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會長大人
字數:7514 加入書籤
關於‘炒標金’,陳光良決定讓自己冷卻一下,不要天天惦記著這回事。
他是長期看漲,而且知道今年的‘金銀兌換比’可達1:62(去年平均38),而如今才44;所以,他隻需要讓屬下一直做多,其餘大可不必頻繁的操作。
月底交割後,下月初就先買進一半(無論價格),剩下的一半資金觀察,擇機再入。
這個月哪怕虧損沒關係,但下一個月肯定會賺錢。今年還有十個‘交割月’,隻要八個月賺錢,那整體就是大賺。
除了‘大勢’在他們這一方外,還有就是‘人和’,如今大家已經形成一個‘倒程聯盟’,說白了就是盯上程霖生這個大肥羊。
這一天。
在‘大華飯店’的大廳裏,滬市華資出租車企業悉數出席,為成立‘華商汽車商業同業公會’。
一共是四十五家華資出租車企業,小到隻有兩三輛出租車,大到擁有二十多輛出租車。
整體實力還是很弱的,僅占滬市出租車市場的20%左右。
“好,今天‘華商汽車商業同業公會’正式成立,接下來第一件事,是選出會長一職,大家先提名三人,再舉手選出!”梁孟起作為主持人,在台上大聲的說道。
此次成立‘華商汽車商業同業公會’,可是長江出租車牽頭的,說白了大家已經有了‘會長’的選擇。
果然,接下來在和周祥生的競爭中,陳光良以更多票數當選‘會長’,周祥生則當選‘副會長’。
祥生出租車雖然規模更大,但很顯然大家都知道陳光良的影響更大,而且長江出租車擴張還不是很輕鬆的事情。
重要的是,陳光良能更容易帶動大家!
接下來,陳光良開口說道:
“感謝大家的信任既然大家信任我,那我也要帶領大家接下來做成三件事。”
“第一件事就是反對租界當局歧視華商車行。在遇到司機違規,租界總是對華商車處理嚴,對洋車卻極寬。我會帶領大家去和租界當局交涉,迫使他們改變這種不公正做法。”
既然擔任了‘社會公職’,那就需要出麵去做這種事情。如今陳光良是滬市的報業大亨、地產大亨,自然更容易促使租界管理局的糾正。
“好,陳老板說的有道理啊,這種事情早該一視同仁。”
“對啊,憑什麽我們華商要低人一等,這可是我們華夏人的地盤。”
隨後,陳光良示意大家平息憤怒,接著說道:“第二件事,我們來登記一下各家的石油用量,匯總過後,再去石油公司談判,讓我們的價格和洋商保持一致。我算過,這樣我們可能降低10%的價格。”
“好,我非常支持這個提議。”
“我們所有車行加起來,石油用量就不小了,談判的底氣更足。”
“陳老板魄力很大,此舉所有人都受益。”
最後,陳光良說道:“第三件事,成立研究會,研究外商服務情況和競爭策略。提出華商汽車服務措施,印發《開車須知》,促進行業全麵提高服務質量,取得競爭優勢。”
“這個也不錯,長江出租車服務水準很高,陳老板願意分享經驗,簡直太好了!”
“祥生出租車的服務也不錯,隻要我們團結起來,就會提高的。”
三件事情,很快敲定!
期間周祥生也是放下失去‘會長’的遺憾,全力配合,畢竟這麽多人看著的。
接下來,陳光良還接受了《東方日報》記者的采訪,表達成立‘華商汽車商業同業公會’的初衷,特別是解決‘兩個不公平’和‘一個整體服務質量不足’的問題。
眾人看陳光良還邀請記者,立即明白這位會長是打算用輿論先做‘施壓’預熱,接下來再去交涉。
陳光良接受記者采訪後,又邀請周祥生講幾句,這個報道才算完美。
此時。
“陳老板、梁經理,你們的石油用量怎麽這麽高啊?”
“對啊,你們不是二十輛出租車嘛?”
此時很多人都發現不正常,在登記時候,長江出租車的石油用量,已經接近大家的聯合了。
陳光良笑道:“實不相瞞,我們訂購了一百輛雪佛蘭汽車,現在已經在海上。所以接下,我們長江出租車將有120輛出租車。”
“啊深藏不露啊!”
