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資源之都鋼城

字數:11304   加入書籤

A+A-




    第279章 資源之都鋼城
    第279章 資源之都鋼城
    同時,這也導致。
    真正發生在地表的大規模交戰。
    僅僅隻會有突破第一道防線時的那一次。
    接下來。
    所謂的第二道防線。
    蘇武麵對的敵人,就不再是這些直接的武裝部隊。
    而是隱藏在城區各處的炸彈和自動火力平台,還有作為後勤的一座座地下避難所。
    數十萬的機械洪流。
    浩浩蕩蕩的越過第一道防線,突入鋼城的宏偉城區之中。
    相比於之前和人類的交戰。
    在進入城區後的戰鬥。
    就變得更加沉默而慘烈。
    因為交戰的雙方,都已徹底變成鋼鐵機械之軀。
    不再有投降和死亡的概念。
    所有的參戰者,都會戰鬥到最後一刻。
    而在如此高烈度的戰鬥中。
    哪怕蘇武一方負責指揮的人工智能,擁有壓倒性的算力優勢。
    也依然不可避免地開始有所損失。
    不時地,就會有一台蜘蛛機器人,或者機器狗。
    被隱藏在街道邊的廢墟和建築中的感應式地雷命中。
    也會有某架盤旋在空中的作戰無人機。
    突然被幾座自動火力平台的高射機槍集火。
    然後在避無可避之中,被交錯的火力網撕裂成一團燃燒的廢鐵。
    [編號3027分區戰損率明顯上升,判斷該區域存在10座高空火力平台。]
    [開始就近調遣三支作戰無人機集群,前往清除。]
    [編號0102分區,檢測到存在超量主動追蹤式地雷。]
    [遣散該區域所有作戰單位。]
    [投放電子誘餌。]
    [編號7516分區,敵方重型火炮已造成大量殺傷。]
    [總威脅排名上升至戰場第10位。]
    [開始予以遠程火箭彈打擊。]
    伴隨著戰場的鋪開。
    整個鋼城的戰鬥區域。
    被人工智能劃分為了上萬個分區。
    同時,這些分區並非固定不變,它會隨著機械軍團的推進和轉移進行動態調整。
    最激烈的時候。
    調整的時間甚至會以毫秒來計算。
    而具體到每一個分區中。
    人工智能還會對這個分區中的敵人進行分類標記。
    針對威脅較高的目標。
    會優先集結力量將其消滅。
    如果判斷交戰損失可能很大,則甚至會呼叫場外的重火力支援。
    就這樣。
    在龐大的算力支持,以及絕對的數量優勢之下。
    盡管過程中有所損失。
    蘇武一方在整個戰場的整體推進速度,依然十分迅速。
    前後隻花費了不到半個小時的時間。
    便攻入了一座座作為防線中心節點的地下避難所。
    並在那裏邊。
    與鋼城聯軍展開了近身的廝殺。
    某座地下避難所之中。
    一台暴風二型軍用動力裝甲出現在走廊拐角。
    試圖支援不遠處岌岌可危的鋼城聯軍小隊。
    但在他出現的瞬間。
    原本還在圍攻聯軍小隊的蜘蛛機器人。
    便立刻開始調轉槍口。
    用身上裝配的堪比軍用狙擊槍的新型電磁步槍。
    對他進行集火。
    更有數十枚火箭彈。
    接連從一些專門負責遠程打擊的蜘蛛機器人身上點火啟動。
    朝著暴風二型軍用動力裝甲奔襲過去。
    於是在出現後的整整15秒間。
    這台暴風二型動力裝甲,都被猛烈的火力牢牢限製在原地。
    無法做出任何有效的移動和反擊。
    直到最後被一台重裝主戰蜘蛛機器人的電磁炮鎖定。
    兩炮轟擊下來。
    當場被破開防禦,化作一團昂貴的金屬垃圾。
    而與此同時。
    另外一處戰場。
    集結了超過60台戰鬥機器人的鋼城聯軍。
    終於成功抓住一次機會。
    圍住一台落單的重裝主戰蜘蛛機器人。
    隻是當它們集火攻擊過去的時候。
    那台重裝主戰蜘蛛機器人周圍,忽然浮現出一大片藍色的弧光。
    所有發射過去的大威力火箭彈。
    都被那些藍色弧光提前引爆。
    而接連爆炸的火光,舔舐在蜘蛛機器人冰冷的金屬外裝甲上。
    並沒有給它帶來任何傷害。
    反而讓它有時間轉動自身的電磁炮炮口。
