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豪賺8000萬美金?
字數:8278 加入書籤
幹德道,二房別墅。
陳文錦從美國來到香港,既是代表‘奧黛麗玩具’和華泰塑膠進行溝通供應鏈,也是有回家的意思。
晚上時,陳光良和二房一家在一起吃飯,雖然兩房經常舉行聚會,但實際上還是各自生活的。
二房長子陳文錦,已經工作一年時間,臉上的稚嫩逐漸消退;
二房長女陳樂怡,今年已經十八歲,已經被耶魯大學錄取,馬上就要去上大學了。
二房次子陳文驊,今年已經十四歲;
二房幼子陳文海,今年才四歲而已。
六人聚在一起吃飯,陳樂怡向父親撒嬌道:“爸,我好舍不得離開你,要不我就在香港上大學吧?”
陳光良看著自己漂亮的女兒,都有些害怕——哪個‘黃毛’把她給牽走了,但女大自然不能再像小時候那樣寵溺,也該放出去好好獨立生活了。
“香港太小了,隻有走出去才能有更好的未來!”
“我又不想像哥哥們一樣,成為商人,我的專業可是律師!”
“錯,律師專業是最優秀的CEO來源之一。我的女兒,怎麽能去給人家打工呢!”
陳樂怡一聽,頓時喜孜孜的。
吃完晚餐,和大家聊了幾句,陳光良便將蔣梅英和陳文錦叫到書房裏談事。
“這次你們去美國,馬上開始拋售股票,要在10月中旬陸續拋售完畢。”
二房手中,大概持有3000多萬美金的證券,1500多萬美金的物業,財富總值也差不多5000萬美金。
陳文錦狐疑的說道:“爸,這次是什麽原因,我怎麽一點感覺都沒有?”
蔣梅英馬上教訓道:“就你,還真當自己是CEO啦,讓你好好跟著學習經營,你倒好把眼光越來越高,都不知道看地下,不知道腳踏實地啦!”
“我,哪有?”
“還說沒有,你不是想著獨立自主創業麽?”
“我隻是跟您提了一下而已,您怎麽還當真,我就算有這個想法,也是以後才會去做,等父親同意了才去做。”
陳光良馬上說道:“我不會同意你任何的個人想法去創業”
陳文錦頓時失望的低下頭,說道:“我反正聽父親的”
陳光良隨即說道:“這次為什麽套現證券,你母親已經知道原因,到美國後,她會告訴你。對了,你抽空閑的時間,好好考察一下美國的商業地產。另外,我晚點回給你一份關於‘購物中心’的資料,你有空好好學習,參照美國的商業地產,好好學習。”
陳文錦猛的抬起頭,驚喜的說道:“地產?”
陳光良揮揮手,說道:“你或許比你大哥聰明,但沒有你大哥沉得住氣。所以你準備做地產吧,這個隻要保證負債率低,這輩子想破產也不可能。”
他準備讓陳文錦進入美國的商業地產,以‘亞馬遜購物中心(Westfield)’起步,逐步成為西方的商業地產之王。
當然,做地產的同時,自然也可以參與證券投資及其他投資上。
兩個月後。
10月29日,以色列軍隊包圍加沙並直插西奈半島。
翌日,10月30日,英國和法國要求埃及、以色列雙方撤離運河。但實際上以軍根本還未推進到這裏。此通牒被埃及拒絕後,英國和法國轟炸了埃及的空軍基地,傘兵部隊在塞得港著陸並占領了運河北段。
同日,美國在聯合國安理會提出決議,要求埃以停止交戰。
蘇伊士運河隨即被關閉,埃及先後沉船47艘,蘇伊士運河徹底斷航。
此時整個歐洲的石油,都需要從中東運輸,而美國的石油,也大部分需要從中東運輸。
而蘇伊士運河是必須的通道。
不然,油船隻能繞過好望角,抵達歐美世界。
但這樣一來,歐美的運輸路線,都長了一倍;再加上好望角風大浪大,小型油船根本無法通過。
一時間,世界各大船東紛紛停止運輸,將運輸價格炒高。
中東至歐洲原本4~5美元一噸的運費,以成倍成倍的價格開始暴漲,很快漲到35美元每噸以上。
油船的運輸價格上漲,貨船的價格自然也不會例外,很多貨船原本也是要通過蘇伊士運河,如今也隻能繞道好望角。
此時。
有船的就是大爺!
