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5章:國師滅,登基大典,一字並肩王
字數:8587 加入書籤
[]
101nove./最快更新!無廣告!
混元大陣在毀滅衝擊波中被掃飛出去,國師和一眾虎衛營強者同時噴出一口鮮血,而王曉卻完好無損地屹立在毀滅浪潮中,宛如神祇一樣俯瞰眾人。
福公公和張炳書等人見狀立即興奮地大喊道:“巨陽仙尊神通廣大,法力無邊,我等助巨陽仙尊殺敵。”
抱著趁你病要你命的原則,福公公和張炳書等人組成的戰陣立即朝國師的混元大陣衝殺過去,誓要將國師鎮殺在虛弱之中。
王曉看著這一幕,心中淡淡地一笑,將到嘴邊的血水強行咽了下去,裝出一副風淡雲輕的模樣,看向國師等人淡淡地說道:“本座這一劍如何,可還舒服。”
國師聽著王曉的嘲諷,看著殺過來的福公公和張炳書等人,立即衝著九門提督和兵部尚書大聲喊道:“你們還不出手擋住這兩個反骨仔。”
兵部尚書和九門提督互相看了眼,兩人都沒有立即動手,國師見狀心中頓時慌亂起來,立即高聲喊道:“鄧大人不用懼怕巨陽仙尊,本國師能夠擋住,隻要你將福公公和張炳書兩人擋住即可,本國師答應你的好處一分不會少。”
喊完話後,國師又將目光看向九門提督,高聲呼喊道:“師弟,過來隨師兄一起圍殺巨陽仙尊,隻要他一死,一切都好說,我們師兄弟平分天下。”
王曉淡然地看著國師表演,沒有出手攻擊,其目的就是威懾眾人,讓剛才的立威之舉在眾人心中生根發芽,從而認真考慮站在那邊。
聽著國師的喊話,九門提督和兵部尚書依舊沒有立即動手,而是神情戒備地看著王曉,衡量著王曉的具體戰力。
看著眾人的神態,王曉知道必須再下一道猛料,手中的巨陽劍再次一轉,眾生劍法斬出,橫斷天地的金色巨劍帶著毀滅的氣勢斬向混元大陣。
國師見狀立即瘋狂地匯聚混元大陣的力量,滿目猙獰地朝著斬過來的巨劍轟出一掌,“轟”的一聲巨響,巨劍斬滅掌印,帶著毀滅風暴席卷向混元大陣。
“啪”的一聲巨響,劍氣風暴宛如萬米巨浪拍向山峰,轟碎了虛空,拍飛了山嶽,重重地砸向大草原上,轟出一個方圓十幾公裏的巨大深坑。
混元大陣中,國師和虎衛營眾人再次噴出大口鮮血,申請萎靡,眼神驚恐地看向屹立在天空中的王曉。
與此同時,福公公和張炳書等人組成的戰陣殺到,達到九階後期極限的攻擊力同時斬在混元大陣之上,將原本已經岌岌可危的混元大陣轟破,使得國師等人傷勢再重一層。
眾人看到國師被王曉一麵倒地壓著打,心中的天平頓時開始傾斜,國師見狀心中也升起一股絕望的情緒,想不明白王曉短短半個月不到,實力為何強大了如此之多。
站在天空中的王曉看著眾人的反應,心中頓時鬆了口氣,方才的兩次出劍,王曉消耗了九成的心核力量,更是在現身之前就進行了極盡升華,這才表現的如此輕鬆,以碾壓的姿態擊敗了國師等人,否則無法營造出天驕級別的九階後期強者,更無法震懾住隨國師一同前來的眾人。
此刻的情況對於兵部尚書和九門提督而言,已經不再是選擇題,沒有過多的猶豫,兩人立即轉頭看向張素心高聲喊道:“臣鄧先平,臣於公海,拜見太子殿下,願誓死追隨太子殿下。”
張素心對這兩個牆頭草有些不喜,感覺王曉已經鎮壓了國師,其他人也翻不起風浪,遂想放之不理,但看到王曉的眼神動了動,立即明白了王曉的意思。
整理了下心情,張素心看向兵部尚書和九門提督,淡淡地笑著說道:“兩位大人忠君愛國,本宮心中甚慰,不愧是我黃天仙國的肱骨之臣,給本宮將那叛逆賊子斬殺,本宮必不會忘記兩位大臣之功勞。”
