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被迫認購公債

字數:7608   加入書籤

A+A-


    翌日。
    陳光良心情不錯,沒想到因為嚴家的一個表親逃婚事件,反而促進了他和嚴人美的婚事。
    從昨天和嚴人美的相處來看,再過一年時間,結婚便不再是問題,而且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至於結婚過後,嚴人美想繼續讀書,他自然也不會阻攔。
    陳光良更注重‘家庭觀念’和‘家族觀念’,而不是很注重‘享樂’,所以對未來的妻子是保持著足夠的尊重。
    在長江地產的辦公室裏,陳光良並沒有投入到工作當中,而是開始思考‘商業帝國的下一步動作’。
    截止到1930年7月初,陳光良的商業帝國可謂龐大無比,財富也已經突破千萬大洋。
    地產:愚園路、靖安寺路(南鯨西路)、威海路、霞飛路(淮海路),僅這四個區域的地產項目,就為陳光良帶來約600萬大洋的財富。後續‘香格裏拉飯店’營業後,會持續帶來新的收益,當然也還有一些零散的收租項目。
    金融:長江錢莊在標金期貨中,總計獲得410萬的利潤;在標金現貨中,也獲得160多萬的利潤。而長江地產在‘金銀匯率’上,也獲得約60多萬的利潤。合計下來,陳光良在金融上足足賺了570多萬的巨資(長江錢莊9成股權)。
    實業:同昌車行製造廠(30%股權)每年可為陳光良帶來10萬的利潤、維他奶每年的淨利潤也在10多萬大洋、捷瑞煤球廠每年也可為他帶來近10萬的利潤,三項加起來便是年入三十萬的利潤。
    交通:在上個月(6月),長江出租車的第二批100輛汽車投入運營,目前已經是滬市最大的出租車企業之一(和雲飛規模相當,220輛汽車),不過這裏的資產不高,因為都是貸款購車。另外,長江車行(黃包車行)的價值大概是三十萬大洋。
    報業:《東方日報》和《資本》雖然一年可謂報社提供近十五萬的利潤,但陳光良並沒有看中其經濟效益,更多是注重輿論影響力。
    綜上,陳光良目前的財富已經高達1300萬左右,是真正意義上的‘巨富’。
    ‘南鯨政府財神爺’宋仔文低調的來到滬市,隨後便走進虞洽卿在皋蘭路18號的住所,隨後受到虞洽卿的招待。
    虞洽卿是‘江浙財團’的代表人物,南鯨政府正是得到江浙財團的支持,才形式上統一了華夏。
    “和德公,我這次來滬市隻為一件事,那就是希望得到您的幫助,將‘民國十九年關稅公債’盡快售完。”
    所謂‘公債’,就是南鯨政府籌措經費的手段,一般每年占政府收入的25~30%;事實上,公債的收益並不低,差不多年息在8%,南鯨政府是用未來的關稅作為擔保。
    從1927開始,公債的價格其實是一路走高,但今年上半年卻陷入呆滯情況。
    那麽在這種情況,今年的公債自然就有些難度售罄。
    一般來說,基本都是各大銀行來攤牌,但總歸也不可能全部由銀行、錢莊等購入,所以富商自然是個很好的選擇。
    虞洽卿一聽,當即裝作熱情的說道:“既然是政府所需,我自然當全力協助。不知道這個‘民國十九年關稅公債’還有多少額度沒有售完?”
    宋仔文知道人是找對了,當即說道:“還有300萬,前麵1700萬已經被銀行界和部分富商認購。馬上就要準備抽簽來決定償還債務,但現在認購還沒有滿額,這是個問題。”
    所謂抽簽償還債務,就是決定先後償還哪些企業手中的公債。
    虞洽卿思考一番後,說道:“我最近也為公債的事情煩惱,滬市政府找我擔任‘市政公債’的主任,籌集三百萬的資金,為大上海計劃的開發資金。這事,也陷入僵局。不過我現在倒是有點眉頭了,最近滬市一些錢莊在標金上所賺頗豐,其中便包括長江錢莊的陳光良,他無疑有實力認購一部分。”
    反正已經坑了一次,再坑一次也無妨。
    宋仔文一聽,說道:“陳光良,我倒是經常聽說他。隻是他的生意主要是在租界,另外又掌握著《東方日報》,故倒是一直沒有向他攤牌過公債。”
    虞洽卿笑著說道:“隻要是華夏人,自然該為國分憂。更何況,陳光良在炒標金上,賺取了數百萬的利潤,有實力認購公債。我這邊還正準備取得他的支持,希望他認購10萬的市政公債。”、
    若是陳光良在這裏,一定會大罵虞洽卿一通。
    ‘市政基金保管委員會’前麵已經致函過給陳光良的長江地產公司,希望長江地產認購10萬的份額,但陳光良壓根沒打算認購這個‘大上海計劃開發公債(總共300萬)’,故一直沒有吭聲。
    沒想到,虞洽卿又來個更大的‘套路’。
    宋仔文說道:“既然如此,他認購個一百萬,應該問題不大吧?”
