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恐慌!計劃和憐憫!
字數:9207 加入書籤
就在昨晚,周王朱橚才告訴他,朱高煦答應幫助諸王。
從大明軍工廠拿出大量的火槍火炮來,以武裝諸王各自帶來的三衛親軍。
若果真如此的話,諸王的三衛親軍,將立即一躍而成為戰力強悍的軍隊。
至少,馮勝有信心將周王帶來的三衛新軍訓練成強軍。
要知道,按大明體製,一衛兵馬是五千六百餘人,三衛親軍便是一萬六千八百人。
當然,這隻是編製數量,並不是實際兵力。
尋常的衛所,有很多空額,實際上一衛的兵員人數,往往連編製數的一半都沒有。
可藩王的三衛親軍,基本上都是滿編的。
眼下諸王回京,光是他們帶回來的親軍,就高達十幾萬。
這些人聚集在金陵城外,是十分強大的軍事力量。
原來金陵城附近,也有朝廷直屬的近二十萬大軍駐紮。
可朱允熥執政後,軍隊改製,舊軍不斷裁撤。
原來駐防金陵城及其附近的二十萬大軍,早已不複存在。
取而代之的,是經過嚴格訓練,並裝備了火槍火炮的新軍。
他們的人數,比原來的舊軍要少得多。
在派出六旅新軍北上攻打女真三部,同時也派了幾旅駐紮其他行省以後,金陵城內外,總計不過還剩十幾個旅的新軍。
由於新軍的戰力遠超舊軍,十幾個旅,幾萬人馬的新軍,其戰力遠超原來的二十萬舊軍,足以威懾京師重地,也讓諸王帶來的兵馬,都不敢輕舉妄動。
但若諸王能拿到火槍火炮,形勢立時便逆轉了。
畢竟,諸王帶來的總兵力,要遠遠超過朝廷在金陵附近的兵力。
雙方都使用火槍火炮的話,兵力的多少,無疑將成為一個決定性的因素。
可周王昨晚才告訴自己這個消息,今天朱允熥就突然對軍工廠加強管理。
凡武器出廠,要政務處的批文,以及軍方的許可。
這道命令,一旦通知下去,那朱高煦去領取武器的計劃,就會落空。
雖然自己仍領著軍務大臣的職務,可以代表軍方發放許可。
但政務處那邊,卻未見得那麽好說話。
當然,也不是完全沒有辦法。
比如說,讓下麵的將領遞交一份申請,拿到之後,再要求政務處批準。
政務處也沒有理由卡。
可這樣做,能領到的武器數量就有限了。
最關鍵的一點是,事情怎麽會就這麽巧呢?
朱允熥怎麽偏偏就這個時候,下達一道這樣的聖旨呢?
雖然說事情的起因,還是軍部這邊的請示。
但每天軍務處的《軍情速遞》和政務處的《每日簡報》,看起來字數不多,內容卻是高度精簡,實際上的各類事項多於牛毛。
而朱允熥大多數時候,隻看匯報,而不做任何批示。
任由軍務處和政務處自行處理。
今天卻偏偏在這件事上,下了聖旨。
莫非是周王朱橚和朱高煦商量的事情,朱允熥已經知道了?
今日下聖旨,就是借此來敲打自己?
馮勝不得不往這方麵想,越想就越覺得不對勁。
不知不覺間,手腳生涼,冷汗直冒。
他並非膽怯怕死之人。
要不然,當年也不會起兵造反。
但如今的形勢,與當年大不相當。
那時候的馮勝,一無所有,敢提著腦袋,用一條爛命,來換取榮華富貴。
賭輸了,無非是爛命一條。
賭贏了,富貴一生,連子孫後代,都會因此而享福。
可如今的他,貴為大明宋國公,早已不再是當年那個啥都沒有的窮光蛋。
他為什麽還要去賭命,還要去拚呢?
此前是為了自保,擔心老朱或者朱允熥會殺自己。
如今……還有退路嗎?
馮勝心中苦澀無比。
就在這時,徐輝祖拿著一份草擬好條款的文書,走了過來,笑道:“宋國公,勞煩在這上麵簽一下字,我立即令人傳達下去。”
馮勝回過神來,接過文書一看,正是有關軍工廠武器管理,以及彈藥庫遷移的命令,他不由得又是一驚,問道:“這麽快嗎?”
在他的印象中,對於一般的事務,皇帝下旨給了各部,各部接了旨,按旨意辦事,這個時間,快則十天半個月,慢則一兩個月,甚至個月。
可關於軍工廠武器加強管理的聖旨才剛剛下達,徐輝祖怎麽就拿著文書來找自己簽字了呢?
