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超大型電磁軌道炮
字數:11492 加入書籤
第280章 超大型電磁軌道炮
第280章 超大型電磁軌道炮
“所以,農家小院地下避難所上方的岩層與土壤。”
“已經完成了它的曆史意義,該退出舞台了。”
長久的潛移默化下。
建造在地底的避難所,比建造在地麵上更加安全。
這一固定的心理暗示。
讓蘇武即使已經將避難所發展到如今這種直徑達到7公裏,容納了兩千七百萬人口的龐大規模。
也仍然還保留著避難所上方,那隻有10米厚度的岩石和土壤層。
可實際上。
相對於避難所的龐大體量,那10米的厚度,說是巨人皮膚上的一層塵埃都並不為過。
它除了限製蘇武建造避難所的速度以外。
基本已經沒有其它任何用處。
現在。
蘇武打破了這一層心理上的枷鎖。
就如同重獲新生一般。
同時它也將很快就會反饋到農家小院的各個地方。
讓數以千萬計的人,都能感受到這一變化帶來的影響。
[自檢完成。]
[開始激活作戰狀態。]
人工智能的提示聲,在蘇武的耳邊響起。
讓他從神遊物外中回過神。
他麵前的全息投影上。
農家小院的地表。
一座圓形的快速水泥高台,開始緩緩上升。
直到借著它下方的四根伸縮金屬支柱。
在風雪中,緩緩升入150米的高空。
[超大型電磁軌道炮已抵達預定位置。]
[開始展開戰鬥姿態。]
一座塔身,再加上炮管。
總長度超過500米的巨大金屬炮塔。
逐漸在高空的平台上,顯現出原本的型態。
隨後,一排藍色的冷光指示燈。
從炮管的最前端,一路逐漸亮起。
直至延伸到塔身的彈藥倉為止。
這代表著整座超大型電磁軌道炮,已經準備就緒。
隨時可以開啟射擊。
“每次射擊前,充能時間長達一分鍾。”
“充能完成後,最大蓄能停留時間不能超過30秒。”
蘇武瀏覽著這座剛剛誕生不久的超級武器,在運行狀態下反饋出來的各項數據。
作為以紫晶體殘骸為核心。
在投入了超過上萬點靈性,已經研究到極高程度的電磁理論的框架下。
目前所能製造出來的最高規格的電磁武器。
超大型電磁軌道炮的強大毋庸置疑。
哪怕還沒有經過實戰測試。
單單在理論計算中呈現出來的數據。
就已表明,它在單位麵積上的攻擊強度,已經超過了一切常規武器,以及如彈道導彈和核彈一類的戰略級武器。
相當接近伊甸園衛星的天傾戰略打擊係統。
不過,這種純粹到極致的強大。
也不是沒有代價。
每發射一次。
整座超大型電磁軌道炮,就需要徹底大修一次。
更換由紫晶體殘骸製作的核心部件。
部分過熱的炮管,也需要進行修複。
總體算下來。
能做到一個小時發射一次的頻率,就算不錯了。
而發射成本。
主要看紫晶體殘骸的儲存數量。
蘇武這麽多天下來。
收集到的紫晶體殘骸,能拿出來作為消耗品的部分。
僅僅隻夠供應超大型電磁軌道炮使用七八次。
“還是試射一次吧。”
“反正紫晶體殘骸的數量隻會越來越多。”
思慮了一會兒。
蘇武決定奢侈一把。
一件新武器,不親自試射一次。
單靠紙麵數據進行評估,未必可靠。
也很難形成一個直觀而準確的印象。
將授權下放給人工智能。
很快。
位於150米高空平台處的炮塔。
開始閃爍起一團藍白色交織的光芒。
強大的能量匯聚下。
甚至形成了一層微弱的電磁力場。
將狂風送到炮塔處的雪花都排斥在了外邊。
[選擇攻擊模式,穿甲。]
[目標確認,西北方向陀螺峰。]
[發射。]
一道刺目的藍色光束,洞穿了沿途的風雪。
狠狠地撞在農家小院北方,十幾二十公裏外的群山之中。
然後一頭紮進其中一座大山的山腰處。
半分多鍾後。
如雷鳴般的沉悶轟鳴,遠遠的自群山之中傳來。
回蕩在農家小院的地表上空。
而在這轟鳴聲的誕生之地。
被超大型電磁軌道炮攻擊的地方。
