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他是絕不可能知道大明未來之事的!

字數:4605   加入書籤

A+A-




    “哈哈哈。”
    朱元璋麵上得意之色越發明顯。
    瞧瞧王布犁這小子說的話,隻不過是把事實說出來了!
    朱元璋心中如何能不痛快?
    最主要的是他認為王布犁是不曉得他的真實身份。
    如此吹捧,才讓朱元璋整個人從裏到外,連汗毛都覺得舒服的一筆。
    “郭主事,你為何發笑?”王布犁揮舞著扇子道:
    “你是在滅元戰事當中活下來的,應該比我更清楚啊。”
    “咱笑的是你挺會說話啊,可如何惹到了曹國公的嫡子?”
    “我隻對我略微佩服的人會說話。”
    “略微佩服?”
    蔣環心裏一個臥槽,連當今陛下都是略微佩服,你可真行啊!
    王布犁繼續扇著扇子:“當今陛下發布檄文,驅逐胡虜,恢複中華的口號深得我心。”
    朱元璋嘴角勾起一抹微笑。
    他當時所定的北上滅遠戰略決策是最為穩妥的。
    部署極為周密,許多辛苦籌劃之事都不足以外人道。
    更何況宋濂起草的檄文(存疑)也斷定元朝喪失天命,他朱元璋乃是天命所歸的新主。
    必將削平群雄,掃蕩胡塵,一統華夏。
    雖然目前一統華夏這個戰略構想,還沒有完全實現。
    但朱元璋相信王保保一死,便加快了他覆滅北元的進度。
    他一統華夏的日子還遠嗎?
    “你覺得陛下為何會從群雄當中成功?”
    郭主事扇著扇子笑道:“想當初陛下實力可不是最強的。”
    “哈。”王布犁一下就來了精神:
    “雖然我打仗不行,但喜歡紙上談兵,今日就給郭主事聊一聊我是如何扮演諸葛丞相的。”
    反正閑著也是閑著,陪著上級領導聊聊天,然後到點下班,豈不美滋滋?
    “好啊。”朱元璋倒是要看看王布犁的成分。
    王布犁站起身來,稍微思考了一會,伸出手指:“我認為陛下爭雄成功,有以下幾個方麵。”
    蔣環也豎起耳朵聽著,畢竟這種戰略指導課,他從來都沒有接觸過。
    “第一點,便是建立了以金陵為核心的根據地。”王布犁扇著蒲扇:
    “以此為基地,不斷的向四周擴展,經過七八年的努力,終於建成了以金陵為中心的堅實根據地。
    為統一江南,北上滅元提供了雄厚的軍事力量,使得江南群雄和元朝都無法與之抗衡,終於得鹿稱帝!”
    朱元璋對於王布犁的馬後炮稍微有些不以為然,占地盤是最基本的,張士誠、陳友諒都有各自的地盤,算是基礎。
    “第二,便是對於時機的把握,采取各個擊破,逐一殲滅的策略,相繼打敗對手,在群雄角逐當中,成為最後的勝利者。”
    這條在朱元璋看來,也沒有什麽建設性遠見。
    稍微了解大明建立的過程,便能曉得。
    “第三,便是每次作戰之前,都會對於敵情進行全麵的分析,而後製定正確的戰略方陣,使得戰爭的走向向著陛下的既定策略目標發展,完成戰略任務。
    即所謂的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聽到這裏,朱元璋暗暗咦了一聲,這事應該沒有多少人知道的。
    不過朱元璋一想王布犁本就善於在案件當中查找蛛絲馬跡,如此推導倒也正常。
    就是光是這三條,怕是不夠全麵。
    正當朱元璋想要開口的時候,就聽到王布犁道:
    “第四,是周密的部署和正確的指揮。
    陛下在每次作戰之前,都進行了周密部署,舉凡兵力調動、主攻方向、後備策應等重大問題,他都要親自過問,進行戰略協調。
    在作戰過程中,他既能對前線將領實行戰略指導,又能充分尊重將領的前敵機動指揮作用,采用靈活多變的戰法,戰勝敵人,這是其餘群雄首領都不能比的。”
    朱元璋心中已經起疑了,似這種機密之事,王布犁是如何知道的?
    而且他剛才隻是伸出兩根手指,還以為是兩點,結果上來就說四點。
    王布犁倒是一點都不覺得有什麽問題,郭主事作為朱元璋的鐵杆,那指定可勁的誇朱元璋啊。
    “五是在軍事進攻的同時進行政治招撫,縮短了戰爭的進程。”
    “六是軍隊有嚴明的紀律、統一的號令、公平的賞罰,使將帥用命,士兵效死,百姓擁護,為戰爭的勝利提供了有力的保證。”
    “七是采用了先進的武器裝備,使戰爭的勝利有較好的物質條件。
    此外,紅巾軍在北方對元軍的有力打擊,元朝內部軍事、政治的腐敗、群雄的各自為政等,也都是當今陛下建國戰爭勝利的客觀有利條件。”
    朱元璋已經目瞪口呆,他本以為王布犁說出四點就已經算是在軍事上有天分了。
    現在一口氣給他教授兒子的機密之事,全都猜出來了。
    難不成是劉伯溫告訴他的?
    不可能!
    劉伯溫這個人自己派人看著來著,他絕不可能接觸過王布犁。
    朱元璋確認王布犁進入仙境,隻顧著搞美貌的妖豔婦人,更沒有看過什麽書籍。
    他是絕不可能知道大明未來之事的!
    王布犁揮舞著蒲扇,仿佛自己諸葛臥龍再世一般,侃侃而談後。
    整個人都覺得自己舒服的一筆。
    好久沒建政吹牛逼了。
    刑房內的書吏們不敢,縣衙內的典吏也不敢。
    至於吳知縣,他懂個屁的軍事。
    還得是郭主事這種上過戰場的人,聊的痛快。
    “王典吏是從何處知曉的?”
    朱元璋不動聲色的詢問。
    “這還用旁人告訴?”王布犁指著一旁桌子上的案例道:
    “從大明的戰報當中就能分析出來啊,這不是簡單的很,誰都能看的出來啊。”
    朱元璋看向一旁的蔣環,蔣環連忙躬身:
    “小的沒有這本事。”
    信息歸納這種事,王布犁並不覺得有什麽難的。
    “他現在是個學徒,今後還得學呢。”
    “哎,確實。”朱元璋摸著胡須哈哈大笑,壓下心中的疑問:
    “王典吏,當真是大才啊,如何能窩在這裏,屈才了。”
    王布犁連連擺手,坐在椅子上喝了口涼茶,這才笑道:
    “郭主事,我在基層縣衙查查案子也好,真讓我去朝堂上當了官。
    像我這種脾氣還沒有背景的,不定就什麽時候被卷入黨爭,被人下套。
    運氣好點,一杆子支到廣東等地去,運氣不好,哼哼。”
    朱元璋覺得王布犁說的也在理。
    他目前這個性子,不適合在朝堂內廝混,還需再打磨打磨。
    “王保保死了,你能通過軍報看出來什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