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三韓

字數:3356   加入書籤

A+A-




    “君此次做的很好!勿要憂慮。”劉虞對著典韋說道,“此人罪該萬死,你一時義憤,雖衝動了些,卻也是出自赤子之心。”
    “將軍放心,我沒憂慮,宰了他心中隻覺得痛快!”
    瞧著典韋這種混不吝的模樣,劉虞還能怎麽辦?聽之任之罷了。
    但他心中還是生出了一絲疑慮,若是自天子出來的官員遇到事情都是這個德行,那可不太妙啊。
    他忽然想即刻去雒陽了。
    這時,有一人上前拜道:“將軍,韋之所為,皆出本心。昔日吾聞聖人教誨,《左氏春秋》有言,樹德莫如滋,去疾莫如盡。今韋之所為,正是踐行聖賢之教誨。”
    劉虞對說話的人很有印象,知道對方是曾經在他手底下領兵平二張之亂的曹操的兒子。
    當然,即便沒有這層身份,聽了曹昂的話,劉虞也會對他頗有好感。
    這時典韋自然也聽到了曹昂的話,他聽著曹昂說的“樹德莫如滋,去疾莫如盡”,久遠而又陌生的記憶浮現在眼前,這是最讓他頭疼的課上所學的東西。
    他不知道曹昂為什麽要這麽說,但還是出聲道:“對,就是為了盡快去疾,我當時就是這個想法!”
    劉虞:但凡你能把曹昂說的聖賢之言重複一下呢?
    話雖如此,但典韋敢於直接在受害者的棺材前殺了罪人,其性情如何劉虞早有預料,自也不會同典韋過多計較。實際上,他之所以如此說,也是在為典韋找一個無罪的理由。
    隨後,劉虞召集了附近的移民至此的百姓,宣布了對典韋的讚賞,以及對受到損傷的百姓的補償。
    大雪天運糧不易,於是劉虞采用了最樸素的辦法——發錢。
    瞧著百姓們的臉上又揚起了笑容,劉虞心中不免感觸,這時,他忽然瞧見有個女孩孤零零的站在一旁,身上披著麻布,正看著正在領錢的人群發呆。
    他想到了此前看到的文書,問典韋道:“那女郎便是遺孤嗎?”
    典韋答道:“正是,她在這裏沒什麽親人,都在青州,眼下多戶住房都有問題,還有些必須重建,抽不出人手來安頓她,就讓她暫時住在了我那裏。”
    “那以後呢?有什麽打算?”
    典韋說道:“還未想好,我本有意將她交給鄰居撫養,可又擔心鄰裏貪慕他家的田產……”
    劉虞沒想到典韋還有這樣細心的一麵,登時對典韋有所改觀。
    他建議道:“若是由此憂慮,她家中無人,不妨將她帶在身邊,以後帶回家中,也算是緣分。”
    典韋應道:“將軍說的是,我的確有這種想法……說來我家中也就一個獨子,還未有女郎呢。”
    劉虞聽了,對典韋更加滿意,當即決定在奏書之中再多誇誇典韋。
    等到這事結束後,劉虞並沒有在此處久留,房屋出現問題的不止一處,他都要親自去看上一看。
    隻劉虞正要動身的時候,忽然有經驛站傳來的急報——劉虞趕緊打開查看,其來自於樂浪郡,從屬於樂浪郡的馬韓出了些問題。
    而在這場大雪之後,這般事必躬親的卻不止劉虞一個。
    玄菟郡,趙雲騎馬行在隻能看出隱約範圍的小道上,受益於馬腳下的鐵掌,並無滑倒之危。
    同樣騎馬跟在趙雲後頭的蹋頓身著棉服,呼吸著便有白霧從口鼻處冒出,他開口道:“府君,接下來的路由我去便是了,何必府君親自前往呢?”
    前頭的趙雲頭也不回地說道:“今天氣寒冷,那些在燧堡的戍衛的士卒雖然有冬衣和煤炭取暖,也不缺糧食,但終究還要麵對鮮卑人的威脅,我去一趟,能讓他們安心,我也能安心。”
    蹋頓見狀,索性不再勸了。
    等到趙雲巡視了一圈玄菟郡北方的燧堡,剛剛抵達已經改名為玄菟郡郡治高句麗縣的國內城範圍,就碰到了留守縣城的長史閻柔所派了尋他的士卒。
    “劉將軍遣使而來,乃是為了樂浪郡南三韓之事。”
    趙雲聽罷,當即快馬加鞭地趕了回去。
    對於三韓,在成為玄菟郡守之後,趙雲也多加了解了一番,畢竟三韓之地與玄菟郡隻隔了一個樂浪郡還有類似於烏合之眾的濊貊人。
    三韓,即馬韓、辰韓和弁韓,但趙雲知道,實則可以稱之為國的,隻有兩韓,其中弁韓從屬於辰韓。
    兩國實際上還是以鬆散的部落聯盟為主,馬韓在西,有五十四小國,其北與樂浪,南與倭接,與倭為近親屬也。辰韓在東,有十二小國,其北濊貊接。弁辰在辰韓之南,亦十有二小國,各有渠帥,皆屬於辰韓。
    勢力最大的馬韓雖然大,但論及過往卻是最安穩的,反而是辰韓曾經在新莽時劫掠過樂浪郡的漢人五百,後來有辰韓渠帥心慕樂浪土地美,人民饒樂,遂報之。
    樂浪郡的官員帶兵跑去討要,辰韓那邊起初還假托說五百漢人全都死了,但最終,麵對樂浪郡不給人就出兵滅國的威脅,辰韓國最終出辰韓一萬五千人、弁韓布萬五千匹以贖之。
    此外,辰韓和弁韓與馬韓有所不同,前兩者多是秦時避亂的亡人的後代。
    如今三韓名義上屬於樂浪郡管轄,但實際上,樂浪郡也隻負責他們的朝謁而已。
    等到趙雲見了閻柔之後,才明白事情的緣由。
    原來,組成馬韓的諸多小國中,有一國名曰伯濟,近年來愈發強大,開始借著各種理由兼並其他小國,挑戰馬韓國主聯盟之主的地位,馬韓主不能製,於是想到了求助於漢室。
    這條求助消息在經過了劉虞處後,最終由劉虞決定幫一幫馬韓國主。
    而劉虞考慮到若要幫助馬韓主,勢必要以漢軍壯其威勢,當即就想到了在遼東威名赫赫的趙雲。他相信趙雲一戰而降伏高句麗的故事馬韓人一定是知道的。
    趙雲本來還以為是什麽大事,見狀也不推托,正好他才從北境巡視完,沒發現什麽問題,當即點了一千步騎,便準備出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