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04章:優勝劣汰!沈念:日後的官場沒有金飯碗

字數:7748   加入書籤

A+A-


    戶部,掌全國人口、土地、賦稅、百官俸祿、倉場、庫藏等。
    任重事繁,官職甚多,是六部官員人數最多的衙門。
    全國丈田開始前,戶部有一百五十餘名官員。
    除尚書與左右侍郎外,還包括十三清吏司的郎中、員外郎、主事,內庫外庫的提舉、大使,司務廳的司務,照磨所的照磨與檢校等,最低為從九品。
    而今有官員足足二百三十餘名。
    多出的八十餘名官員,大多是在全國丈田時補充來的,其中十三清吏司的官員占比達一多半。
    依照原有編製,每司設郎中(正五品)一人,員外郎(從五品)一人,主事(正六品)兩人,但如今已遠超編製。
    如湖廣清吏司,有員外郎三人,主事六人,已遠超原定數額。
    若不及時調整,漸漸就變成了定製。
    這次裁革冗官冗職,主要目的並不是減少俸祿支出,而是為使得各個衙門增效。
    凡被裁革者,要麽考績差,要麽政務閑。
    能力差者降職,能力尚可而官職被撤者送吏部改用,老疾者直接致仕。
    相應的,服務這些官員的胥吏也會被裁減。
    目前,每個衙門中都存在不會吹笙的南郭先生,存在當官隻為發財過官癮的害群之馬。
    此次的目的,就是將這類人挑出來。
    滿朝文武要推動著大明這艘巨船前進,就必須將這些拖後腿的放在其他位置。
    此舉不是過河拆橋,而是讓各個衙門變得更幹淨、更純粹,更有拚勁。
    但凡有對朝廷、百姓曾有功勞者,即使他已七十歲,朝廷也會讓其體麵致仕,吃喝無憂地養老。
    但很多官員不一定這樣想。
    他們可能會覺得自己的金飯碗從此後將成為瓷飯碗,自己寒窗十年取得的官職,在眨眼之間便有可能被剝奪,於是結夥瘋狂反對。
    沈念需讓這類官員妥協,讓他們理解朝廷的良苦用心,讓他們明白官場的新規則。
    正所謂:優勝劣汰。
    跟不上朝廷新政發展腳步的官員必須要為更優秀更有拚勁的官員騰位置。
    ……
    這日黃昏,戶部衙門,天氣涼爽了許多。
    後院。
    二百多名戶部官齊齊聚在太倉銀庫外的一片空地上。
    官員們有說有笑,並不知殷正茂與沈念兩位閣老喚他們聚在此處是為了什麽。
    就在這時。
    戶部尚書殷正茂、戶部左、右侍郎劉斯潔、沈念三人走了過來,後麵跟著數名文吏,文吏手中都還拿著一迭迭紙張。
    戶部官們齊齊拱手。
    “下官參見殷閣老、沈閣老、劉左堂!”
    兩大閣老在戶部任部堂官,使得戶部官們甚是自豪。
    “發下去吧!”殷正茂大手一揮,朝著後麵的文吏說道。
    很快。
    數名文吏將一張張寫滿蠅頭小字的紙張發給院內的戶部官們。
    紙上撰寫的乃是沈念改良過的《請裁天下冗官冗職策》,主要表達一個意思。
    為天下,為黎民,為盛世,朝廷欲裁革天下的冗官冗職。各個衙門凡有考績下等或貪汙受賄或品德不佳或貪戀權位而無功或年邁應致仕或無屍位素餐的官員,皆在裁革之列,部分清閑的官職將被取締或合並此,此類官員將由吏部重新改用。
    殷正茂、沈念、劉斯潔三人站在最前方,認真觀察一眾戶部官的表情。
    有官員淡淡一笑,非常自信,顯然篤定自己不在裁革之列。
    有官員麵色驚慌,看完後左顧右盼,不時與身邊人竊竊私語。
    還有官員則是緊皺眉頭,看不出到底在思索什麽。
    片刻後,戶部官們幾乎都看完了紙張上的內容,紙張也都重新回到了文吏們的手中。
    這時。
    一名站在最前方的戶部郎中看向沈念三人,躬身拱手。
    “殷閣老、沈閣老、劉左堂,此文章的行文格式,非奏疏,非草擬之詔令,也未有內閣署名用印,這……這讓我們看,是要與我們商量嗎?”