則出現了一條長達數百米的隧道。
這一擊。
直接將大山整個貫穿。
“表現符合預期。”
“攻擊強度很不錯。”
通過監控,望著群山那邊的情況。
蘇武對於超大型電磁軌道炮的表現相當滿意。
有了這件新的戰略武器在手。
他麵對紫晶體的進化,將會變得從容許多。
隨後。
在確認了一下發射後的炮塔狀況,沒有出現超出預料的問題。
蘇武開始讓位於空中的平台返回地麵。
之前將超大型電磁軌道炮送到150米的高空,是為了方便進行極限測試。
實際上隻要能打到目標。
炮塔在150米以下的任何高度,都可以發動攻擊。
與此同時。
原本部署在農家小院核心區上方的激光防禦陣列。
也在炮塔建設完成的同時,同步轉移到了炮塔所在的移動平台上。
以方便更嚴密的保護超大型電磁軌道炮的安全。
完成了電磁炮的最後測試工作。
蘇武繼續轉而將農家小院避難所的整體結構圖,投影到金屬平台上。
今天除了建造和測試超大型電磁軌道炮以外。
還有另外一件事情,同樣重要。
“地表上的臨時倉庫,全部搬遷完畢。”
“避難所內正在施工的所有人員,都轉移到了安全區域。”
“還有各種關鍵設備,也已經做好防衝撞準備。”
“可以開始進行大規模爆破了。”
視線在已經變得空無一人的,地下五層到地下一層的各個施工工地上,巡視了一遍。
確定準備工作沒有疏漏以後。
蘇武下達了引爆命令。
下一刻。
連綿又細微的爆炸聲,在農家小院的周邊響起。
大量的煙塵,伴隨著埋藏在地底的炸彈被引爆。
從地麵直竄向十數米高的空中。
僅僅幾分鍾後。
以農家小院核心區為中心,周邊半徑3.5公裏內的所有地方。
都像是被犁過一般。
由原本幾乎凝結為一體的堅硬岩石土壤,化作了一片鬆軟的土地。
在蘇武解除了必須在地底工作的固有印象以後。
針對農家小院避難所的擴建。
就有了更好的建造模式。
那就是先挖坑。
從地麵開始,直接把所有妨礙避難所擴建的土石都運走。
然後再在坑中繼續建造避難所。
這樣做的好處。
等於直接將擴建避難所過程中難度最高,最耗費時間的挖掘步驟,簡化成了單純的運輸工作。
而如果沒有了挖掘步驟的限製。
借助快速水泥在三分鍾內就能迅速凝固的特點。
剩下的所有建造流程,都可以快到不可思議的程度。
“按照新的模式。”
“原本需要50天左右時間,才能完成的從地下五層到地下一層的擴建工程。”
“將可以縮短到短短的7天內。”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
“其中3天時間,用來運輸地麵的土石。”
“2天時間,用來擴建地下5層到地下1層的避難所。”
“還有1天,用來規避隨時可能出現的低溫寒流。”
在地表工作,簡單歸簡單。
可那裏嚴酷的環境,同樣還是會帶來一些幹擾。
那些從設計之初,就定位於在地底工作的挖掘機和普通運輸車。
可沒有抵抗低溫寒流的能力。
在低溫寒流出現的期間,隻能暫時停工。
不過盡管如此。
整體的工作效率,也仍然遠比之前困守在地底更高。
隻需要一周的時間。
就能完成之前預計需要將近兩個月時間的工作。
讓在農家小院外的2000多萬人,還有快要將大部分江河市附屬避難所塞滿的種植園。
都直接搬遷進農家小院避難所內。
“然後,由於施工難度大幅度降低。”
“工程隊中節省下來的大量勞動力。”
“可以全部集中到對避難所地下8層的建造之中。”
“隔著已經建好的地下第7層和地下第6層。”
“那位於地底更深處的地下第8層,依然還是需要使用傳統的挖掘再建造的方式進行擴建。”
“不過這一部分。”
“就沒有那麽急迫了。”
“快一點,慢一點都無所謂。”
蘇武在規劃中忽然發現。
原本一直不夠用的,珍貴的農家小院地下避難所空間。
隨著這一次建造方式的改變。
已經被徹底解決。
