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雲蒙秋意濃
字數:6765 加入書籤
(一)
雲蒙山號稱集泰山之雄、華山之險、黃山之奇、峨眉之秀於一體,被北京人稱作“北方小黃山”。
徒步爬到山頂需要一天時間。為了節省大家的體力,又考慮到爬山需要的時間太長,黃瓊果斷選擇乘坐擺渡車和纜車。
擺渡車行駛的柏油路被叫作橙公路。它始於雲蒙山景區山門,止於520愛之穀,全長7公裏。如果她們徒步要走完這段路,起碼需要3個小時,但坐擺渡車就輕鬆多了。
作為雲蒙山最美的山路,一路上有不少人文和自然風光。可以看到修築於北齊年間和明代的古長城遺址,其中明代長城保存最完整。進入峽穀路段,還可以看山、觀穀,看到壯麗雄偉的雲蒙山,呈現出北方山脈獨有的巍峨與挺拔。
中途路過長城觀景台,擺渡車卻並不停。司機說在下山時,擺渡車才能停留一會兒。
用了十幾分鍾,擺渡車到達望龍坡。她們一行人在此下車,觀山望景。望龍坡連接黑龍潭景區和雲蒙山景區,向北能看到黑龍潭的幽幽峽穀,向東可遠眺密雲水庫的一湖碧水。
她們從望龍坡向上步行,到達雲蒙山索道。索道連接520愛之穀和青空嶺,全長2500多米,爬升高度達600多米。索道上的每個吊廂限乘坐8個人,她們便分乘兩個吊箱。邊小琪、秦科、田歌、張昉、鄭雨桐、黃瓊和俞傳乘坐一個吊箱,林海東、傅思琛、陶建民和靳晨乘坐另一個吊箱。
纜車由低向高緩緩爬升。晴陽高照,秋風送爽,很是愜意。頭頂是湛藍的穹空,腳下是蔥蘢深幽的溝穀,身旁是氣勢巍峨並裸露著巨大花崗岩石的山體,似乎觸手可及。
她們俯首看到一大一小兩個湖泊,如星月相伴,秦科說這是星月湖。湖麵波瀾不驚,湖邊青鬆環繞、曲徑虹橋、花木拂疏,偶見鳶鳥掠水。綠水青山間的波光掠影似仙境一般,讓這山穀儼若北國江南。
青空嶺位於雲蒙山主山脊之上,嶺上建有淩雲觀景台。這裏是遊客觀山峰、奇石、峽穀和密雲水庫的最佳位置,可以讓她們盡情體會“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境界。站在淩雲台上,四周的山水景色盡收眼底。尤其是位於群山丘陵中的密雲水庫,山水交相輝映,煙波浩渺,天水茫茫,美不勝收。
田歌是今天最忙的人,抓緊時間給大家拍照留念。看到秦科走近邊小琪,她趕緊按下快門,抓住倆人無言卻深情對視的一刹那。
林海東在淩雲台附近找到一塊比較平坦的地方,鋪開一大塊塑料布,讓大家把各自背包裏的吃食都拿出來。她們圍坐在一起,在雲蒙之巔的秋陽下,吃著、喝著、談笑風生起來。
田歌正說笑著,突然站起來,拉著邊小琪的手,走到幾米遠的地方。
見田歌剛才還是喜笑顏開,現在卻是一副愁眉苦臉的樣子,邊小琪急忙問道:“妹妹,你有哪裏不舒服嗎?”
“姐,壞了,我來大姨媽了。你帶了衛生巾沒有?我早晨出門太匆忙,忘記帶了。”田歌小聲說道。
“我也沒帶。你稍等一會兒,我去問問其他幾個女生。”說完,邊小琪分別走到鄭雨桐、靳晨、傅思琛、黃瓊跟前,貼著她們的耳朵低語了幾句後,返回到田歌身邊,說道:“妹妹,她們也都沒有帶衛生巾。”
“啊?這可怎麽辦呀?”田歌哀歎道。
秦科看到邊小琪走來走去,又和田歌在不遠處竊竊私語,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情,便走過來,關心地問道:“小琪,發生什麽事了?需要我幫忙嗎?”
