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第二十七章

字數:6104   加入書籤

A+A-




    任許正儒如何勸說,解瑨始終油鹽不進,還讓許正儒也不要動這個念頭。
    許正儒沒有法子,最終隻得氣急敗壞地拂袖而去。
    二人不歡而散。
    許正儒走後,解瑨罕見地鬆了脊背靠在椅子上,伸出手揉了揉太陽穴。
    小廝捧硯見他麵露疲態,“二爺可要歇一歇?”
    “不必,”解瑨打起精神,“泡杯濃茶給我吧。”
    聽說父親與夫君二人吵起來的許茹娘急急剛到書房,入眼的便是父親盛怒而去的背影。
    許茹娘咬了咬唇。
    她邁進房間,輕手輕腳給解瑨倒了杯茶,小心翼翼地勸道:“父親的性子是有些倔強,咱們做晚輩的容忍些便是。”
    “可你父親居然是想要上折請立儲君,”解瑨睜開眼睛看向她,“這哪是能隨意摻和的事情?”
    “立儲?”
    卻沒料到許茹娘想了想後問道:“是不是大皇子殿下?”
    解瑨眉心一跳,“你父親同你說過?”
    “那倒沒有,”許茹娘解釋道,“是前段時間各家夫人辦宴,都在說大殿下有了嫡子,該再往上走一步了。”
    解瑨眉頭越皺越緊,原來後宅之中也開始流傳這樣的說法了嗎?
    他非但沒有覺得這是大皇子成事的征兆,反而更警惕了。
    許茹娘卻是與眾人的看法一致,她理所當然道:“既然所有人都這樣說,想來定然是不會錯的。”
    解瑨搖了搖頭,“話不是這樣說的。”
    他眸色沉沉,“大皇子和背後的雄安侯府肆意拉攏各方勢力,皇上卻始終在立儲一事上曖昧不清,我總有種不好的預感。”
    許茹娘眨了眨眼。
    她隻讀過女四書,認得常用字,家裏自小教導,這樣的朝堂大事,不是她一個後宅婦人該知道的。解瑨的話,許茹娘聽得半懂不懂,但她心裏覺得,是不是自己夫君想太多了?
    大皇子會被立為太子的說法已經有很多年了,若是皇上不同意,怎麽會任由所有人都這樣以為呢?
    再說……許茹娘心裏還有些別的想法。
    她知道夫君麵上客氣,實際上不喜她的娘家人,會不會是因為這一點,夫君才不願聽從父親之言呢?
    想到這裏,許茹娘心頭閃過一絲難過。
    猶豫了下,她還是小心勸道:“這些事情,我一個婦人不太懂,隻是……妾身知道父親官位不如夫君,但父親畢竟為官時日更久,經驗更多,若是與夫君政見不合,應該是有他的道理在的。”
    “為官越久才越該明白一個道理,”解瑨按了按眉心,“立儲、奪嫡這種事不要隨便站位,一個不好,是要給家中招禍的。”
    許茹娘嚇了一跳。
    “沒有那麽嚴重吧,”許茹娘半信半疑,欲言又止,“那……那夫君與父親好好分說便是了。”
    解瑨聞言,眼中閃過一絲無奈。
    他還想說些什麽,但最終還是什麽都沒說。
    也罷……妻子夾在中間,確實難做,自己也該體諒她才是。
    這時忽然聽外頭來報,“二爺,太夫人請您去一趟鬆鶴堂,表少爺來了。”
    兩刻鍾前。
    龐逸步履沉重地走向解府。
    他生母早逝,與外祖家並不親近,隻在逢年過節時來解府給外祖母請安。
    想到要求小舅舅辦事……龐逸長歎口氣,心裏七上八下。
    希望今天能從解府全須全尾地出來……
    按說解家是清貴的讀書人家,世代為官,算得上簪纓門第,慶祥侯府卻是吉祥物一般的富閑勳貴,兩家本是八竿子打不著。不過解閣老夫婦在為女兒相看親事時,反倒覺得慶祥侯府這樣不胡亂出頭的家風不會有傾家大禍,正是看中這一份穩當,才將女兒嫁進了慶祥侯府。
    隻可惜天妒紅顏,解閣老長子解磐夫妻意外亡故的消息傳來時,解氏正身懷六甲,驚聞噩耗之下,解氏早產,艱難誕下龐逸後,血崩去世。
    兒子、兒媳、女兒相繼離世,連番打擊使解閣老大病一場,沒過多久也去了。
    解家連辦兩場大喪,亂成一團,解閣老的夫人劉氏心力交瘁,之後解家門庭冷落,自顧不暇,劉氏要照顧十來歲的解瑨以及解磐留下的一對年幼子女,根本顧不上慶祥侯府裏剛出生的外孫。
    等解瑨支起門戶,解家情況見好時,龐逸已經長歪,已經是太夫人的劉氏不喜外孫不學無術,想要親近,也根本不知道從何處下手,便隻好遠遠看著,知道外孫沒有大事便好。
    小佛堂裏,檀香繚繞,太夫人正跪在佛像前,虔心禮佛。
    她身材清瘦,衣著樸素,氣質優雅,身上帶著檀香。
    得知外孫上門,太夫人詫異地睜開眼睛,“不年不節的,他來做什麽?”
    擔心出了什麽事,太夫人對來稟告的何媽媽伸出手,“扶我起來,我去見見。”
