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新老對決

字數:7150   加入書籤

A+A-


    “老板,這是長江地產目前的財務情況表,拿給您過目一下。另外,本月的分期款已經如數到賬。”郭德明走進辦公室,遞上一遝資料。
    陳光良點點頭,隨即翻閱起來。
    長江地產目前賬上現金流為68.65萬大洋,愚園路項目近一個月需要支出31.23萬大洋,暫且可動用資金約為37.5萬大洋不到。
    “新城花園項目的首筆建築費要30萬大洋,12月9日要打給人家的。”陳光良皺眉道。
    這錢,也太緊張了吧!
    郭德明當即說道:“一般在12月9日前,我們能將當月的分期款全部收齊,進賬16萬8。所以,老板若是想動用資金發展出租車,可抽走二十萬大洋。”
    一般來說,他作為財務總管,是不建議如此緊張使用資金的。
    但郭德明也是長江錢莊的顧問,知道老板還存著大量的金條,所以不存在資金的問題。
    陳光良思考一番後,說道:“我想了一下,長江出租車那邊或許能獲得銀行的支持,這邊先不要急著借款給那邊。你現在要處理的是,每月分期款到賬後,第一時間換成黃金或美元。”
    思來想去,覺得拿自己的錢去發展,豈不是浪費他的影響力和信譽。
    現在各大銀行和錢莊的存款量非常大,他們需要支付利息給儲戶,所以就必須為資金找出路。
    設立地產信托部隻是個小產業,更多的還是給予貸款。
    “好,我會及時兌換貨幣的。”郭德明也沒有再多說。
    現在老板是看漲黃金、美元,看跌白銀和銀元,那麽這個時候努力借錢,再兌換美元、黃金,便是在賭外匯差。
    “兌換好之後,也方便我隨時支取。”
    “是”
    訂購汽車之事,不急於一時,倘若將長江地產的資金搞得緊巴巴的,一旦出現什麽問題,容易引起連鎖反應。
    所以資金的事情,陳光良決定另外想辦法。
    他前麵雖然貸款已經高達415萬大洋,但實質上都是靠著‘地皮抵押’、‘地產收益抵押’來的,是明確毫無風險的——因為房子已經賣出去了。
    接下來,他訂購汽車一事,則可以考慮利用‘信譽’,將汽車本身作為抵押,獲得一大筆貸款。
    11月中旬。
    程霖生來到‘上海金業交易所’視察,他詢問‘永大金號’的負責人吳桂貞道:“最近金業交易所的期貨場,是不是來了個厲害的人?”
    吳桂貞隨即回應道:“是的,對方是長江錢莊的陳光良,也就是那個新晉的地產大王!”
    程霖生立即狂道:“他算什麽地產大王,不過是用些小手段,賣了些小洋樓而已。對了,他是買多還是賣空?”
    出身於1886年的程霖生,今年其實已經四十四歲,但他本身是富二代。
    其父親程謹軒占有“二條龍”:一條“龍”是從河南路的拋球場至XZ路,另一條“龍”是從新世界至卡德路及石門二路一帶。程霖生繼承父業,因上海日趨繁榮,地價猛漲,收進房地租極多,累計約3 000萬銀兩(還在漲),被稱為上海“地皮大王”,是上海最富有的華人之一。其還曾開設根泰和合粉廠生產味精,投資大新公司(上海四大公司之一,開設永大金號、衡吉錢莊等。
    從1926年開始,程霖生便熱衷於炒金,並開設永大金號、衡吉錢莊等。
    吳桂貞知道自家老板的脾氣,當即說道:“是買多、看漲,現在和我們是對手!”
    很明顯,他們是在賣空。
    程霖生說道:“他不算我們的對手,隻是他的名氣夠響亮而已。這樣,我們加大賣空的力度,在金業交易所好好的教訓他一下,不要以為哪裏都可以投機!”