各大石油公司開始瘋狂搶租船隻,再不問這些船隻屬誰所有。
運費隨之瘋漲。沒有人能準確預言戰爭會在什麽時候結束,因而,現在立即抓住一些船隻,是那些石油公司的老板們必須要幹的事。
戰爭出現的巨大運輸真空,因為其他船東的船或因合約在身不能加入這場利潤極高的角逐,或因還在其他遙遠的地方,一時半會兒不能趕到這裏。
唯獨環球航運在停泊在沙特、阿曼、阿聯酋、伊拉克等處的港口,隨時可以加入運輸。
埃索石油的運輸主管牛登,向上司匯報:
“洛克菲勒先生,我們的石油已經很緊張,需要馬上從中東運輸。但現在,那些可惡的船東紛紛要價高昂,運費已經漲到45美金每噸以上,他們依舊不滿足!”
洛克菲勒三世馬上說道:“馬上聯絡環球集團,告訴他們,隻要他們完成我們的運輸任務,以後我們將長期建立合作機製。至於運費價格,就按照現在的運費給,和歐美船東一個價格!他們有大型油輪,隻有他們才能滿足我們的需求!”
這個時候,小油船已經不頂用了。
而一旦石油儲備枯竭,那麽美國的經濟就會遭難。
“好,我馬上聯絡環球集團!”
在牛登離開後,洛克菲勒三世陷入沉思。
“是運氣,還是眼光獨到?”
他開始思考陳光良這個人來。
石油公司聯手想搞垮陳光良,但在這個過程中卻使他成了世界上最有錢的人之一!
吉達港。
陳光聰此時激動的望著港口的環球集團的大型油輪,他做夢都沒有想到,環球集團居然發達得如此的快。
運費漲了六七倍,但距離才遠一倍而已,而且港口的時間是不會漲的,業務而且還繁忙,根本沒有停留的時間。
“這一波行情,隻要堅持一年,環球集團將賺取8000萬美金的財富。”這是大哥在他臨走時,給他的話。
好家夥,8000萬美金,相當於近5億港幣。
“陳先生,德士古、埃索、蜆殼都找到我們,希望我們能馬上替他們運輸石油!”屬下找到陳光聰,興奮的匯報道。
“報價呢?”
“都不低,蜆殼公司(殼牌)報價是35美元一噸,埃索報價46美金一噸,德士古報價47.5元一噸,資金到港就支付,而且業務不會停。”
陳光聰馬上說道:“好,我們馬上安排運輸。”
隨著他的一聲命令,環球航運在吉達港的油船,紛紛第一時間裝起石油。
11月中旬,一則西方媒體的報道,讓環球集團和‘船王陳光良’再次名震天下。
“手握40萬噸的油船,超過日本的油船總和的環球集團,成為世界經濟的主宰者。”
“陳光良,真正的世界船王,一個擁有近百萬噸船隻的船王!”
這些消息,很快傳到香港,將整個香港都掀翻了!
他們知道陳光良富裕,但沒有想到如此的富裕。
環球集團到底有多少船隻,一直是一個秘,這次借助西方的媒體,大家總算可以大概了解了。
“天啦,聽說現在的運費都漲到20~40美金左右一噸,這100萬噸運輸一趟,豈不就是兩三千萬美金?”
“我覺得環球集團沒有一百萬噸,據說是80萬噸。但不管怎麽說,環球集團這一次賺大發了。”
東京。
一間會議室裏,陳光良代表環球集團,正在和日本郵船公司商談。
相比較歐美的經營方式,環球集團在日本經營則不同,陳光良還是希望以‘長期合約’為主。
加上日本航運公司的主動接觸,表示願意以高價簽署長約。
日本郵船公司的社長安田言一,主動說道:“陳先生,我們願意以三倍左右的價格,簽約我們已經合作的貨船、油船,期限可以三年以上。”
他太急了!
