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火器稀爛

字數:4643   加入書籤

A+A-




    朝廷的紛爭,根本就影響不到下麵的縣衙。
    江寧縣知縣吳衛依舊戴著鐐銬,南京城內的謠言也漫天飛舞。
    盡管他搭上了胡惟庸的線,但他連朝會都沒資格參加。
    中書省改名字他更說不上話。
    現在隻想著這一畝三分地上能夠少出點事,讓他盡早的把身上的枷鎖拿掉。
    “王布犁一直都在家修養?”
    “回老爺的話,這兩日聽聞他穿著軍裝同旁人招搖過市。”
    “額。”
    吳衛是不相信王布犁大好的前途去當什麽兵。
    尤其是他家也不是軍戶是當不得兵的。
    應該是遇到什麽權貴子弟了,雙方意氣相投,權當玩鬧。
    吳衛頷首:“隻要他沒去夜秦淮就行。”
    劉禦史的案子非常棘手,刑部趁早讓他家人把屍首領走,才好結案,這件事就算是過去了。
    聽聽南京城內的傳言,可是把食人魔的案子給蓋過去了。
    近幾日吳衛總覺得他碰到的案子,都是疑難雜案。
    頭疼。
    城外,一群士卒正在編練鴛鴦陣法。
    王布犁打量著同樣年輕,臉上長著青春痘的朱棣胞弟朱橚(su四聲):
    “就他叫郭五啊?”
    朱棣哈哈大笑,使勁拍了拍自己的弟弟:
    “咱弟身子是單薄了些,但是聰慧文靜,喜歡作詩,也喜歡學醫,你們兩個應該聊的開。”
    朱橚微微拱手行禮:“在下郭五,見過軍師。”
    朱棣十六歲,他弟弟朱橚吳王十五歲,可以說老娘沒咋歇著就懷孕了。
    待到過幾年朱元璋改封,朱橚才成為第一代周王。
    因為孫貴妃病逝,朱元璋命他服慈母服,斬衰三年,以主喪事。
    如今吳王還沒有出服,被四哥帶出來行軍,心中是極為開心的,也願意配合演戲。
    玩嘛。
    周遭有沒有父皇大哥等人。
    咱們是親親兄弟,如何能放不開?
    王布犁隨意的擺擺手,這位也不喜歡軍事。
    朱橚對於醫學很是感興趣,別看他年歲尚輕,卻想著要延年益壽。
    “軍師,你從白胡子老道那裏學來的八段錦,真能延年益壽嗎?”
    聽到這個問題,王布犁倒是隨意的坐在草地上:
    “你還不如學著打華佗留下來的五禽戲,比我這個效果好。”
    “可五禽戲失傳了啊!”
    “你好歹也是藩王,將來到了封地上差人尋一尋,總比我這個小吏尋的方便些,反正你也沒什麽事。”
    “也是。”
    朱橚頷首,對於他那個封地,抵近南直隸,也沒什麽內亂,頂多興許會有小股倭寇。
    他遠足不如他哥的次數多,此時也是累的慌。
    對於王布犁的名頭,他以前倒是聽說過。
    什麽斷案如神了。
    什麽叫李景隆吃了癟之類的。
    今天又得知是四哥的軍師,想必是個有本事的人。
    他喝著淡鹽水,想要了解人體內的鹽為什麽會同汗流出來,可王布犁卻不想說。
    朱橚曉得有些醫學知識,是家傳絕學,不會輕易外傳。
    對於這種事,他很是不屑。
    就是因此,才有許多醫學知識沒有傳承下來。
    等他去了自己的封地之後,一定要組織人手搞醫學書籍,免費給人學習。
    “我倒是認為可以在軍隊當中,搞一個戰場急救兵的隊伍,你們哥兩個相互配合!”
    “什麽意思?”
    “伱不想打仗,也不會去打仗,你沒這個天賦,也沒這個意願。”
    王布犁塞好塞子:“你既然有醫學方麵的想法,莫不如就發展自己的賽道,不同旁人爭長短,你懂我的意思不?”
    “我一不想當太子,二不想當什麽征北大將軍,用不著好好表現,我呀,就想著活著時間長一點,享受富貴生活。”
    朱橚哼笑了兩聲,對於這種事他實在是沒什麽興趣。
    “你是個心態,是我該學習的。”
    王布犁站起身來,便走向一旁觀摩。
    朱棣這一次帶了不少火器,河邊有豎起來的靶子。
    王布犁拿起手銃,端詳了一二。
    這個時代的手銃跟手槍差別蠻大的。
    就一根粗銅管,大概五六斤重,而且朝廷不允許自造。
    他又放下,這玩意不安全,不玩。
    “神槍,三尺五寸長,裏麵用草烏、砒霜煎水浸泡,臨陣打一槍,人馬具撲。”
    “這是神火箭。”
    朱棣給王布犁介紹,然後點火。
    能打中靶子實在是要求高了,倒是動靜搞得十分嚇人。
    王布犁連忙後退幾步,惹得朱橚哈哈大笑。
    即使他離的更遠些。
    舞刀弄槍之事,他從小就不喜歡。
    盡管被要求跟著幾個哥哥一同遠足,但不喜歡就是不喜歡。
    大明稀奇古怪的火器展示完了之後,終於讓王布犁瞧見正常點的三眼銃了。
    信炮、碗口炮、飛天噴筒。
    像什麽虎蹲炮,大將軍炮之類的還沒有研製出來。
    至於簡易地雷,還得是朱棣起兵之後,才被燕軍搞出來的。
    王布犁看著這些火器是直搖頭。
    他認為朱棣的軍事理論是對的,武器跟不上,使用超前的思路,也是枉然。
    “你看不上啊,其實我也看不上,現在你曉得你說的策略是不對的吧?”
    朱棣見王布犁退的很遠,又走過來詢問,這種東西,縱然是士卒也是膽戰心驚的點燃。
    “不錯,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王布犁瞧著那幫士卒收拾火器:“我認為對付蒙古人就得上點火器,他們會認為天神是站在咱們這邊的,從而瓦解蒙古人的戰意,讓勝利的天平傾斜。
    現在鴛鴦陣當中用火器的人,還是選用善射之人吧。”
    王布犁卻是知道,江南的地主們都在懷念大元,北方的蒙古人都想著投靠大明,換個活法。
    “哎,這個主意不錯。”
    如今蒙古人的戰鬥力越來越低,至於擁有愚昧的認知,那簡直是家常便飯,難得有見多識廣的人。
    朱棣看著邊練的鴛鴦陣:“得想法子讓這些人見見血啊,我回去打探一二周遭有沒有山匪水賊之類的。”
    “別想了。”
    王布犁卻不覺得在洪武朝初期,應天府周遭能有什麽叛亂。
    那些叛亂多是離此地較遠,說不定打個隨機刷新上岸的倭寇,王布犁都覺得比朱棣說的要靠譜些。