    正屋,龐逸正乖乖捧著茶杯坐著等人。
    看見被何媽媽攙扶而來的太夫人,龐逸連忙起身,乖乖行禮問好,“外祖母。”
    到底是女兒留下的一點骨血,看見白白淨淨,五官隱約有著女兒影子的龐逸,太夫人心頭一軟,“逸哥兒來啦。”
    她轉頭吩咐丫鬟,“昨兒府裏是不是剛進了當季的枇杷?拿上來給逸哥兒嚐嚐。”
    龐逸連忙道謝。
    寒暄過後,太夫人溫聲問他,“你今日來,可是出了什麽事?”
    當年變故,太夫人雖挺了過來,但也落下了失眠多夢、容易驚悸的病根。她常年在鬆鶴堂修身養病,研讀佛法,深居簡出不問世事,龐逸不想拿自己的事來打擾老人家,便乖巧答道:“來給外祖母請個安,順便有點事來找小舅舅。”
    他這話說的貼心,太夫人沒忍住露出笑容,叫何媽媽去問,“看看老二在幹什麽,沒什麽大事就叫他來我這兒一趟。”
    沒過一會兒,外頭便傳來了下人的問好聲,“二爺來了!”
    龐逸一個激靈,趕緊挺直腰板。
    太夫人餘光看到了龐逸的動作,忍俊不禁。
    老二向來嚴肅,孩子們都怕他,老大的兒子楨哥兒從小到大最怕的就是他小叔叔,逸哥兒這個模樣,跟楨哥兒的德行一模一樣。
    解瑨邁步進屋,給太夫人行過禮,看向龐逸。
    他眼神一掃過來,龐逸趕緊躬身行禮,“小舅舅。”
    太夫人嗔了兒子一眼,示意他不要這麽嚴肅,溫言囑咐道:“逸哥兒有事找你,你們去吧。”
    ……
    龐逸跟在解瑨後麵,心中七上八下。
    二人來到書房,龐逸鼓起勇氣,親自倒茶遞過去,腆著臉麵討好道:“小舅舅喝茶。”
    解瑨麵無表情地看著他這副沒出息的樣子。
    若是解家有這樣不學無術的子孫,解瑨說不得早早便要清理門戶。
    但勳貴不比文臣,就這樣做一輩子富貴閑人也好,姐姐給孩子取名“逸”,想來也是期盼他安樂一生。
    “找我什麽事?”
    龐逸不自在地動了動,清了清嗓道:“家裏老祖宗想要給我定親,看中了表姐。”
    解瑨動作一頓,湯家那位表姑娘?
    腦中隱約浮現出一個人影,他早已記不得那位姑娘的長相,但清楚地記得她頗為厚顏,分明是拐著好幾彎的親戚,卻親熱諂諛地跟著龐家人一起喊他舅舅。
    ……倒不太像是湯大人養出來的女兒。
    解瑨與湯遠山有過一麵之緣,在他的印象裏,湯大人為官務實,克己奉公,高風亮節,名聲頗佳,若不是早早去世,定能做到一方大員。
    解瑨想了想,有這樣的父親,湯家表姑娘可能小節不拘,但本性應該不壞。
    “既得老夫人青眼,定是佳婦。”解瑨抬眼道,“恭喜。”
    龐逸眉眼卻耷拉下來,情緒低落,唉聲歎氣,“可我不能娶表姐。”
    解瑨一愣,“這是為何?”
    龐逸回想起表姐的交代,說小舅舅年紀輕輕能身居高位,定是個極為聰明敏銳的人,不能撒謊瞞他,還是實話實說得好。
    想到這兒,龐逸便老實道:“表姐說,她不願生育,如果我娶了她就不會有嫡子,即便一時無礙,但若是日後因為爵位繼承之事,夫妻反目甚至家裏雞飛狗跳就不美了。”
    解瑨結結實實地愣住了。
    饒是他自詡見多識廣,聽了這番話也是十足的意外,甚至不知道說什麽好。
    他隻聽說過為了求子而變得偏執甚至瘋魔的婦人,還是第一次聽說有不願意生孩子的。
    哪怕是最不賢良的婦人,也沒有不願為夫家延綿子嗣的——這可是七出之罪。
    不過解瑨雖驚訝,也不會對其他人的想法指手畫腳,他繼續聽龐逸竹筒倒豆子一般複述湯嬋的話,“表姐還說,我要麽娶個出身高鎮得住的,要麽娶個心思精明身體好的,她出身小門小戶,性格又懶散,不適合嫁給我,所以想求小舅舅幫幫忙,別讓這樁婚事成了……”
    解瑨若有所思,好一會兒沒說話。
    他腦中那個模糊的影子忽然變得清晰了一些。
    這女子,雖然有趨炎附勢、刁滑狡黠之嫌,不過倒稱得上通透世故,是個很識時務的聰明人。
    解瑨雖不會在乎旁人的選擇,但龐逸不能沒有嫡子,若是湯家表姑娘所言是真,這門親事確實不合適。
    而適合龐逸的妻子,還真就是如她所言,因為慶祥侯繼夫人和龐逸嫡親弟弟的存在,龐逸的妻子要麽出身高門有靠山,要麽身體健康可以誕育嫡子,爵位歸屬才不會生變。
    一個遠房表姐,倒比他這親舅舅為龐逸打算得更多。
    解瑨不免感到自己的失職。
    他看向龐逸,這是姐姐留下的唯一骨血,也許他應該再多關照一些才是。
    “我知曉了,”解瑨沉聲道,“這事交給我來辦。”
    龐逸心中一喜,大鬆一口氣,趕緊作揖拜謝,“有勞小舅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