    不得不說,喜歡關注細節的戶部官們非常聰明,一眼就看出此策非官方詔令。
    沈念朝前走出一步,道:“此策乃是內閣草擬,陛下看過之後,並未立即同意,稱要聽群臣的意見,若戶部官們支持此策,此策便有極大可能執行!”
    沈念很真誠,直接道出實情。
    聽到此話,隊列後麵的一名戶部官高聲道:“沈閣老,您覺得我們會支持嗎?這幾年,我們這些人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好不容易完成了全國丈田,如今該是歇一歇的時候了,然後朝廷一紙詔令,就要將我們降黜,天下有這樣的道理嗎?這不是過河拆橋嗎?陛下沒有同意是正確的!”
    “對!列位同僚,或許今日咱們能保住官位,但隻要此策執行,今日被裁革者就是日後的咱們!”
    “不支持!”
    “不支持!”
    “不支持!”
    ……
    數名戶部官扯著喉嚨喊了起來,涉及個人仕途利益,每個人都很激動。
    此等反應,皆在沈念的意料之中。
    沈念望著每一名發聲的戶部官,並沒有叫停,而是等待反對者們喊完之後,才開始解釋。
    “諸位,此次裁革冗官冗職,不是朝廷養不起天下官員了,而是新政要增效,一些官員已跟不上諸多官員的腳步。”
    說罷,沈念朝前走了兩步,然後繞著隊列外圍,邊走邊說。
    “從朝廷前不久貫徹的‘先民,再吏,後官’原則後,諸位應該都明白,日後百官之各項常例將會逐漸取消,貪贓枉法者將會被嚴懲,以後的官員們,可以享受高俸祿,年老致仕之後可以享受‘擢升一級待遇之半俸’的待遇。這筆錢,足以保障每一名官員家庭的溫飽,但卻不能保障榮華富貴,升官與發財,將不會是同一條路。”
    “這次,朝廷想要淘汰的是那些考中進士得官後,便貪圖享受想著發大財享特權的官員;是那些讀了一肚子書卻不能學以致用在衙門中濫竽充數的官員;是那些眼裏心中隻有自己而沒有家國情懷的人,是那些阻礙新政發展,執行不到位,考績下等的官員,是那些愛慕虛榮、貪戀權位的官員……”
    “朝廷不會過河拆橋,不會讓那些對朝廷百姓有過巨大貢獻的官員晚景淒涼,朝廷隻會淘汰那種不適合在當下位置上做事的官員!”
    ……
    “一些官員反對,可能是因他覺得致仕或被吏部改用後,常例會減少,曾經每年喝不完的茶葉與美酒會沒了,曾經一句話就能搞定的事情如今不行了,曾經巴結奉承自己的人都不見了。我想說的是,以後,這些常例與特權,都是違背法令之行為。”
    “在不久的將來,沒有一名官員在無功無過的情況下可以在一個官位上任職多年,無功便是大過;沒有一名官員可以在衙門內渾水摸魚,而不被朝廷知……官場將形成一套新規則!”
    “優勝劣汰,日後的官場沒有金飯碗!”
    ……
    聽到此話,一眾戶部官們都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
    沈念之言不是在嚇唬他們,當下的趨勢就是這樣。
    沈念緩了緩,接著道:“裁革,不代表被拋棄。咱們戶部的官員,即使再差,大多也是算學上的高手。被致仕而想再就業的,可以加入算學社,可以經商,保準兒能比當官更賺錢,更能實現自己的價值,有被吏部改用的,可以選擇你們想去的地方,想去的衙門,可能沒有戶部好,但也絕對沒有戶部忙,有些位置,應該讓給更優秀的年輕官員。”
    說完之後,沈念緩了約有十餘息。
    他就是想告訴官員們:裁革冗官冗職,乃是創造盛世的必要條件。
    這時,沈念走到了隊列的正前方。
    “諸位,這次戶部欲裁革約八十名官員,具體標準由吏部根據考績擬定,由我與殷閣老、劉左堂做主確定。此事很難做,天下官員反對者必然甚多,然裁革冗官冗職乃是必然之趨勢!”
    “此刻,誰在裁革之列,想必大家大概都能推測出來,在這裏,我想自認將要被裁革的官員們,主動向殷閣老呈遞裁革文書!”
    “我為什麽要大家這樣做。”
    “其一,讓京師各個衙門都看一看,我們戶部做本職之事時,是六部第一,在為了大局而犧牲自己時,也是六部第一!”