“這是我們女人的事,你幫不上忙。你不要呆在這裏,快離開。”邊小琪紅著臉說道。
秦科快步走到圍坐的地方,抓起自己的雙肩包,又返了回來。
“你怎麽又回來了?”邊小琪說道。
秦科沒有說話,從包裏拿出一個包著東西的塑料袋和保溫杯,遞給邊小琪,然後,迅速離開。
邊小琪很疑惑秦科拿給她的是什麽東西。她解開塑料袋,看到裏麵包著一包衛生巾。她很驚喜,笑著對田歌說道:“妹妹,你不用發愁了。”
田歌親眼目睹了剛才的一幕,紅著臉,小聲說道:“姐夫想事真周到。在山下給我們防曬霜用,還有遮陽帽和遮陽傘;在山頂上又送這東西和熱水。他真是及時雨。姐,我好羨慕你。”
“妹妹,你還有工夫閑貧?你先喝點熱薑水,然後,趕緊去找一個隱蔽的樹叢。”邊小琪說完,想到秦科能如此有心,又不禁笑了起來。
黃瓊和鄭雨桐走了過來,站在高處,給田歌望風。邊小琪領著田歌,去了一個樹林茂密,又有巨大岩石遮擋的隱蔽處。
一會兒,秦科就看到她們幾個有說有笑地走了回來。田歌不敢看他。邊小琪給了他一個感激的眼神。
她們幾個人在淩雲台上停留了一個多小時。把野餐時產生的垃圾收拾幹淨,放進垃圾箱後,開始下山。
她們要坐索道纜車下山,再換乘擺渡車。
路過長城觀景台,擺渡車停留大約十分鍾時間,讓她們在這裏可以近距離觀看雲蒙山上的長城。
雲蒙山景區的長城共有兩個時代的遺址存留。一處是明代隆慶年間所建:城磚整齊,縫口嚴密,烽火台牆體完好,垛口清晰可見,具有極其厚重的曆史感。另一處是北齊天保年間所建:牆體就地取材,是用未經斧鑿的毛石、石灰和三和土砌成。目前僅存碎石堆、灰渣及殘牆遺址。烽火台下連綿的斷壁是目前保存最為完整的北齊長城。從城牆斷麵可見它當年的雄偉和曆史的痕跡。
在秋風中,看著這些殘垣斷壁,隱沒在滿目蒼翠的崇山峻嶺中,讓人不禁感慨歲月的無情和滄桑。
(二)
走出雲蒙山景區大門,坐上中巴車,已是下午3點鍾。因為乘坐纜車和擺渡車上下雲蒙山,大家都不覺得累,精神頭依然很足。
秦科指引司機單國強,向她們今天晚上的住宿地點捧河灣進發。
在車裏,邊小琪為了活躍氣氛,笑著說道:“感謝黃瓊經理用心安排,讓我們今天爬上險峻挺拔的雲蒙山,遠眺煙波浩渺的密雲水庫,近觀殘垣斷壁、歲月滄桑的古長城。我想大家對如此迷人的秋色,一定都有很深的感觸。不如趁熱打鐵,都把自己的感想抒發出來。如何?”
“我支持。”田歌率先說道。
“那就先從活潑可愛的田歌同學開始。”邊小琪提議道。
田歌當仁不讓,略一思考,吟詠出來一首五絕:“穹藍如水洗,雲白似絲綿。日影千重嶺,秋高萬裏天。”
田歌不愧是大的才女。句句對仗,很工整,意境也很美。大家都為她鼓掌,喝彩。
邊小琪接著說道:“文科生已經拔得頭籌。下麵輪到理科生了。”
大家不約而同,看向俞傳。黃瓊此時也期待俞傳能展示一下他的文采。
俞傳笑著說道:“我是平生第一次作詩,感覺今天像參加考試一樣。承蒙大家捧場,我鬥膽試一下。”
他思索了一會兒,便和了一首五絕:“坡草淡枯黃,岩藤淺赫裝。彩秋誰畫出,風指夜來霜。”
大家又一起為俞傳鼓掌。黃瓊更是用敬佩的眼神看著俞傳。
氣氛被田歌和俞傳挑動了起來,眾人的眼睛又一齊看向張昉。
張昉也來了興致,大方地笑著說道:“俞兄文武雙全,在下怎敢落後?我對雲蒙山的長城印象很深,頗有感觸,就獻醜了。”接著,他吟詠出一首七絕:“秋日清暉裹燕山,繁林迭翠掩重關。登高遠眺長城影,已作龍盤嶺岫間。”
“好!”鄭雨桐率先喊了起來,臉上是激動的表情。
大家熱烈鼓掌後,秦科趁機說道:“下麵歡迎理科生鄭雨桐總監出場。”
鄭雨桐連忙擺手,紅著臉說道:“秦科,我不會作詩。你就不要難為我了。”
林海東打趣道:“鄭總監,你身邊坐著大才子,為什麽不搬救兵呢?”