“這是好事,我們華資出租車企業,終於有家像樣的大公司了。”
此時的周祥生,心中震驚不已,原本他還以為自己29輛車是第一大出租車企業。現在才發現,原來自己低估了人家。
這時候,陳光良又說道:“各位,大家同為華資出租車企業,理應互幫互助。我在這裏說出一個自己的觀點,現在歐美經濟大蕭條,他們的汽車價格應該會更便宜,但這隻是相對於美元、英鎊來說。但實際上,現在外麵的行情是‘黃金升值、白銀貶值’,也就意味著汽車後麵會漲價,大家能有實力增加自己實力的,可要仔細考慮一下了!”
這一下,所有人都在佩服陳光良的人品,周祥生更是生出一股慚愧,畢竟他曾經搶過長江出租車的生意(電話)。
當然,周祥生也決定去尋找貸款,擴大自己的車行。
陳光良如此做,確實是有些給自己‘增加麻煩’,但又何嚐不是想華商崛起,去打壓洋商。
至於他給自己進口400輛汽車,後麵的200輛可以賣給私人,可以賣給周邊城市,這玩意完全不愁賣。
所以,他大可不必小氣。
當然也有人將他的話,不放在心上,這也是很正常的。
次日,《東方日報》刊登了‘華商汽車商業同業公會’成立的消息,並陳述了華資出租車目前處於的‘不公平’待遇,以此獲得更多人的同情。同時,‘華商汽車商業同業公會’成立後,將提高自己的服務質量。
一時間,得到很多人的支援。
“以後,我隻用華資出租車公司的車,支持我們華人自己的出租車事業。”
“是的,原來華資出租車不僅油費高,而且還容易遭到租界巡警的為難,但他們價格卻比外資出租車便宜。”
“所以說,我們要多多支持我們自己的企業。”
有了這些輿論基調後,陳光良才開始組織解決問題。
這是他第一個‘公職’,而且還是‘領頭羊’,所以他也是想做好。
當然在‘華商汽車商業同業公會’整體的運行中,陳光良還是委托梁孟起做代理人,隻是關鍵時刻他出麵而已。
2月15日(星期六)
東方報社。
黃春蓀高興的走進陳光良辦公室,匯報道:“陳先生,《資本》雜誌的首期銷量15000份全部售罄,創刊號大獲成功。”
確實是大獲成功!
《資本》的售價,比《良友》還貴不少,因為主要針對的是商業人士、高收入人士。
不僅僅如此,《資本》的廣告招商的收入,也堪比《良友》三萬銷量的規模,同樣是針對的客戶人群更有購買力。當然,很多廣告商也是看在《東方日報》的實力上。
陳光良也滿意的說道:“這樣一來,我們又獲得一個穩定的收益來源。”
黃春蓀點點頭,說道:“現在,我們有四個穩定的收益:《東方日報》、印刷社、通訊社、《資本》,預計今年的收益能達到15萬大洋,可能比《申報》、《新聞報》還賺錢。”
事先他們就做了一個預算,《資本》能穩定在15000以上的銷量,每個月至少可以賺3000大洋,一年就是3.6萬的收益。
陳光良說道:“嗯,《申報》和《新聞報》畢竟針對的客戶群體不一樣,我們要好好打造商業信息和新聞。”
一開始,《東方日報》充斥著大量的本地‘黃、暴、賭’相關的新聞,隨著《東方日報》崛起,就逐漸改善調整。如今,《東方日報》更多是報道第一手的國際和國內時事新聞,以及專業的商業新聞和知識,副刊則繼續娛樂至上。
接下來,陳光良詢問:“第二期《資本》派發情況怎麽樣?”
黃春蓀回道:“已經派發給各零售商,總計是1.8萬冊,印刷3000冊。”
多印也沒有關係,後期還可以賣到香港和東南亞去。
和黃春蓀聊了一會,待其離開後,‘名記’汪春華帶著一位同事走進來。
“老板,顧竹軒派人送了一隻血淋淋的狗頭,丟在阿明家裏,是在威脅我們!”
陳光良愕然,這顧竹軒的手段也太差了吧?
