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6章 使者初入長安,傲慢直指天朝威儀

字數:4764   加入書籤

A+A-




    他緩緩啟唇。
    “此番國宴,名義上雖為迎迓英吉利使臣,實則亦為我大唐朝堂風骨之試金石。”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身旁蘇嬋兒。
    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柔情。
    “李泰、李元昌?哼,彼輩欲借此良機為難本宮,然則,恐彼等將自亂陣腳,先失分寸。”
    蘇嬋兒雖不諳權謀之道,卻也能從夫君這冷峻的語氣中。
    感受到那份深藏不露的鋒芒。
    她輕聲細語,柔聲問道。
    “夫君既已洞察先機,想必已成竹在胸,不知有何妙策應對?”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彼等既欲觀本宮出醜,那便拭目以待,且看究竟誰更為愚鈍。”
    翌日清晨,金烏初升,英吉利使臣團正式踏入長安城。
    玄武樓下,人頭攢動,長安百姓紛紛駐足圍觀,翹首以盼。
    使臣團的馬車隊伍浩浩蕩蕩,由八匹神駿異常的異國駿馬拉動。
    車身雕琢著繁複精美的花紋,彰顯著他們遠方國度的富庶。
    馬哈茂德身著一襲繡滿金絲花紋的長袍。
    頭戴一頂鑲嵌著璀璨珍珠的圓頂禮帽,手中緊握一根象征權力的權杖,神態間流露出難以掩飾的高傲。
    他身後緊隨著英吉利的隨員,他們抬著數個沉甸甸的箱子,據傳聞,這些箱子裏裝滿了獻給大唐皇帝的珍寶。
    “觀此英吉利使者之氣派,倒也非同小可,然則,此等排場,未免過於招搖。”
    一位老者捋著胡須,輕聲說道。
    “哼,區區蕞爾小國,竟敢如此囂張!”
    另一位年輕人則憤憤不平地說道。
    當晚,鴻臚寺內燈火輝煌,絲竹管弦之聲悠揚婉轉。
    上首,龍座巍峨聳立,身著明黃色龍袍的李世民端坐其上,威儀天成,身旁王德侍立左右。
    李承乾、李泰、李元昌三人則分坐於下首,各懷心思。
    禮官高聲宣唱:“英吉利使臣覲見大唐天子——!”
    殿門外,一陣沉穩的腳步聲由遠及近。
    隻見那為首之人昂首闊步,緩緩踏入大殿之中。
    此人正是英吉利使臣馬哈茂德。
    在眾人的注視之下,馬哈茂德竟未有絲毫恭敬之意。
    他微微抬眼,目光掃視著大殿內的陳設,眉宇間隱隱透出一絲譏諷。
    他緩步停於大殿中央,並未行任何禮節,而是輕輕一擺手中的權杖,朗聲說道。
    “your ajesty!”(“陛下!”)
    這聲音洪亮而清晰,雖帶著敬稱,卻無半點禮節可言。
    他僅僅是微微頷首,連稍稍屈膝的禮節也未曾履行,隨即直起身,向身後的隨員示意。
    此舉一出,大殿內頓時鴉雀無聲,落針可聞。
    滿朝文武的目光齊刷刷地投向這位使臣,雖不通外國語言,卻能從他的神態間感受到那份高高在上的倨傲。
    大唐乃天朝上國,自古以來便以禮儀之邦著稱,向來以禮待人。
    而四方來使,不論身份尊卑,按製皆需行跪拜之禮。
    如今馬哈茂德如此行事,不僅無禮至極,更是全然將大唐的禮儀踩在腳下,視若無物。
    此時,殿中禮部尚書終於按捺不住,出班奏道。
    “陛下,此使臣舉止失儀,有悖我天朝之儀,是否需令其行跪拜之禮,以正綱紀?”
    李世民卻並未直接回答,隻是淡淡地說道。
    “且先觀其言,再定其事。”
    馬哈茂德不明其意,又用那帶著譏諷的英文說道。
    “i’ve heard reatest eire the eastbut this…hall,this urt,it’s disaotgsurely,the fa eire can do better than this?”(“我聽聞許多關於東方最強帝國的傳說,但這座大殿,這個朝廷,實在令人失望,所謂的大唐,難道也不過如此?”)
    此言一出,滿堂文武頓時麵露愕然之色。
    雖不通英吉利語,但也能從對方的語氣中感受到那赤裸裸的挑釁之意。
    英吉利使臣言辭輕蔑,若無人能譯,豈不成了天大的笑話?
    太學之中,教化諸子百家的學士可有來此?誰人能譯其狂妄之言?
    李泰見機行事,立刻起身,作出一副恭敬姿態道。
    “陛下,此等小事,何足掛齒,英吉利雖遠在重洋之外,不過蕞爾小國,我堂堂大唐人才濟濟,必有才俊可解其言,兒臣不才,願為父皇分憂。”
    李泰信步上前,眼中帶著幾分自得之色。
    李承乾見狀,一副看好戲的模樣盯著他。
    他根本不懂英吉利語,但卻故意站出來,意在表現自己,以博取父皇的歡心。
    更何況,他心中另有打算,暗藏機鋒。
    即便他不能翻譯,太子李承乾更不可能勝過自己。
    他抬手對馬哈茂德說道。
    “使臣大人,不知您方才所言,可否再言一遍,以饗眾人?”
    馬哈茂德果然用英文重複了一遍,甚至還略顯得意地加快了語速,似乎有意刁難。
    “the great tang eire,they say,surasses all wisdo and culturebut,truth be told,we’ve seen better advancents our ndsurely your schors can ex this?”(“他們都說大唐帝國在智慧與文化上無可比擬,但老實說,我們的土地上見過更好的成就,想必你們的學士能解釋這番話?”)
    李泰一愣,他一句都聽不懂,但麵上卻強裝鎮定,隨口胡謅道。
    “使臣大人果然風趣幽默,看來對我大唐文化甚是讚歎,推崇備至!”
    他一邊說著,一邊偷偷瞄向李世民,觀察著父皇的神色。
    李承乾的嘴角微微揚起,輕輕發出一聲笑,雖聲音不大,卻清晰可聞。
    “魏王當真聽懂了其中深意?”
    李泰一愣,心頭一陣不快,轉頭望向李承乾,冷聲道。
    “皇兄笑得如此暢快,莫非也聽懂了這蠻夷之語?”
    此話一出,滿殿文武的目光齊刷刷地轉向李承乾。
    太子這一笑,讓本就心生疑惑的眾人愈加困惑。
    李承乾一向被看作紈絝子弟。
    沉迷酒色,前些日子更是因稱心之事被禁足,形象一落千丈,跌至穀底。
    他怎敢在這種莊嚴肅穆的場合笑出聲來?難道是諷刺李泰?
    李承乾卻不急不緩地抬起頭,麵色平靜,語氣閑適。
    “魏王賢弟既已聲稱聽懂,理應向天子稟報其意,為何如今卻來反問本宮?”
    李世民眉頭緊蹙,龍顏不悅。
    眼下,本應是兄弟二人合力禦敵,怎能直接在大堂之上公然內訌,爭執不休?
    他大唐的威嚴何在?豈不讓外邦之人看了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