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地主家也沒餘糧

字數:3559   加入書籤

A+A-




    陪老爹吃完午飯劉衛東就往回趕,現在二隊的情況你著急也不行,但媳婦和小姨子可是高考在即,臨陣磨槍不快也光。
    回到市裏三點多,媳婦回了娘家,劉衛東也不急著回家,直接去三商店找王經理了。
    把買煙買酒的事一說,王經理就笑了。
    “這事兒你有啥想不開的?八大名酒和國名煙你以為是給老百姓消費的?你是有錢,可你能舍得花二十多買瓶茅台喝?別看我是三商店的經理,喝過那幾回都是別人請客,你就知足吧,起碼還有咱這關係在,換個人你有錢都買不到呢。”
    劉衛東歎了口氣:“王哥說句心裏話,我剛買了房子,手裏餘錢也不多了,再這麽往村裏搭,媳婦上大學我都拿不出錢了,我看友誼商店有野山參鹿絨啥的,你們商店收不收野山參?”
    王經理一愣:“你有野山參?幾品葉?品相好不好?”
    “今年我上山挖的,六品葉五品葉抱在一起,品相沒問題,本來想留著行市高再賣的,可要是真挺不住隻能忍痛割愛了。”
    王經理起身關上了辦公室的門。
    “衛東你知道為啥五樓弄那麽個友誼商店?”
    劉衛東眨眨眼:“有外國友人來買東西?”
    王經理搖搖頭:“要說北京上海的國貿商店有老外買東西還有人信,自打老毛子專家撤走,咱濱江你啥時候見過外國人?
    這友誼商店可有進口指標,能從外貿進一些進口商品,至於啥人買你心裏應該清楚。
    能買貴重商品的人身份都很高,咱們店裏的人參都是樣子貨,要是好早就讓人買走了,你的野山參想賣上價,隻能賣給這種人。”
    劉衛東點點頭:“我知道了,我還有幾樣古玩,要是王哥能給牽上線,咱哥倆一起賺錢。”
    王經理雖然說都是哥們談啥錢,但眼睛裏的神采卻很真實。
    買完了煙酒,劉衛東拎著煙酒回到家,令他沒想到的是,婁家姐倆都回來了。
    “你們倆不是回家了嗎?沒陪你媽住一宿?”
    婁豔茹眼圈一紅:“上午我媽領我們倆去看我爸了,在接待室我媽跟我爸吵了幾句,我們倆怕挨罵就沒敢在家住。”
    “你媽跟你爸吵啥啊?你爸蹲牛棚本來就夠上火的了,因為啥啊?”
    婁豔茹欲言又止,婁豔華卻搶先說了出來。
    “啥事都有,我媽埋怨我爸當初太堅持原則,如果不是因為我爸,她也不會受連累,還有就是怕因為我爸的右派身份影響我倆考大學,還提到了我姐跟你的事……”
    說到這兒婁豔華看看婁豔茹,又把嘴閉上了。
    估計是宋茜在婁南麵前說了啥不中聽的話,比如逼著婁豔茹跟自己離婚。
    “豔茹,我今天回去看見金旭了,聽她說咱們公社跟社員結婚的知青,很多為了回城排隊去公社離婚,你要是考上大學更好,如果萬一落榜,真想跟我離我不會攔著的。”
    婁豔茹氣得一跺腳:“你胡說什麽呢?我才不會跟你離婚呢,大不了我跟我媽劃清界限。”
    即使知道媳婦說的是氣話,劉衛東依舊很感動,趕緊去院裏殺雞去了。
    殺了隻公雞燉上,三個人做院子裏乘涼。
    婁豔茹埋怨道:“衛東你咋又亂花錢,買這麽多好煙好酒幹啥?”
    劉衛東歎了口氣:“哪是我要買的,這是替隊裏買的,錢我還得先墊上,咱屯子不是賣木頭解決了口糧問題嗎?有人去公社打小報告,公社領導一個勁兒折騰建國叔,這不就是要好處嗎?”
    婁豔茹呸了一聲:“臭不要臉的,咱屯子人挨餓上頭不管,剛能喝上粥就來刮地皮,就這樣前進公社還能好?衛東你真應該同意李廠長的建議去油脂廠上班,徹底離開前進公社。”
    “豔茹你也別生氣,公社領導是拿政策當幌子卡油,一旦政策變了,土地確權包產到戶,公社領導還有啥理由找毛病?我跟你不一樣,你本來就是市民,可我生在大青山長在大青山,哪能說走就走?”
    “可你要是一直是個農民,我媽……”
    婁豔華插了半句嘴又不往下說了。
    “你媽會拿農民市民這道門檻逼你姐離婚?豔茹你不用擔心,最多半年,國家就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到時候市民還未必有農民吃香呢,你就等著看吧。”
    婁家姐妹雖然覺得劉衛東有些誇大其詞,但都沒反駁,政策好起來起碼是個願景,何況這段時間劉衛東經常有驚人之舉,倆人都不敢說劉衛東這話是假的。
    “衛東,我把你寫的小說草稿給我爸看了,我爸看完好半天沒說話,眼圈都紅了。
    我也把你教小妹唱歌,還有把小說讓我署名的事兒說了,我爸一直誇你辦事有頭腦,人也有才,不過我媽根本不信這些是你做的。”
    劉衛東笑著擺擺手:“這些事到此為止,再不要跟人提,你媽不信最好,我隻想你們姐倆能順利考上大學,根本沒指望她感激我。”
    吃完晚飯,劉衛東輔導姐倆刷了一會兒練習題,又開始寫書。
    婁豔華似乎已經放棄了文化課,坐在院子拉手風琴,《又見炊煙》已經拉得有點意思了。
    “衛東,我看你寫得挺累,要不我自己寫一下試試,反正故事你也給我講過。”
    婁豔茹胳膊肘拄著桌子,大眼睛看著劉衛東。
    “也好,我一個大男人模仿女作者著實難受,你寫一下看看,不行我再給你改,注意情緒和曆史背景,還有主人公的思想動態,這才是這本書的精華所在,我去輔導豔華拉琴。”
    說完劉衛東就起身去了院子裏。
    無論是《又見炊煙》還是《這世界上有那麽多人》都不適合手風琴演奏,最合適的是樸樹的《白樺林》,還有李建的《貝加爾湖畔》。
    倒不是劉衛東不忍心抄,而是這兩首歌不適合婁豔華這個新人。
    指導了一點兒手風琴演奏技巧,婁豔華眼中的驚訝都藏不住。
    “姐夫我很好奇,你還有啥不會的嗎?”
    劉衛東笑了:“你這腦袋少琢磨我,多想想學習,等你上了大學眼,前就是另一片廣闊的天地,到那時候你就會發現,其實姐夫啥都不是,隻是比常人多了一分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