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香港航空
字數:6742 加入書籤
環球航運的大賺特賺,香港商界自然清楚,難免引起很多人的眼紅。大家也明白,經此一役,陳氏家族已經站在世界的高度,小小的香港隻是根基而已。
匯豐銀行也非常眼紅,這一天,匯豐銀行大班摩士爵士,帶著項目部經理桑達士,來到德輔道中的環球集團中心。
陳光良、陳光聰兄弟,在辦公室裏接待了兩人。
匯豐銀行和平安銀行在香港有競爭的地方,但畢竟沒有擺在明麵上的各種手段。
例如,匯豐銀行見平安銀行大力扶持香港工廠主,隨即在桑達士牽頭下,匯豐銀行也放下身段,大力扶持香港的工廠主。
“兩位陳先生,聽說環球航運在世界航運界大展拳腳,我們匯豐銀行也想做這個生意,特來請教!”
陳光良啞然一笑,並說道:“據我所知,匯豐銀行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同行及其職員稱之為‘黑書’,內容是:請不要投資於船運業、航空業和電影業。而這條‘規矩’不但匯豐有,其他銀行也有,究其原因,恐怕就是風險太大了。”
隨即,桑達士說道:“陳先生,你的成功說明,航運不再是銀行的‘黑書’。更何況,我們也希望和環球航運合作。”
眼紅啊!
匯豐銀行從各種渠道得知,陳光良旗下的環球航運,此次將獲利5000萬美金以上。
如果等陳光良繼續發展下去,將來匯豐銀行想插手這一行就難了!
所以他們便‘厚’著臉皮,來尋求合作。
陳光良點點頭,說道:“我相信匯豐銀行已經深思熟慮,而且在我看來,在香港做航運確實優勢多多,象英國、美國、日本這些國家,在國際上會有不少敵人,搞航運有太多敵人的話就會受到限製。香港是個自/由/港,任何國籍的輪船都可以進來,同樣,我們也可以擁有任何國籍的輪船,掛任何國家的國旗,隻要是對我們有利”
摩士和桑達士恍然大悟,他們也隻是覺得航運可以做,但沒想到這裏麵還有如此多的名堂。
他們突然有些欣喜,陳光良如此講,是不是說明——這個合作可以做?
桑達士當即說道:“不知道陳先生願不願意和我們匯豐銀行合組一家航運公司?”
“當然。海洋很大,世界經濟在一直增長,所以他注定需要更多的船隻。”陳光良爽快的說道。
沒有太多的矯情,兩家很快商定合作方式,雙方各出一半的資金,組建一家航運企業。
但接下來陳光良的一席話,讓摩士和桑達士驚訝起來。
“兩位,我們合作的這家企業,其實不僅可以投資航運,還可以投資航空業。據我所知,英國海外航空公司經營‘香港航空公司’並不理想,我們作為兩家本地的財團,不妨可以買下他們手中的股分,長期經營這個事業!”
真當他是想和匯豐銀行一起做航運呢?
至少,肯定不是不會那麽主動;而且,陳光良也明白一件事,匯豐銀行可能接下來要給香港的航運公司貸款,擴大對這個行業的投資。
基於此,沒有目的的話,他不太想合作。
桑達士一聽,馬上說道:“香港航空,這可不是一個好的投資吧?”