鄧先平和於公海獲得張素心的保證,兩人心中的後顧之憂盡去,立即高聲喊道:“多謝太子殿下寬宏大量,臣等這就斬殺逆賊。”
四個戰陣一起朝國師圍殺過去,恐怖的大戰再次掀起,打的大片虛空崩塌,猛烈的罡風四處肆虐,刮起方圓幾公裏的草地,在空中揚起了漫天的沙塵。
王曉站在遠處的蒼穹之上,看著國師狼狽地抵擋著眾人的圍殺,臉上掛著淡淡的微笑,看著狗咬狗的好戲。
幾分鍾後,圍殺告一段落,國師看著身邊死去的虎衛營眾人,臉上滿是猙獰的神色,怨恨地看著於公海吼道:“師弟,連你也背叛我,必不得好死,我今日的下場,就是你來日的下場。”
於公海聞言神情淡然,看著國師冷聲說道:“師兄,你不是說過識時務者為俊傑,師弟這是將你的教誨牢記於心,如今太子殿下勝券在握,你又何必掙紮,投降吧,說不定太子殿下會免你死罪。”
“可笑!”國師仰天長嘯,怒聲吼道:“成王敗寇罷了,今日我敗了,實力不敵巨陽仙尊我認栽,但你們這些卑鄙小人,忘恩負義,背信棄義之輩,未來必定不得好死。”
怒吼一聲,國師朝著於公海奮力一擊,想要在臨死時帶走於公海,以泄他心頭之恨,福公公和鄧先平見狀立即操陣擋了上去,同於公海一起擋住了國師最後一擊,而後將國師斬殺成灰燼,收起一顆血色心核。
王曉看著國師被圍殺,很是高興地鼓掌笑道:“好,諸位不錯,當為新朝肱骨重臣,本座會讓太子殿下為爾等加官進爵。”
鄧先平等人聞言大喜,立即將國師的心核恭敬地奉上,而後沉聲說道:“此乃戰利品,敬獻給巨陽仙尊,祝巨陽仙尊仙福永享,壽與天齊。”
看著鄧先平雙手捧著的心核,王曉笑著接過,隨即將其收起,而後高聲喊道:“爾等平叛有功,可入護送太子殿下車隊,隨太子殿下一起回宮。”
眾人恭送王曉和張素心返回車攆,而後護衛在車隊四周,朝著帝都方向前行,與此同時,帝都中各方勢力也得知了大戰結果,紛紛開始準備迎接新帝。
車隊不緊不慢地向前行駛,給足了帝都各方勢力反應的時間,等到車隊到了帝都城門處時,滿朝大臣幾乎都站在城門外幾公裏處的草地上迎接車隊的到來。
隨著車吟馬嘯的聲音傳來,滿朝大臣翹首以盼的車隊出現在眾人麵前,老遠就看到車隊四周幾位朝中重臣護送的身影。
隨著車隊接近,最前方的士兵樹立起了太子殿下的旗幟,滿朝大臣見狀立即奔湧了過來,整齊地跪伏在車隊前,高聲呼喊道:“拜見太子殿下,恭迎太子殿下回歸帝都。”
張素心坐在車攆中,聽著外麵滿朝大臣的呼喊聲,心中的情緒異常激動,一路上曆經重重險阻,今日終於獲得了勝利的果實。
王曉看著神情激動的張素心,淡淡地說道:“小丫頭,到了你表現的時候了,放心的去吧,一切有我在,不用害怕。”
看著王曉淡然的笑容,張素心重重地點點頭,整理了下儀容,掀開車攆走了出去,站在滿朝大臣麵前,神情莊重地說道:“諸位臣公平身,辛苦諸位臣公迎接本宮,此行走來,多虧了父皇庇佑,張大人和福公公,還有鄧大人以及於大人忠君報國,才將叛逆之輩斬殺。”
眾臣看著守護在車攆前麵的四人,再看著一旁擺出來震懾群臣的虎衛營將士的頭顱,立即齊聲高呼道:“太子殿下洪福齊天,我等恭迎太子殿下回宮。”
張素心掃了眼眾臣最前麵的幾位大臣,笑著說道:“當然燕將軍,李尚書,陶尚書都是朝中重臣,還要依賴諸位臣公齊心協力,共同治理好黃天仙國。”
龍衛營統領燕無雙,吏部尚書李許,戶部尚書陶潛等人聽著張素心的話,心中很是欣慰,感覺太子殿下很懂事,沒有讓他們這些老臣寒心。
君臣等人隨後一起笑談著朝帝都城內走去,一個小時後抵達皇宮大殿之中,張素心在滿朝大臣矚目中拉著王曉走到皇位前,高聲說道:“眾臣辛苦了!”