鄭雨桐隻好紅著臉,看向張昉。張昉在她耳邊低語幾句後,鄭雨桐鼓起勇氣,說道:“承蒙張博士指點,他讚長城,我讚密雲水庫。讓大家見笑了。”她清了清嗓子,也吟詠出一首七絕:“煙波鏡水綠堤圍,錦羽和鳴結伴飛。倚立枝頭雙斂翅,斜陽西下不知歸。”她一吟詠完,邊小琪立即說道:“精彩。”然後,笑盈盈地盯著她看。
鄭雨桐感覺到了邊小琪眼神裏的含義,突然明白了什麽,立刻羞紅了臉,把頭埋進兩排座位之間。
大家又都看向張昉。張昉若無其事一般,坦然承接著眾人意味深長的目光。
接著邊小琪說道:“下麵輪到黃瓊經理了。”
黃瓊笑著說道:“邊總監,我也是理科生。”
“你可以是理科生,更可以是文科生。來吧,親愛的黃經理。”邊小琪笑著說道。
黃瓊趕緊把求救的眼神投向俞傳。俞傳也效仿張昉,在她耳邊低語了幾句。
黃瓊聽罷,沒了之前的利落勁,期期艾艾起來。半天才說道:“秋風送爽夕陽斜,作伴登高步代車。水色山光誰在意,一心隻等彩雲霞。”吟罷,她也羞紅了臉,不敢抬頭。
秦科馬上稱讚道:“好!”並朝俞傳,伸出大拇指。
接著,秦科對林海東說道:“理科生林海東同學,請吧。”
林海東笑著說道:“秦科同學,你是知道我的,就饒了我吧。我作詩不行,唱歌沒問題。我還是留著晚上唱歌吧。”說著,他轉頭看向傅思琛,傅思琛馬上說道:“你看我幹什麽?我自身難保,救不了你。”她把大家都說笑了。
傅思琛對秦科說道:“秦主管,我也不會作詩。我晚上一定會表演跳舞。你還是讓靳晨來吧。”
不等秦科說話,靳晨趕緊說道:“我不會作詩,也隻會跳舞。”
陶建民馬上接著說道:“我也不會作詩。我可以唱歌。”
如此,理科生這邊就隻剩下秦科一個人。大家都看著他,期待他的吟詠。
秦科笑著說道:“小時候,聽劉蘭芳的評書《楊家將》,總聽到燕雲十六州這個名詞。我昨天上網查了一下,才知道咱們腳下就是燕雲十六州之一的檀州。今天雲蒙山一遊,讓我看到重巒疊嶂的燕山和蜿蜒不斷的長城,實地體會到了這個地方的險要,也明白了漢胡民族為什麽會反複爭奪此地。我就借景思古吧。”接著,他吟詠出來一首五律:“胡漢紛爭地,燕雲十六州。隋唐藩鎮亂,遼宋雁門仇。迭嶂擎天起,長城斷壁留。千年烽火散,碑闕仰風流。”
田歌率先鼓掌喊好,小聲對邊小琪說道:“姐,秦科到底是文科生還是理科生?”
邊小琪笑著說道:“在理科生麵前,他是理科生。在文科生麵前,他又是文科生。若不是中學老師的武斷,他應該是你的學長。”
秦科通過一首詩,把燕雲十六州的曆史和滄桑完全表達出來。既豪邁大氣,又文采飛揚。張昉和俞傳也對他豐富的曆史知識和文采感到驚訝,心裏也是暗暗稱讚。
最後,輪到文科生邊小琪。大家期待她更出彩的詩詞。
邊小琪笑著說道:“今日登雲蒙山,觀覽北方美景,我非常開心。又有幸結識了諸位,更是感到高興,可以說是不虛此行。我已經見識了各位抑揚頓挫、才華橫溢的詩詞,晚上還能欣賞到各位的歌聲和舞蹈,好像一下子回到了我讀大學的時候。在此有感而發,拙作一首《長相思》,希望大家記住這個雲蒙山的秋日,能經常想起我們在此新結下的友情。”說完,她便吟詠起來:“一片紅,兩片紅。紅染黃櫨槭樹叢,雲蒙秋意濃。盼歸鴻,數歸鴻。相思長留在玉櫳,夢中露笑容。”
秦科馬上說道:“好。”
大家一齊鼓掌,都覺得邊小琪說出了她們的心聲。尤其是黃瓊和鄭雨桐兩個人,笑盈盈地看著邊小琪,不一樣的目光裏卻蘊含著一樣的情誼。
中巴車沿著硫辛路向西,再次穿過橫芩根隧道。在隧道出口處,看到一個向右下坡的岔路口,秦科指引司機單國強右轉下坡,順著柏油路左繞右盤幾次,就下到白河河穀的最低處。
路左側是幾十米寬的河床,流淌著永不停息的白河水。河水占滿一半的河床,和公路相伴前行。右側還是高聳的山體,遮住人的視線。
此時已經是下午四點多鍾。向左看去,夕陽已經移到白河左岸大山的山頂上,河穀裏已經有了大片陰影。向右看去,落日的餘暉照亮右側山腰以上的部分,給山體染上了一層金黃色。
中巴車向前行駛幾公裏,就看到一個炊煙嫋起的小村莊,幾十棟民居坐落在白河右岸的河畔上。這是捧河岩村。
邊小琪她們今天的終點站捧河灣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