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戍邊蘭州

字數:3393   加入書籤

A+A-




    []
    101nove./最快更新!無廣告!
    正如溫綺羅所料,幾日後,調守邊疆的聖旨如約而至。
    溫長昀攜府中上下接旨後,麵色凝重。
    聖上命他三日後啟程前往蘭州府戍邊,抵禦大夏。這道旨意來得突然,府中上下頓時亂作一團。溫綺羅卻似早有預料般,神色平靜,淡淡吩咐下人開始收拾行裝。
    前世溫長昀也是在此年被派往蘭州,留下了溫詩河與溫綺羅兩姐妹於京中議親。如今重活一世,溫綺羅早已做好準備要隨父同去蘭州。
    蘭州地處西北邊陲,黃沙漫漫,與京城繁華錦繡之地判若雲泥。
    溫長昀接旨後在書房來回踱步,口中喃喃道:“蘭州……蘭州……”他自是不舍,這邊關苦寒,實在不是女兒家該待的地方,隻得將兩個女兒暫且安置在京中,待他凱旋之日……
    溫綺羅輕叩門扉,款款而入,見父親滿麵愁容,溫聲勸慰道:“父親,聖上此番調任,雖是前往邊塞,卻也是對父親多年來領兵功績的肯定。去了蘭州,我與阿姐也會好生把府裏看管好,莫給父親再添憂愁。”
    溫長昀歎口氣,看向女兒,眼中流露出幾分不舍:“為父並非憂心聖恩,隻是蘭州苦寒之地,你與詩河自幼嬌養,如何受得這等風沙之苦?”
    此言一出,溫綺羅就知道,想來在自己之前,溫詩河也是來過書房。
    她不動聲色道,“父親,女兒雖是閨閣女子,但也知曉大丈夫以國事為重。父親鎮守邊疆,保家衛國,女兒身為溫家子女,自當追隨左右,侍奉湯藥,以盡孝道。”
    溫長昀聞言,心中甚是安慰,又道:“苦了你了,孩子。可我左思右想,你與詩河的年歲都漸長,留在京中我托族中長輩留意,定能籌謀一樁上好的親事。戰事是說不準的,少則一載,多則三五載,女兒家的歲月,可是耗不起的。”
    溫綺羅斂衽一禮,柔聲道:“父親,女兒此言並非虛言。阿姐自幼體弱,京中繁華,自是更利於將養。女兒身子康健,些許風沙不算什麽,如今我尚未及笄,便是真要議親,也要阿姐先定下,才輪得到我。況且每年七月,我都會隨父親去往蘭州,這些年下來,對當地的風土也多有了解。不如就讓女兒出去曆練一番,也算是有幸見識一遭我大夙河山。”
    溫長昀撫須沉吟片刻,心中頗為動容。正自猶豫,忽聞門外傳來溫詩河的聲音,未料及她竟去而複返,“父親,女兒也願隨您同去蘭州。”
    溫長昀和溫綺羅皆是一怔。
    卻見溫詩河走進書房,眼圈微紅道,“父親,女兒方才左思右想,實在是舍不得您。蘭州雖是苦寒,但隻要能侍奉在父親左右,女兒便心滿意足了。”
    溫長昀見不僅綺羅明事理,就連已到議親年紀的長女都如此,心中更是柔軟。誰料她既是做出這番孝女姿態,溫綺羅就不打算“無功而返”。
    她立於一側,唇角微揚,全然沒有開口反駁之意。隻是垂下眸子的瞬間,纖長的睫羽遮掩住眼底那一抹冷然。
    前世在溫詩河出嫁之前,便是手段如此,軟硬皆施,虛情假意間便讓旁人處境尷尬。
    溫綺羅心念一轉,已有了對策。
    “父親,”溫綺羅盈盈一拜,語氣鬆緩卻決斷,“阿姐所言,不失孝道。蘭州邊關之地,事多險惡,幼時阿姐便跟隨父親練習騎射,運籌行軍之術,較之我,阿姐想來適應那邊關,也不算難事。”
    這一番話既認可了溫詩河的能力,又點到即止,不顯唇槍舌劍。
    溫長昀心中微動,凝神打量次女,暗覺她這一番“為父分憂,共赴危途”的姿態愈發沉穩可貴。轉而又看向長女,彼時,她雖雙眸盈盈,神色卻稍顯不安,透著幾分遊移捉摸。
    溫詩河聞言心裏發緊,臉色微變,她本就不願去那苦寒之地,隻是聽聞溫綺羅要去,心中不忿,這才故意前來爭搶。可若這當口顯出不願,便坐實了她剛剛落得的“嬌氣怕苦”之形,她隻得低垂著頭,不再言語。
    溫長昀思慮再三,終是點頭道:“綺羅言之有理。那就讓府裏安排行裝,三日後隨為父出發調任。”
    溫詩河心中雖有不甘,卻也無可奈何,隻得低聲應是。
    *
    溫府上下打點行裝,一片忙碌景象,打點行裝,采買物資。府中庶務繁雜,從衣物被褥到藥材書籍,事無巨細,皆需她親自過目。
    自從溫綺羅奪了青玉的權,開始執掌中饋,就將一切都安排得井井有條,府中下人起初還不敢明著誇讚,如今見青玉是徹底失了勢,立刻就像牆頭草一般,稱讚起二娘子做事妥帖。
    這日溫綺羅正核對發往蘭州的府內器物造冊,忽聽得白雪來報,說是清音捎了信來。清音本是被派往蘭州府打探硝石礦的消息,如今來信,想來是有了重要的情報。
    溫綺羅連忙拆開信封,細細讀閱。
    信中言道,蘭州府固然局勢複雜,礦上各方勢力盤根錯節,但勝在銀兩充足,清音很快就使銀子穩住陣腳,將那幫唯利是圖的馬匪逐一攻破。
    清音還提到,因著江家大郎君之故,已在當地盤得一處合適的宅院,就在江家隔壁,環境清幽,適宜居住,隻待溫家人抵達便可入住。信的末尾,清音還附上了一張親手繪製的蘭州府輿圖,標注了城中各處重要地點。
    溫綺羅看著信箋上清雋的字跡,心中湧起一股暖流。
    她深知此番前往蘭州府,並非易事,如今有了清音和江家人的安排,至少能免去許多後顧之憂。蘭州府雖遠,卻不再是全然陌生的地方。
    除了打點庶務,溫綺羅還惦記著待到夏至時節的冰塊生意。
    她決定將紫珠留在京城的製冰工坊,全權負責冰坊的買賣。這些時日,她一直在教紫珠經商之道,可謂是傾囊相授。
    紫珠雖是家生女使出身,卻聰慧伶俐,一點就通,如今也算得上獨當一麵了。
    可這紫珠若是離了溫綺羅的身邊,她便從院中提拔了另一個家生子,紫筠到身邊侍候。紫筠生得清秀可人,一雙巧手更是心靈手巧,尤擅女紅。溫綺羅平日裏所穿的衣裳,多出自她手。
    直到距離離開京城還剩一日,被冷落數日的青玉姑姑,望著府中上下惟溫綺羅馬首是瞻的景象,真的再也坐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