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8章 長了八百個心眼子
字數:4776 加入書籤
[]
101nove./最快更新!無廣告!
吳嬤嬤拿著許知意的嫁妝單子,在府衙一一登記造冊,光是比對鋪麵和田產就花了小兩個時辰。
出來時,已近晌午。
吳嬤嬤捶打了幾下酸疼的老腰,怎麽合計都覺得這事好像不該自己來做。
想了想,還是抬腳上了馬車。
“吳嬤嬤,要回許府了嗎?”
吳嬤嬤思忖,“不,咱們先去安王府!”
祁西洲身子依舊虛弱,見吳嬤嬤進來,他淡淡掃一眼。
“何事?本王不是讓你守著許大姑娘?”
吳嬤嬤想跪,海青眼疾手快的虛扶一把。
“嬤嬤歲數大了,主子早免了您這些虛禮了。”
“王爺,老奴有一事覺得心中難安,還是想聽聽您的意思。”
祁西洲慣有的沉默。
吳嬤嬤便將許知意如何指揮她將嫁妝奪回私庫,又到今天去府衙登記造冊的事一五一十地講了。
祁西洲見吳嬤嬤越說眉頭擰得越緊,不由輕笑一聲。
“嬤嬤可是覺得哪裏不妥?”
吳嬤嬤有些不確定地看一眼祁西洲。
“老奴雖是奉了王爺的命去守著許大姑娘,但嫁妝好像不該是老奴插手的事,這......怪老奴一時心軟。”
祁西洲清冷的眼中染上一絲笑意。
“如今她都已達成目的,你才來回稟本王,晚了。”
許知意之前說要借他的勢狐假虎威,以為隻是隨口說說,沒想到用起他的人倒是毫不客氣。
如此一來,許懷安忌憚他,自然也不敢再使花招。
自古哪有夫家插手去管媳婦嫁妝的先例,她許知意可好,不費一兵一卒,輕易達成目的。
何況,她如今還隻是準王妃。
吳嬤嬤抹一把額上嚇出來的汗,哆嗦著開口。
“王爺莫惱,是老奴疏忽了,許大姑娘言辭懇切,老奴一時也沒多想,這該如何是好?”
祁西洲也不再看她,揮了揮手。
“本王既讓你去許府,自然一切都聽許大姑娘吩咐,不是什麽大事,你回去吧!”
祁西洲莫名有些期待起許知意過門之後的日子。
饒是吳嬤嬤這樣經曆風浪的人,也被她純真無害的外表給欺騙了。
說不準,許知意什麽時候將他們全賣了,吳嬤嬤還得樂嗬嗬地替她數錢。
都說狡兔三窟,許知意怕是長了八百個心眼子!
有意思!
海青替祁西洲端上一杯溫水。
“主子,屬下還是不太明白,許大姑娘為何要這麽做?她以後可是王妃,誰不要命了敢打她嫁妝的主意?”
祁西洲心緒複雜的看了海青一眼。
得,又一個被許知意賣掉而不自知的蠢貨!
他懶得廢話,傷口隱隱作痛。
“為何是白水?去換過一盞來。”
海青撓撓頭,總覺得祁西洲剛才那個眼神像看一個傻子,感覺自己受到了侮辱。
他義正嚴辭地拒絕了祁西洲。
“不行!許大姑娘交代了,傷口恢複期間,主子不可飲酒,不可喝茶,不可吃發物!”
見祁西洲麵色陰沉,海青賤兮兮地湊上前。
“主子,屬下覺著許大姑娘沒準真的心悅您呢!那晚她還偷偷摸您了!”
見祁西洲不搭理他,海青體貼地指了指他被許知意摸過的地方。
“一共摸了三下!屬下數著呢!”
“滾!”
玉盞砸在門板上,四分五裂。
海青不明就裏,隻覺得自家主子愈加的陰晴不定。
他被趕出來,乖乖守在廊下,一人嘀咕著。
“主子這脾氣哪個姑娘能受得了啊!唉,王妃嫁過來可有罪受了。”
陳府醫端著剛熬好的湯藥,很沒形象地白了他一眼。
“依老夫看,王爺這是婚前恐懼,婚期越近,這種症狀越明顯,你們最近少在王爺麵前瞎晃悠。”
祁西洲自小習武,耳聰目明。
這兩人生怕他聽不見似的,就站在窗戶邊閑聊。
祁西洲一張俊臉黑沉如墨。
他可是麵對千軍萬馬也巋然不動的人,會懼怕成親?
笑話!
不過,軍中全是糙漢子,北地少女子,他確實沒與姑娘打過交道。
心裏有點發怵,但絕對不害怕!
腦中不由浮現出許知意那雙清澈狡黠的眸子,又想到她那一身的傷,暗暗握了握拳。
“海青,你去許府暗中護著許大姑娘,若遇緊急情況,先殺後稟!”
海青與陳府醫對視一眼,禁不住揚了揚嘴角。
看來王爺對許家大姑娘真是上心了!
“屬下這就去!”
陳府醫走進來,將藥碗塞到祁西洲手中。
“王爺,容老夫多嘴,那藥您真不能再繼續服用了。”
見祁西洲隻是沉默著端著藥碗慢慢喝著。
陳府醫長歎一口氣,似是自言自語地道。
“對身子損傷多大,您心中沒數嗎?萬一真的不行了,豈不影響子嗣,好好的姑娘嫁進來,還得守活寡!”
“噗——”
一口藥噴在陳府醫臉上。
祁西洲半眯起眼,“本王心中有數,你出去!”
陳府醫拿袖子呼啦一把臉,聳聳肩,邁出屋子。
“得,怪老夫多嘴,到時王妃要是嫌棄,王爺您就等著後悔去吧!”
祁西洲又怎會不知這藥的危害。
但,皇上正值壯年,十二皇子尚在繈褓,他不允許任何人威脅到皇權。
太子早幾年就已成親,太子妃遲遲沒有身孕,估計也是擔心被皇上忌憚。
他一個無權無勢的皇子,就算上交了兵權,依舊是皇上的眼中釘,肉中刺。
可,如果他久病纏身,羸弱不堪,甚至從今往後就是個廢人,至少能保十萬安陽軍性命無虞。
祁西洲捶打了幾下毫無知覺的雙腿,自嘲一笑。
誰說虎毒不食子?
雙腿廢了,皇上大發善心,傳旨令他回京。
明麵褒獎,暗中敲打。
一軍主帥殘了,群龍無首,皇上正好安排自己信任的人接手安陽軍。
可,連親生兒子都信不過的人,又能真的放心誰?
罷了,征戰多年,他也確實累了,借此機會脫離朝堂紛爭,也不失為一個好時機。
太子來看過他兩次,直言不諱地表明了態度。
太子妃何向晚未誕下嫡子前,他迫於丞相府的壓力,不能也不敢納側妃。
都處在風口浪尖,稍有不慎就會粉身碎骨,自然得小心謀劃,謹慎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