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8章 他想重建高句麗

字數:3452   加入書籤

A+A-


    李舜臣看著跪在地上投降的四千多士兵,心裏別提多激動了。
    他也沒想到他的計劃竟然如此順利。
    看到下雨的時候,李舜臣隻是猜測可能會出現山洪或者泥石流災害,沒想到竟然真的出現了。
    泥石流這種災害是不分敵我的,可以對金昌的軍隊造成傷害,也可以對李舜臣造成傷害,但泥石流偏偏就朝著金昌的營地去了,而且還帶走了金昌和九成以上的將領,徹底瓦解了這支軍隊的指揮體係。
    更重要的是,泥石流結束之後,大雨也快速停了下來,要不然李舜臣也不敢帶著百餘人出來。
    他們這裏物資匱乏,一旦被大雨淋透,必然會有人生病,甚至因此丟掉性命。
    隻有等大雨結束,李舜臣才能帶著百餘守舊派出來行動。
    從始至終,李舜臣都沒有讓百餘守舊派現身,而是讓他們在後麵舉著火把和樹枝,虛張聲勢,以此來攻破那些殘兵的心理防線。
    以上種種條件但凡缺少一個,事情都不會這麽順利。
    但李舜臣的運氣就是這麽好,或者說,世界意誌就是這麽照顧他,給他製造了天時地利,這才能讓李舜臣僅憑幾句話就讓四千多士兵投降。
    李舜臣在這個時候也是耍了心思的,他主動說不捆這些投降的士兵,因為他根本沒有那麽多人手。
    他還承諾天亮之後想離開的人可以走,因為他根本沒有實力讓不想留下的人留在這裏。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收繳這些人的武器,如果看到穿盔甲的,還要把盔甲留下。
    隻要沒了武器,這四千多士兵就是沒了牙的老虎,很難進行反抗。
    除此之外,李舜臣也不會主動暴露自己的實力,他會讓那百餘守舊派繼續虛張聲勢,讓這些降兵以為他身邊至少有數千軍隊。
    一番操作下來,李舜臣成功收繳了四千多士兵的武器,還繳獲了三套盔甲。
    四千多降兵也沒有上山,而是在山腳下生火取暖,就這麽挨到了天亮。
    天亮之後,李舜臣穿戴上繳獲的盔甲,帶了三十名護衛(其實就是從守舊派裏挑了三十個身高和體型都比較健壯的人,給他們發了武器,來應付一下)來到這四千多降兵麵前。
    “大家都安靜一下,我來說幾句。”
    四千多降兵在山腳下湊合了一晚上,別說熱乎飯了,連熱水都沒喝上,最多就是靠著幾根幹柴取暖,如今全都被凍得渾身發抖,還有不少人開始發燒了。
    這真不是李舜臣不想管他們,而是他也沒有辦法。
    李舜臣身邊就百餘守舊派,物資匱乏到極點,怎麽可能給這四千多降兵提供飯食和熱水?
    說得難聽點,這四千多降兵要是鼓起勇氣發起反抗,分分鍾就能把李舜臣殺死。
    隻可惜,李舜臣昨天晚上的出現已經給四千降兵留下了難以戰勝的印象,所以他們根本不敢反抗。
    李舜臣當然知道自己實在演戲,但他的演技很好,麵對四千多降兵也絲毫不亂,甚至還用目光掃過所有人來彰顯自己的威嚴。
    在李舜臣掃視全場的時候,不少降兵都不由自主地低下了頭,不敢和李舜臣對視。
    李舜臣很滿意這些降兵的反應,說道:“我叫李舜臣,我的誌向是重建高句麗王朝,結束大陸王朝在高句麗的統治,如果你們也有和我一樣的誌向,那我歡迎你們留下來,助我一臂之力!
    我李舜臣在此承諾,隻要將來我能夠重建高句麗王朝,追隨我的人一定能夠得到超乎想象的回報!
    如果你們不願意跟我一起反抗大陸王朝的統治,還想繼續留在大陸王朝當亡國奴,我也不攔著你們,你們隨時可以離開。
    時間緊迫,你們這支軍隊戰敗之後,大陸王朝隨時可能會派更多的軍隊過來,所以我給你們一刻鍾的時間思考,願意留下來的,站到我的左邊,想要離開的,站到我的右邊,現在開始計時。”
    到了這個時候,李舜臣依舊是一副願者上鉤的態度,不是他大度,而是他知道強行把這些人留下來就是巨大的隱患,隻有真心願意追隨他,重建高句麗王朝的人才不會在發現事情的真相之後背叛他。
    但凡李舜臣的實力再強一些,他是絕對不會放這些人離開的。
    就算不能將這四千多降兵全都編成軍隊,留下來從事生產也是可以的啊。
    隻能說李舜臣的開局,真的太差勁了。
    四千多降兵猶豫了一下,終於開始行動起來。
    大部分士兵都選擇了右邊,因為他們在大陸王朝過得真的很不錯,而且他們的家人也都在那邊,如果他們不回去,他們也不知道他們的家人會不會受到牽連。
    這個時候選擇返回大陸王朝,才是正常人的反應。
    當然,也有一小部分選擇了左邊,這種人一般都是沒有家室的,而且心裏多多少少都存在了建功立業的幻想。
    這部分人是少數,隻有千人左右。
    四千多降兵分成了左右兩個部分,三千多在右邊,千餘人在左邊。
    這個結果讓李舜臣很滿意,因為千餘人已經是他現在所能掌控的極限了,如果人數太多,他真的不好控製。
    先利用這千餘人發展起來,積攢一定的資本,然後再考慮發展壯大,這才是李舜臣的計劃。
    如果一開始就集結四千多人,他可能都找不到合適的方法養活這麽多人,到最後反而鬧出更大的亂子。
    所以這個時候人數不能太多,這千餘自願追隨他的人,就很好。
    李舜臣來到左邊,對著千餘人露出笑容。
    “好,既然你們選擇留下來,那從現在開始,我們就是兄弟了,我們會為了重建高句麗王朝這個偉大的目標一起奮鬥!
    至於右邊的兄弟,我信守承諾,不為難你們,你們現在就可以走了。
    不過我希望你們回去之後給法正和甘寧帶一句話,我李舜臣沒有那麽多野心,隻是想重建高句麗王朝,為高句麗人爭取一個立身之地,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