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走著瞧

字數:7422   加入書籤

A+A-


    陳光良又一次來到‘上海金業交易所’,這次他正好碰到程霖生。
    讓他比較意外的事,程霖生年齡也就44歲,卻留著長長的胡子,似是一位當代藝術家的感覺。據說其喜歡收藏字畫,恐怕有這裏麵的一個原因。
    “陳老板,你們長江錢莊可是已經欠我們永大金號、衡吉錢莊的資金了!”程霖生見麵主動招呼道。
    倨傲的態度。
    陳光良則是謙虛的說道:“照這個樣子下去,下個月底確實該交割你們不少錢了,程先生不愧是炒標金的大玩家,最近的手筆讓我開了眼。”
    每天上午一開盤,永大金號、衡吉錢莊就紛紛打壓金價,進行大肆賣空;而長江錢莊也是一開盤就大肆買進,有多少吃多少。
    不過到了後麵,長江錢莊便偃旗息鼓,接下來形勢似乎就是下跌,其餘會員中的‘賣空勢力’占據主導。
    從11月1日的406.5,短短的二十多天,已經跌至388.6,可見這段時間‘多空交戰’的激烈。
    程霖生知道,這個年輕人在提醒他,還有一個月才交割,現在言之過早。
    “哈哈”程霖生大聲笑道:“放心,有我在這個交易所,翻不起什麽浪花!”
    狂妄至極。
    前世這個富二代破產,也是可以理解了!
    “那就拭目以待了!”
    話不投機半句多,陳光良隨後便轉身離開。
    不一會,胡金順來到陳光良的麵前,說道:“老板,1000萬額度全部買進了,價格還是止不住下跌,對方打壓得太狠了。明明紐約、倫敦、巴黎那邊的黃金還微微上漲,但滬市這個月的標金卻還跌了4個點出頭。”
    陳光良擺擺手,說道:“不管他,我們的均價算出來了沒有?”
    胡金順心中有數,便道:“具體還沒有計算,但我估計在395~396區間。”
    陳光良點點頭,丟下一句:“晚點將它詳細算出來,這邊暫時不用理會。”
    錢都買進完了,就等著後麵交割了!
    “好”
    按照現在他們的持倉均價,虧的不過1.5%的樣子,也就是15萬大洋。
    不算多!
    更何況,按照胡金順的說法,上海標金的正常價格應該在405~410區間才對,顯然是程霖生惡意賣空的結果。
    那麽此時程霖生‘賣空’的額度,恐怕得是2000~3000萬的樣子,一旦局勢反轉,他可能代價更大。
    11月底,陳光良通過嚴智多的介紹,找到寧波五大錢莊之一的‘鎮海葉家’掌門人葉貽銓。
    民國時期,寧波幫在上海的五大錢莊包括鎮海方家、鎮海葉家、小港李家、慈溪董家和寧波秦家。
    其實慈溪的嚴家也是勢力很強,不輸給五大錢莊。
    隻不過嚴智多現在也在炒金,而且還在投資黃金,陳光良自然也不會再找嚴家借錢。
    在‘鎮海葉家’的‘新順記五金店’裏,陳光良和葉貽銓進行了會麵。
    “陳小友,這位是我們新順記五金店的經理季賓臣,本來這事該他負責的,不過既然你是我們寧波幫新晉的商業奇才,我說什麽也要見一見的!”葉貽銓一副老式做派,捋著胡須,笑嗬嗬的說道。
    他雖然是富二代(父親是葉澄衷1840年-1899年,第四子),但實際上也是和虞洽卿、嚴子均一個時代的,已經是五六十歲的年齡,屬於寧波幫在世的爺爺輩了。
    陳光良隨即說道:“晚輩不敢當見過季經理!”
    季賓臣隨即回道:“陳老板你好”
    一番介紹後,三人坐下來。
    陳光良也道明來意:“這次借款,是我經營著一家長江出租公司,目前擁有二十輛出租車,但我想大肆擴張一番。”
    季賓臣問道:“陳老板你看漲美匯?”
    陳光良一愣,這裏居然還有個明白人,當即說道:“是這第一是現在美股遭遇有史以來最大的股災,接下來勢必實業會受到打擊,各大汽車企業會降價出售騎車;這第二是我看漲美匯,所以想借錢購入汽車。”
    此時葉貽銓插話道:“正所謂英雄所見略同,賓臣他也看好美匯,讓我們錢莊儲備一些。現在陳小友你也看好,說不定行情還真有!”
