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家事家族事
字數:8308 加入書籤
《精武門》以比《霍元甲》更熾熱的姿態,在上海灘掀起一股‘武術之風’、‘民族團結’之風,在時代影業僅上映20天時間,就取得10萬大洋出頭的票房,每日上座率高達八九成。
在時代電影院的行政辦公室,莊鑄九認真的匯報道:“陳先生,時代電影院還收獲1.2萬大洋的商品銷售額”
陳光良滿意的點點頭,隨後便問道:“有沒有算過,我們一天的開銷是多少?”
莊鑄九很有把握的說道:
“算過。包括捐稅、電費、職員薪水、廣告費開支等,一點約為1100元。因為我們和電影公司是五五折,所以我們平常每天需要銷售2200元才能開支平衡;換句話來說,正常的一天是銷售三場(目前是因為有加場),上座率要有55%才能開支平衡。”
“當然,陳先生設計的‘雙廳模式’優勢就出來了,我們的加場可以有兩個廳作為選擇,更加方便。”
“還有,商品銷售的利潤達到50%,大大的增加了時代電影院的利潤。”
聽得陳光良也是很有積極性起來,倒不是賺錢很多,而是他又雙叒創新了一項事業,並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陳光良說道:“嗯,接下來二輪影院上場,這邊的上座率會低不少,但《精武門》應該能連續上映45天沒有問題。”
一般都是這個熱度。
莊鑄九點點頭,隨即說道:“陳先生,還有一件事,可能你沒有關注到,我們100元的股票,現在已經暴漲至210多元。”
陳光良一愣,說道:“漲這麽多?”
莊鑄九說道:“對,而且還在漲,畢竟我們是製片、發行、院線一條龍的產業.各方麵都被大家看好!”
《霍元甲》他們賺了15萬,那個時候還沒有時代電影院,僅憑票房和買斷就賺了這個數字;《精武門》更勝,預計很快就會被海外的各種買斷。
另外一方麵,時代電影院如今開業,也能賺錢不菲。
綜合下來,時代電影院的市值已經高達約三百萬大洋,十分的誇張。
想到這個問題,陳光良當即說道:“我想發行一批新股,例如我發行1000股時代電影的100麵值股票,按照每股200元或190元的價格發行,比市場價略低10%,來為時代電影湊集20萬的資金,你覺得如何?”
截止目前,時代電影發行了總股本12500萬股。
莊鑄九以前也是銀行的人,對金融自然有些熟悉,關鍵是陳光良已經發行過兩次新股,去收購兩家小電影公司。
所以,他說道:“關鍵在於,要講明發行新股的錢,用在哪些地方?”
陳光良毫不猶豫的說道:“自然是繼續在滬市建立二三四輪的電影院,畢竟此次被炸毀不少電影院,我們正好加快速度搶占這些市場。”
等今年建立一批三四輪電影院後,明年就該準備去香港及海外市場了。
如今莊鑄九已經決定在時代電影院幹,他的能力自然適合跑這些市場。
“如果是這樣,我覺得很多人會樂於認購的。”
“嗯,我讓人好好的籌劃一下。”
目前的股市,屬於沒有什麽規則,關鍵在於如何騙到人。
隨後。
莊鑄九陪同陳光良來到外麵,時代電影院的廣告畫麵十分的震撼,陳真淩空踢碎‘東亞病夫’的牌匾。
隨後,陳光良又來到百樂門地皮附近,問道:“顧氏打算建什麽?”
工地已經施工,但陳光良並不了解顧氏家族準備建什麽!
莊鑄九回答道:“舞廳,據說叫做百樂門舞廳。”
陳光良啞然,說道:“我們香格裏拉飯店的舞廳可還在,他們也敢同一條馬路開兩家舞廳。”
莊鑄九笑道:“或許是執念吧,就我個人的看法而言,舞廳確實很難賺到錢;但顧氏兄弟,可能是想做出一件事來證明一下在滬市的成就感。”
陳光良不再廢話,畢竟顧氏兄弟注定是投資失敗。
其實這些所謂的南潯‘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雖然家族財富依舊龐大,但畢竟家族成員已經有三四代之多,分到每個房裏的財富自然就少了。
這也是顧氏兄弟投資百樂門,到處拉投資的原因。
而陳光良投資‘時代電影’拉投資,是因為他的重心不在這裏,而且也需要人來幫忙。如今莊鑄九、盛七都是時代電影的高管,能省卻他很多的精力,還能享受老板的快樂。
晚上,陳光良邀請二舅一家來別墅吃飯,算是家宴。
吃完飯,陳光良將表妹楊秀英叫到三樓的客廳,當然嚴人美也在。
陳光良和嚴人美坐在沙發上,隨後他說道:“坐呀,你客氣什麽!”