【有一段時期,《生活》周刊忽然展開專題討論,集中火力,向“封建餘孽白相人頭腦”的杜月笙猛烈開火,幾乎每期都有攻擊杜月笙的文章。
有個門徒沉不住氣了,對杜月笙說:“我們幹脆過去砸了報館,看他們能把我們怎麽樣!”
“何必呢。”杜月笙終於開口了,“他們有興致,就由他們罵去吧。”
不久,《生活》周刊惹了麻煩,租界當局決定封閉《生活》周刊,並且下令逮捕鄒韜奮等人。杜月笙從內部得知消息,就在巡捕們要采取行動的這一天請幾位捕房探目推牌九,懇請這些巡捕頭頭隻是在門口先大喊幾聲,嚇怕鄒韜奮等人,在順勢封掉,人卻沒有抓到。】
這樣的事情,顧竹軒處理起來,顯然失大份了!
當然作為老板,陳光良還是對汪春華和阿明說道:“顧竹軒畢竟是流氓,如此做事倒也合乎常理。這個事情你們看著辦,擔心就不要去報道他!”
阿明是個年輕人,聞言連忙說道:“老板,我們作為記者,如果這點危險就害怕,豈不是玷汙了這個職業。我發現很多顧竹軒的不良勾當,比如大世界壓榨演出人員”
汪春華也連忙說道:“老板,我們做記者不怕這些事的,隻是擔心會不會給報社惹麻煩,特來向你請教一下!”
畢竟《東方日報》有個不成文的規矩,那就是不要去攻擊總司令、三大亨這樣的人物,在報道南鯨政府的相關新聞,不能主管下定論,隻能客觀報道事實。
基於此,他們兩人才來匯報一下。
陳光良說道:“我們報社就是幹這個的,如果怕麻煩,早就關門不做了。隻要你們報道的是實情,管他是誰,我們都不懼怕。”
話是這樣說,但編輯部有審核的,特別敏感的還是不會報道的。
“好的老板,我們明白了!”
看得出來,汪春華和阿明已經決定一條路走到底,去‘黑’人家顧竹軒了!
當然這種新聞很有前途,拿到的獎金也很多。
新的一周開始。
長江地產的會議室裏,陳光良、嚴智多、方椒伯以股東身份出席會議,長江地產的管理層悉數到場,眾人正在為‘新城花園’開盤做最後的準備工作。
“新城花園”一共是150幢樓(600層),以及一個學校。
郭德明開口匯報道:
“在150幢樓中,臨街的事22幢.一層住宅售價為9999大洋整、二層和三層售價11999、四層售價10999,即整幢樓售價是44996元;22幢幢臨街洋房中,一二層是連著出售計25999,三層11999、四層10999,即整幢售價48997元.總計售價約683萬大洋。”
“另外,這次開盤的首付款是50%,分十二期支付完畢。”
“所以我們銷售的對象,是一些高收入群體,會提前十天開始大作廣告宣傳。我們的賣點是:大型社區概念、靜安寺路的商業繁華地段。”
方椒伯提出一個問題:“為什麽這次選擇首付款五成,並且分十二期?”
陳光良開口道:“現在白銀價格波動,不宜周期太長。我的意見是,這個項目收到資金後,要兌換成黃金,以保值。至於分紅,至少等年底再說!”
現金金銀兌換比在44,今年大概率很快要漲到62,這就相當於有40%的升值。
雖然這個項目陳光良隻占股55%,但也必須保值。
方椒伯聞言,不再有疑問,他本身就5%的股權,就算這個項目賺兩百多萬,也分不到多少錢。
嚴智多隨即說道:“本身這個項目的初期資金,是由長江地產支取的,再加上已經動工兩個多月時間,首付五成也是非常搶手的。”
地段好、大型社區、長江地產開發,這些都是優勢!
隨後,大家很快敲定宣傳方案,從2月19日開始在滬市多家報紙上刊登廣告,3月1日正式開盤。
150幢樓中,陳光良以長江地產的名義,買下2幢樓,也就是8層,將來作為‘高管樓’。
基本上每批開發的房子,陳光良都自己買下一批,作為管理層和職員的宿舍。
以前還斤斤計較,現在他每個月炒黃金,都是幾十萬的賺,所以看得淡一下。
不出意外的話,年底他就是‘千萬富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