實權副總經理’可謂大權在握,畢竟陳光良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來報社,主要工作便落在黃春蓀身上。
至於洪雁賓,也是主要負責大方向,不參與具體的工作。
“如今,北平、武漢那邊的分部,已經成立一個月時間出頭,記者各有15~20名,並經過了我們派過去的人培訓。我們的短板逐步追上來,要不要展開下一步,派編輯過去培訓新編輯,籌備本地發行?”
《申報》的銷量十五萬,滬市及周邊也就占一半多,很大部分都是全國發行的。
陳光良聞言後,說:“如今,《東方日報》已經創刊五十天時間,銷量穩定在27000~28000份。另外一方麵,我們資金也比較充裕,考慮其它城市本地發行,時機確實到了。這樣,這是我來安排哪些編輯去外地公幹,畢竟不能影響到上海大本營。”
所有的編輯、記者,都是陳光良親自培訓起來的,想留在東方報社,也必須踐行陳光良的理念。
“好,那我組織好其它環境,爭取一個月後在這兩個城市及周邊發行!”
“行,你先安排,我來物色編輯人選!”
至於報紙抽獎一事,安排在3月下旬開始,目前還在緊密籌備中。
主要是獎品的事情,以及報紙編號的問題。
自動編號機器,是機械原理,起碼得購個十個才能保證。另外,還需要組織人手,畢竟報紙印刷後,隻有很短的時間進行編號。
屆時,《東方日報》打著‘感恩回饋’的名義,來舉辦這個活動。
實際上,就是再炒一波熱度。
在一間茶館裏麵,阮玲玉心力交瘁的坐在陳光良對麵,這是兩人第一次‘約會’。
但很顯然,此時的陳光良是阮玲玉的‘仇人’。
“陳先生,我有點不明白,我們夫婦和你們報社無冤無仇,為什麽你們要追著我們不放?還是因為,當初我說要請你吃法,但沒有兌現承諾?”阮玲玉操著一口軟糯的吳語,哪怕是生氣也嬌滴滴的。
陳光良笑道:“這事和我無關,是報社記者和編輯的自發行為。但如果阮小姐看過我們的報紙,就應該明白,我們《東方日報》是一個大眾報,又被人家稱之為‘俗報’,所以對這方麵的報道是理所當然。”
阮玲玉驚訝的抬起頭,沒想到還有人主動說自己俗的,但她生氣的說道:“那也不能無節製的去誣陷別人,這道德何在?”
陳光良理所當然的說道:“我覺得我們報社的報道都非常的客觀,甚至是事實,這符合記者的職業道德。更何況,我們報社的言論,是充滿對你的同情,對你本人則是很友好的。所以,阮小姐你該好好考慮一下,這件事對你是好是壞?”
一下子被說中心事,阮玲玉有些慌亂,嘴裏低聲說道:“我不知道該怎麽辦?”
話剛說出口,頓時覺得不對,臉上露出嬌羞的神情。
最近兩個月,她和張達民的感情徹底破碎,主要是張達民心情不好就打罵她,讓她很是無奈。
“雖然這話不該由我來說,但看你們夫婦的樣子,不是良配。當斷不斷反受其亂,而且這個時代女人也有權說不,所以如果你需要幫助,我可以給你介紹個律師。”
阮玲玉有些慌亂起來,說道:“陳先生在說什麽,我是來找你問罪的,你怎麽還倒勸我離婚!”
你這是問罪的態度嘛?
從始到終,你有生氣過嘛?
陳光良忍不住笑了!
“你笑什麽?”阮玲玉嬌聲說道。
她突然感覺,自己心情似乎好點的樣子。
陳光良笑道:“沒笑什麽”但隨即還是將吳凱聲的名片遞給阮玲玉,補充道:“拿著,說不定你用得著!”
“我才不要”阮玲玉看了一眼名片,一看律師,便知道陳光良不安好心!
“拿著吧,說不定就需要了呢!再說他們這種律師,不僅管離異的案子,就是你要告我們東方報社,也是用得著的。”
阮玲玉一聽,順手就拿起桌子上的名片,隨後說道:“哼,那就拿著,正好留著告你們《東方日報》。還有,張達民已經準備遞上訴狀,準備告你們了!”
陳光良說道:“知道,我們《東方日報》準備全程報道呢!”
不怕有新聞,就怕沒新聞!
阮玲玉一聽,頓時知道人家根本不張達民放在心上,這一刻她才感受到‘權勢人物’的那種感覺。
隨後,兩人默契的不再講那些事情,反而討論起電影來。
“美國都有有聲電影了,滬市就沒有一家能拍這種電影的?”
“不知道呢,我就是個拍電影的,哪裏清楚那麽多。”
陳光良笑道:“那以後我開個電影公司,你幹脆跳槽我的公司來?”
“呸”阮玲玉故意說道:“你害我還不夠慘,還想我替你打工!”
不知不覺中,她都忘記今天是來興師問罪的了。
陳光良很自然的說道:“與我無關,我不幹涉新聞自由的。”
阮玲玉頓時說不出話來,搞了半天,人家根本覺得和自己無關,那今天自己算是什麽!
她隻得氣呼呼的說道:“你會拍電影麽?”
所謂的生氣,在陳光良眼中,更像是一個小女生在撒嬌。
“拭目以待吧”
吹牛皮不是他的長項,但他卻真的什麽都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