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人道無道,當有怒意五成

字數:3898   加入書籤

A+A-




    容乃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思兔閱讀sto.ist),接著再看更方便。
    夜深人靜的時候,冀皇獨坐一室,慢慢打開三十年前玢王送的壽禮。錦盒裏隻有一顆黝黑的丹丸,玢王說是自海外所求延壽丹。吃下它,冀皇便可以重返青春,將未竟事業盡數做完。
    許久,冀皇輕輕地蓋上蓋子。
    禦書房外頭隻有兩個侍衛,便是禦書房到宮城門也隻有兩營衛戍禁軍。
    冀皇一直在給這些孫子機會。誰膽子大些,這皇位便是他的了。
    麵對大勢來臨,心不黑手不辣,怎麽能從人吃人的世界裏稱雄呢?
    深宮裏一群女鬼聚在一起咿咿呀呀地唱著曲兒。哪怕聖人睡著了,這些女鬼也不敢去托夢,讓聖人放她們歸鄉。
    那些個皇孫都知曉皇宮破敗不堪,據說太後的園子都淋了雨塌了,但內務府一直沒招募工匠去修。他們對聖人如此糟踐皇宮十分不解,但沒有一個敢寫奏章去談論。太保是個耿直的人,朝中誇了句聖人節儉。這讓皇孫對太保更是咬牙切齒,不是你家的屋子,毀了你自是不心疼。
    就這麽一個破敗宮城,若是有人起兵造反,如何抵擋?
    京都城內有九百一十二萬人口。京都太守每天閉眼夢的怕是盡數為這些人的口糧調度。
    城內禁衛軍醜時才過,便開了城門,解除宵禁讓肉食果蔬貨物進城。
    拉貨的靈車魚貫而入,飛舟也不必停下臨檢。全憑驅邪大陣監察。
    遠方而來的驛站信使從龍脊道拐入京都府官道……走快道小門,將嬰侯郡侯家盡數羈押的公函送回。京都府刑部司值夜司長接過公函,手抄兩份,一份送太師府,一份送太傅府。
    米太傅睡得早也起得早,天還未亮,由著老妻幫忙穿好衣物,端著婢子送上來的茶水,潤了潤喉嚨,消痰。
    夜燈下看到書桌上由管家放好的公函複件,搖了搖頭,終究是錯付了啊。
    桌上還有另外一份公函複件,這是昨兒他離了禦書房通知翰林院起草的“糾察整風提案”。米太傅端起提案打開扉頁,細細讀著……
    翰林院學士都是殿試過關的才子,此案起草之人文筆細致,引經據典條理分明。
    米太傅看完,腦子裏想得是裘樘讚同哪一條?又反對哪一條?如此想著他提起朱筆,將裘樘也許會讚同的用紅線做標記。
    做完標記米太傅喚來了管家,讓其刊印幾份送到議事堂各位尚書大人手裏。
    飯前米太傅還抽空起草了一個問責都察院失職的提案。
    一旁的管家端著早飯的食盒在一旁看著,“喲,太傅大人。這事兒您沒跟高尚書說啊……”
    “怎麽說?”
    “小的給吏部左侍郎家的門子寫一封紙鳶,讓左侍郎去高尚書家中做客,想來他們一起去早朝的時候應該能談妥。”
    “哼。你這太傅家裏的管家,倒似是國中管家一般。你欲替誰做主?”
    “小的不敢……”
    “別說不敢,這話你說了我也不信。怕是我前腳出門,後腳你就要跑去高尚書家裏了。來不及了,爾等不要以為爾等與本官休戚與共。米家這招牌是本官扛起來了,本官若抗累了,便將爾等都壓死。”
    “太傅別說了。吃飯。”
    米太傅放下筆,抖抖袖子等著管家將食盒裏的餐飯穩穩端出。挪了個屁股將碗端起來呼嚕呼嚕地吃粥。
    管家一旁輕聲說著,“太傅大人高風亮節,小的們自是亦步亦趨。但名節之聲尤不可汙,從吏部開查,米太傅多年的清名怕是不保啊。”
    米太傅吃粥不吱聲。
    管家繼續說,“米太傅是注定要名垂青史的大人物,又怎能讓那些宵小玷汙。這問責都察院之事,該是讓吏部自查才對。”
    米太傅放下碗,碗中淨光鋥亮。他輕輕用帕子擦了擦嘴唇胡須,“自查?揪出小貓三兩隻當替死鬼?免了,這事兒本官欲與太師大人共商。你若有心,就告訴高尚書,事情還沒到不可挽回的地步。腐弊不可不祛。吏政不明,我這太傅都要準備去擔萬世罵名,他若想明哲保身,趁早致仕還鄉。”
    “這……”
    “本太傅是與聖人一條心……正陽,你跟了我四十年,我信你是跟我一條心。但你若不跟聖人一條心,怕是以後得日子我留不住你了。”
    給一個國家刮骨療毒,這罵名從哪兒來?從讀書人口裏來。
    米正陽也是讀書人。他早就知曉自家大人是要鏟平舊路開新路的能人。但米太傅如今不但要鏟舊路,還要回頭鏟新路,這得讓多少人寒心啊。米正陽好似看到了米太傅舉世皆敵的那一天,待到了那一天,他米正陽過往的風光也都要隨風而去了。
    待米太傅出門去早朝後,米正陽沒去高尚書家,也沒去吏部左侍郎家。來不及了。他尋到了宮外內務府爐灶司的太監薛公公。
    內務府爐灶司製管燈器,爐炭,灶器,灶炭,茶壺器皿,在宮外設司部一是為了方便采買,二是為了照顧器匠工人。
    薛公公見了米正陽,“今兒遇見貴人了。您怎麽得空來小的這兒來了?”
    米正陽一臉愁色,“老爺今日提案要清查吏部,吏部查完了便要重新檢驗均田法。勞公公入宮裏跑腿,通知內務府禮司太監,告訴那些人朝會之中謹言慎行。”
    薛公公聽了麻爪了,“米正陽,你可莫嚇唬爺們兒。這一鋤頭下去,要挖出什麽東西來?你家老爺敢去挖?”
    “老爺昨兒入了宮回來便下了狠心。你當為何先查嬰侯郡,嬰侯郡查完了,才能大刀闊斧地去查其他地方。你們這群宮裏的平日裏吃拿卡要,若哪個屁股底下不幹淨。趁早洗幹淨脖子等死。”
    “米正陽。我這話要傳進去,那群讀書的畜牲可就要撒歡兒尥蹶子了。上麵兒要是查到我這兒,我可嘴巴不嚴。”
    “我管你呢?現在能保一個是一個。沒心沒肺的由他們去鬧,死的也不是你爹媽。能救一個是一個,那些有眼力勁兒的自然會曉得如何去做。怕就怕一些個不該死的跟著去鬧。”
    薛公公左右拿不定主意。在宮裏頭當差,尤其是在當朝冀皇手底下當差,若沒些個眼力勁兒早就被丟進池子裏喂魚了。
    這事兒聽起來就是米太傅要敲山震虎,敲得還是自家山,震自家虎。但沒掌握好力度,把自家的山敲塌了咋辦?他們這些宮裏當差的太監也不是沒根兒的。往上尋,都要尋到聖人身上。
    但總要比高低貴賤之分,拉幫結夥乃是常然。當朝三公,又哪個沒有個親近的公公幫襯呢?
    聖人老了。為了前程,自然有太監要往三公身邊去靠。也有往皇孫身邊去靠的。但皇孫邊兒上本就有從小玩兒到大的伴當。得多不要臉才去給那小太監去裝孫子。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隻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