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漢胡雜居
字數:6827 加入書籤
一個已經因為貪贓之罪而被治罪的囚犯竟然還敢繼續犯罪,北地郡的民間風氣可見一斑。
就在張任感慨之際,又聽徐庶說道:“此人之事切莫同告知府君——府君一向痛恨此類人,一旦讓他知曉,定回加重處罰。”
張任領命稱是,不過,他心中不免有些遲疑,長史和府君之間不會有什麽齟齬吧?
而此時,在徐庶口中“眼中摻不得沙子”的張飛正在位於北地郡的郡治富平縣的太守府中坐立不安。
“算算日子,元直早就該回來了……會不會路上有什麽急事耽誤了——不好,朝廷不會看元直能幹,把元直留下了吧!”說到這裏,張飛愈發急了。
看到張飛這麽不停地在自己麵前來回踱步,作為北地郡戶曹掾兼決曹掾的龐統有些坐不住了,他說道:“元直回來與否,今在何處,都非府君現下可以決定的,眼下郡府事務繁多,府君與其在此空等,不如多處理幾件政務……待到雪後道路暢通了,還有的忙呢!”
聽到屬官這樣帶著點抱怨性質的話,張飛非但沒有半點不滿,反而生怕把目前太守府中最能做事的人給得罪了。他連忙親自給龐統添了杯熱茶,並說道:“這不是能者多勞嘛,再說了,元直早日回來,也能早點為士元分憂不是?”
做完這些之後,張飛安安靜靜地回到了桌案後麵,麵對著身前的文書發起呆來。
對於這種情況,龐統已經習慣了。
自家府君打起仗來那是一頂一的將才,可論及治理地方——隻能說偏科有點嚴重。
在具體的政務處理上,以北地郡漢人和各族胡人雜居的情況,張飛簡單粗暴的手段還是不要用出來添亂為妙。
一個戰無不勝的太守,讓不服管教的鮮卑人變得乖巧如牧羊,這就是此前張飛在北地郡的定位。
但現在,境內的鮮卑人、匈奴人、羌人及其他雜胡都被張飛給打服了,龐統便忍不住想要對自家府君提出更高的要求——“府君,過去北地郡初至故地,百廢待興,以往針對內地郡國的官吏考核並不適宜北地郡,可待到明年,那就不一樣了。”
“不論是戶口、田畝,還是賦稅征收,以及郡縣試舉以擢選小吏,都需重視。也就是北地郡為邊郡,不需要考慮百姓遷出的問題,不然考核標準還要多出一項……”
聽到龐統如此說辭,張飛頓時頭大了。
他原本以為來到北地郡後,關羽能夠常來幫他,但目前正值冬日,大雪之後道路難行,而且朔方郡的雜事更多,張飛在很多時候也不忍打擾——可這些瑣碎的政務的確非他所長。
“元直快點回來啊!”張飛心中期盼著。
沒有徐庶的幫助,張飛發現,要當好一個能夠滿足各項考功要求的太守,太難了!
但很快,張飛就來了精神,有小吏來報,說是徐庶遣人送信,言說已經快到富平縣了,隻是礙於大雪封路,且隨行的官吏攜帶著行囊等,通行艱難。
張飛一聽,立刻來了精神,對著龐統說道:“士元,元直帶了能夠給士元分憂的郡吏來了,我身為太守,當親去迎接。”
這個時候想到自己是太守了?
龐統有些無奈,隻好說道:“府君乃一郡之主,去留隨意,如何要問我這個區區屬吏之意?”
張飛笑了一聲:“我這不是擔心士元這裏有什麽需要我做的事情嘛!”
龐統聽後不禁懷疑——到底誰才是太守啊!