滿朝大臣立即跪地高聲呼喊道:“太子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幾百名大臣山呼海嘯般的呼喊聲匯聚在大殿之中,將氛圍推到高峰。
待眾臣呼聲停止後,兵部尚書鄧先平立即出列高聲說道:“啟奏太子殿下,國不可一日無君,還請太子殿下登基稱帝,穩固國本朝綱。”
於公海見鄧先平搶了先,立即不甘示弱地站了出來,高聲附和道:“臣附議,請太子殿下登基稱帝,穩固國本朝綱。”
燕無雙和李許以及陶潛見兩位從龍之臣再次領先,頓感不能再落後了,也跟著站出來,高聲呼喊道:“臣請太子殿下登基稱帝,穩固國本朝綱。”
滿朝大臣見諸位大佬出聲請奏,立即跟著齊聲高呼,擁護太子殿下登基稱帝,張素心看著跪伏的滿朝大臣,心中興奮不已,但臉上卻擺出凝重的神情,淡淡地說道:“父皇新喪,本宮如何能夠立即登基稱帝,豈不是將本宮置於不孝之地。”
吏部尚書李許聞言立即出列說道:“殿下糊塗啊,怎能顧小孝而忘大義,為先帝守靈固然重要,但穩固國本鞏固朝綱更為重要,我們黃天仙國邊境並不太平,蒼天仙國一直蠢蠢欲動,如果遲遲不能立下新帝,勢必會動蕩朝綱,從而讓蒼天仙國有機可趁。”
“不錯!”戶部尚書陶潛也高聲喊道:“太子殿下切莫義氣用事,國不可一日無主,此事關係國本朝綱,更關係到整個黃天仙國億萬生靈,不是太子殿下一人之事啊!”
其他大臣見狀也紛紛出列加入了勸說行列,一個個宛如衝鋒陷陣的勇士,好似張素心不登基稱帝,他們就沒有活下去的動力。
麵對情緒激動的眾臣,張素心悄悄地看向一旁的王曉,投來詢問求助的眼神,王曉不留痕跡地擺了擺手,示意張素心繼續拒絕。
張素心見狀立即按照王曉的吩咐,看著滿朝大臣沉聲說道:“本宮自認毫無修為,對政事處理能力也不如諸位弟弟妹妹,眾臣還是另擇能主吧!”