楊秀英笑嗬嗬的說道:“這不是嫂子在麽,我尊重她。”
嚴人美不知楊秀英和陳光良以前的事情,本以為隻是表兄妹倆關係好,便和氣的說道:“都是同輩,不用那麽拘謹,再說我們都認識一年多了,也沒有哪天是這樣的。”
楊秀英知道,表哥將自己喊上來,肯定是個嚴肅的事情,故才如此作態。
隨後,她坐在了沙發上,眼神打量了一下三樓,據說這裏是表哥和表嫂的私人空間。
陳光良問道:“光聰去香港前,有沒有和你說過什麽話?”
楊秀英點點頭,說道:“說了,他說他喜歡我!”
這性格,還真是不藏著掖著的‘虎妞’,體格上也是比較豐腴型的,莫非自己弟弟喜歡人家這種的。
但就算如此,富家小姐也是有這種富裕的,以陳光良的地位,為弟弟介紹一家輕而易舉,不知道多少人想和他攀上關係。
最後隻能說明,陳光聰剛來滬市有些內向,楊秀英是他最常見的女孩子,而且楊秀英性格爽快,對他剛來時多有幫助。
嚴人美頓時有些意外,但並沒有開腔,畢竟這事有良哥做主就行!
“你怎麽回答他的?”
楊秀英輕鬆的說道:“我說兩點:第一,這種的事情要表哥你說了算;第二,我希望他現在好好讀書做事,不要想這些。”
這個虎妞可不笨啊!
這裏麵的道道很多:
首先,楊秀英知道這事要是大表哥不支持,她就是想嫁,陳光聰也不一定有勇氣反抗;
其次,吊著陳光聰的胃口,還能顯得自己很懂事。
陳光良適可而止,說道:“嗯,你鼓勵他是對的,一個男人如果隻曉得享樂,也不值得女人依靠。好,下去吧!”
楊秀英試探性的問道:“你不想知道我的想法?”
陳光良擺擺手,說道:“去吧,以後多激勵光聰上進,也提升一下自己。”
楊秀英起身,恭敬的說道:“表哥、嫂子,那我先先去了!”
待她走後,嚴人美好奇的問道:“你到底是希望他們兩人成,還是希望不成?”
陳光良說道:“順其自然就行,也不會阻止。但光聰不成熟大膽一點,我是不會讓他結婚的。”
他之所以培養陳光聰,自然是考慮戰爭來臨時,這個親弟弟可以成長起來,為家族做出貢獻。
嚴人美說道:“原來光聰喜歡秀英呀,我還說以後給她介紹同學呢!”
陳光良道:“這叫蘿卜青菜各有所愛,我都沒有想到光聰喜歡秀英那種虎妞!”
嚴人美頓時笑了起來,說道:“不要亂起外號,女孩子很在意這個事情的。”
陳光良沒有反駁。
若是嚴人美知道,當初楊秀英差點成為自己的原配時,她一定不會站得住了。
香港。
一大早,陳光聰就來到《東方日報》香港分行,拿報紙去送報。
發行部的汪經理,拿出厚厚的一遝報紙遞給陳光聰,並說道:“阿聰,這是你,記得每個地方都要送到,漏地方可就麻煩了!”
陳光聰連忙接過,並放在自行車後麵綁好,並說道:“明白,汪經理,我一定不會遺漏的。”
汪經理笑著點點頭,一眼就能看出是在照顧陳光聰。
當然,他也不知道陳光聰是何方人士,隻知道是《東方日報》香港負責人安排的,可能是上司的關係吧!
隨後。
陳光聰便騎著自行車,在灣仔區域開始送報給報販,此時天尚且沒有亮,他要在第一時間將這些報紙送達。
這就是他一天的工作,基本上早上三點半起床,上午七點半就已經差不多完工,隨後再處理一些簡單的事情,一天工作就算結束。
這份工作是他自己找上門要的,《東方日報》香港負責人知道陳光聰的身份,自然會給予方便。
此時的陳光聰沒有保鏢,隻有一個人送報,他不懂粵語,雖然英語已經會一些,但用不上多少。
“上海佬,又來送報紙啦!”
“昆叔,我係寧波人啦!”
“哈哈,你個寧波佬跑到我們香港來吃飯,搞不懂是不是腦袋被驢踢了,滬市多發達呀!”
“香港也很好呀坤叔慢慢忙,我趕著送報!”
