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圍而不攻

字數:3308   加入書籤

A+A-


    撻懶這回是真迷糊了,戎馬半生,到今天才知道什麽叫黔驢技窮!
    再說劉豫接到徐文戰報之後,也氣得他咬牙切齒。
    “徐朗啊,花月先!你們就是我前世的冤家,今生的對頭!如果有一天若落在我劉豫的手裏,非把你們一刀一刀的活剮了不可,屢次壞我好事!三年多的時間,兩三萬人馬折在你們手裏,哎呀呀,氣死我也!”
    差點把這老家夥氣吐了血,驢牙咬的嘎嘎直響。
    這時劉豫突然想明白了一點,不是我手下人無能,你撻懶又能如何?不也是一敗塗地嗎?二萬人馬折損近半。看起來這一招也不管用,這可如何是好呢?
    想著想著,劉豫突然靈機一動,不如把都城遷到東平,何必在濟南這麽遠的地方鞭長莫及呢,想在這兒,趕忙召集群臣商議此事。
    當然他這些手下有讚成的,也有反對的,各執一詞,爭論不休。這些人多是出於自己的利益考慮,但劉豫早已拿定主意,誰也更改不了。
    “各位愛卿,凡事有利就有弊,既然遷都東平好處頗多,毋需再議。從即日起,各自安排處理家中事宜,爭取在一月之內完成南遷計劃。”
    其實劉豫這一招確實非常的高明,由於東平和青州屬下靠近北麵的幾個縣城都處於空白狀態,他安排的官員皆已到位,遷都過去,可以穩定時局。
    第二,作為首都的衛戍部隊有數萬人之多,足以震懾青州的各路人馬,隻要他們不主動出擊,別人是沒有主動進攻的資本。所以說,在這種情況之下,遷都東平是他最明智的選擇。
    現在的問題是東平府仍然被宋軍占領,首先得拿下城池才能完成遷都。
    “諸位愛卿,現在東平的守將是誰,手下有多少兵馬,有誰知道給孤家說說?”
    右丞相張東出班奏道,“皇上,據前線回報,目前東平守將隻有六個人,領頭的叫秦月橋,手下有個參軍李琨,將領是仇天龍夫婦和仇天虎丘同文。人馬不足八千,但城池堅固,易守難攻。”
    劉豫點點頭,“嗯,張丞相,孤知道你文武雙全,這次拿下東平的重任就由卿家掛帥,朝中大將任你挑選,擇日開拔,兩萬人馬皆是守衛京師的禁軍。由撻懶在青州牽製他們大部人馬,完全可以優勢兵力令他們放棄東平,不知卿家還有何妙計。”
    張東初聽要他掛帥出兵深感意外,前麵的幾位都吃盡了苦頭,他比誰都清楚,但他也明白,這個差使推是推不掉了,硬著頭皮也得頂下來。
    “回稟皇上,臣定不負所托,竭盡全力,拿下東平完成遷都之大計。”
    “好,卿家果然是幹國忠良,下朝之後馬上點兵派將,擇日起程,孤等著你的好消息。”
    下朝之後張東可是有點犯愁,兵馬隨便調動,可朝中無大將,就連廖化一樣的先鋒之才也是捉襟見肘。他突然想起一個來,他就是在家養傷的蔣存良,這個人有勇有謀,也隻有他了!
    想到這兒,他馬上調轉馬頭直奔蔣家。
    蔣家並不大,門前也隻有兩個親兵站在門前。
    張東一點手,“去通報你家將軍,就說張東求見。”
    當兵的雖然並不認識張東,但名字還是知道的,再說官服在身,知道他是個大官。
    親兵進去一會兒就跟著蔣存良來到府門外。
    “末將蔣存良參見丞相大人,快到屋裏請。”
    “蔣將軍不要客氣,不知傷勢如何,朝廷用人之際,可否願意出征啊?”
    其實從得到士兵通報的那一刻起,他就已經知道張東的來意,“丞相有事盡管吩咐,屬下已經痊愈,隨時聽候調遣。”
    “好,蔣將軍可有得力幹將,向本帥推薦幾個?”
    “丞相放心,我家李將軍雖然下落不明,卻介紹一個人於前日到我這兒,何日出兵一並帶上。”
    “好,對於這次圍攻東平,皇上誌在必得,已經動用了禁軍,準備遷都,晚上到我府上,略備薄酒,共同探討一下諸項事宜,擇日起兵。”
    不說二人如何密謀,三日後,以蔣存良為先鋒的五千大軍三更造飯,五更準時出發!
    張東又點齊一萬人馬隨後跟進。
    劉豫這兒剛起兵,秦月橋就已經得到線報。他隨即派人向青州的大將軍和軍師稟報,一麵又動員手下戰將積極備戰。
    “各位將軍,線報得知,劉豫正準備遷都東平,目前以蔣存良為先鋒的五千大軍,近日將到達城下,在沒有得到大將軍命令的前題下,積極備戰,確保東平城萬無一失。”
    蔣存良的行動也是雷曆風行,兩天後的中午就已經帶領著五千大軍浩浩蕩蕩的開到東平城下,除後麵的水路以外,其它三座城門北麵和西麵各有一處安營下寨。
    月橋領著人在城上觀看,“李參軍,咱們可不可以趁敵人立足未穩,打他個措手不及呀?”
    李琨想了想,“秦將軍,以卑職之愚見,蔣存良不比白勇丁義,這家夥有勇有謀,不可輕敵。大將軍雖然讓咱們見機行事,卻強調以守城為主。再看姓蔣的逼近城池下寨,又防範森嚴,且圍而不攻,隻留東門,目的就是逼我們棄城而逃,而我們的軍糧皆已運走,隻留十數日之用,就是表明大將軍讓我們見機行事外,或有機會配合青州方麵一同行動。”
    秦月橋點點頭,“就依參軍之見,不過姓蔣的要是敢來挑戰,我就殺他個人仰馬翻。”
    李琨笑了,“那是當然,屬下讚成!”
    好像似對方猜透了宋軍的意圖,隻是圍而不攻,直到張東的一萬大軍在離城十裏安營下寨才把手下將官招集起來開會。
    “各位將軍,明天早上隨本將軍到東平城下討敵罵陣,大家各顯神通,殺他個人仰馬翻,拿回一棵敵將人頭賞銀千兩,力爭首戰告捷。”
    蔣存良氣宇軒昂地走出中軍大帳,早有親兵牽過戰馬,扳鞍認蹬,領著眾將衝出陣前。
    “呔,城上宋軍聽著,識相的趕緊開城投降,不然我數萬大軍殺入城中玉石俱焚,雞犬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