“殿下不可啊!”禮部尚書何唱抓住機會,立即高聲喊道:“自古以來,立嫡立長,太子殿下身為嫡長子當為新帝,否則與禮法不合。”
看著禮部尚書瘋狂進諫,腦袋磕的邦邦響,張素心也感覺於心不忍,讓其他臣子將禮部尚書扶起來,而後沉聲說道:“此事本宮需要慎重考慮,諸位臣公莫要再勸。”
滿朝大臣聞言頓時明白太子殿下想要三讓三諫,以顯示上古仁厚之風,於是燕無雙擔任了第三次勸諫的主力,對著張素心單膝跪下,高聲呼喊道:“太子殿下,臣代表軍部要求殿下登基稱帝,穩固軍心,讓將士們心中有主心骨,能夠更好地抵擋蒼天仙國進攻。”
禁衛軍統領金章見狀知道到了自己出聲的時候,立即從人群中出列,與燕無雙一起單膝跪下,高聲喊道:“禁衛軍全體將士請太子殿下登基稱帝,穩固軍心,抵擋帝國進攻。”
張素心看著滿朝大臣軍政各部主要負責人都出來勸諫,心中頓時明白了王曉的意思,伸手向前虛托,高聲說道:“諸位臣公平身,既然諸公再三勸諫,那本宮就順應天命,禮部挑選一個好日子,舉辦登基大典。”
禮部尚書何唱立即出列高聲說道:“回太子殿下,明日就是好日子,所有的登基大典都已經準備完畢,隻等明日舉行。”
張素心聞言稍稍一愣,轉瞬間就明白了眾臣的意思,遂神情莊重地說道:“既然一切都準備妥當,那就按照諸公的意思,明日進行登基大禮。”
滿朝大臣見登基之事敲定,立即興奮地高呼,而後在福公公的暄禮聲中進行有序退朝,整個大殿很快隻剩下張素心和王曉,以及等候在一旁的福公公。
張素心看著福公公開口問道:“父皇真的讓你來幫助本宮?在父皇心中選擇了本宮繼承帝位嗎?”
福公公聞言立即沉聲說道:“殿下明鑒,在先帝心中一向最看重太子您,能看到太子殿下登基稱帝,老奴也心願已了,還請殿下準許老奴告老還鄉。”
張素心聞言沉思少許,而後開口說道:“福公公你先退下,本宮會認真考慮你的請求,不會讓你白白冒險。”
等福公公離開後,張素心看著王曉說道:“王大哥,謝謝你,這一切宛如做夢一樣,沒想到我真的登上了新帝之位。”
王曉看著福公公離去的背影,淡淡地說道:“福公公說謊了,他應該不是你父皇留下的後手,也可以說你父皇遵循了祖製,沒有偏向任何皇子皇女。”
張素心聞言臉上浮現出失望和疑惑的神色,對王曉的話沒有絲毫懷疑,緩緩地問道:“福公公為何要說謊,我是否要批準他離開。”
搖了搖頭,王曉沉聲說道:“福公公有野心,用的是以退為進的策略,想要再次擔任內官統領的位置,所以選擇了冒險幫你,也許是覺得你的勝算更大,既然這樣那就留下他繼續擔任內官統領好了,畢竟他交了投名狀,比其它人要好上不少。”
聽完王曉的分析,張素心點點頭,心中同意了王曉的建議,而後又同王曉說了一些明日登基大典的事情。
次日,滿朝大臣和諸位皇子齊聚大典之中,在福公公的暄禮聲中朝著端坐在皇位上的張素心高呼萬歲,王曉安靜地坐在左側的金椅上,微笑地看著這一幕。
張素心聽著上千大臣高呼萬歲,看著下麵滿臉誠惶誠恐的二皇子,還有其他沒有參與爭奪皇位,此時一臉微笑的其他皇子皇女,感覺一切宛如夢境一般,多年的心願今日實現。
壓製住內心的激動,張素心沉聲說道:“諸位愛卿平身!”滿朝大臣又是山呼海嘯般的謝禮聲,至此,張素心正式成為黃天仙國皇帝。
行禮的儀式莊嚴而肅穆,金色的陽光透過雲層,斑駁地灑在紫禁城琉璃瓦的屋頂上,為這古老而神聖的殿堂鍍上了一層耀眼的光輝。隨著司儀高亢而悠長的聲音回蕩在空曠的宮宇間,登基典禮在萬眾矚目之下繼續進行。新皇身著龍袍,頭戴皇冠,端坐在高高在上的龍椅上,那張年輕卻沉穩的臉龐上,寫滿了對未來的期許與決心。
所有大臣,無論品階高低,皆身著朝服,隊列整齊,步伐一致,緊隨新帝張素心身後,他們步伐穩健,麵容凝重,沿著鋪設著紅毯的青石路,緩緩步入祖廟。祖廟內,香煙繚繞,燭光搖曳,古老的梁柱上雕刻著龍鳳呈祥的圖案,似乎在訴說著千年的輝煌與滄桑。
在祖廟的正中央,擺放著一張古樸的祭壇,祭壇上供奉著曆代先祖的牌位,以及各式各樣的祭品,彰顯著後人對先祖的敬畏與緬懷。張素心站在祭壇前,雙手捧著玉璧,目光虔誠,聲音洪亮而莊重地開始了祭拜天地的儀式:“黃天在上,後土在下,朕今日登基稱帝,願天地神明保佑我朝國泰民安,風調雨順!”
