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收購案
字數:3668 加入書籤
[]
101nove./最快更新!無廣告!
郭奉節雖然經商多年,可卻是一個軟心腸,此時看著哭訴的郭氏,雖然心中並不願意趟這趟渾水,可也忍不住點頭答應下來:“劉夫人先起來,我再去一趟城北農莊就是了。”
次日黎明時分,郭奉節乘坐馬車來到城北農莊,此時的農莊周圍非常熱鬧,北麵是紡紗工坊和織布工坊,兩處工坊彼此相連,猶如兩處小鎮擋在農莊院落的北麵。
而在東麵,肥皂工坊也是人來人往,與農莊院落南麵、西麵的佃戶村子、農田遙相呼應。
“劉公子真不愧是能人,這麽短的時間,就將城北農莊經營得生機勃勃,他日定能有一番大作為!”
郭奉節感歎著,在農莊內見到了劉昭。此時劉昭正在屋內研究著什麽,一摞草紙上畫了許多圖形,上麵還寫著密密麻麻的字跡,看到郭奉節進屋後,劉昭自然的用一本破冊子將草紙蓋住,然後抱拳行禮。
“嗬嗬,郭掌櫃來的真早啊,這還不到交割肥皂的時候,是有事?”
郭奉節尷尬的頓了頓,然後歎了一口氣說道:“還不是劉家的事嗎?”
“郭掌櫃請坐,慢慢說。”
“昨晚我去劉家傳話,看樣子劉家主是時日不多了,那個二公子劉華也不是一個能扛事的人,倒是劉夫人郭氏向我哭訴,想請劉公子高抬貴手放過劉家,至於條件,可以隨便提,劉家上下都能答應。”
劉昭冷笑一聲,說道:“昨日我與郭掌櫃說的很清楚了,我是不會留下後患的,我絕不會給劉家喘息的機會。”
郭奉節說道:“其實我也不是為了劉家說話,隻是除後患的辦法很多,也不見得非要如今這樣。劉公子不但能力超群,而卻也是宅心仁厚,定然會有兩全其美之法的。”
劉昭盯著郭奉節笑了笑,忽然心頭一動,說道:“也罷,看在郭掌櫃的麵子上,我就讓一步。”
“好,劉公子有什麽條件,隻管開口,我料想劉家一定會同意的。”
劉昭說道:“我要劉家的瑞豐號布鋪,以及燕州城北門外的織布工坊!”
“啊?”
郭奉節頓時愣住了,劉昭這下直接要拿走劉家賴以生存的命脈,劉家能答應嗎?
“那劉家日後就斷了生計,他們不會答應的。”
劉昭說道:“我給劉家兩千兩銀子,這些錢足夠他們一家三口下半輩子花銷了。當然,他們想像以前那樣驕奢淫逸是肯定不可能的了,還是老老實實做個富戶好了。要是沒營生,也可以去城外買個小莊園,自己種地打糧食。”
郭奉節搖頭笑著說道:“那劉公子能否將價格提高一些,三千兩可以嗎?”
“兩千五百兩,不能再多了,並且還要將瑞豐號庫存的粗糙棉布一並抵押給我。”
“這、好吧。”
郭奉節抱拳說道:“我這就回去傳話,有消息我及時告知劉公子。”
“有勞郭掌櫃了。”
燕州城,劉府後院。
“什麽!”
劉華聽完郭奉節的話,頓時火冒三丈,正要大發脾氣,卻被郭氏拉住:“如今劉家已經完了,守著瑞豐號和工坊,還有那些破布能當飯吃?還不如作價抵給劉昭!”
“那咱們以後......”
“以後自有我在!”
郭氏瞪了劉華一眼,直接讓劉華閉上了嘴。
接著郭氏又換上一副委曲求全的表情,向郭奉節行禮說道:“郭掌櫃也知道,我家老爺已經病入膏肓,現在還昏迷未醒,我雖然是一個婦道人家,也隻能站出來主事了。”
“劉夫人就做個決斷吧。”
“此事我劉家答應了,請郭掌櫃幫著定個時間、地點,我讓犬子過去簽字畫押!”
待到送走了郭奉節,郭氏關好房門,將一份契約遞給劉華,然後低聲說道:“這是老宅的房契,以及僅剩的城外幾處土地的地契,你立即拿去賣了。”
“賣了?”
劉華頓時急了:“沒了老宅,咱們到何處落腳,難道去睡大街嗎?”
郭氏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咬著牙說道:“沒了營生,守著這處老宅幹什麽,等死嗎?”
“那咱們去哪?”
郭氏說道:“你聽我的,為娘自由安排!”
兩天後,劉昭滿麵春風的走出了瑞豐號,身後的劉華黑著臉,一言不發的上了馬車,朝著劉府方向而去。
“這個劉華,當真是不成器,也不知道劉家主看上他什麽了,竟然如此寵信,好好一個劉家就這麽完了!”
作為保人的郭奉節看著遠去的馬車,不由感慨一番,劉昭則在心中暗道:“說起來我還要感謝劉孜桐,不然我如今還在劉家那個大染缸內左支右絀,哪裏能幹出如今這番事業!”
“此事說起來還要多謝郭掌櫃了,為了促成此事,郭掌櫃東奔西走,其中的辛苦我就不多說了,這些是我的一點心意,還請郭掌櫃手下。”
“哎呀,劉公子真是太客氣了,咱們之間用不著這些。”
二人推辭了一會兒,郭奉節便收下了一袋子銀子,稍微掂量了一下,足有五十兩銀子,心中頓時笑開了花。
當日,劉昭派劉耒帶人接管了瑞豐號和北門外的織布工坊。
在瑞豐號中,劉耒帶人清點出七千九百匹粗糙棉布,劉昭思索了一下,便命人將這些棉布全部運到了昭明布莊內,至於瑞豐號布鋪,則暫時封存。
“這些粗糙棉布賣不上價去,我看全都扔了算了,公子還運回來幹什麽?”
劉昭瞪了劉耒一眼,罵道:“你個敗家子,七千多匹棉布說不要就不要了?別廢話,快去幹活!”
劉耒一溜煙的帶人跑了。
隨後劉昭查看了北門外的織布工坊,這裏有各式織布機一百三十多架,紡紗機二百架,還有一些沒用完的棉花。
劉家的工坊雖然說是織布工坊,但是紡紗、織布都在一個工坊內,所以說是紡織工坊比較恰當。
“調人過來,將這些紡紗機、織布機按照新式機械的標準改造一下。所有改造好的紡紗機運到紡紗工坊去,織布機就留在這裏,盡快投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