    與附近一同支援過來的同伴們。
    展開反擊。
    戰爭開始的第3個小時。
    整個鋼城南方,所有被劃為第二道防線的區域。
    基本已全部陷入潰敗狀態。
    不斷有避難所被蜘蛛機器人軍團徹底占領。
    這個時候。
    最終的勝負,已經清晰可見。
    區別隻是時間長短的問題。
    鋼城聯合指揮中心。
    劉青站在巨大的鋼城地圖麵前。
    神情由最開始聽到來自江河市的入侵者,僅僅花費了不到半分鍾時間,便徹底擊潰第一道防線的震驚。
    到後來發現包括動力裝甲,湮滅級坦克等在內的來自於末世前軍方的尖端武器。
    都沒能發揮出應有作用,便迅速倒在入侵者手下的呆滯。
    再到現在,看著幾乎整個南城區全部淪陷的萬念俱灰。
    眼中已經沒有了鬥誌。
    此時的他,再回想起幾個小時前的意氣風發。
    隻覺得一切都好像是在做夢一般。
    雙方的差距實在太大。
    大到了一旦開戰,就根本沒有給他留下任何指揮的餘地。
    隻能就地等待投降。
    而陪他一起喪失鬥誌的。
    還有整個指揮中心的數百人。
    作為整個鋼城陣營中,接觸前線情報最多的地方。
    這裏的人也最能直觀體會到蘇武的強大。
    那是一個根本無法讓人升起抵抗之心的巨人。
    江河市。
    農家小院,地下控製中心。
    蘇武俯瞰著由數百架偵察無人機的實時監測數據,搭建起來的鋼城戰場全息地圖。
    表情沒有太大的變化。
    戰爭的勝利理所當然。
    如果這樣都能失敗。
    那麽他在科技上砸下的那麽多靈性和研究資源,就沒有了任何意義。
    此時的蘇武,對於正在指揮前線戰鬥的人工智能。
    隻有一個要求。
    那就是盡快完成占領。
    至於這個過程中會打壞多少東西,都並不重要。
    在已經掌握了電弧熔爐技術,並傾注不少靈性,把回收科技點滿的蘇武眼中。
    少量的資源是完好,還是破損都無所謂。
    反正即使是廢鐵。
    他也能輕鬆將其價值修複大半。
    戰爭開始後的第4個小時。
    匯聚了二十萬台蜘蛛機器人的主力軍團,開始徹底分散。
    以一支支獨立小隊的形式。
    快速從戰場前線的南城區擴散向其他方向。
    這種陣型上的轉變。
    意味著人工智能已確認鋼城不再存在大規模成建製的威脅力量。
    可以以稍微大膽一點的方式,來加快占領整個城市。
    不給那些意識到戰敗無可避免的鋼城本地勢力,太多逃亡和轉移物資的機會。
    而與此同時。
    在剛剛平定的南城區。
    人工智能已經開始整合資源。
    讓停留在城區外的30支商隊列車。
    分批次進入裝載物資。
    以每支商隊具備的上萬噸的運輸力。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
    30支商隊加起來,足以一次性把整個南城區大部分的稀有資源,都帶回農家小院。
    “有點小看了末世前東洲最大工業生產基地的含金量。”
    “就算時隔這麽久。”
    “這裏也依然還有那麽多的高級物資。”
    快速地瀏覽了一遍人工智能統計的物資清單。
    望著那些比之前評估的,還要多出數倍的高級物資。
    蘇武心中忍不住生出了一陣收獲到沉甸甸果實的滿足。
    不說其它。
    隻要將這第一批30萬噸珍貴物資運輸回來。
    他不惜威脅東洲政府,強行占據鋼城的付出。
    就已經完全回本,並且還能大賺特賺。
    “有這一批資源。”
    “可以立刻開始著手建造20台冰封級陸地護衛艦和10架雙翼直升機。”
    “先驅者級陸地驅逐艦也可以再建兩台。”
    “唔,就這都還用不完。”
    “剩下的還能投入到基地車的改造,以及研究陸地巡洋艦的項目上。”
    冰封級陸地護衛艦的重要性,不需多說。
    一台就能支撐起一支足以穿行整個東洲,將上萬噸物資運抵任何一個角落的商隊。
    是蘇武能夠快速成長到如今地步的基石。
    而作為更加強大的先驅者級陸地驅逐艦。
    蘇武至今為止也僅僅隻有一台。
    再造兩台,就等於讓他的高端武力,一下子又額外擴充兩倍的規模。