隨著張素心的祭拜,群臣亦紛紛跪拜,口中念念有詞,述告先祖登基之事,言辭間充滿了對先祖功績的追思與對新皇統治的期許。整個祖廟內,回蕩著群臣整齊劃一的誦念聲,與外麵的風聲、鳥鳴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既莊重又生動的畫麵。
在這一刻,時間仿佛凝固,曆史的長河在這一刻交匯,新皇登基,不僅是權力的更迭,更是對先祖智慧與勇氣的傳承,對未來希望的播種。空氣中彌漫著一股難以言喻的莊嚴與神聖,讓人心生敬畏,也讓人對未來充滿了無限的遐想與憧憬。
登基儀式結束後,群臣重新回到大殿之中,眼神火熱地望著張素心,等待著新皇封賞他們這些從龍之臣。
看著滿朝大臣火熱的眼神,張素心看向王曉高聲說道:“朕今日能夠成功登基稱帝,巨陽仙尊功不可沒,朕欲冊封巨陽仙尊一字並肩王,與朕一起統治黃天仙國,諸位大臣誰讚同,誰反對。”
張素心那堅毅的眼神與不容置疑的氣度,如寒芒般掠過朝堂,令滿座大臣無不麵色凝重,心頭暗自掂量。那些本欲出聲反對者,在她的威勢之下,也生怕觸怒了新皇的逆鱗,紛紛選擇了緘默,以免引火燒身。而讚同之聲,更是稀缺如晨星,畢竟,一字並肩王的地位,幾乎與皇帝陛下並肩,這在無論是黃天仙國還是蒼天仙國悠久的史冊上,都是前所未有的奇聞,大臣們麵麵相覷,一時之間,竟陷入了進退維穀的境地,不知該如何是好。
看著滿朝大臣幾乎沉默不語,張素心冷哼一聲,淡淡地說道:“既然諸公猶豫不決,那就讓朕來幫諸位做決定,讚同的站在原地,反對者出列陳述。”
聽著張素心那擲地有聲的話語,滿朝文武大臣瞬間麵露愕然,目光不由自主地轉向了大殿之外,那裏,龍衛營的將士們早已列陣而待,氣勢如虹。這分明是一出以反對者為鑒,樹立威嚴的戲碼啊!一時間,那些心中本有異議的大臣們,不由得噤若寒蟬,反對的念頭在心頭一閃即逝,終究是不敢付諸行動。
燕無雙身為龍衛軍統領,世承家族傳承,曆來都是在新皇登基之後,無條件無保留地效忠新皇,所以此時第一個站出來高聲說道:“龍衛軍全體將士支持陛下決定,誓死效忠陛下。”
燕無雙,身為龍衛軍的鐵血統領,肩承著世代家族的榮耀與使命,自古以來,他們的血脈中便流淌著對新皇無條件效忠的誓言。每至新皇登基之際,龍衛軍便是那最為堅定的後盾,無需多言,忠誠自顯。此刻,燕無雙挺身而出,聲音洪亮如鍾,穿透殿宇的每一個角落:“龍衛軍上下,一心同體,誓死擁護陛下之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