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西維之變
字數:3854 加入書籤
“西維勢大,京都外那一場,十二萬西維鐵騎,打得二十萬勤王軍毫無還手之力,一路殺至陽洲府前,幾乎是所向披靡。若等西維皇位之事塵埃落定,隻怕,陽洲府……也將遭殃,至於梅洲府,怕也不能幸免!”
“妾身自知有幾斤幾兩!若是不想被吞並,也隻能是寄希望於候爺身上。還請候爺助我陽洲和梅洲擋下西維。”
“隻要候爺願意出手,妾身願意……以身……相許!攜紅蓮教投入候爺麾下!”
說到最後,洛青岑臉上露出一股羞澀,深深看了眼蘇淵。
蘇淵眉頭微跳,頓時感覺有些尷尬。
事情,果然跟他猜的一樣,這女人是想讓他出手對付西維軍。
他此時也算是想明白為什麽趙銳會表達投誠了!
若是沒有京都那一戰,他們或者還會抱幾分希望。覺得這天下,他們可以爭上一爭。
但……如今……光是西維軍這一關,他們就知道自己過不了!
二十萬勤王軍啊,被西維軍十二萬人虐得渣都不剩。他們手上的兵力有多少?哪怕是有勤王軍那麽多。
可以西維鐵騎的強大,他們在西維鐵騎手上堅持多久?
更不要說,若是西維皇位塵埃落定。下次來的,就不止是十二萬鐵騎,可能是二十萬,三十萬!
京都一戰,將他們的心氣給打沒了!
不過,蘇淵在方原城大敗西維軍的消息,卻又讓他們看到了希望,他們是將希望寄托在了蘇淵身上。
不管趙銳的投誠是真心還是假意,蘇淵可不覺得洛青岑真的願意投誠於他。
隻是形勢所迫,做了不得已的選擇。為此,洛青岑甚至不惜將自己給拿來當籌碼!
說起來,自己真的是那種好色之徒嗎?!
“洛聖女,本候記得你有自己的理想,你……想為天下百姓謀一條生路。開創一個人人平等的世界,你……難道就這般的放棄自己的夢想了?!”
蘇淵看向洛青岑,似笑非笑道。
洛青岑聞言,微微愣了愣,她倒是沒想到蘇淵能夠抵擋得住這樣的誘惑。她對自己的容貌可是有極度自信的。
不過,蘇淵的問題,倒是讓她臉上露出一股複雜。
“候爺,我的夢想,何嚐不是候爺如今所做之事!江城的百姓,比起我梅洲府來,隻怕日子過得更好吧!?”
“開辦學堂,提高女子地位,土地收回府衙,統一分配。輕田稅,重商稅、等等!你的這些舉措,做得比我好!”
“小女子自覺不如候爺……若是能夠為候爺的事業助上一臂之力,小女子還是很樂意的!”
說到最後,她看向蘇淵的目光,帶了絲說不清,也道不明的情感在其中。
蘇淵聞言,有些詫異的看向洛青岑,她倒是沒想到這女人居然會對他做的事,調查得如此清楚!
或者說,她可能已經在照葫蘆畫瓢了吧!
“既然,洛聖女如此說了,若是本候還拒絕的話,那本候也有些不識好歹了,不過,此事,從長計議!若是洛聖女有心,不妨找個時間,來江城一趟!我們具體商談一下合作之事!”
蘇淵對洛青岑笑了笑道。
不管對方是真心,還是假意。若是能夠收攏紅蓮教,將梅洲府也納入到自己的轄下。他的力量和地盤也將大增。
再加上趙銳的地盤跟實力,對付起西維來,勝算會更大一些。
他當初扶持趙銳跟洛青岑,其實也是想讓對方為自己分擔一些壓力的。
如今,皇帝的壓力沒有了,可西維的壓力又來了。隻是,如今西維的壓力可不能再由他們去分擔。
一旦他們失敗。江城將獨自麵對西維。雖然,他手上有戰鬥力強大的新軍,還有新式武器。
可……戰西維騎兵,他多少心裏還是沒些底。哪怕是能勝,怕也是慘勝!得不償失!既然如此,聯合趙銳和洛青岑,很是有必要。
合三家之力,對抗起西維來,就要簡單一些了!
洛青岑聞言,神情微微一愣。蘇淵雖然答應了下來,但讓她去江城。卻是讓她有些犯難了!
若蘇淵有別的想法,她此次江城,將危機重重。就看她對蘇淵有沒有足夠的信任!
猶豫了一下後,洛青岑似是下定了決心,抬頭看向蘇淵,點了點頭。
“好……我屆時一定會前往江城去見候爺!”
蘇淵聞言,忍不住對洛青岑多了幾分欣賞,有魄力,也有主見。還有膽識。難怪她能夠掌控紅蓮教,發展出如今的規模來。
“那本候就在江城恭候洛聖女大駕!”蘇淵拱了拱手,點頭示意間,帶著手下的親衛,策馬就朝著江城方向而去。
…………
西維的春天來得遲,草原上的積雪還未完全消融,王庭的金殿內卻已籠罩著一層揮之不去的寒意。
西維右王阿史那站在金殿中央,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腰間彎刀的刀柄。
殿內炭火劈啪作響,卻驅散不了他心中的冷意。
三天前,西維皇帝在睡夢中悄然離世,連一句遺言都未留下。
如今金殿內空蕩蕩的,隻有他和幾個心腹將領,以及那位總是眯著眼睛的謀士賀拔嶽。
"殿下,不能再猶豫了。"賀拔嶽向前一步,聲音壓得極低,"阿史勒親王已經從大羽朝邊境啟程,他的十一萬大軍一旦回到王庭..."
阿史那抬起手,止住了謀士的話。
他何嚐不明白眼下的局勢?作為皇帝的第三子,也是實力和能力最強的那個。
再加上跟阿史勒之間的競爭賭約,他如今身在王庭,哪怕是他在這場賭局中輸了,想順理成章繼承帝位,難度應該不大。
但父親生前對堂兄阿史勒的承諾朝野皆知。如今阿史勒手握重兵,又剛在與大羽朝的邊境衝突中立下戰功,聲勢正盛。
西維不少王公權貴,都心向著阿史勒,自己若是一個不好,不僅繼承不了皇位,說不定,還會讓自己萬劫不複。
因此,一切都得從長計議,哪怕是奪位,也要萬無一失。
"我們有多少兵力?"阿史那沉聲問道。
"王庭禁衛八千人,效忠殿下的各部族戰士集結起來約有一萬二千人。"賀拔嶽迅速回答,"總共兩萬兵力,而且大多是輕騎兵,缺乏重甲部隊。"
阿史那閉上眼睛,腦海中浮現出堂兄那張總是帶著自信笑容的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