    他們是錢莊,就算看好美匯,也不可能隻投資這個業務,主要還是以放貸為主。
    錢莊注重信用,放款時較少依賴抵押品,這使得商人更願意與錢莊合作。
    陳光良一直上次借貸,也有幾家錢莊參與,這次更是如此。
    借來,季賓臣詢問道:“陳老板打算借貸多少?”
    陳光良獅子大張口的說道:“50萬兩白銀”
    季賓臣大吃一驚,隨即看向老板葉貽銓,畢竟這個金額實在是大。
    事實上,這點錢根本不夠陳光良的‘采購汽車’計劃,但他現在隻有這個能力。
    葉貽銓則輕鬆的說道:“聽說陳小友在上海金業交易所炒黃金不順,現在又貸款那麽多,確實讓人有些擔憂!”
    陳光良坦然說道:“金業交易所那邊還未到最後,誰贏誰輸不一定。更何況,我們都看好美匯,那麽自然就應該看好黃金,所以標金最終會理性的。這筆貸款我隻用於出租車事業,不會和其它產業有關,除了我的信譽擔保外,買回來的汽車亦是抵押品。”
    最後,還是葉貽銓開口道:“那就借吧,陳小友的信譽還是值得這筆貸款的。”
    其實沒有這筆貸款,陳光良也有辦法去發展出租車事業,很簡單,那就是從長江地產的資金裏麵抽取。
    假設先購入100輛汽車,售價按照50萬大洋計算,隻需要首付款20%,也就是10萬大洋,其餘到滬再支付。
    至於看好黃金、美匯,這畢竟是一個‘長期過程’,所以第一批車哪怕運到滬市,價格漲得不多也無妨,因為這批次是自己用。
    按照陳光良的想法,他是準備訂購400輛雪佛蘭汽車,假設按照當前的價格5000白銀去折合美金,即2200美金左右(100美金兌45.5兩白銀),他相當於需要前後支付88萬美金。
    前麵兩百輛可以給長江出租車用,後麵兩百輛則可以賣出去,到時候價格可能就是10000白銀一輛車。
    因為美國出口的貨物,肯定是按照2200美元計算,如果美元兌白銀的匯率上漲一倍,那麽汽車價格也會上漲一倍。
    而且這批汽車還是個暢銷品,因為三十年代的華夏已經算是相對經濟發展起來,汽車處於一個快速增長的過程。
    幾天後,長江出租車用獲得的50萬兩白銀貸款,在花旗銀行兌換成美金,匯率是100兩白銀兌45.5美元,最終全部換成22萬美元出頭,並存在花旗銀行的賬戶上。
    隨後,陳光良帶著梁孟起來到‘美國通用公司’駐滬市的辦公點。
    “陳先生,這位是我們通用公司駐滬市的負責人史密斯經理史密斯經理,這位是長江出租車的總經理陳先生,這位是長江出租車的副總經理梁先生”
    在華人職員的介紹下,雙方在會議室坐下。
    史密斯首先問道:“不知道長江出租車目前有多少輛車?”
    梁孟起很正式的回答:“二十輛汽車,其中有十五輛是新的雪佛蘭汽車,我們公司才剛剛入行一年多,在滬市隻算中小型出租車行。”
    史密斯並沒有因為長江出租車的規模小,而感到失望,臉上依舊透露著熱情的說道:“那發展挺快的。不知道你們這一次,想訂購多少輛?”
    陳光良伸出四根手指,但沒有說話。
    史密斯當即說道:“四輛?我們可以馬上交付給你們,價格比你們在代理商那裏便宜。”
    代理商的銷售貴,但勝在修理方麵有優勢。
    陳光良搖搖頭的說道:“是400輛”
    史密斯和其同事睜大眼睛,完全是不相信的表情。
    華人職員低聲在史密斯耳邊說了幾句話,看樣子是介紹陳光良的另外一層身份。
    果不其然,史密斯態度更勝前麵,熱情的說道:“原來陳先生你還是地產大亨,是我有些失禮了。四百輛雪佛蘭汽車,我們可以給你們最優惠的價格,絕對的便宜!”
    陳光良笑道:“價格具體多少?”