“去吧去吧”
從一開始的看不起,幾天下來坤叔倒也沒有故意刁難陳光聰了,很簡單,這小子一看就有點文化,性格也能忍,怎麽調侃也不生氣。
陳光聰騎著自行車穿梭在狹小的馬路上,腦海裏也在思索一些事情——大哥對香港這個地方很重視,來之前就告訴他一些香港的地理布局之類的,讓他來考察,實則也是熟悉這邊的環境。
所以在保鏢帶著他跑了半個月後,他馬上讓保鏢回上海,自己則投靠《東方日報》,找份工作做做,和本地人打交道試試。
“大哥好像就會粵語,可見香港這個地方以後會成為家族的重要地方。”
堅定這一點,陳光聰就做的更有勁了。
送完所有的報紙,陳光聰就會站在報攤附近,觀察《東方日報》的銷售情況。他的工作比較輕鬆,下午便是他的自由時間,他會去香港到處逛逛,平常生活則已經是住報社的宿舍。
很顯然,《東方日報》在香港的銷售,遠超過其它外地的報紙。這是因為當初來香港發展之初,總部給予的方針就是——要本土化,招募一些本地人作為記者,采編不少本地的新聞;再加上《東方日報》特有的編輯團隊和風格也帶到了這邊,可謂屢試不爽。
簡單來說,就好比是前世的默多克收購英國的報紙,從澳大利亞帶編輯記者去英國一樣,很快就讓報紙起死回生。
所以《東方日報》目前在香港的銷量已經突破1萬份,屬於暢銷的報紙。
月底,陳光良帶著陸元台、夏高翔、葉熙明等高管,來到‘平安銀行大廈’工地。
隻見七層高的平安大廈已經落成,目前已經是在內部裝修環境,預計的是10月投入使用。
整個工程從買地到投入使用,也不過一年出頭而已;如果從開工時間計算,更是隻有10個月時間。
建築采用的也是鋼筋水泥,外立麵以素色混凝土牆麵為主,強調豎向線條,顯得簡潔利落。局部牆麵與角端有裝飾藝術元素。
眾人走進內部,第一時間考察了金庫,這裏的金庫不算大,但也準備安裝一扇三噸重的鋼門,安保措施也是相當的嚴格。
陳光良說道:“這裏準備放1380隻保險箱,僅為上海商業儲蓄銀行的五分之一,還是少了點!”
夏高翔馬上回道:“上海商業儲蓄銀行的6300隻保險箱已經全部出租去了,自從918、128事變後,上海的保險箱就非常受歡迎。包括北四行也正在籌備國際大廈,到時候也會有大量的保險箱提供。不過我們平安銀行大廈的占地麵積畢竟小,保險庫規模不大,能夠自用或少量的出租,已經是很不錯了!”
陳光良點點頭,確實和大銀行不能相比,像上海商業儲蓄銀行的存款都是上億,而平安銀行目前的存款才1100多萬,裏麵很多都還是‘讚助’的。
“還是很期待這座大廈投入使用”
“是的,這可是銀行的招牌和信譽”
整座大廈投資為85萬多大洋,不算昂貴,但也是信譽的保證。
參觀一番後,陳光良就和眾人回到平安銀行的行政部。
他思考了一下,目前平安銀行的存款已經漲到1100多萬(陳光良個人110萬、四大企業100多萬,工商企業為了報答他又存入近500萬),散戶其實也就400多萬的樣子。
但就算如此,也遠比劉鴻生的華夏企業銀行(存款才三百多萬)、杜月笙的中匯銀行等中等銀行強得多。
平安銀行已經屬於中等銀行的佼佼者。
存款如此多,但放款也需要考慮,不然盈利何來?
目前平安銀行已經購入400萬的公債,放貸差不多有130多萬,存貸比看似已經達到45%以上,屬於正常的情況。
但是,陳光良可是還存放了508萬兩白銀平安銀行作為後盾,所以存貸比80%~90%才算正常。
炒白銀?
完全沒有必要,因為大洋也是白銀,本來就會升值。
借美金?
這個自然是個人的投資事項,銀行借美金做什麽!
最後,陳光良將夏高翔、葉熙明叫到辦公室。
“你們發現沒有,最近金融界出現一種情況,銀拆鬆濫,至高不過1錢7分,合年息6厘左右,低時多屬白借。”
夏高翔說道:“是的,所以一般銀行及投資者都在尋求資金之運用。公債現在雖然沒有大漲,但也有人在開始選擇投資。債券雖經整理,利息改低,還本改小,投資者所得之利益仍優厚可觀。”
陳光良點點頭,說道:“我們在8~9月再增加持有100萬的公債,另外貸款正常發放。”
這一次,兩人不再勸,因為一切事情都是朝著老板的預期發展。
而平安銀行的目前存款1100多萬,哪怕是放出貸款(公債也是貸款)900萬,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老板自己說拿他那500多萬白銀作為後盾擔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