但對於張飛的行動,也隻能聽之任之了。不過,他還是強調道:“府君,此次大雪之後,未知諸縣有無漢胡遭災,府君且不可走遠。將來一旦有需要,無論是救災還是平叛,都需要府君坐鎮。”
張飛聽後,忙不迭地答應了下來。
不出半個時辰,張飛就帶著一隊人馬離開了富平縣的太守府。
但說是太守府,實則非常簡陋,連院牆都是在以前富平縣的遺址之上用土壘出來的,包括富平縣城,看起來也是十分破敗。
尤其是在大雪之下,若非城中的道路已經被居民們清掃幹淨了,看起來和廢墟的區別不大。
但就是這麽一個縣城,坐落在黃河之畔,立在整個北地郡最肥沃的土地之上,卻沒有任何一個人敢小覷——因為在過去一年,任何一個敢於覬覦此城的人,此時都已經在地裏成肥了。
張飛騎馬而出,馬蹄聲引來了一些城中百姓的注目,他們見到張飛,普遍躬身行禮,也不管張飛有沒有留意到。
然而張飛的痛快隻持續到城門口不遠處。
城中的道路有居民清掃,但城外卻沒了,尤其是北地郡地廣人稀。為了避免馬失前蹄,張飛隻好帶著人下了馬尋著徐庶到來的方向的行走。
還沒走多遠,張飛就看到了隻有些許人馬痕跡的道路上出現了一隊小黑點。
難道是徐庶這麽快就到了?張飛心中覺得不太可能,卻還是抱有了一絲期望。
待雙方靠的近了,張飛終於看清,來人是鮮卑人的打扮。很快,雙方見麵,鮮卑人認出了張飛,不顧大雪對著張飛五體投地。
通過隨行的翻譯,張飛了解到,對麵這些鮮卑人牧養的羊有十來隻因為這場大雪而死,他們正帶著羊想要來城中販賣,進而多買些穀糧回去。
麵對鮮卑人的尊敬,張飛緊急開動腦筋,最後說道:“今雖有大雪,但城中穀糧的價並未有變化,依舊是百三十二錢一石,你這羊要是賣不了下雪前的價,就送到太守府去,言說我要買的,按雪前之價!要是穀糧的價漲了,你們也去太守府詢問……不過,要是隻漲個兩三錢,那就沒必要了。”
這一刻,張飛無比慶幸自己雖然將郡中政事都交托了徐庶和龐統管理,但他依舊曾經被徐庶和龐統要求著了解這些郡中的情況,如此,麵對遭受雪災需要幫助的內附鮮卑人,他才能言之有物。
鮮卑人千恩萬謝的離開了。
在見過鮮卑人之後,沒走一裏路,張飛又碰到了五個結成一隊的漢人,看起來也在往富平縣的方向去。
五個漢人中同樣也有認出張飛的,也如同鮮卑人一般對於守護他們安全的人十分尊敬。
張飛則問起了他們的來意。
與鮮卑人不同,這五個漢人為裏鄰,他們倒沒有因為這場大雪而遭遇什麽災禍,隻是——“府君不知,俺們之前沒來過這裏,不知道這裏這般寒冷……是以原本裏魁讓俺們多買些煤球備著,俺們為了省錢沒怎麽買……現在經過這場大雪才知道,還是得要燒煤球啊!”
張飛聽了,倒也沒多說什麽,對於第一次來北地郡的人來說,總是很難適應此地的寒冬。
吃一塹長一智。
換做以前,他說不定會嗤笑麵前的幾人不聽良言,但現在的張飛明白,這些人之所以沒有接受建議,並非是他們不怕冷,隻是即便煤球相較於木炭已經夠便宜了,但對尋常百姓來說,依舊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是以他隻是囑托道:“用煤球時切忌不可把房間封死,以免中了炭毒。”
“府君放心,這些裏魁早些時候都說過好些次了,俺們都曉得呢!”
張飛點了點頭,並未過多耽誤他們出行的時間。
之後,張飛又走了一段路,卻見到路邊一戶人家門口的雪根本沒有清理。
一般來說,為了出行方便,百姓們會及時清理門口的積雪,而這種情況在張飛的印象中還有一種可能性——那就是這一戶人家被凍死了。
想到這,張飛立馬遣人去問一問。
很快他就得到了答案。
——“府君放心,那戶人家沒出事……隻是此戶本是匈奴人出身,但卻慣常耕地,是以被安置以漢人為鄰……過去他家麵對大雪都是提前備好了用度縮在屋裏的,屬下去時還看到有一條被人腳踩出來的小路呢。”
聽到這戶人家隻是懶得掃雪,張飛也就放了心,繼續前行。
在靠近富平縣城的地方,漢人是相對較多的,房屋和被大雪覆蓋的田畝相對較多,而隨著張飛越走越遠,路邊的房屋逐漸被帳篷所取代。
其中有一處鮮卑邑落,在有人發現張飛的到來後,很快整個邑落都熱鬧起來,不多時,統領邑落的鮮卑小帥便出現在張飛麵前,恭敬又熱情地朝張飛行禮——“拜見府君!”