他心心念念,艱難砍掉的居民活動區,糧食種植園,甚至肉類養殖場。
都可以在一周後就同步開始建設。
不再需要無限期的推後。
同時,受此影響。
現在每天需要工作10個小時以上的數千萬避難所居民。
也可以全部恢複原本的8小時工作製。
不用再去承受超額的勞動壓力。
“不過是轉變一下觀念而已。”
“就帶來了這麽巨大的變化。”
“讓原本的困難模式變成簡單模式。”
蘇武輕輕歎息一聲,為自己過去的思維定勢感到有些懊悔。
不過好在,醒悟得不算太晚。
“接下來。”
“既然避難所的空間已經足夠使用。”
“那麽可以爭取將寬江流域和餘安市周邊那一帶的人口,都更快一點轉移過來。”
“隻有把他們都轉移到了農家小院避難所。”
“才能讓他們真正的成為受到係統承認的治下民眾。”
“提供屬於治下民眾的那一份靈性。”
2000多萬的統治人口,每天可以提供2000多點靈性。
以蘇武設置的遊戲幣兌換比例。
這些新增加的靈性收入,約等於每天增加10萬多噸的糧食。
又或者更多的其它資源。
屬於一筆極為不菲的收入。
末世畢竟還是末世。
在這人類隻能躲藏在地下避難所的時代。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最重要的東西都是能夠維持生存所需的食物。
某種意義上,蘇武發行的遊戲幣。
可能在價值上都還沒有食物堅挺。
它約等於珍貴的萬能貨幣。
“還有,能放開手腳。”
“進一步的擴大對外的掠奪規模了。”
蘇武之前花費了一個星期的時間。
才在北方區域,占領了30座大小避難所。
這裏麵固然有其他很多因素。
但不可否認的是,其中相當重要的一條原因。
就是蘇武缺乏足夠的,能夠用來收容人口的避難所空間。
這讓他在攻略的過程中,下意識的有些束手束腳。
生怕因為吃的太多而消化不良。
而現在,自然就沒有這種顧慮了。
無論吃下多少人口,蘇武都能夠輕鬆的接納下來。
當然,所謂的掠奪。
也不一定是武力占領避難所。
直到現在,在整個東洲大地。
對於許多沒有足夠地方生產糧食的避難所來說。
過多的人口都是一種負擔。
蘇武隻需要讓商隊拉著一車糧食,又或者其它工業商品過去。
很容易的就能在很多地方,換來同等的一車人口。
這種方式。
在收集人口上的效率,要遠比一個個避難所打過去要更高一點。
並且也不會引起眾怒,以及引來來自於聯邦的強烈反彈。
“正好。”
“那些建造在附屬避難所中的種植園。”
“也沒有必要拆掉,甚至還可以繼續建造下去。”
“直到把所有的空間都利用上為止。”
“然後裏麵的產出,可以用來作為商品對外貿易。”
在附屬避難所中的種植園。
因為無法保證足夠的安全。
所以不適合成為蘇武統治下的主要糧食生產基地。
但當做附加的經濟產地。
用於對外換取人口和其它資源,卻沒有問題。
這樣一來。
它們生產多少,就能創造多少價值。
然後因為意外被摧毀了,也不會給蘇武帶來傷筋動骨的損失。
重新回到控製台前坐下。
蘇武又打開了超級工廠的生產列表。
既然要加快對外掠奪的規模。
那最重要的運輸工具,組成商隊的冰封級陸地護衛艦和雪地運輸車。
自然是越多越好。
再考慮到占據鋼城後,不管是稀有資源還是普通資源。
短時間內都不會太過缺乏。
為此擴產起來,基本不會有太大的壓力。
“按照目前統計的鋼城那邊的資源來看。”
“冰封級陸地護衛艦,最終能再生產120台左右。”
“至於雪地運輸車,可以讓超級工廠持續全力生產一個月以上。”
超級工廠的生產力強大歸強大。
但它的占地麵積終究隻有1000萬平米左右。
依然存在著生產上限。
哪怕資源足夠充沛,一天能夠生產的雪地運輸車總量也隻有500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