    他自視甚高,加上資金雄厚,將上海標金市場看做自家的場子,認為憑借自己的資金,讓它跌就跌。
    事實倒也不是在誇張,畢竟一旦大量的賣空出現,市場必然會出現恐慌的拋潮。
    說到底,黃金期貨市場也是‘人’在操作,當然除非曆史大勢。
    “明白”
    隨著。
    程霖生的大筆資金賣空,上海金業交易所的期貨標金,果然跌至400以下。
    麵對這種行情,胡金順也知道他們被人盯上,隨即匯報給陳光良。
    “那就大手筆買進啊,這是有人在給我們送彈藥,怕什麽?”陳光良不怕反喜的說道:“而且,專吃他們的賣空單子。”
    胡金順提醒道:“隻是這個程霖生財大氣粗,若是他打壓標金,怕是影響很大。”
    陳光良笑道:“放心去做,一切後果有我來承擔。”
    胡金順不再猶豫,說道:“好,我明白了!”
    雖然長江錢莊在標金期貨市場的額度也就500萬大洋(100萬保證金),但陳光良卻不懼怕一丁點程霖生的財勢。
    很簡單,隻要倫敦紐約巴黎的黃金市場上漲,那滬市的標金也會上漲,這是大趨勢。
    當然海外隻是普通的上漲,那麽程霖生的大手筆資金就非常有用;反之,如果是海外市場大漲,那麽程霖生的作用就會削弱。
    陳光良看著手中的《東方日報》,截止到11月中旬,美國股市已經下跌40%出頭,而且還在下跌。
    顯然‘股災’已經差不多進入最低潮了,這個時候陳光良可以發表一篇文章,將‘美國股災’延伸至‘美國經濟大蕭條’,再進一步的‘世界經濟大蕭條’,這樣也完全是有理有據。
    當然現在不急,畢竟長江錢莊才吃進不到200萬大洋的標金,接下來才正式進貨而已。
    而且11月底是不交割的,要12月底才正式交割,所以完全沒有必要急。
    上海金業交易所。
    “長江錢莊、永大金號,兩家掐起來了!”
    “怎麽回事?長江錢莊好像是地產大王陳光良的,永大金號那是老牌地皮大王程霖生的,他們兩人怎麽掐起來了!”
    “你不看麽,最近幾天永大金號、衡吉錢莊大量賣空,長江錢莊就大量買進,接下他們的單子。”
    “我說呢,最近交易有些活躍了,原來是這兩家打出肝火來。不過這新晉的地產大王,能是老牌地皮大王的對手嘛?”
    “怕不是喔,陳光良最多也就三百萬的資本,人家程霖生至少是三千萬的資本。”
    “那我們跟不跟程霖生賣空?”
    “我跟程霖生,畢竟他勢大。”
    隨著越來越多的錢莊、金號,卷入這場‘標金大戰’,上海金業交易所業的交易量更加活躍起來,平均每天的交易額都在二十萬根大黃魚以上(期貨,僅一個交易所的量)。
    而陳光良和程霖生的較量,也逐漸引起不少人的注意。
    “賣出50手(5000兩、500根大黃魚)、395.55(10兩、1根的單價)”
    “吃進50手”
    次次都是大手筆,但顯然長江錢莊這方的多頭,占據了下方。
    而空頭在程霖生的帶領下,占據了主動。
    這一日,嚴智多找到陳光良詢問情況。
    “你畢竟是這一行的新手,一踏進去,就有人來欺生。這次又是碰到程霖生這個身家豐厚的地皮大王,你有沒有把握?”
    陳光良笑著拿出一張紙,說道:“嚴伯父,這是剛寫好的文章,你替我把把關!”
