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2章 新的基建
字數:3297 加入書籤
除了修建京杭大運河,陸川還有很多基建方案,就比如建城,大規模開墾荒地,種植樹木等等。
建城是因為大陸王朝發展迅速,人口數量也在不斷增加,原本的城市數量已經不夠用了,很多縣城的人口數量已經超過了十萬,超過了普通縣城的承載能力。
但是隨著經濟發展,人們進入縣城居住也是一個趨勢,陸川不想阻止這種趨勢,所以解決的方案就隻能是建新城,或者擴大舊城區。
相比於擴大舊城區,陸川更喜歡建設一座新城市。
擴大舊城區需要考慮的事情太多了,要照顧到舊城的規模和地理位置,還要照顧城內居民的感受,真不如另選一個地址,建立新城來得簡單。
多建城市,人口數量增加的速度才能快起來,對於如今的大陸王朝來說就是一個良性循環。
開墾荒地這個也不用多說,想要養活這麽多人口,那就必須要大規模種植莊稼,但如今大陸王朝的耕地麵積還是不夠,需要大規模開墾,要不然以現在的農作物產量,真的很難養活大陸王朝這麽多人。
之所以到現在還沒有出現糧食危機,是因為大陸王朝發展非常迅速,靠著各種工坊和先進的科技水平,生產了大量的工業品,然後將工業品賣出去,購買大量的糧食回來,填補了糧食的空缺。
但長期這麽做也不是辦法,畢竟糧食才是人民生活的根本,如此重要的命脈怎麽能一直依靠購買?
所以大規模開墾荒地,實現糧食自給自足就非常重要。
華夏古代曆任君王很重視耕地,但很少有君王重視樹木,因為他們覺得樹木不能吃不能喝,為什麽要種植那麽多?
而且城外的樹木數量太多了,根本不需要擔心,所以很少有君王會注意到樹木的問題。
但陸川是穿越者,直到樹木的重要性,加上他穿越過來之後建造了不少燒磚工坊,而且冶煉金屬,鍛造各種工具都需要大量的木炭,這就導致京城附近的樹木連年減少,已經是光禿禿一片了。
或許現在還看不出來樹木的減少有什麽影響,但再過幾十年,可能就會出現沙塵天氣了。
如果山上的樹木被砍伐得嚴重,還會出現嚴重的水土流失,影響非常大,而且極難治理。
所以陸川打算在水土流失和沙塵天氣出現之前,先一步大範圍種植樹木,恢複生態。
其他人看不懂種植樹木背後的原因,但陸川一定能看懂,所以種植樹木也被列為了一項工程,和建城、開墾荒地同時進行。
建立新城的工程需要選址,為了確保大陸王朝的發展方向不出現差錯,陸川親自參與了新城選址的工作。
大陸王朝在中原區域的發展是最好的,人口數量最多、最密集,但僅僅發展中原地區是不夠的,所以在建設新城的選址方麵,陸川先對北方進行了重點規劃。
北方原本是遊牧民族的地盤,但是因為大陸王朝的一通操作,匈奴、鮮卑還有羌人全都融入了大陸王朝,如今北方草原上大部分都是從大陸王朝遷移過去的,而且人口數量也不錯。
針對這樣的情況,陸川大手一揮,決定在北方同時建立二十座城市,位置就在幽州、冀州和並州的北部或者以北方向。
這二十座城市建立起來之後,不僅能夠加強大陸王朝對北方的控製和統治,還能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中原和南方的人口往北方遷移。
而這二十座城市隻是第一步,等這二十座城市建立完成之後,陸川還會繼續往北擴張。
或許再往北方建立城市的密度就沒有這麽大了,但任何一個座城市建立起來,都能加強大陸王朝對北方的掌控。
隻有將北方草原徹底納入大陸王朝的掌控之中,陸川才不會擔心北方草原繼續出現遊牧民族,威脅到大陸王朝的安全。
在北方建立城市也隻是第一步,之後陸川還會在西北、西南方向建立城市,促進西北和西南方向的發展。
按照陸川的預計,想要完成在北方、西北和西南建立城市這項巨大的工程,至少需要十年時間!
畢竟建立新城可不是修建水泥路這麽簡單,需要考慮的事情太多了,而且陸川出手,絕對不是建立一座隻能容納幾萬人居住的小城那麽簡單,必須是能夠居住幾十萬人的大規模城市。
一座大規模城市可以輻射到周圍很大一片區域,帶動整個區域的發展,這才是陸川想要看到的局麵。
隻是陸川的計劃已經有了大概的方向,但是郭嘉和糜竺卻再一次頭疼起來。
他們以為陸川搞出來的水泥路工程已經是非常巨大的工程了,沒想到陸川扭頭就弄出來了京杭大運河工程。
就在他們以為京杭大運河工程足以讓陸川安生一段時間的時候,陸川又提出了建新城、開墾荒地和種植樹木的工程,讓郭嘉和糜竺很是無語。
陸川就不能讓他們休息一段時間嗎?
陸川的想法其實很簡單,他是皇帝,隻要給下麵的人指明方向,給他們提供一個大概的方案就可以了,剩下的事情交給下麵的人去完善,去執行。
隻要陸川的指導思想不出問題,那麽大陸王朝就能一直持續發展下去。
而到目前為止,陸川做的每一個重大決定,都是沒有問題的,都給大陸王朝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所以陸川為什麽要停下來?
水泥路工程結束了,京杭大運河工程開始了,但郭嘉和糜竺會一直盯著京杭大運河嗎?
郭嘉和糜竺一個是政部部長,一個是經濟部部長,他們的任務不是一門心思盯著一件事,而是要領會陸川的戰略意圖,然後學著陸川的樣子,將陸川的戰略意圖劃分成好多個戰略目標,然後交給不同的人去執行就可以了。
要是郭嘉和糜竺到了中央政部部長和經濟部部長這個位置,還要事必躬親,那就太不合格了。
所以表麵上看郭嘉和糜竺很忙,但實際上他們要處理的事務並不多,也沒有那麽累。
所以陸川在給他們布置任務的時候,一點心理壓力都沒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