香港航空(簡稱為“港航”)原為一家在1940年代成立,以香港為基地的航空公司,是香港第二家提供民航服務的航空公司。
投資方背景:香港航空的主要股東是英國海外航空(British Overseas Airways Corporation,BOAC是英國航空的前身)和怡和洋行,經營期間兩家公司的股權比例曾大幅度變動,因此兩家公司均曾主導港航的營運。
運營機型:道格拉斯DC3和維克斯子爵式(Vickers Viscount)
開飛航線:1950年前,華夏實施天空開放政策,容許兩地的其中兩間航空公司飛行中港航線。因此,英國海外航空遂透過港航經營往返大陸的航線。
經營情況:四十年代末是港航的全盛時期。當時大批內地富裕難民為逃避戰亂(內戰)而來港,令港航經營的多條往返大陸的航線皆十分繁忙——當時單是來往粵省的航線,一天便有4班以上。但新國成立後跟香港斷航,令港航失去多條主要航線。繼後,由於韓戰的理由,朝鮮半島航線也因安全理由而斷航(至韓戰結束後恢複至韓國的航線),經營變得更見困難。後來,港航的航線更隻剩下日本和台灣航線。隨著經營惡化,英國海外航空將大部分股權讓給怡和洋行。
1954年,英國海外航空再次入主港航,並購置兩部全新的維克斯子爵式客機(Vickers Viscount),銳意革新。港航增開漢城、東京航線及重開馬尼拉航線,但仍然未能擺脫虧損。
陳光良說道:“我們是本地財團,長期投資可見效應!”
隨後,摩士說道:“陳爵士,你雖然是香港人,但港府規定,非英國籍不能經營香港的航空公司。”
陳光良笑道:“我的弟弟,早已經加入英國籍。”
思索一番後,摩士說道:“如果你能說服英國海外航空,我們匯豐可以考慮支持合資企業經營香港航空。但還有個前提,陳先生需要保證航運能夠盈利,以此來補貼香港航空。”
“當然,我做航運很難虧錢的!”
想拿下香港航空,就不得不考慮政Z因素。
在英國,陳光良有足夠的人脈,連丘/吉爾都是他的座上賓,更何況英國政府也希望拉攏他這個世界船王。
但香港航空,還關係著港府方麵的博益,陳光良更希望拉攏匯豐銀行,一起來做這件事。
此時香港航空的大股東是英國海外航空,但怡和也有持股一部分。
陳光良的想法很簡單,那就是後期通過投資來稀釋怡和的股權。
“大哥,我們真的要投資香港航空?”
“怎麽,你覺得這是個虧本的買賣?”
陳光聰搖搖頭,說道:“這倒是不覺得!隻不過航空業不同航運業,就怕怡和反對,畢竟怡和與我們不對付!”
陳光良說道:“他們反對沒有用!如今大家都知道航空業不賺錢,隻要我們出的價格打動英國海外公司,再在倫敦和香港政府進行活動,問題便不大。航空業的前景遠大,特別是將來內地一旦開放,那將是個龐大的市場,這是一個很長遠的事件,其他人未必知道。另外,我不想讓太古洋行一統香港的航空,所以這一次我們勢在必得。為了讓匯豐死心塌地,我們拿出現成的船隻及合約,注入新的合資公司。”
“好,我馬上準備!”
陳光聰不再多說什麽,凡是大哥決定的事情,他除了一開始會討論一下,後麵他就是堅決的去執行。
很快,陳光良在倫敦活動的非常成功,他成功讓政府的一些官員支持陳光聰和匯豐銀行的合資航運公司,買下英國海外航空手中的香港航空股權。
當然為了讓英國海外航空樂意出售股權,陳光良則將價格溢價30%的購入,讓英國海外航空賺到一筆錢出局。
匯豐銀行這邊也得到‘好處’,雙方的合資企業中,環球航運直接將兩條現成的萬噸新貨船注入,帶運輸業務的那種。
這樣一來,雖然合資企業溢價購入香港航空,但卻沒有受損。
一時間。
香港航空就要落入陳氏家族的手中。
但怡和洋行得知消息後,首先向英國海外航空發出抗議,約翰·凱瑟克宣稱:雖然陳光聰是英國籍,但卻是為了方便做生意加入的英國籍,而非真正的英國人。而香港的航空權,理應在英國人手中,這是安全保證。
但隨即,英國海外航空給出的意見是:“陳光聰先生是英國籍,那就是英國人;且合資企業有匯豐銀行,雙方股權各一半,更符合相關的規定。但為了公平起見,怡和可以出更高的價格買下。”
此消息一出,怡和頓時焉了,他們不看好香港的航空業,自然不會再填這個窟窿;別說溢價30%,就是不溢價,他們也不願意買下英國海外航空的股權。
怡和純粹是和陳氏企業不對付,所以從中阻攔而已。
但約翰·凱瑟克見一計不成,連忙找來太古洋行的施約克商議。
施約克也得知消息,他當然希望國泰航空拿下香港航空公司,但更希望是低價買下股權。
“陳光良已經是英國冊封的爵士,且其和倫敦的政治人物關係非比尋常,甚至連丘吉~爾爵士都是他遊艇上的座上賓。且此次,他是讓自己親弟弟陳光聰和匯豐銀行合組企業,顯然是誌在必得。”
約翰凱瑟克說道:“難道你就願意看到,香港的天空,有華人的影子嘛?”