    嚴智多倒是也沒有特別的焦急,畢竟炒期貨雖然做的大,但長江錢莊一共也就投資500萬大洋進去,就算虧也虧不到哪裏去。
    現在整個上海的標金交易一天是8000萬的‘交易量’(有統計1926年時6800萬根大黃魚),但這畢竟是期貨,漲跌1%已經算是劇烈波動了。
    嚴智多接過文章,隻見紙上寫著《世界經濟大蕭條要來了》,文章根據‘美國股災’為導火索,接下來世界經濟將迎來大蕭條,將出現:工業生產大幅度下降;企業大批破產,工人大量失業,經濟損失嚴重等情況。最後指出,在世界經濟蕭條的情況下,黃金將成為新的投資熱點,故價格長期看漲。
    “你是想通過輿論的方式,將黃金炒高?”嚴智多不可置信的說道。
    這個年輕人,居然已經成長到能左右金融市場的人物,因為他擁有《東方日報》這個輿論利器,再加上文章寫的非常的好。
    陳光良笑著說道:“這篇文章我準備12月中旬左右發表,屆時《東方日報》還會報道其它關於這方麵的新聞,大肆看漲黃金。所以,這個時候空頭跳的再厲害,也無濟於事,隻會拉低我的成本而已。”
    想起陳光良上次預測出‘美國股災’,嚴智多也說道:“那不如繼續增加標金期貨的額度,畢竟你現貨標金也是擔保,還有你的信譽。”
    假設標金從405跌至380出頭,其實也就相當於跌5%,投資一千萬也就50萬來去。
    但實際上,以人力的手段,想操作這5%,可不是那麽容易,畢竟一天交易額就在8000萬大洋,這還僅是上海金業交易所。
    程霖生雖然號稱有3000萬的資產,但絕大部分都是固定資產。
    陳光良說道:“我正有此意,打算將額度放開至1000萬大洋,準備和金業交易所的理事會溝通。”
    金業交易理事會,會監督會員的額度,如果你最近買賣超過這個額度,他們也會評估危險,要麽讓你追加保證金,要麽要求你證明資產情況。
    “對,程霖生他有巨大的資本,但你有巨大的輿論。一旦輿論形成,很多資本就會轉向做多,價格自然就抬起來了。”
    “老板,長江錢莊繼續買入,似乎打算頑強到底的程度!”吳桂貞第一時間匯報交易場的情況。
    “那我們繼續雙倍的賣空,這有何難,將價格打壓至390以下,讓他看看我程霖生的本領。”程霖生根本沒有放在心上的說道。
    假設長江錢莊的額度是1000萬的話,那麽程霖生此時都無需去貸款,就能做到五千萬的額度。
    吳桂貞說道:“沒問題,目前不僅僅是我們在大肆賣空,還有不少上海同業的跟隨,價格今天也是已經打壓至394.5元。隻要我們再次出力,價格很輕鬆跌至390元以下。”
    在這個階段,顯然‘人’占據了上風。
    至於美國的‘股災’,自然不會有人去關注,大家關注的也是紐約、倫敦、巴黎的黃金市場,隻要那邊的波動不大,再加上金業交易所有強勢人物打壓金價,問題自然就不大。
    就好比這一次,月初黃金還在406的樣子,如今足足跌了11.5元,這就是程霖生帶頭打壓金價的結果。
    待吳桂貞離開後,程霖生站在二樓的欄杆,望著下麵熱鬧的場景,頓時有種芸芸眾生都在他腳下的感覺。
    “這種掌控市場的感覺真好!”程霖生心中如是的想到。
    陳光良並不會將所有的精力,放在炒標金上麵,每天隻是去檢查和監督一番,時間還是放在地產上。
    在11月上旬,長江地產和江裕記營造廠簽署‘建築合同’,還特意邀請《東方日報》記者來進行報道。
    ‘新城花園’從開始動工,就會在媒體上頻繁的報道,作為商業新聞的一部分。
    能報道的事情可太多了,主要是‘新城花園’的‘大型社區’的概念,首先出現‘城中城’的說法等。
    “江老板,下個月9號,資金會準時支付給你們三十萬大洋,不過到時候是黃金結算!”陳光良簽完合同,開口說道。
    同時也是9號進場,當天進場,當天付款。
    江長庚隨即說道:“沒問題,黃金白銀都不是問題!陳老板也放心,我們一定會建造好這個項目,將它視為我們‘江裕記營造廠’的代表建築物來做。”
    “有你這句話,我就放心了!”
    陳光良和建築公司是不講交情,隻是講對方是否能保證質量和工期等。
    合作的好,打款就及時,後續還能繼續合作。
    合作的不好,那就是是讓其名譽掃地。
    ‘建築合同’簽署後,雙方在一起進行了合影留念,主要是陳光良要求的。在他商業的生涯,每一次重要的事件,他等會進行拍照留念。
    隨後,陳光良和江長庚又接受了記者的采訪,這個新聞倒是不要拍照,隻是文字上的采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