莫不是早有準備?
徐輝祖笑道:“宋國公雖被任命為軍務大臣,但此前在開封坐鎮,才剛剛回朝幾日,尚不清楚咱們陛下辦事的風格。”
“陛下早有嚴令,凡是他下旨要辦的事,軍務處和政務處不得拖延片刻,當日事,當日畢。”
“咱們先按陛下旨意,將命令傳達下去。”
“具體的實施細則,等以後再仔細推敲。”
“此事涉及政務處,還得雙方協調。”
“抓緊做好了,陛下那裏才好交待。”
這件事朱允熥下了聖旨,但這隻是下達給軍務處和政務處的聖旨,而不是向軍工廠傳達的聖旨。
到了軍工廠的官員手裏,他們拿到的,則是軍務處和政務處聯合下發的文,不是陛下的聖旨。
他們也不清楚這是不是陛下的旨意,也不需要知道。
這便是朝堂權力的運作了。
對下麵的人而言,是不是最高統治者的命令,或者最高統治者是否知曉,都是未知的事情。
通過一定的模糊度和神秘性,來減少最高統治者與下麵的直接矛盾,以維護權威。
馮勝連忙打起笑臉道:“魏國公說得極是,我這便簽字。”
朱允熥一共任命了九個軍務大臣,其中藍玉、張輔、朱能等三人尚在外地,正指揮大軍發起對女真三部的戰爭。
目前在京城裏坐鎮的,隻有六個軍務大臣。
朱允熥製定了輪休製度和值班製度。
規定無論任何節日,軍務大臣必須有人在軍務處值班,以便處理緊急事務。
凡以軍務處發出的命令,皆必須有至少兩位以上的軍務大臣聯名簽署,並保留檔案,同時知會其他軍務大臣。
重大事務,則須所有在京軍務大臣集體簽署。
政務處亦是同理。
除了日常事務外,軍務處和政務處下達任何命令之前,還要先向朱允熥這個皇帝請旨。
不過,實際上,朱允熥除了重大問題和重要人事任命會親自過問之外,對於軍務處和政務處的請求,基本上都是默認批準。
畢竟,他不可能去詳細了解每一件事,沒有那麽多的時間和精力。
在不了解的情況下,胡亂下旨就是亂來了。
還不如讓軍務處和政務處自行去辦。
皇帝在一旁辦公,軍務大臣和政務大臣們隨時覲見,隨時請旨,這種方式,恐怕還是有史以來第一次。
此前,官員們進宮見皇帝,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也正因為這種消息傳遞的不暢通,給了官員更多的自主操作空間。
朱允熥的方法,無疑極大的強化了皇權。
比如現在,馮勝盡管心中很想將此事壓一壓,拖一拖,可卻又不敢不簽字。
他心中的不安,亦是越來越濃。
在京的軍務大臣六人,今日有兩人告假,四人當值。
軍工廠武器管理的事,隻是一般的事務,隻須兩名軍務大臣聯署即可。
徐輝祖不去找其他人,偏偏就來找自己,讓本就心虛的馮勝十分不安。
他卻不知道,雖然陛下定的規定是至少兩人簽署。
但正常而言,對於皇帝下達了聖旨的事情,凡是在軍務處坐班軍務大臣,都會一個不少的簽署。
徐輝祖很快離開,將其拿給軍務處的軍務大臣簽署,再轉交政務處簽署。
因為軍工廠仍屬政務處下轄的朝廷資產部管理,故而,這道軍務處和政務處聯合簽署的命令,由政務處向下傳出。
很快,命令便傳了下去。
若擱在以前,哪怕是老朱掌政的時代,這樣一道命令,傳給六部之後,通常也要天或者更長的時間,才會向下麵傳達。
畢竟,聖旨隻給了一個很粗略的處理方案,具體的實施細則,還需要認真推敲製定。
除了緊急軍情之外,對於一般的政務,各部門之間的公文傳遞,也從來都是不急不慢的。
但朱允熥此前一係列的改革和整頓,強化辦事效率,大大縮短了這一流程時間。
他的旨意,當日就變成了軍務處和政務處聯合簽署的正式公文,發布下去了。
……
一大早,朱高煦便趕到大明朝廷資產部,來見自己的哥哥朱高熾。
昨晚從周王朱橚那裏離開後,他便已迫不及待。
若非考慮到時間太晚,晚上行事多有不便,容易惹人注意等原因,他昨晚就過來了。
一見麵,朱高煦立即讓朱高熾屏退左右。
待房間內再無其他人之後,他方將自己的來意,細細說了一遍。
“哥,你執掌大明朝廷資產部,隻要以你的名義,給下麵的軍工廠下一個命令,他們絕不敢不聽。”
“我是刑部主官,由我開具刑部的正式公文,一路上所有的檢查點,都可暢通無阻。”
“隻要咱們順順利利將武器送給各位藩王帶來的親衛兵馬,他們就可以集體逼宮。”
“從後宮之中,解救出被囚禁的皇爺爺。”
“那時候,父王身為唯一尚在大明的長子,再加上咱們的救駕之功,必然被立為儲君。”
“你我二人的地位,亦不可同日而語了。”
然而,他一番話說完,朱高熾卻是臉色一沉,道:“那日父王和我,不都告訴過你,不要癡心妄想,更不要輕舉妄動嗎?你怎麽就不聽呢?”