    “其二,我衷心希望大家都能成為此策的支持者而非反對者,因為支持對朝堂意味著什麽對天下黎民意味著什麽,大家都很清楚。”
    ……
    “拜托了!”沈念朝著戶部諸官躬身拱手。
    這時,殷正茂朝前走出一步。
    “這道裁革之策,本應老夫來宣告,但這些年,為了全國丈田,一些冗官冗職正是老夫設立的,老夫亦有過錯。老夫讚同沈閣老所言的,官場沒有金飯碗,讚同以後的官員發不了大財,享受不了特權。”
    殷正茂扭臉看向前方。
    “看到前方的太倉銀庫了嗎?咱們戶部官的目的應該是讓金銀將太倉銀庫裝滿,而非將我們的口袋裝滿,官員的口袋越滿,太倉銀庫將越空,無論這次會不會裁革,希望大家都能捫心自問,你們接下來,到底是想將金銀裝滿自己的口袋,還是讓太倉銀庫滿一些!”
    “拜托了!”
    殷正茂也朝著一眾戶部官拱手。
    戶部左侍郎,這位在戶部比殷正茂和沈念都待的更久的部堂官,緩緩走出。
    “諸位,要麽讓自己變得優秀,要麽為更優秀的人讓出位置,讓自己體麵一些吧!”
    劉斯潔也朝著一眾戶部官拱手。
    然後,殷正茂看向眾戶部官,道:“我們不逼大家,目前不用表態,都好好想一想吧!”
    說罷,殷正茂、沈念、劉斯潔三人便朝著前院走去。
    三人選擇用最真誠最柔軟的方式,勸服官員們,如此做,其實更側重於讓未被裁革的官員安心。
    而此刻,一眾戶部官們都是一動不動。
    少頃,一名戶部官說道:“我覺得三位部堂已經是給足我們麵子了,此策完全可以強製執行,自認被裁革者主動呈遞裁革文書,反而顯得大度,顯得體麵!”
    “我……我若考績不行,已無拚勁,一定會自請改用或提前致仕,目前的官場秩序已大不同,若隻想著過官癮,享受當官之特權帶來的享受,遲早會晚節不保,甚至入獄流放啊!”
    “劉主事,你若被裁革,準備去做什麽?”
    “我……我怎麽會被裁革?但若真被裁革,我就去當個先生,教人算學,目前算學挺吃香,要比當下這每年折銀隻有三四十兩的俸祿高多了,並且賺這個錢幹淨,晚上能睡得著啊!”
    “唉!我定然是不會被裁革的,但日後當官恐怕就難了啊!這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不是當官變難了,而是曾經當官太舒服了,五大閣老拚勁十足,準備創盛世,準備為讓全民吃飽肚子的目標而奮鬥呢,陛下也想著堯舜之治呢,我們做臣子的,若沒有拚勁,隻能被淘汰!”
    “諸位,今年這一屆的進士幾乎全是通曉新政策略的有誌之士,咱們不努力,定要被他們拉下來!”
    ……
    戶部官們議論著。
    一些隱約感到自己被裁革的戶部官們,從最初的驚慌,心情逐漸平複下來。
    事實既定,他們無法改變,還不如讓自己體麵一些。
    ……
    翌日,《請裁天下冗官冗職策》幾乎傳遍京師各個衙門。
    官員們得到的消息版本是,此策乃是五大閣臣聯合請命,萬曆皇帝顧及百官權益,猶豫糾結,尚未答應。
    此消息版本,自然是小萬曆命馮保傳出去的。
    小萬曆知曉此策,將得罪諸多官員,他愛惜羽毛,故而將五大閣臣推了出去。
    官員們得到消息後,意見不一。
    有官員覺得此策實乃朝廷自挖牆根,將會使得天下官員不悅,進而引發地方動亂。
    有官員怒斥五大閣臣為創盛世而魔怔,不想著苦一苦自己,隻想著苦一苦別的官員,實乃昏聵之策。
    也有官員認為此乃一條鞭法執行後的必行之策,不然諸多新政事項都難以落地。
    ……
    支持者,大多都是不可能被裁革的官員;反對者,大多都是極有可能被裁革的官員。
    同時,辱罵張居正與沈念的官員最多。
    因為張居正自擔任首輔始就已零敲碎打地做此事,而此計策又特別像沈念這種“但凡有策,皆苦一苦官員”的人所謀劃。
    馮保並未公開宣告內廷支持此裁冗官冗職策,他聽從小萬曆的命令,在等戶部官們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