現在運費上漲速度太快,而且還沒有船。
哪怕日本造船已經和英國一樣厲害,但造船也是需要時間的。
環球航運和日本郵船公司的合作船隻,包括十幾艘萬噸貨船,還有2艘2.2萬噸的油船,基本上都已經到期。
一些本來七八月就到期了,但環球集團並沒有急著續簽長期合同。
陳光良說道:“我不是太貪心的船東,針對和日本航運界的合作,我也更看好長期合同。畢竟做航運就是如此,今天和明天相差可能懸殊。”
既然日本人主動求合作,他自然欣然答應。
長期的價格雖然低,但這一波航運高潮,估計也就持續到明年五六月份,所以若是高價簽署三年的合約,理論上賺的是差不多,甚至還略有多餘。
當然作為日本的合作方,他們現在擔心運力不足,急著運輸業務,更擔心蘇伊士運河一兩年也不開。
三倍的價格,相當於今年的長期價格三倍,實際上此時短期運費漲了四五倍。
前世的包宇剛,便是正好手中的一條8000噸船隻這個時候到期,日本客戶以幾倍的價格簽下,讓他順勢擴大了船隊。
安田言一頓時高興的說道:“那真是太好了,陳先生不愧是我們日本的朋友!”
他事前還擔心,陳光良為了更高的利潤,采取和歐美一樣的做法,短期高價;甚至,將亞洲的船隻派往歐美,賺錢更值錢的美元和英鎊等。
接下來的幾天時間。
陳光良在日本和幾家合作大企業,紛紛簽署3~5年的長期合約。
有了這些合約,整個五十年代已經不用擔心了。
當然五十年代末,世界航運會進入一個寒冰期,大概是在1959~1961年。
針對這樣的周期,陳光良很簡單的操作手法,那就是隻要負債率不高,就無需擔憂;反而趁著這樣的寒冰期,造船便宜,大舉進行擴張才對。
陳光良預測這一波環球航運可以賺8000萬美金,顯然這還是一個低估的數字。
如此龐大的一筆財富,該如何去使用,也是一個新的需要考慮的事情。
去造船?
顯然不行,1959年便是航運寒冰期,如果1957年開始造船,顯然正好就碰到航運寒冰期。
要造船,也隻能1959年開始大批量造船。
那個時候,日本似乎可以造十萬噸的油輪,而且造價也能便宜很多(日本造價本身低,再加上航運寒冰期)。
當然在1957~1958年期間,若是有合適的二手船,可以適當的補進來。
所以。
如果賺到這八千萬美金,至少要拿出二千萬去投資全球資產。
香港還是太小了。
其實,在這一波‘事件’當中,陳氏家族不僅僅是在航運上獲利,還在美國、英國的股市中‘獲利’。
這個所謂的獲利,就是提前清空了股票。
利用高拋低吸的原則,年底重新開始建倉。
當然。
這裏麵也就小幾百萬美金的利潤,算不上什麽賺大錢。
不過,以陳氏家族現在的體量,以後的投資肯定非常分散;
投資回報率也不會有香港的投資那麽高,但哪怕一年20%的增長,將來也是恐怖的數字。
紐約的港口,陳光聰看著環球航運的大油輪駛入港口,然後又采取小油船卸貨,畢竟港口還不能直接大油輪卸貨。
“走,該去向埃索石油結賬了,然後馬上安排船再跑吉達港。”安排好卸油事宜後,陳光聰果斷帶著人朝著埃索石油公司走去。
僅用三十六天時間,就到賬200萬美金,這個世界沒有如此賺錢的生意了。
來到埃索石油公司後,財務爽快的付錢,沒有絲毫的拖延。
很簡單,如今的環球航運是在救埃索石油的命,如果沒有環球航運,美國都要陷入缺油的處境。
牛登隨即和陳光聰說道:“小陳先生,麻煩你們的船隻馬上再去吉達港,那邊已經等著裝貨。這次,我們價格給50美金一噸!”
好家夥,主動給漲價,陳光聰心裏明白,這埃索石油公司缺油了。
他真是佩服大哥,此時的各家石油公司,是求著環球集團運輸。
就算這個風頭過後,環球集團也不會缺業務,也不會再被針對,因為歐美的船東,現在比他們狠多了,有船東甚至開價60美金一噸,愛運不運。
相比較環球集團,不僅一次性運輸石油多,能解決各大公司的急需問題,而且價格隻需要根據市價來就行。
“沒問題,我們的船員比美國人肯吃苦,他們不需要休息,馬上就可以朝著吉達港去,而且我們是新船。”
“那太好了!我有種預感,香港將成為下一個希臘,而你們環球航運將是香港的航運代表。放心,我們會長期考慮合作的。”
“沒問題”
拿到錢,陳光聰自然指揮船隊第一時間起航。
環球航運的兩千海員,此時都全部沒有假期,但大家毫無怨言,因為公司已經承諾漲薪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