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我的軍功啊

字數:6711   加入書籤

A+A-




    顏良很自信,他現在已經是別部司馬了,但凡這次南中的那些酋長渠帥敢帶人來攻打祝部,他一定要借此機會多立功勳。
    在他看來,這是絕無僅有的機會了。
    也因此,他訓練的祝部的部眾更加賣力。
    可自從劉備和諸葛玄帶人離開後,十天,二十天……最開始,顏良還覺得南中的各個蠻族是在觀望著動向。
    然後,一個月,兩個月。
    顏良有些急了,他問祝火道:“早先劉將軍還在這裏的時候,便有一些酋長渠帥明裏暗裏對你出言不遜,更是幾家南中大姓毫不掩飾地瞧不上你,怎麽過了這麽久,這些人還沒有動靜?”
    雖然顏良說的是事實,但祝火表示他一點都不開心。
    而且……沒人來,這不是好事嗎?
    顏良也知道自己有些急了,留意到祝火怪異的目光,為自己找補道:“我這也是擔心這些人聯合起來,在謀劃什麽陰謀。”
    祝火也沒有多想,問道:“顏司馬,要不要派人去探聽一二?”
    顏良本就有此意,應道:“也好!隻不過派出去的人要精挑細選。”
    初時,漢軍藏在城寨中的消息還能瞞得住,但時間久了,封鎖城寨其中人多眼雜,根本瞞不住。
    祝火的弟弟祝平就這樣帶著使命出發了。
    最開始時,他還小心翼翼的,生怕外麵有什麽陷阱,但在遇到其他部族的人後,他當即挺起了腰杆,整個人充滿了自信。
    隻因他們這裏有漢軍的消息已經傳開了,而他也打聽到了這段時間這裏之所以這麽安靜的原因——因為那些大姓和酋長渠帥內訌了。
    “到底是什麽情況?”顏良詢問著並未出去多久就已經回轉的祝平。
    “是孟部的孟獲……他聯絡了以前跟在劉將軍身邊的那些各部之人,去告訴各部的部眾,那些大族要毀掉他們開墾好的田畝……即便是最不用心、隻把種子撒在地裏的那些人,也不樂意田畝真的被毀掉。”祝平的表情有些奇怪,“然後,那些原本叫囂著要攻打我們祝部的人,就內訌起來了。”
    “現在他們已經打完了,孟獲勝了,成了新的酋長。他本來都沒想打祝部……”
    顏良聽著,隻覺得他預料中軍功已然離他遠去了。
    未幾日,孟獲派來了他的一個族人,向祝火表達了友好相處的意願,祝火自然樂得接受。
    而顏良終究控製住了對軍功的欲望,沒有選擇破壞這一和平議程。
    在南中這些年,既然南中之人已經做出了正確的選擇,顏良也願意接受現狀。
    ……
    相較於一直受漢室影響,並在近年才真正加大了投入的南中廣大地區,羌中的局勢就沒這麽樂觀了。
    羌中的羌人並沒有服從管理的習慣,盡管屬國都尉的存在更多的是作為一個不幹涉他們內部習俗的管理者。
    羌人離開羌中內附是一回事,而漢人帶著漢羌重新回到羌中又是另一回事。
    因為韓遂對羌中羌人有些恩惠,閻行一直以來都因為韓遂女婿的身份而在羌中具備些聲望,但這卻不意味著他可以堂而皇之的帶著漢羌兵卒來到羌中發號施令。
    也因此,自蜀郡出發的青海屬國東部都尉閻行遇到了他所沒有料到的局麵。
    他沒想到原本那些對他無比熱情的羌人這一回卻對他們改變了態度。
    其實早已做了功課的閻行對於這些羌人們所擔心的事情已經有了了解,麵對這還願意來到他麵前的參狼羌豪帥大蒙,他語重心長地解釋道:“君應當明白,我此來不是為了搶奪你的土地,吞並你的部眾,而是為了居住在這裏、還有早已經內附的羌人和塞內的漢人而來的!”