“我記得你,半年前你隨我出兵作戰,一戰砍下三個首級!”
張飛話音剛落,對麵的鮮卑小帥就激動起來,忙不迭地對張飛再度拜道:“沒想到府君竟然還記得小人。”
“你這樣的勇士我如何會忘記呢!”張飛上前拍了拍小帥的手臂,問道,“你這邑落經此大雪,情況如何?”
小帥立刻答道:“蒙府君重賞,我們比其他邑落好上太多了,羊圈也修得很結實,這次大雪一頭馬羊都沒凍死。”
“那些賞賜是你們隨軍作戰、保家衛國應得的!”張飛說道。
“府君說的是!現天寒,不如府君留下喝杯熱酒再走?當初跟隨府君作戰之後,邑落中的兒郎們都期待著有朝一日能夠繼續在府君的麾下作戰。”小帥如是道。
跟著張飛隨隨便便就能打贏立功,立功之後還有豐厚的賞賜,小帥的確巴不得張飛再帶他們打一仗。
張飛絲毫不怕打仗,但喝酒……
想到出門也有將近兩個時辰了,張飛回頭問了問身邊的幾個騎士:“你們渴嗎?”
幾個騎士麵麵相覷,其中一人大著膽子說道:“府君,臨出發時龐君特意交待府君不許在外飲酒……”
張飛原本的確是想要喝兩口的,聞言立馬想到了龐統的要求,隻能歎息一聲,準備拒絕,但沒想到小帥的反應更快——“馬奶,馬奶非酒。”
“府君一定沒有嚐過我們邑落的馬奶吧!滋味甚好,在整個陰山南都是有名的!”
張飛聽後,愈發饞了,他看向幾個接受了龐統委托的騎士,問道:“伱們不想嚐嚐嗎?”
小帥見張飛意動,當即示意身邊的邑落中人前來拉拉扯扯——“來都來了!”
“大雪天的!”
“當初我等並肩作戰,如今隻是喝一杯馬奶而已……”
“咦,這馬奶怎麽帶著一股酒味啊!”
“哪來的酒味,你一定是喝馬奶喝醉了……旁人醉酒你醉奶是吧?”
“眼下天色將晚,府君莫不如在此住上一夜?”
“來都來了。”
……
當張飛醒來的時候,天色已經大亮了。
不怪他麵對鮮卑人放鬆了警惕,實在是這夥鮮卑人當初的確跟著他並肩作戰過,而對手,正是遊蕩在邊塞的鮮卑人和一眾雜胡,雖是鮮卑人,卻也是用實際行動證明了立場的自己人,所以對方才能夠在富平縣的治下放牧和耕種。
沒錯,這夥鮮卑人有近半的收入來自於耕地。
“可曾見到長史帶人經過?”張飛睜開眼首先問道。
“並未,小人一直派人在路邊等候著……府君,昨日的馬奶嚐著可好?今日再多嚐嚐?”
這一回,張飛的理智總算戰勝了口舌之欲,匆匆吃了頓朝食,才告別了堅決不收錢財的鮮卑小帥,繼續出發迎接徐庶一行去了。
在這一路上,張飛又遇到了更多的人。
魚龍混雜,各類人都有,但他們幾乎一致的是對張飛的態度都很恭敬。
待到午間,張飛終於遇到了前行緩慢的徐庶一行人。
這些隨行的官吏中不乏有和張任一樣沒有體會過北地寒冷的人,減慢了徐庶前進的步伐,甚至有的人都在心中打起了退堂鼓。
不過,這一切都隨著北地太守張飛的親自到來而煙消雲散。
二千石冒著雪後的寒風和艱難的道路親來迎接,這是何等的重視。
而張任也因此直接放下了自己此前的無端猜忌,傅幹見到傳聞中為了北地郡率軍大小十餘戰的張飛,心中隻餘激動了。
雙方勝利會師,有了張飛的加入和精銳軍士的相助,官吏們內心帶著對於光明未來的期許昂揚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