    虞洽卿當即說道:“問題不大,剩下的再由幾家錢莊平攤下去。隻不過要想陳光良認購,還得你親自出麵會會,我願意從中介紹!”
    宋仔文點點頭,說道:“好,我今天就想會會他!”
    “我馬上去聯絡”
    兩個多小時後,陳光良不緊不慢的出現在虞洽卿的府邸。
    見到宋仔文後,他也並不驚訝,而是和客氣的招呼。
    雖然說‘自古以來,錢不跟權鬥’,但他也沒有必要阿諛奉承。
    當然陳光良本人對宋仔文,絕對是很有好感的,畢竟他認為宋仔文是很有真本領,而且前世對國家很有貢獻的人物,值得欽佩。
    前世,宋仔文是堅定的‘反日份子’,因為這事還丟了官;其次宋仔文在抗戰期間,爭取了大量的美援,也爭取了華夏在國際的地位;最後宋仔文沒有貪汙,反而很有真本領。
    簡單寒暄後,宋仔文也直入主題:“陳先生,‘民國十九年關稅公債’還有一點認購額度,我們財政·部希望你們滬市錢莊相助,特別是希望你認購一百萬的額度。”
    陳光良並不意外,畢竟他現在也是金融人物,還是個巨富,公債是逃不過的。
    所以,他爽快的說道:“好”
    這一下,反倒是宋仔文和虞洽卿有些意外了,畢竟今年公債出現疲弱之勢。
    宋仔文便說道:“那實在太好了,有陳先生你的帶頭,相信滬市錢莊認購剩餘的額度不在話下。”
    陳光良回道:“那不敢當,我隻是滬市錢莊的新人,當不得宋先生如此誇獎。不過我也有個不情之請!”
    “請說”
    陳光良隨即說道:“我想將長江錢莊升級為長江銀行,還望南鯨財政·部給予意見指導!”
    沒有提‘照顧’,而是希望‘指導’,意思是該如何如何,就直接明說,條件可以滿足,但程序一定不能為難。
    宋仔文一聽,當即說道:“這個倒是沒有問題,陳先生大可放心前往申請牌照,需要那些條件,我們也相信你可以做到。”
    “好”
    虞洽卿見縫插針,又提及‘大上海建設公債’,陳光良這次也沒有拒絕,認購了十萬額度。要知道,委員會曾多次發函上海閘北水電公司,希望該公司認購5萬元。
    隨後,三人在虞洽卿家裏用餐起來,並討論一些事情。
    宋仔文主動說道:“去年底,我看完陳先生的文章後,便令中央銀行增加黃金儲備,收獲頗多。對於陳先生在‘世界經濟大蕭條’理論,我個人也是很欽佩。現在我想請教一下,世界經濟大蕭條,對我國會有哪些影響?”
    他堂堂一個留美高材生,一個南鯨財政·部長,如今卻不恥下問,看得出來兩件事——第一,宋仔文不僅有真本事,而且也很謙虛;第二,陳光良在《東方日報》撰寫的文章,確實為他贏得了很多榮譽。
    陳光良連忙說道:“不敢。個人見解有一些,說得不好,部長不要放在心上。就我個人來看,主要是減少農產品的進口,導致我國的生絲、茶葉、豬鬃、桐油等對外出口價格大幅下跌,後麵可能即使降價到很低的價格也難以賣出,這導致了農村的殘破、農業的凋敝和農民的困苦。其次,像英國法國這樣的歐洲國家和英聯邦國家和地區,為了應對經濟蕭條,可能在這一兩年退出‘金本位’,允許貨幣貶值,日本也會遭到經濟重創,最近一兩年可能侵占我們的東北,獲得戰略資源。”
    從這番言論可以看出來,陳光良是非常討厭日本,他在報紙上也發表過這樣的言論,可謂不怕得罪日本人,更不怕日本的特務了。
    早晚,他要手刃一些日本人!
    宋仔文沒想到,一個隻讀過私塾的年輕人,居然有如此遠大的見解。
    他能感受到,陳光良的分析是很對的,因為生絲、茶葉、豬鬃、桐油等已經開始掉價不少。
    “日本如果侵略華夏東北,陳先生又有什麽高論?”
    “沒有,我從不做這種評論,這是政府的事情,哪怕我掌握著《東方日報》,也不會做評論,我們隻講客觀事實。”
    哪怕知道宋仔文是反日的堅定派,他也不會多說。
    畢竟,他又不能改變太多的事情,何必去瞎操心。
    “陳先生倒是謹慎,不過無妨,今天我也是有不少收獲!”