    大蒙所部其實是由六個同屬於參狼羌的小部族構成,而大蒙靠著自己的威望將之整合,其人口接近兩萬,這在羌中已經算是一個大部族了,值得閻行重視。
    這也算是羌中的特色了,這裏的氣候隻能支持羌人們以放牧為生,而惡劣的自然條件讓羌人隻能用更大的草場養活更少的人口,自然本身已經限製住了羌中各部族組織結構的上限。像大蒙這樣,將同一出身的部落聯合起來,已經算是羌中羌人中的佼佼者了。
    而且閻行給自己選的駐紮地糧道要經過大蒙的控製區,若是大蒙不能接受,閻行隻能先退回去。不過閻行很早就與大蒙建立了感情,他自覺可以說服大蒙。
    眼見著大蒙仍舊沒有反應,閻行問道:“過去這麽多年,有多少羌中的羌人選擇了內附?如今廣漢屬國中,還有你參狼羌的人……且現在羌中爭鬥頻繁,便是參狼羌目前還能守住自己的牧場……可以後呢?君能保證參狼羌一直不會失敗嗎?這些年來,在羌中活不下去的部族有不少都想內附,但真能活著入塞的,可有半數?若我來此,定當竭盡全力,以止兵戈。”
    說到這裏,大蒙終於動容。他問道:“我不知道什麽大道理,但公帶兵來到這裏,隻是為了讓羌中各部不再內鬥?”
    “也是為了讓你等莫要入寇塞內!”閻行知道這個時候不能說客套話。
    他對大蒙強調道:“我軍中所用穀糧是自帶的,你們若是想要用牛羊交換布帛之類的,我自也願意,甚至穀糧也能換上一些。而我部軍令如山,絕對不會如你等一般為寇劫掠!”
    大蒙聽了,雖還不太樂意見到閻行帶著漢羌軍隊進駐羌中,但敵意已經沒那麽明顯了。如非必要,他也不願意跟閻行拚命。
    而閻行見到態度軟化的大蒙,心中也是鬆了一口氣——能聽得進去話就好,隻要第一步打開了,以後有的是機會供他利用,尤其是在缺衣少食的冬季。
    事實證明,機會比閻行預想的來的更早。
    在抵達羌中不到半月,便有了兩個部族來向他求援,希望閻行能夠主持公道。這兩個部族同屬於繳外羌,幾輩之前擁有同一個祖先,現在也是抱團取暖——兩個部族加起來還不到五千人,算是羌中常見的小部族了。他們遭受到了更大部族的襲擊,所為的,自然是牛羊了。
    閻行自是不願意錯過這個揚名的好機會,本來就帶了兩千兵馬的他當即點了一千五百人,參狼羌豪帥大蒙得知消息後,還派來兩百人過來相助。
    閻行明白,相助是假,就近觀察是真。
    不過他並不畏懼,甚至還巴不得大蒙親自來看呢!
    不過三日,閻行就領兵靠近了繳外羌。
    或者說,是放棄了草場,正在逃亡的繳外羌遇到了來援的閻行。
    繳外羌兩部豪帥根本沒想到閻行帶兵來的這麽快,他們原本麵對更強大的龍橋羌的進攻,都打算繞過參狼羌的領地內附了,隻聽聞了閻行的存在,想著聯係閻行能幫著安全通過參狼羌的領地。
    於是乎,他們對待閻行的態度更是恭敬。
    龍橋羌豪帥相申自也聽聞了閻行的事情,在他看來,閻行不過是來與他爭奪繳外羌兩部財產的人罷了。
    等到與閻行對上,他還派人同閻行交涉起來——起初,相申覺得人可以帶走,但牛羊得留下,但在見過漢軍的陣勢後,他有些擔心打不過,於是變成了牛羊五五分成。
    然閻行的回應卻讓他氣憤不已——歸還繳外羌兩部的草場。
    這相申如何能忍?
