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權力的象征

字數:3094   加入書籤

A+A-




    終於,我熬過了無聊的一天。這一天裏都是安明珊在忙活,算下來,我好像什麽忙都沒幫。唯一做的,就是找出原來的眼鏡戴上。
    第二天。
    一大早,我就起來了。坐到沙發上,我感覺到了安明珊把旅行箱扔在上麵,她自己不知哪兒去了。我坐著也無聊,隻好像昨天一樣閉目養神,養著養著就睡著了。
    不知過了多久。
    我被人給搖醒了,一翻身,從沙發上摔了下來。我撐著地慢慢站起來,說:“誰啊,沒看到老子在睡覺嗎?”
    對方說:“我。今天你不是要去山裏的嗎?怎麽,忘了?”說話的說安明珊。
    我說:“當然沒忘。東西收拾好,現在我就出發。今天我不吃早飯了。”
    安明珊說:“東西我都收拾在旅行箱裏,旅行箱就在沙發上,你應該知道的。”
    我說:“道袍呢,還有我要的素色衣服呢?”
    安明珊說:“你說那件破爛……不是,那件道袍?好好好,我去拿。”她說完,不知去哪兒拿來了道袍和衣服,交到我手裏。
    我說:“安安,這個……你拿著,一定不能丟!丟了它,我也得跟著去了。”說完,我掏出一枚公章,就是當時局長交還權力時給我的那枚。
    這枚公章的外形是普通公章的形狀,金色,用防偽銅製成,被陽光照得閃閃發光。印的上半部分(寫的)是“中國靈異事件調查局指揮部”,中間是中空的盾牌,裏麵是太極圖,下麵一行(寫的)是“特別調查處”。這種字體是一次性的,用過銷毀。外圈(刻)有防偽印紋,同樣是一次性的。而製作印章也有嚴格的規定,有專人製作與監督,(刻印)材料也是由靈異局及上級部門專門提供,(用剩的)廢料直接銷毀。(這種材料)其他地方買不到,所以幾乎不可能偽造。
    我接著說:“這是(靈異局和理事會)合並之後的印章,之前的銷毀了。安安,你切記,這枚印章代表了特調處的最高權力,用來處理(特調處)各項事務用的。我這次是以一個普通人的身份去的,所以不方便帶。”
    安明珊說:“也就是說,誰有這印,誰就是特調處的頭?”
    我說:“那還用問?在特調處,這就是玉璽!你可一定要保管好,千萬不能丟了!因為處理特調處大小事務,像(以特調處的名義)發布命令、決定、信函,調派人員物資,人員的審核、錄用、開除等等,都得要用這印章。要知道,之前靈異局有個大權在握的家夥,就是因為印丟了,結果不但把官兒給丟了,人也……”
    安明珊說:“被關了?”
    我說:“唉……”
    安明珊說:“被……哢嚓了?”
    我說:“嗯……”說著還點了點頭。
    安明珊說:“不會吧,這麽嚴重?”
    我說:“印丟了是其次,可這印把靈異局給害慘了。我當上這處長之後看過靈異局以前辦過的案子,丟印的家夥是前靈異局的一個財務處的處長,就因為那方印,搞得靈異局的賬上少了一大筆錢,導致局裏全員上下有好幾個月發不出工資,出任務也沒有經費。結果一次任務,就因為長期不發工資,經費又不足,還沒人想自掏腰包,結果沒一個人想去。後來,正是因為這一個任務而害死了五條人命,最後還是有幾個有良心的去了,才完成了那個任務。而那個財務處長就因為印丟了,鬧出了人命,局裏又受不住輿論的壓力,所以(靈異局)高層把那五條人命的賬全算在了那個財務處長的頭上,就把那家夥給……哢!”說著,做了一副抹脖子的樣子。
    安明珊咽了口唾沫,說:“那大印呢?”
    我說:“那方印,後來在靈異局的一個叛徒手裏找到了,而那個叛徒被亂槍打死了。唉,不說了。你知道這印的重要了吧?哦對了,你可千萬不要說我把印交給你保管的事兒,因為根據規定,靈異局各部門的印章隻能由專人保管,不能私自外借的。”
    安明珊說:“行了,知道了,我會用生命保管的,保證不說。你出發吧,我送你。”
    我說:“怎麽送?我可沒車。就算有,那也是公車。”
    安明珊說:“可以去找劉善,他的車多得是,隻是他未必會買我的麵子。”
    我說:“他知道你背後是我,所以就算你去借車,他也會認為借車的是我不是你。”
    安明珊說:“那我也要去。走了。”說完,她就離開了。
    她離開後,我把外套脫了,換上道袍,頓時感到了一陣的冷,隻好又換回了以前的衣服。我無聊透頂,隨手拿出了之前的玉佩。突然,玉佩向上投影,我看到安明珊到劉善家裏借車。劉善開始不借,但經不住安明珊的威脅,他才把車鑰匙給了安明珊。因為我之前和安明珊閑聊時告訴她,劉善這人吃硬不吃軟,給他甜頭,他隻會要得更多而不辦事。隻有給他來硬的,他才會乖乖聽話。
    安明珊借到車鑰匙返回時,玉佩也從我的掌心裏消失了。過了一會兒,安明珊就回來了。她回來後就要拉我走,我也跟著她離開了這裏。
    安明珊雖然借到了車,但開車的卻是劉善,也隻有他才敢以100(千米每時)的速度狂奔。我和安明珊坐在後座,她一路上對我說這說那,無非就是我進山後要自己當心、吃好喝好、早去早回之類的。安明珊說著,還把導盲杖塞給我,我才知道自己忘拿了。而劉善卻一反常態,一路上隻是說了幾句損我的話。
    就這樣,當天下午,我們來到了山下。
    讀者對對碰。
    問:作者先生,你知道子罕不受玉嗎?
    答:樂喜,字子罕,春秋時期宋國賢臣。子罕不受玉,出自左丘明的《左傳》。講的是宋國一個邊遠地方的人得到一塊美玉就獻給了子罕,子罕不接受。子罕說:“你以美玉作寶,我以不貪為寶。我若收了你的玉,我們就各失己寶。不如我們各留己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