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北境來信

字數:3812   加入書籤

A+A-


    冊封趙嫣、趙貞為德妃、淑妃的旨意已下,擇吉日行冊封禮。
    前朝餘孽王煥等人的淩遲傳首,如同最冷酷的宣告,震懾了所有蠢蠢欲動的暗流。
    臨淵城似乎恢複了表麵的平靜,後宮因兩位新妃的即將到來而暗湧著新的漣漪,但這一切都在蘇淵的掌控和沈幼娘、顧傾城的調和下,暫時歸於一種微妙的平衡。
    禦書房內,蘇淵正批閱著江南水患的奏報,眉頭微鎖。
    如今的新朝慢慢的走上正軌,雖然,蘇淵是想實現現代的這一套,但很顯然,行不通。
    那些新來的大臣們,雖然接受了蘇淵說的君主立憲製,可一些延續下來的祖製,他們不希望蘇淵放棄。
    比如,皇宮內院的宮人製度,以及皇權特權等。這位內侍高德全,是洛長風為蘇淵挑選的。
    用得倒還順手,蘇淵就默許留下了!
    內侍總管高德全悄無聲息地進來,手中捧著一個異常醒目的物件——那是一個用整塊黑玉雕琢而成的圓筒,上麵陰刻著盤踞的巨狼圖騰,筒口用火漆封緘,漆印赫然是一枚咆哮的狼頭。
    筒身上還綁著一小卷雪白的、帶著特殊紋路的皮子。
    “陛下,”高德全的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凝重,躬身呈上,
    “北境八百裏加急!北遼女帝耶律嫣然的親筆國書!還有……一封密信。”他指了指那卷白狼皮。
    蘇淵的目光瞬間從奏折上移開,落在了那黑玉筒和白狼皮上。
    耶律嫣然……這個名字如同一顆投入深潭的石子,在他心中激起複雜的漣漪。
    那個在北境風雪中如同烈火玫瑰般的女子,那個與他有過短暫卻激烈交集、最終帶著不甘與決絕,看他離去的北遼女帝。
    他放下朱筆,沉聲道:“呈上來。”
    高德全小心翼翼地將黑玉筒和白狼皮密信放在禦案上。
    蘇淵先拿起了黑玉筒,指尖劃過冰涼的狼圖騰,略一用力,捏碎了火漆封印。
    裏麵是一卷用北遼皇室特製、堅韌如帛的紙張書寫的國書,字跡遒勁有力,帶著耶律嫣然特有的鋒芒。
    蘇淵的目光快速掃過,越看,眉頭鎖得越緊,深邃的眼眸中風雲變幻。
    國書的內容極其震撼!
    耶律嫣然以極其正式且前所未有的謙恭姿態,闡述了北遼近年來因天災、內部傾軋以及與華朝長期對峙導致的國力衰微、民生凋敝。
    她痛陳戰爭帶給兩國邊民的深重苦難,直言北遼已無力也無意再與如日中天的華朝為敵。
    然後,她拋出了一個足以震動整個天下的提議:
    請求內附!
    北遼願舉國並入華朝版圖,從此成為華朝北境行省,耶律嫣然願自去帝號,接受華朝冊封!
    她懇請蘇淵以“天可汗”之尊,接納北遼萬千子民,結束這綿延百年的戰火與仇恨,讓北境草原與中原沃土、共享太平!
    這並非簡單的求和或稱臣,而是徹底的、史無前例的歸附!
    蘇淵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幾分。這是何等巨大的政治勝利!
    足以讓他青史留名,成就超越曆代帝王的偉業!當然,若是民族融合,最終全都歸華,那也將是他來這個世界後,完成了第一步的計劃!
    耶律嫣然……她竟有如此魄力與決斷?
    然而,狂喜與震撼還未完全平複,蘇淵的目光落在了那卷看似不起眼的白狼皮密信上。
    他解開係繩,展開。不同於國書的正式,這上麵的字跡明顯柔和了許多,甚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纏綿?
    信的開頭,依舊是那熟悉的、帶著點野性不羈的語氣:“蘇淵,見字如晤。北境的風,終究吹不到溫暖的南方了。”
    她簡短地訴說了離別後的思念與孤寂,談到了治理北遼的艱難與力不從心。然後,筆鋒陡然一轉:
    “你是個混蛋,也是個讓我忘不掉的男人。”
    “告訴你一件事,別得意,也別想著推卸責任。我肚子裏,有了你的種。”
    “而且……是兩個。”
    “國師說,這是長生天賜予的福氣,也是一份沉甸甸的‘禮物’。”
    “我本想帶著他們,獨自守著這片草原。可看著他們一天天在我腹中長大,感受著那份與你血脈相連的悸動……我忽然覺得,這片冰冷的王座,配不上他們未來可能擁有的天空。
    我不想他們生來就背負著仇恨和戰火的陰影,不想他們像我一樣,在權謀與廝殺中耗盡一生。”
    “所以,我做了這個決定。把北遼,連同他們……一起交給你。”
    “蘇淵,我不是來祈求憐憫。這是交易,也是……一個母親能為孩子爭取的最好未來。
    用整個北遼,換他們一個能在陽光下自由奔跑、不被‘異族’身份所困的華朝身份!
    換他們……能堂堂正正地叫你一聲‘父皇’!”
    “國書已發,北遼各部首領雖有不甘,但大勢已去,我已掌控全局。你隻需點個頭,派兵接收即可。善待我的子民,他們亦是你的子民。”
    “至於我……隨你處置。是囚於深宮,還是放逐草原,都無妨。隻求你……善待我們的孩子。”
    信的最後,沒有署名,隻有一點淡淡的、似乎是胭脂留下的印記。
    “……”
    蘇淵握著那卷薄薄的白狼皮,如同握著千鈞重擔。
    他整個人僵立在禦案之後,深邃的眼眸中,各種情緒如同驚濤駭浪般瘋狂翻湧!
    狂喜?北遼主動歸附,天下一統在望!
    震撼?耶律嫣然,那個驕傲如鷹、寧折不彎的女人,竟為了孩子,甘願獻上整個國家,自縛雙手!
    惱怒?她竟敢!竟敢瞞著他,懷了他的子嗣!還是雙胎!
    這突如其來的“驚喜”,幾乎打亂了他所有節奏!
    憐惜?她信中那看似強硬實則脆弱的剖白,那句“隨你處置”,道盡了一個母親在權力與親情間掙紮的無奈與犧牲。
    頭痛?兩個孩子!還是北遼女帝所出!身份何其敏感!
    後宮剛剛因趙氏姐妹而稍穩,這突如其來的雙生子,又將掀起何等波瀾?朝野上下,又該如何看待?
    複雜的情緒交織在一起,幾乎讓他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