    隻是瞧著漢軍整齊劃一的騎兵和步兵的軍陣,以及士卒身上的鐵甲和皮甲……他忍痛說出了自己的底線——“三七分成。”
    但這底線還沒告訴閻行,閻行那邊的漢軍就已經出動了。
    相申最終還是沒敢開戰,選擇了退兵。
    他經受不起和閻行開戰後的損傷,隻要不是大勝,對他來說就是大敗……而大勝——相申可是聽說了,數個月前靠近漢人金城郡和隴右郡的那些部族,可被漢人給打慘了,他可不想成為別的羌人口中的談資。
    閻行雖然得罪了龍橋羌,但繳外羌兩部的問題迎刃而解,而且閻行與青海屬國都尉的名聲和他做下的事情也隨之在羌中流傳。
    畢竟羌中的生產方式和生產力決定了,隻有兩三千口的部族在羌中極多。在弱肉強食的生存法則下,這些小部族當然希望能夠有人站出來給他們主持公道。
    靠著這些名聲和一言不合就出兵的架勢,逐漸的,距離閻行所駐紮之地不算太遠的羌人部族遇到爭執,都樂意選擇到閻行這裏尋一個公道。
    ……
    相比於閻行,金城郡這邊卻是另一種發展。
    陸俊摘去了金城太守的代理帽子後,又兼領了青海屬國西部都尉的頭銜,這也算是劉辯對於孫策、馬超、王粲三人的鍛煉機會了。
    畢竟三人雖然都是少年賢才,但畢竟還年輕,最大的孫策不過二十三歲,雖然也有功勞,但距離成為比二千石的都尉還是差了一些。不過,他們去當一當屬國都尉下麵的丞、侯還是綽綽有餘的。而且,西部都尉之事,明顯還是要由他們來打理。
    羌中是馬超的主場,尤其是在他與孫策帶兵出塞殺了一輪之後。
    現在還靠近邊塞的羌人部族,那一個個的,全都是好人。
    聽到馬超和孫策要被派來管理他們,一個個的,全都高興地睡不著覺——雖然這其中有他們不得不高興的緣故,但同時,這些部族也不得不感謝馬超和孫策,因為在兩人殺過一輪之後,他們所能放牧的草場一下子變多了。而且,兩人領兵來了,這些部族也不用擔心從別的地方再來部族爭搶他們的草場。
    是以,馬超和孫策的起步要比閻行順利得多。
    但僅限於起步。
    馬超雖是馬騰的兒子,按理說在羌人中的聲望不低,而且馬騰比起韓遂還有一項優勢,他身上有羌人血統。
    然韓遂終究是被馬騰所殺,而馬超手中又沾了不少羌中羌人的血,結果導致除了那些已經歸順的羌中部族外,其餘部族就算礙於馬超和孫策所率的兵馬不敢明麵反抗,但陽奉陰違總是有的。
    至於如找閻行一樣找馬超和孫策主持公道?
    羌人們很擔心去了就回不來了。
    孫策和馬超到底年輕,此行王粲跟在陸俊身邊協助他處理郡中軍政事宜沒有跟來,氣盛的二人一番商議之下很快就得出了結論——“他們不敢來,我等自去!”
    “英雄所見略同!”
    兩人藝高人膽大,精心挑選了五百兵馬,帶上了一個月的口糧,當即就出發了。
    這五百兵馬都是之前跟著兩人打過仗的漢羌士卒,稱得上精銳,而且數月前連戰連勝,孫策與馬超曾不吝嗇賞賜,士氣高昂。
    孫策更是自信地對馬超說道:“此五百兵,皆以一當十也!”
    馬超不甘示弱:“敵眾就算有過萬,亦不足為懼!”
    自信地兩人遂一路巡察著他們的治下,自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了見他們人少,起了貪圖他們兵甲戰馬心思的羌人部族,然後,這些部族不出意外地被兩人帶兵輕鬆解決。
    這也讓兩人在羌中的凶名越傳越大。
    而兩人每到一地,都會詢問當地的羌人部族生存情況。這些羌人部族本來都懷疑兩人是帶兵來劫掠的,結果卻發現兩人真的隻是來問一問情況。
    如此反差反而讓羌人們一下子對兩人改觀了。
    繼而才開始有羌中的部族選擇尋求兩人的幫助。
    而孫策和馬超見到他們的策略有效,當即選擇了再接再厲。
    於是乎,一整個冬天,除了大雪紛飛難以出行之際,兩人都在帶兵外出的路上。
    甚至不止一次被大雪困在路上,有一次更是被困到了連帶著的幹糧都要吃完的程度,最後,還是發現了一個附近的羌人的部族,以戰馬換取了羊奶等,才得以活命。
    經此一事後,陸俊親自來了羌中。
    性格極好的他罕見地朝著孫策和馬超發了火,直把兩人訓斥的如同鵪鶉一樣,不敢多說一句。
    在陸俊的嚴令之下,兩人保證在天暖之前不會如此冒險了,而此時,兩人的冒險已經有成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