“哥,這是多好的機會啊!”朱高煦又急又氣,道:“他朱允熥不過利用咱們父子兄弟而已。”
“我幫他辦好了稅務司,他就將我調到刑部,還故意不給我實權。”
“還有你,你也一樣。辛辛苦苦,為他創辦大明製造局。”
“如今好不容易走上正軌。”
“他又是一道聖旨,將大明製造局給撤了,成立這勞什子的什麽大明朝廷資產部。”
“名義上雖仍然管著下麵的各個工廠,實際上的權力,哪裏比得當時的大明製造局呢?”
“現在大明朝廷資產部連任命一個工廠的主官,都要吏部審核批準,都察院還在那裏指手畫腳。”
“可比當初的大明製造局的權力小多了。”
“大明銀行的貸款,朝廷的投資的錢,也不再經過大明朝廷資產部,而是直接下發給下麵的工廠和公司。”
“大明朝廷資產部,就隻有一個審核的權力。”
“哥,他這就是將你原來的權力給剝奪了啊,難道你還看不出來嗎?”
“他根本就不信任咱們,一直防著咱們呢。”
朱高熾深深地望了他一眼。
對於這個弟弟,他有點無語了。
帝王防著下麵的臣子,這難道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嗎?
何況自己一家人都是皇親,身份特殊。
若朱允熥能無條件信任他們,那才是咄咄怪事。
朱允熥讓他們做事,掌握權力,已經十分大度了。
“這件事,你和父王說過嗎?”
深吸了一口氣,朱高熾追問道。
朱高煦道:“父王年紀大了,辦事總是畏手畏腳。”
“此事要成,還得咱們兄弟齊心合力方可。”
“大哥,你好好想想,父王若是成了儲君,做了皇帝,你是父王的長子,將來這皇位,不就非你莫屬嗎?”
“你難道就一點都不心動,不想拚一把嗎?”
事實上,朱高煦此刻滿腦子想的,都是自己將來要奪取儲君之位,做皇帝。
然而,此刻為了能說服大哥朱高熾,也隻能先這樣勸他了。
朱高熾再次深深望了他一眼,正待開口說什麽,就在這時,外麵傳來了腳步聲,他連忙閉嘴不言。
“大人,軍務處和政務處聯合下發公文。”
朱高熾稍稍一驚。
如今軍務處和政務處分開辦公,各管各的,大明朝廷資產部隸屬政務處,似這般軍務政和政務處聯合給他們發文,還是頭一次。
“送進來吧。”朱高熾吩咐道。
當下,有人推門進來,將一份公文,恭恭敬敬的遞到他手中。
朱高熾展開一看,眼皮子不由得跳動了一下。
旋即,他深吸了一口氣,臉色慢慢放鬆,浮現笑容。
“你也別再妄想了,收起原來的心思吧。”朱高熾隨手將公文遞到朱高煦手中,道:“自己看。”
“往後凡武器軍火出廠,須得有政務處的批文,還要軍方許可?”
朱高煦瞳孔微微一縮,脫口而出。
如此一來,朱高熾的大明朝廷資產部,便再也無法從軍工廠調出武器來了。
自己的計劃,豈不是全部泡湯?
朱高煦隻覺有一口大鍾,撞向自己的心髒,那股又痛又重的感覺,瞬息間便壓得他喘不過氣來。
突然間,他想到了什麽,跳起來道:“還有辦法。”
“如今軍工廠還是大明朝廷資產部的下屬部門,這份政務處和公務處聯合簽署的公文,要由大明朝廷資產部向下傳達給軍工廠。”
“你隻要將這份公文扣壓幾天,下麵的軍工廠就不知道了。”
“咱們仍然可以按原計劃行事。”
他興奮不已,為自己找到了解決方案而歡呼雀躍。
旁邊的朱高熾,卻是像看陌生人一樣,望向自己的弟弟,目光中滿是了痛惜和憐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