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2 章:示範田邊親指導,眼見為實信念真
字數:2478 加入書籤
[]
101nove./最快更新!無廣告!
隨著農技改良工作在重重阻礙下艱難推進,李軒愈發意識到,僅靠官員和農技人員的宣傳推廣還遠遠不夠。要想讓更多人堅定地支持農技改良,必須讓他們親眼看到實實在在的成果。於是,李軒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 —— 親自前往示範田,進行現場指導,讓眾人親身感受農技改良帶來的巨大變化。
這一消息傳出,朝野震動。百姓們既興奮又期待,他們渴望親眼目睹皇帝對農業的關懷;而那些仍然對農技改良心存疑慮的官員和民眾,也都紛紛拭目以待,想要看看李軒究竟能在示範田做出怎樣的成績。
示範田位於長安郊外,一片廣袤的田野上,整齊地劃分著不同的區域,分別種植著采用新種植方法和傳統方法的農作物。李軒身著便服,在一群大臣和農技專家的簇擁下,來到了示範田。他的臉上帶著溫和而堅定的神情,眼神中透露出對農業發展的殷切期望。
一到示範田,李軒便徑直走向一塊種植著新稻種的區域。一位年輕的農技人員趕忙上前,準備向李軒介紹情況。李軒卻擺了擺手,微笑著說:“你先別急著介紹,讓朕自己看看。” 說著,他蹲下身子,仔細觀察著稻穗的生長情況,輕輕撫摸著飽滿的稻粒,眼中滿是欣慰。
“陛下,這就是我們推廣的新稻種,采用了新的育秧和灌溉方法,生長周期比傳統稻種縮短了近半個月,而且產量預計能提高兩成以上。” 農技人員在一旁補充道。
李軒站起身來,環顧四周,大聲說道:“諸位,這小小的稻穗,承載著大唐百姓的溫飽希望。農技改良,就是要讓每一寸土地都發揮出最大的價值,讓百姓都能吃飽吃好。”
此時,周圍已經聚集了不少聞訊趕來的百姓和官員。人群中,一位老者皺著眉頭,滿臉懷疑地說:“這新稻種真有這麽好?會不會是你們為了討好陛下,特意種得這麽好?”
李軒聽到這話,非但沒有生氣,反而笑著走向老者,說道:“老人家,您的懷疑不無道理。這樣吧,咱們一起去看看其他地塊,您親自對比對比。”
在李軒的帶領下,眾人來到了旁邊一塊采用傳統方法種植的稻田。隻見這裏的稻穗明顯稀疏,顆粒也不夠飽滿。老者看著眼前的景象,不禁愣住了。
“老人家,您看,同樣的土地,同樣的氣候,不同的種植方法,就有如此大的差別。這就是農技改良的力量。” 李軒耐心地解釋道。
老者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說道:“陛下,看來這新法子還真有門道。”
接著,李軒又來到了一處展示新農具的地方。曲轅犁、水車等新農具整齊地擺放著,旁邊的農民正在演示它們的使用方法。李軒親自拿起曲轅犁,在田裏犁了一段地,感受著它的輕便和高效。
“諸位,這曲轅犁操作簡便,即便是力氣小的婦女和老人也能輕鬆使用。而且,它能把地犁得更深更勻,有利於農作物的生長。” 李軒一邊演示,一邊向眾人介紹。
一位官員上前說道:“陛下,這新農具雖好,但製作成本會不會太高,百姓難以負擔?”
李軒微微一笑,說道:“愛卿不必擔心。工部已經優化了製作工藝,降低了成本。而且,朝廷會對購買新農具的百姓給予補貼,確保他們都能用得上。”
在示範田的另一邊,農技專家正在講解輪作製的原理和好處。李軒走過去,認真聆聽,不時提出一些問題。他對專家說:“這些知識,一定要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傳授給百姓,讓他們真正理解輪作製的優勢。”
不知不覺,太陽漸漸西斜。李軒在示範田邊召開了一場小型的宣講會。他站在高處,對著眾人說道:“大唐以農為本,農業的發展關乎國家的興衰。農技改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們共同努力。今天,大家親眼看到了農技改良的成果,希望你們回去後,能把這些所見所聞告訴更多的人。讓我們一起為大唐的農業發展,為百姓的幸福生活,貢獻自己的力量。”
眾人紛紛跪地高呼:“陛下聖明!臣等定當竭盡全力!”
這次示範田之行,在朝野上下引起了巨大的反響。親眼目睹了農技改良成果的百姓和官員,心中的疑慮徹底消除。他們開始積極支持和參與農技改良工作,越來越多的農民主動學習新的種植方法,購買新農具。
而那些原本反對農技改良的保守勢力,在鐵一般的事實麵前,也不得不閉上了嘴。雖然仍有少數人固執己見,但已經無法阻擋農技改良的滾滾浪潮。
李軒深知,這隻是農技改良道路上的一個階段性勝利。未來,還會有更多的挑戰等待著他和大唐人民。但他堅信,隻要大家齊心協力,不斷探索創新,大唐的農業必將迎來更加燦爛的明天,為國家的繁榮富強奠定堅實的基礎。在接下來的日子裏,李軒將繼續關注農技改良工作,不斷完善相關政策,推動大唐農業邁向新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