    另外建造雙翼直升機,改造基地車,研究陸地巡洋艦等。
    也都是極為耗費資源的項目。
    有了這批資源的補充。
    能極大地減輕蘇武在相關方麵的壓力。
    “果然充足的資源才是王道。”
    “來這麽一下,整個農家小院的綜合實力,都明顯往前跳躍了一大截。”
    關掉統計物資列表。
    蘇武站到全息投影地圖麵前。
    伸手將鋼城南城區的比例放到最大。
    注視著一輛商隊列車,緩緩駛入那裏的某座避難所。
    30萬噸稀有物資,隻是一個開始。
    等到後續將整個鋼城的資源全部清點一遍。
    蘇武都不敢想象,
    他手中的軍事武裝,到時候到底能膨脹到什麽程度。
    花費了幾分鍾的時間,平息心中激蕩的情緒。
    蘇武將注意力從鋼城方向挪開。
    轉到了秦嶺山,以及寬江流域和餘安市周邊。
    此時此刻。
    在這兩塊對於蘇武同樣重要的地方。
    也分別布置了將近50萬,以及20萬台蜘蛛機器人。
    前者構成了封鎖紫晶體的數十道防禦網。
    後者則是負責維護從餘安市周邊,以及寬江流域一帶,大規模轉移向江河市的車隊的安全。
    單純從部署規模上來說。
    蘇武其實等於同時開辟了三處同級的大規模戰場。
    不過,得益於超級工廠的強大生產力。
    蘇武維持這三處大型戰區,基本沒有太大的壓力。
    並且在可以預見的未來。
    在占據了鋼城那座資源豐富到難以想象的城市,即將迎來更多的武器裝備產出以後。
    蘇武就更加沒有這方麵的壓力了。
    “暫時其它地方都沒什麽問題,都在按部就班的生產和建設。”
    “就是紫晶體。”
    “一天沒有特別注意,似乎又進化了一些。”
    蘇武忽然發現。
    他每次想要放鬆,又或者遇到什麽高興的事情的時候。
    隻要回頭看一看秦嶺山岩漿峽穀那一片的紫晶體。
    保準都能淋到一盆冷水。
    在那邊,就沒出過什麽好消息。
    調出岩漿峽穀兩側火力平台上的監測數據。
    蘇武借助人工智能稍微計算了一下。
    發現現在的紫晶體。
    有一部分似乎進化出了翅膀的雛形。
    不隻是能夠跳躍,還擁有了短暫飛行的能力。
    並且。
    第一次。
    它們似乎有了反擊的意識。
    看著某座火力平台上,幾隻試圖闖入彈藥倉庫區的帶翅紫晶體。
    蘇武沉默了很久。
    最終決定把當前唯一的那一台先驅者級陸地驅逐艦。
    還有它所攜帶的晶體探測器。
    一同派往秦嶺山。
    並常駐那裏。
    “還要繼續加強秦嶺山的防禦。”
    “另外。”
    “生產和科研也都該繼續加速了。”
    “不能被紫晶體落下太遠。”
    2月6日。
    厚重的烏雲,再一次籠罩江河市。
    在漆黑的天色與呼嘯的暴風雪中。
    農家小院核心區的地表上空。
    緩緩亮起了一排明亮到有些耀眼的指示燈。
    將周邊的黑暗,遠遠的驅散開來。
    借助這些指示燈的光芒。
    能夠清楚地看到。
    原本位於農家小院地下避難所上邊的那10米厚的土壤和岩石層。
    此時已經徹底被鏟除一空。
    取而代之的,是一座直接在避難所地下第1層的頂端外牆上,由快速水泥澆築而成,高達20米的圓形炮塔基座。
    “一直以來。”
    “所有建造避難所的工作,都在位於地底10米深以下的地方進行。”
    “這在農家小院最開始弱小的時候,沒有錯。”
    “十米厚的土壤和岩層,足以庇護當初隻有幾百平米大小的避難所。”
    “免受來自於地表的暴風,極熱與極寒的傷害。”
    “但是隨著後來避難所的規模越來越龐大。”
    “繼續保留這種結構。”
    “實際上,安慰性質已經逐漸開始大於實用性質。”
    “避難所頂端距離地表10米厚的土層。”
    “它的真實防禦力。”
    “未必有10厘米厚的快速水泥強大。”
    “並且,在紫晶體具有挖掘岩石和土壤的能力以後。”
    “這些土層,就更加沒有存在的意義。”
    “不僅不會帶來安全,反而還會給避難所的防禦造成一些麻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