    “您過獎了”
    吃完晚飯,宋仔文匆匆先告辭一步。
    陳光良則朝虞洽卿說道:“和德公,我打算成立長江銀行,希望得到你的加盟和提攜!”
    虞洽卿坑他兩次,他當然是知道的,但他就是當做沒事一樣,畢竟又能怎麽辦不成。
    “行啊,你陳光良做起生意,那自然是有得賺。你的資本額打算多少?”
    “200萬,你如果願意入股,可以認購5%!”
    “嗯,入股就不必了,反正你資金實力雄厚,我來充個數是可以的。”
    “行”
    這也很正常,畢竟這種銀行一旦開業,說白了就是陳光良的個人銀行。虞洽卿並不像真的那麽富有,空心大佬的成分也是有的,主要是投資鋪的太大了。
    翌日,陳光良緊急召開長江錢莊股東和管理層會議,出席會議的包括嚴智多這個股東,也包括吳新河、胡金順等管理層。
    “資金都已經全部理順了吧?”
    聽到老板的話,吳新河馬上回答道:“每一筆資金都已經到賬,目前長江錢莊持有8080根標金(大黃魚重十兩),價值為510萬大洋,另有360萬的現大洋。”
    嚴智多聽得心頭火熱,自己就投資了三十萬大洋,這一年時間還不到,就已經升值為87萬大洋,淨賺五十多萬大洋。
    陳光良點點頭,隨即說道:“先不急著分紅,就把長江錢莊當做銀行看待,伯父你若是需要用錢,可以隨時支取你的權益。”
    嚴智多擺擺手,說道:“不急不急,就當存在銀行就行。”
    確實不急,他這次跟著這個女婿,可不止賺大華地產和長江錢莊這裏的上百萬資產,還有他也兌換了很多標金,這裏的升值也不少。更何況,他還是很信任陳光良的。
    陳光良接著說道:“長江錢莊馬上準備進入公債市場,吳經理和胡經理你們馬上安排和‘證券經紀’取得合作關係,安排交易一事。”
    目前滬市的公債交易,是在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華商證券兩交易所進行;加上當年的‘民十信交大風潮’,導致公債交易的額度一直超過證券。
    吳新河提了一句:“老板是想賣空?”
    陳光良也沒有瞞大家,說道:“不錯,就是賣空,但我們沒有現貨交割。不過現在也無妨,市場是允許這樣操作的。”
    嚴智多凝重的說道:“正所謂‘不熟不做’,你對公債的行情了解多少?”
    他倒不是擔心自己的錢,而是擔心陳光良被勝利衝昏頭腦。
    陳光良自信的說道:“有三條會導致公債大跌:一是4~6月的金價暴漲,進出口貨大受打擊,關稅收入受到影響;二是受中原大戰局勢膠著的影響,且津海關被閻錫山強行接收,持券人就會懷疑以關稅擔保之公債庫券將受影響;三是金融界普遍頭寸吃緊,洋厘抬高,銀拆加重。所以,我預測7~8月公債有一波大跌。”
    聞言,嚴智多才放下心,並說道:“原來如此”
    會議散去後,大家開始忙碌起來,而陳光良則在辦公室裏盤算著。
    此次他突然宣布進入公債市場,自然是受昨天的事情影響。
    倒不是說‘民國十九年關稅公債’會讓他的一百萬打水漂,這倒不會,畢竟八年償還清楚的條例在,而1931~1937年南鯨政府政權穩固。再加上每年8%的利息,其實算是一個很好的投資。
    所以這次的投資,純屬陳光良突然感興趣,僅此而已!
    1928年夏,隨著奉係主力退出關外,南鯨國民政府宣布時局已告穩定,並承諾將維持北洋時期各項公債,債市轉而樂觀,除九六公債外,整理各債市價飛速上漲,‘整六’自50餘元漲至70元以上,‘七年’漲近80元一關,雖然4月下旬,曾以北伐迅速進展,整理各債因北方發行關係,下落頗巨,但不久又見回升,其後‘七年’、‘整六’等又有抽簽還本消息,市價日漲,‘整六’高至8485元,‘七年’徘徊於80元左右,較1927年年底時已回漲2030元之巨。
    其他如‘金融’、‘整七’等市價,雖交易不多,但市價也上漲很大,金融公債更因抽簽關係,最高達98元,整七在年底達到83.5元,較1927年均上漲達20餘元。國民政府發行的二五庫券、續發二五庫券、卷煙稅券、善後公債等各債市價,一度也受到市場的追捧,價格穩中有升。
    直到1930年開始,上海公債市場出現疲弱之勢。
    所以陳光良斷定,7~8月的公債市場會又一波大跌,幹脆賺一筆再說。
    堤內損失堤外補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