施約克說道:“內地的航線封閉,韓國的航線經營慘談,台島和菲律賓的航線也是虧損,而日本航線麵臨競爭壓力大。如果是不溢價,我倒是還能考慮,如今對方願意溢價30%,顯然誌在必得。我無能為力!”
香港航空的航線,是港島以南;
國泰航空的航線,是港島以北。
施約克認為,以南的航線都是亞洲國家和地區,而且內地不可能開通航線,基於此,這個蛋糕並不值得他全力以赴。
另外,國泰航空的經營也不算理想,如果消耗太大的資金收購香港航空,拿回讓太古洋行陷入麻煩。
英國海外航空、怡和洋行輪流經營香港航空長達十年時間,並沒有看到成功的希望。
“好吧!既然太古洋行沒有興趣,那我也隻能不再阻攔了!”
施約克腦子一轉,將注意打到怡和洋行的手上,他說道:“既然怡和洋行對經營航空不敢興趣,不如將手中的香港航空30%股權賣給我們國泰洋行?”
原來,英國海外航空的股權也隻占70%,怡和洋行持有另外的30%。
施約克認為,陳光聰和匯豐銀行合資的企業,買下英國海外航空70%股權,那陳氏也就占35%而已;有朝一日,國泰航空聯合匯豐銀行,也未必就不能重新拿回香港航空的控製權。
約翰·凱瑟克臉色一僵,他還想著持有香港航空的30%股權,以後國泰航空接手時,怡和洋行損失打入國泰航空裏。
所以現在賣出股權,無疑是徹底斷絕投資香港的航空業。
“你們也溢價30%,我可以考慮!”
“你說笑了,我又不是陳光良這個敗家子。”
“大哥,匯豐銀行未必一直和我們一條心,我們真要把香港航空發展起來,股權並不保險!”陳光聰說道。
此次和匯豐銀行的合資企業,大哥將50%股權放在他的名下,可謂非常的信任他。
陳光聰也從沒有想過,要分家的話,他希望將來公司都是由陳文銘來接班,自己兒子陳文博輔佐便行。
而且此次和匯豐銀行合作的50%股權,實際上也是大哥85%,自己15%,這是兄弟間的默契。
陳光良笑道:“不急,一步步的來,至少我們現在還是合作的。香港航空這邊,你抓緊時間熟悉工作。另外,你要關注波音公司的噴氣式飛機的發展,特別是波音707,這個將是香港航空接下來采購的新飛機。”
“噴氣式飛機?難道這個技術領域,美國人領先英國人,能真正得到普及?”
英國人是噴氣式飛機的鼻祖,二戰時就已經有噴氣式的戰鬥機,1949年更是研發出‘彗星’噴氣式客機,從此,人類航空史進入了噴氣機時代。
但彗星飛機出了兩次事故,徹底斷送英國噴氣式客機的未來,反而是波音公司後來居上,預計明年就能研發成功。
“美國更強大,自然也更值得信任。可以說,如果我們賭對了波音707,那麽我們就可以在同一條航線上,競爭更有優勢。”
“好的,我會關注這方麵的。”
對於大哥的‘未卜先知’,陳光聰也是很有領教,更是深信不疑。
噴氣式客機,這一刻也成為香港航空接下來的發展‘法寶’,當然,美國尚且沒有波音707研發成功和運營,但就是這一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