    史密斯隨後又和同事們討論一番,才開口說道:“2100美金一輛,三個月內到滬市的港口,你們可以先付20%的保證金。”
    既然華人職員認識陳光良,而且人家很有社會地位和財富,那麽自然有很大的信譽,20%首付款已經足以。
    陳光良當即說道:“據我所知,美國在股災後,製造業即將陷入巨大的麻煩,相應的產品價格自然也會隨之下降。所以2100美金一輛,對於現在的行情來說,還是太貴。”
    史密斯有些意外,一個華人大談美國的製造業,而且十分的看空。
    當然,他要反對這種意見:“NONO,股市的一切並不能說明什麽,我們也沒有接到總部降價的通知。”
    陳光良隨後說道:“不急,我等你們向總部申請更低的價格,我可以等。另外,我的400輛雪佛蘭汽車是分成四批進口,每批時間為三個月交付一次,所以我不急。”
    其實第一百輛雪佛蘭汽車,還是希望明年三月份到滬的,屆時長江出租車就可以發展處多個分行,並一舉成為華資最大的出租車企業。
    眼見陳光良態度堅決,史密斯也隻能說道:“好,我會向總部提出申請,盡可能給陳先生更優惠的價格。”
    雙方隨後留下聯絡方式,便結束第一次談判。
    “王,這個陳先生確定是地產大亨?”史密斯詢問華人職員王秉清。
    “是的,他不僅僅是地產大亨,而且還擁有華夏第三大報紙《東方日報》,最近他還對美國的股市和經濟做出了新聞評論,很了解美國的事情。”王秉清說道。
    史密斯點點頭,他也重視起來,畢竟400輛雪佛蘭汽車可是個不錯的大生意。
    對於美國發生的事情,他也是很了解的,正如陳光良所說的那樣,他們的製造業遇到了麻煩。
    回去的途中。
    梁孟起也很驚訝今天的事情,老板居然要采購四百輛,哪怕拿出200輛自用,他們也將成為滬市出租車巨頭。
    “老板,若是第一批有100輛汽車,那我們至少需要5~6處分行,這樣更加方便第一時間達到叫車地點!”
    陳光良當即說道:“假設兩批220輛汽車,我希望你們能每次做到十分鍾內抵達叫車現場,這樣我們才算真正的霸主,所以這個你們要好好分析。另外,你先去打聽一下電話40000號碼在誰的手裏,將資料晚點給我!”
    梁孟起嘴裏叨著:“40000號,40000萬華夏人,這個電話號碼號,容易記。”
    陳光良說道:“對,就是這個意思。”
    這一波,他要將長江出租車直接打造成‘上海第一大出租車企業’,而且還是全資的。
    不過這個時代經營出租車也是比較麻煩,一輛車相當於要有三人左右來服務,假設220輛車,那麽長江出租車的職員就要養600人以上。當然,車子也分為兩班製,另外就是接話員、助理員等。
    整體來說,利潤不算高。
    如果不是考慮這一次外匯的獲利操作——進400輛賣200輛,最終獲利一半的車來‘免費用’,他恐怕都不會想到發展這個生意。
    當然另外一方麵,掌握滬市的交通,也相當於掌握著一個情報網絡,也是有些用處的。
    “老板,我們又搶到長江出租公司的一單生意!”祥生出租車的職員李雲弼,來到周祥生的辦公室說道。
    周祥生露出笑容,說道:“行啦,搶一單而已,要有本事搶的他們倒閉,那才算是本事!”
    李雲弼自信的說道:“這個長江出租車雖然有二十輛車,但他們一共才兩個分行(愚園路有一處新增的),我們每次搶完他們的生意,便將名片遞給客人,下次人家都不會撥他們的電話了。久而久之,他們老板見不賺錢,自然也就不會投資了!”
    要的就是這個!
    周祥生在得知長江出租車的老板是‘地產大王’陳光良後,就生了‘不正當競爭’的想法,也就是買通電話公司的接線員,待有人叫車時,就先通知他們祥生,這樣一來他們就能先到一步,接走乘客。
    等長江出租車趕到,已經沒人等車,不僅不賺錢,反而損失一筆油費。
    “行了,人家也沒有想投資出租車生意,可以隻是租車行生意做的差不多,順帶做一下。我們一天也不要搶他們太多,畢竟我們自己生意也忙不過來。”
    “明白”
    祥生出租車現在有30多輛出租車,五家分行,並且是僅次於兩家外資出租車公司的第三大出租車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