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不安的邊境線
字數:3641 加入書籤
十月十八日,金秋的燕州城飄滿了桂花的香氣,街頭巷尾的百姓忙著收獲果實,為即將到來的寒冬做著準備。
“哎呀,這棉布真是厚實,比原先瑞豐號的棉布還要寬、還要厚,哪裏買的,現在多少錢一尺?”
城中五尺巷內,一個婦人拉住一個認識的小媳婦詢問著。
“這是昭明布莊的棉布,原先非常便宜,隻有五文錢一尺,現在貴了許多,賣五十文一尺。”
“五十文?”
那婦人皺著眉頭嘖嘖出聲,隨後撫摸著棉布,說道:“不過跟以前瑞豐號賣的棉布相比,也不算太貴。這棉布比瑞豐號的棉布要寬三成,同樣一尺布就多了許多麵料,五十文的話,也還可以,我也去買一些回去,天氣就要冷了,回去做身冬衣。”
那婦人說完便興衝衝的來到昭明布莊,此時門口已經聚集了不少買主。隻見門口一個招牌上赫然寫著“秋日大酬賓”:有買有贈,買布一尺,贈送粗糙棉布三寸!
此時一名夥計站在昭明布莊的門口,對著外麵排隊的買主大聲喊道:“大家不要擁擠,人人都有份!不過有言在先,贈送的粗糙棉布原本是劉家布莊出售的殘布,諸位帶回去隻能做抹布、拖布使用,切不可用來裁剪衣服,否則本店概不負責啊!”
此時劉昭就在櫃台後麵,劉耒滿麵笑容的站在旁邊,湊近說道:“公子放心吧,現在咱們的棉布頗受歡迎,不但燕州城內外的百姓、大戶爭相購買,就連南安堂等貿易行都派人前來訂貨,要向別州販賣。前幾日郭掌櫃就派人送來了訂單,一共定了三千匹棉布。”
“嗯。”
劉昭點了點頭,眼下棉布生意火爆,連同肥皂生意在內,自己有了兩條穩定的財路,經濟基礎已經初步打造完畢,也是時候開始打造上層建築了。
“不知道修建類似於宋明時期屯堡樣式的小城,需要多少錢糧消耗?”
劉昭心中想了想,暗道:“不如去找郭掌櫃詢問一下,順便談一談下一批肥皂訂單的事情。聽郭掌櫃的意思,下一批定的肥皂要大幅增加數量啊,時間上要讓郭掌櫃那邊寬限一些時日。”
劉昭想好,便對劉耒說道:“對了,各工坊的主事人選你定下沒有,雖然現在瑞豐號封存以待後用,不過不久的將來肯定會啟用的,到時候城中這邊的生意會由你負責,各工坊必須要有人主事的。”
劉耒說道:“公子放心,我正在挑選合適的主事人選,我選好後,會盡快稟報給公子定奪的。”
“那就好。”
隨即劉昭乘坐馬車來到南安堂,郭奉節聞訊出門相迎:“嗬嗬,劉公子到訪,我這南安堂可謂是蓬蓽生輝,快請進!”
“郭掌櫃太客氣了,按年紀,郭掌櫃便是我的長輩,以後切不可如此。”
二人寒暄幾句一同來到後院茶房,仆人上茶後,便談起了肥皂生意的事情。
“爹!”
片刻之後,郭文蒴端著一盤果脯走了進來,嗔怪的對郭奉節說道:“人家劉公子罕見登門,一來你就談生意,也不好好招待人家。”
劉昭聞言不由一陣臉紅,連忙起身行禮:“郭姑娘太客氣了,在下謝過。”
“嗬嗬,劉公子客氣,快嚐嚐這些果脯,都是自家做的,外麵可吃不到的。”
“謝謝。”
一旁的郭奉節笑著說道:“是啊,劉公子快嚐嚐,別說外麵吃不到,就連老夫也是很少嚐到這些果脯都是小女親手做的,而且還要心情好的時候才會動手。”
劉昭聞言心中暗喜,又是行禮致謝,郭文蒴卻臉頰一紅,不敢抬頭看劉昭,低頭說道:“劉公子還是跟我爹談正事吧,我先走了。”
劉昭看著郭文蒴的背影也愣了一會兒,直到郭奉節咳嗽了幾聲,才回過神來:“郭姑娘賢良淑德,在下佩服,不知哪家公子有福分,能獲得郭姑娘芳心,日後我也好討一杯喜酒喝。”
“哈哈。”
郭奉節搖頭說道:“哪裏有人看得上小女,至今還未許配人家。”
“哦~”
劉昭意味深長的應了一聲,然後便與郭奉節繼續閑聊起來。
“對了,有一件大事不知劉公子聽說沒有?”
“大事?”
劉昭問道:“燕州城內,還有什麽比劉家敗亡還大的事情?”
郭奉節歎息一聲,說道:“我前幾日宴請了幾位北麵儒州的客商,都是些生意上的朋友。聽他們說起,北麵境外的胡人部落進來非常不安分,朝廷已經將邊境上的榷場全部關閉了,儒州城的守軍也進入了戒備狀態。”
“嗯?”
劉昭微微皺眉,這可當真是大事,暗道:“看來這大宣帝國也和華夏曆朝曆代一樣,北麵的胡人一樣的心腹大患。”
不過劉昭隻是大概知道天下的大勢:大宣帝國位於天下正中,北麵的胡人的地盤,西麵的土蠻,東麵是大海,海的對麵也有國度,具體情況不知道,而南麵則是幾個帝國,從西往東依次是大蜀帝國、南楚帝國和大越帝國。
具體到北麵,劉昭隻知道胡人也是分為許多的部落,具體情況也和海外的國度一樣,腦海中找不到詳盡的信息,於是問道:“不知北麵的胡人是個什麽情況,郭掌櫃知道嗎?”
郭奉節點頭說道:“在北麵,一共有數十部落,不過這數十部落分屬於西北方向的黑色韃靼、正北方向的林胡,以及東北方向,與我大宣隔海相望的東夷國。”
“這次在邊境上蠢蠢欲動的,就是正北方向的林胡了,我聽說邊境上已經出現了林胡騎兵的蹤跡,一些邊境上的村子遭到了洗劫,朝廷的兵馬已經與胡人騎兵發生了衝突,再具體的情況,我便也不知道了。”
劉昭聽完心中頓時警覺了起來,雖然大宣帝國與華夏曆史上的中原王朝不一樣,但是想來北麵的林胡和曆史上的匈奴、突厥都是胡人,秉性應該都是一樣的。
按照劉昭對華夏曆史的了解,眼下出現的情況,多半就是胡人大舉南下的前奏了。
“胡人是在試探,如果大宣帝國的反擊有力,各地的防禦得當,胡人便會小規模的劫掠一番作罷。但如果胡人遭到的抵抗疲軟,恐怕就會順勢大舉南下,開始攻城略地了!”
想到這裏,劉昭便沒心思再閑聊了,於是與郭奉節告辭。臨走的時候,劉昭拜托郭奉節幫忙打聽修建屯堡所需的錢糧數額,郭奉節聞言大吃一驚,不過還是答應了下來。
劉召顧不上郭奉節的反應,坐上馬車直接返回城北農莊:“改建城北農莊、修建屯堡的事情,必須立即提上日程了。不管胡人會不會南下,有備無患總是沒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